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完美的父母

沒有完美的父母

《沒有完美的父母》是2014年1月1日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沒有完美的父母
  • 作者:伊莎貝拉·費利奧沙
  •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258頁
  • 開本:16
  • 外文名:Il n'y a pas de Parent Parfait
  • 譯者:王洵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0465806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編輯推薦

·世界級心理學家費利奧沙教授總結親職教育和心理實踐的傾力之作
·親子教育專家陳禾教授作序推薦
·父母一定要懂的心理學,剖析父母心理,給父母最實際有用的建議
·法國《心理月刊》、《費加羅報》、“媽媽的選擇”網站推薦
·法國家教類的暢銷書,法國媽媽最愛的親子圖書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在第一部分,我們就來看看孩子帶給我們的諸多美好的另一面:我們的困難、無知、愧疚,以及因無法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父母而產生的痛苦。在第二部分,我們要分析一下造成我們行為過激的原因。我們對孩子的些行為所做出的反應並非來自我們成年後的生活經歷,更多是來自我們童年時的經歷。然而,並非所有過激行為都來源於幼時的經歷,生活中沒有這么簡單的事情,任何行為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在這一部分,我會特意將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社會原因、現在的動機以及來自我們潛意識的過去的動機區分開在第三部分,我們將從孩子年齡的角度來討論。不是所有父母在孩子的各個年齡段都會感到頭疼,每個年齡段我們都會有新的挑戰。我們看一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期間的變化,尤其是面對他們的時候我們的變化。第四部分就像一本實用的小冊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你,並幫助你改正曾經錯誤的做法。孩子會根據我們態度的轉變很快地做出反應,我們總會有時間去調整親子關係的。本書邀請你踏上一次心靈的旅程,要是你能明白一些事情當然很好,可要是你能有所改變就更好了。

作者簡介

伊莎貝拉·費利奧沙
世界級心理學家,著名情感教育專家,心理療法專家,法國情商管理學院創始人,兩個孩子的母親。20多年來,她的書和她的理論陪伴無數成人和兒童走向他們的自由和幸福之路。
作為心理學家和心理療法專家,20多年來我一直從事人際關係和交流的研究工作。對我來說,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它包含了親子關係、夫妻關係、鄰居關係、同事關係或者更廣泛的與他人的關係。感覺到和他人相連是一種需要,但這種需要有時是非常複雜的……有人認為處理人際關係很簡單,這種想法是不切實際的。事實上,每次解決困難都能幫助我們成長
衝突和人際關係是相輔相成的,但衝突並不是爭論,也不是通過爭論可以解決的。要解決衝突,我們需要更好地理解自己;要讓當天的情緒在當天得到解壓和釋放;要知道如何真正地傾聽;要用非暴力的方式解決衝突;要用有效而平和的方式交流

圖書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父母面對孩子
1 過激傾向
2 父親和母親不同嗎?
3 自我形象與負罪感的重壓
4 衝動
5 當推動力成為強制力
6 認知失調
7 辱罵和貶低
8 當我們忍不住打了孩子
9 處於弱勢的孩子
10 當孩子反抗時
11 任性?
12 誰掌握權力?
13 侵犯隱私
14 爺爺“偏心”
15 愛他比愛別的孩子難
16 會激怒我們的性格
17 男孩還是女孩?
18 他太像我或不夠像我
19 愛並非如此簡單
第二章 我們失控的原因
1 母親的疲憊
2 父親的責任
3 無法言說的缺失
4 激素
5 當厄運消耗了我們的精力
6 他偏偏是“我不喜歡的樣子”!
7 過去的重現
8 逃避痛苦
9 當我們沒有生存權利的時候
10 修復受傷的關係
11 對孩子的幻想從何而來?
12 無力的旁觀者的傷痛
13 競爭
14 無意識的報復
15 忠誠
第三章 在孩子的各個年齡階段
1 胎兒已經存在了!
2 分娩,一次極限體驗
3 產生依戀的最初時刻
4 影響母乳分泌的話語
5 嬰兒的啼哭
6 像嬰兒一樣睡覺
71 歲
81 歲半~ 3 歲
94 ~ 12 歲
10 青少年
11 有一天,他們離開了家……
第四章 指導書 日常練習和應對技巧
1 不帶負罪感地審視自己
2 為了不再有負罪感
3 他人的目光
4 我很緊張,壓力很大
5 我發火了?
6 他哭了
7 傾聽
8 充滿溫情的話語
9 學會說“不”,學會說“可以”
10 競爭
11 我愛我自己嗎?
12 面對一個問題、一個壞結果、一次過錯……
13 我受夠他了
14 控制憤怒
15 克服一個無意識行為
16 你犯了不可彌補的錯誤?
17 我無法愛自己的孩子
18 給孩子寫信
19 孩子的責備
20 和胎兒講話
21 給孩子講述他的出生
22 改正錯誤永不嫌晚
23 做個總結
結語
致謝

序言

為人父母是一場偉大的探險。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它都會讓人產生一些不可思議的變化,有些變化甚至是讓人難以接受的。因為在孩子給我們帶來了莫大的幸福感的同時,也有可能使我們陷入絕望和無力的境地。對初為父母的人來說,強烈的情感波動會給他們造成困擾,紛繁複雜的新生活也會使他們手足無措。
保育員洛朗絲從沒想到自己會這樣:與別人的孩子相處時,她耐心、遊刃有餘;當她面對自己的女兒洛拉時,她發現自己竟然時常大發雷霆。她不能像對待別的孩子那樣對待自己的女兒,她感到非常絕望,對自己做出了這樣的評價:“我不是一個好母親。”父母擔負著多大的壓力啊!既要負責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又要負責孩子的教育和成長,有的人甚至還認為:確保孩子獲得幸福與成功也是自己的職責所在。
當人們看到你的孩子在學業上獲得成功或是建立一個幸福的家庭時,他們會感嘆:“您多幸