沙漠裡的奇怪現象

沙漠裡的奇怪現象

這篇文章選自《竺可楨科普創作選集》(科學普及出版社1981年版),是一篇運用自然科學道理解釋說明沙漠裡幾種奇怪現象的科學小品(也稱文藝性說明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沙漠裡的奇怪現象
  • 創作年代:現代
  • 文學體裁:事理說明文
  • 作者竺可楨
作品概況,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疑難解答,

作品概況

說明順序:邏輯順序(從現象到本質,由表及里)

作品原文

古代親身到過沙漠的人,如晉僧法顯(1)、唐僧玄奘(2),都把沙漠說得十分可怕,人們對它也就產生了恐懼的心理。法顯著《佛國記》說,沙漠裡有很多惡鬼和火熱的風,人一遇見就要死亡。沙漠是這樣荒涼,空中看不見一隻飛鳥,地上看不到一隻走獸。舉目遠看淨是沙,弄得人認不出路,只是循著從前死人死馬的骨頭向前走。玄奘《大唐西域記》卷十二也說,東行入大流沙,沙被風吹永遠流動著,過去人馬走踏過的腳印,不久就為沙所蓋,所以人多迷路。
沙漠真像法顯和玄奘所說的那樣可怕嗎?解放以來,我們的地質部、石油部、中國科學院的工作人員已經好幾次橫穿新疆塔克拉瑪乾大戈壁(3),並沒有什麼鬼怪離奇的東西阻擋了他們的行進,這是什麼緣故呢?
試想法顯出發時,只有七個和尚結隊同行,而走了不久,就有人不勝其苦開了小差,有人病死途中,最後只留下他一人。玄奘也是單槍匹馬深人大戈壁,所謂孫行者,豬八戒、沙和尚等隨從人員,那是小說《西遊記》中的神話人物,那時既無大隊駱駝帶了大量清水食品跟上來,更談不到汽車飛機來支援,當然就十分困苦了。
沙漠裡真有魔鬼嗎?在那時人們的知識水平看起來,確像是有魔鬼在作怪。但是人們掌握了自然規律以後,便可把這種光怪陸離的現象說清楚。這種現象在大戈壁夏天中午是常見的。當人們旅行得渴不可耐的時候,忽然看見一個很大的湖,裡面蓄著碧藍的清水,看來並不很遠。當人們歡天喜地向大湖奔去的時候,這蔚藍的湖卻總有那么一個距離,所謂“可望而不可即”。阿拉伯人是對沙漠廣有經驗的民族,阿拉伯語中稱這一現象為“魔鬼的海”。這一魔鬼的幻術到了19世紀初葉,才被法國數學家和水利工程師孟奇所戳穿。孟奇隨拿破崙的軍隊到埃及去和英國爭奪殖民地,當時法國士兵見到這“魔鬼的海”極為驚奇,就去問孟奇。盂奇深深思考以後,便指出:沙漠中地面被太陽曬得酷熱,貼近地面的一層空氣溫度就比上面一兩米的溫度高許多。這樣由於光線折光和反射的影響,人們產生一種錯覺,空中的喬木看來像倒栽在地面上,蔚藍的天空倒映在地上,便看成是汪洋萬頃的湖面了。若是近地面的空氣溫度低而上層高,短距離內相差七至八攝氏度,像平直的海邊地區有時所遇見的那樣,那便可把地平線下尋常所見不到的島嶼、人物統統倒映在天空中,成為空中樓閣,又叫做海市蜃樓
在沙漠裡不但光線會作怪,聲音也會作怪。玄奘相信這是魔鬼在迷人,直到如今,住在沙漠中的人們還有相信的。民眾把會發出聲音的沙地稱為“鳴沙”。現在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縣靠黃河有一個地方名叫鳴沙山,即沙坡頭地方,科學院和鐵道部等機關在這裡設有治沙站。站的後面便是騰格里沙漠(4)。沙漠在此處已緊逼黃河河岸,沙高約一百米,沙坡面南坐北,中呈凹形,有很多泉水湧出,這塊沙地向來是人們崇拜的對象。據說,每逢農曆端陽節,男男女女便在鳴沙山上聚會,然後紛紛順著山坡翻滾下來。這時候沙便發出轟隆的巨響,像打雷一樣。兩年前我和五六個同志曾經走到這鳴沙山頂上慢慢滾下來,果然聽到隆隆之聲,好像遠處汽車在行走似的。據一些專家的意見,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細沙而乾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陽曬得火熱後,經風的吹拂或人馬的走動,沙粒移動摩擦起來,便會發出聲音,這便是鳴沙。古人說:“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沙漠裡的一切怪異現象,其實都是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說明的。

作品注釋

(1)法顯(約337-422):東晉高僧。俗姓龔,平陽武陽(今山西襄垣)人。3歲出家,公元399年,六十五歲的法顯從長安出發西行求法,西渡流沙,越蔥嶺至天竺(印度),歷時14年,遊歷29國,歷盡艱險,於412年七十八歲時回國。法顯是中國佛教史上的名僧,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傑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一生翻譯了大量佛經,另撰有《佛國記》,記錄了他的行程及見聞。
(2)玄奘(602-664):唐代著名高僧,俗稱唐僧。本姓陳,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人,10歲進入佛門。627年(貞觀三年)離開長安西行,歷經沙漠、雪山等艱危之地到達天竺,遊學取經。19年後,於645年帶著大量佛經回到長安。玄奘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個有多重貢獻的高僧,譯出經、論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著有《大唐西域記》,記述了沿途各國的自然地理及政治經濟狀況。
(3)塔克拉瑪乾大戈壁:位於新疆南部,在塔里木盆地中部,主要是流動沙丘。整個沙漠東西長約1000餘公里,南北寬約400多公里,總面積337600平方公里。它占全國沙漠面積的47.3%,是中國最大的沙漠。在世界各大沙漠中排名第六。酷暑時最高溫度達67.2℃,晝夜溫差達40℃以上,蒸發量高於降水量,被稱之為“死亡之海”,維吾爾語意思是“進去出不來”。
(4)騰格里沙漠:中國第四大沙漠,位於內蒙古和甘肅省境內,面積約3萬平方千米。沙漠中部、南部和北部窪地里,有大量植被。1958年開始進行治沙工作,營造防護林帶成百條,封沙育草,使通過沙漠的包蘭鐵路通行無阻,是中國治沙科學上的一項巨大成就。

作品賞析

作者首先提到沙漠惡鬼和熱風現象,將自己要解說的對象引出。作者沒有一般地提出問題,而是借晉僧法顯和唐僧玄奘的文章做引子,表明對這種奇怪現象的困惑由來已久。可是文章沒有緊接著對這些奇怪現象作科學說明,卻說解放以後人們並沒有遇到“鬼怪離奇的東西”,用了二個疑問句“這是什麼緣故呢?”“沙漠裡真有魔鬼嗎?”使原有的困惑更加撲朔迷離,讀者更急於想知道奇怪現象產生的原因。這是開頭三小節的內容。下面兩小節則是文章的主體,具體解釋現象背後的原因。
在解釋“魔鬼的海”和“鳴沙”兩種奇怪現象時,作者採用了兩種解釋方法,首先引述法國科學家孟奇的故事,解釋了“魔鬼的海”即“海市蜃樓”成像的科學原理。接著以他的親身經歷對沙漠中“聲音作怪”的“鳴沙”現象作出簡要說明。這種引用真人故事、親身經歷的方法,使對現象的解釋不僅具有科學性,而且更加切近真實,增強了文章的可信度。文章的最後一句話,是全文的中心觀點,體現了作者對科學的信念。
全文既引述古人文章,又講述了外國科學家故事,還例舉了中國科學家的經歷以及當地男女的習俗,將一篇說明沙漠現象的知識小品寫得生動活潑、易懂可信。

作者簡介

竺可楨(1890—1974),字藕舫,浙江上虞人。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當代著名氣象學家、地理學家和物候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1910年以優異成績考取公費留學,赴美國伊利諾斯大學學習農學,畢業後入哈佛大學地學系專攻氣象,1918年博士畢業後回國,受聘擔任南京高等師範(即東南大學)地學教授,任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所長,在南京建立了第一個由中國人管理的氣象台。1936年出任浙江大學校長直至1949年。建國後擔任中國科學院第一任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為1—3屆全國人大常委。主要著作有《物候學》、《竺可楨文集》、《竺可楨科普創作選集》、《竺可楨日記》`《氣象學大全》等。一是“海市蜃樓”,二是“鳴沙”。 海市蜃樓:沙漠地面由於酷夏烈日暴曬,上下層空氣溫差很大,加上光線的折射和反射的影響,使人們產生錯覺,因而形成“海市蜃樓”。 鳴沙:沙漠面部的沙子細小而乾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陽曬得火熱後,經風的吹拂或人馬的走動,沙粒移動磨動磨擦起來便會發出聲音。
竺可楨竺可楨

疑難解答

1、作者寫此文的目的是為了說明沙漠中奇怪現象產生的原因,那開頭為什麼敘述法顯和玄奘的故事?
(這兩位都是歷史上的知名人物,萬里跋涉走過各處,他們對沙漠的感受集中表現了古人對沙漠的認識和情感。此外,他們的故事讓讀者了解了沙漠的一些奇怪的現象,也激起了讀者探求真相的欲望,引出下文,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2、課文為何不一開始就介紹沙漠裡的兩個奇怪現象,引用古代典籍里的親身倒過沙漠的人的故事有何作用?
(集中體現了古人對沙漠的認識和感情,讓讀者觸目驚心,激起探求欲望,引出下文)
3、課文描述了沙漠裡的哪些奇怪現象?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現象說清楚的?
(課文主要描述了沙漠裡的兩種奇怪現象,一是“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樓”,二是“鳴沙”。作者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把這些光怪陸離的現象說清楚的。關於“魔鬼的海”,作者引用孟奇對士兵的解說,用光線折光和反射的科學道理,並以海邊地區出現的海市蜃樓作類比,說清楚了這一奇怪現象,關於鳴沙,作者既寫了自己的親身見聞,又引述了一些專家的意見,說明沙粒移動摩擦起來,便會發出聲音的道理。)
4、“魔鬼的海”和“海市蜃樓”現象的成因完全相同嗎?為什麼?
(不完全相同。“魔鬼的海”的成因:貼近地面的氣溫比上面一兩米的溫度高,藍天倒映在地上;“海市蜃樓”的成因:上面的氣溫比下面高,遠處地面的景象倒映在空中。)
5、名詞解釋:
①魔鬼的海:(沙漠地面由於酷夏烈日暴曬,上下層空氣溫差很大,加上光線的折射和反射的影響,使人們產生錯覺,因而形成“魔鬼的海”。)
②鳴沙:(沙漠面部的沙子細小而乾燥,含有大量石英,被太陽曬得火熱後,經風的吹拂或人馬的走動,沙粒移動摩擦起來,便會發出聲音。)
6、第4段大意:從科學的角度解說沙漠中“光怪陸離”現象的原因。
思考:這1段中,作者說明的對象是什麼?文章是怎樣來解釋這一現象的?
(文章描寫了被稱為“魔鬼的海”的沙漠現象:夏日中午,沙漠中的人“渴不可耐”之際,“忽然看見一個很大的湖,裡面蓄著碧藍的清水,看來並不很遠”,但可望而不可即。對這一現象,作者並未馬上加以解釋,而是敘說了法國數學家孟奇的故事,讓他來回答。孟奇運用光線折光和反射的原理,科學地說明了“魔鬼的海”以及“海市蜃樓”的成因,深入淺出,富於趣味。)
7、第5段大意:從科學的角度解說了沙漠中“鳴沙”現象及其原因。
思考:文章是怎樣來解釋沙漠中“鳴沙”現象?
(本段開頭表明“鳴沙”現象從古以來一直被人們視為超自然的現象。文章並未緊接著對這種現象作科學解釋,而是敘說了具有“鳴沙”現象的寧夏鳴沙山的地形和位置,指出“這塊沙地向來是人們崇拜的對象”,以“據說”和自己的耳聞目睹,突出鳴沙的隆隆巨響。在此基礎上,文章才“據一些專家的意見”加以科學解釋。這樣也就讓讀者形成一個普遍認識,那就是:一切怪異的現象,都是可以用科學的道理來說明的。)
8、“孟奇深深思考以後”一句中“深深”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揭示事物奧秘並非易事,科學發現需要付出艱苦的腦力勞動)
9、簡要說明沙漠中“魔鬼的海”的形成原因。
(沙漠中地面被太陽曬得酷熱;貼近地面一層空氣溫度比上面一兩米溫度高許多;因光線折光和反射的影響使人們產生了錯覺)
10、“在沙漠裡不但光線會作怪,聲音也會作怪”,在結構上有何作用?
(這是一個遞進句,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引出了對更為奇怪的“聲音作怪”的現象的研究。)
11、對鳴沙這種現象“玄奘相信這是魔鬼在迷人”多少年來,鳴沙山這塊沙地也成為了人們崇拜的對象,這是為什麼?
(人們所處的認知和科學水平,不能夠解釋鳴沙的現象,因而產生了崇拜的心理。)
12、文章的第5段文字說明了沙漠裡的什麼怪異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的條件有哪些?
(說明了沙漠裡的鳴沙現象。產生這一現象的條件有:①面部沙子細而乾燥②含有大量石英③曬得火熱④沙粒移動摩擦。)
13、“據一些專家的意見”這句話原文為“據說”,你認為哪一個更好,為什麼?
(專家解釋得更具科學性,另外,“據一些專家的意見”可見關於鳴沙形成的原因還未形成共識,還有待進一步探索,這就進一步激起讀者的探究興趣。)
14、“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這段話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其中第一個“怪”在本段文字中具體指什麼?為什麼可以“不怪”呢?
(“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運用了引用法;其中第一個“怪”具體指沙漠中的聲音作怪。“不怪”指見到怪異現象,要鎮靜對待,用科學的道理進行解釋,不必大驚小怪。)
15、①“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②“見怪不怪”中第一個“怪”是指什麼?又為什麼說“不怪”呢?
(①“見怪不怪,其怪自敗”指見到怪異現象,要鎮靜對待,不必大驚小怪。②第一個“怪”是名詞,指奇怪的景物或現象,文中指“魔鬼的海”和“鳴沙”。“不怪”是因為沙漠裡的一切怪異現象,其實都是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說明的。)
16、聯繫課文說說“見怪不怪”中的第1個“怪”具體指什麼內容,為何說“不怪”?
(第一個“怪”是指前文所說的魔鬼作怪、光線作怪、聲音作怪;“不怪”是因為有科學道理做解釋。)
17、文章地最後說:“沙漠裡的一切怪異現象,其實都是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說明的。”這句話是否只適用於“沙漠裡的一切怪異現象”?你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一切領域的怪異現象都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解釋。啟示:世上根本沒有什麼神仙鬼怪。)
18、文章最後一句話“沙漠裡的一切怪異現象,其實都是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說明的。”有什麼深刻含義?
(結尾點題,說明世界是物質的,不存在超自然的神魔鬼怪,科學道理將解釋一切奧秘。)
19、一切怪異現象,其實都是可以用科學道理來說明的。請你舉出生活中一個例子來證明這句話。(要求現象和道理都說清楚)
(例如月食,古人認為是天狗吃月亮,實際是由於地球擋在月亮與太陽之間,使月亮無法反射太陽光的緣故。)
20、從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看,這篇文章屬於哪種類型的說明文?說說這種文體特點。
(事理說明文。事理說明文說明事物的特徵和本質,闡述事物的變化過程和規律,解釋原因,闡明事理,旨在不但使人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21、寫出描寫沙漠的古詩句三句。
①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③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④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⑤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⑥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22、拓展:你還了解哪些沙漠裡的奇怪現象,並用科學道理對這些奇怪現象作說明?
①碎石圈:是一塊大石頭經過數百年熱脹冷縮一次次碎裂後,在地上形成一片圓形的碎石圈,很像人為排列的作品,實際上是自然形成的。
②沙漠綠洲:高山上的冰雪到了夏天融化後變成地下水。這地下水沿著不透水的岩層流至沙漠低洼地帶後,湧出地面。另外,遠處的雨水滲入地下,也可與地下水匯合流到這沙漠的低洼地帶。或者由於地殼變動,造成不透水的岩層斷裂,使地下水沿著裂縫流至低洼的沙漠地帶衝出地面。這低洼地帶有了水,各種生物就應運而生、發育、繁衍,於是形成了綠洲。
③旱龍捲:旱龍捲就是沙漠龍捲風,它是近地面空氣強烈受熱後出現的氣流旋轉上升現象,龍捲風把地面的沙塵卷到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空中,形成一個旋轉的沙塵柱。在中國的戈壁灘上,常常能看到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龍捲風同時出現的景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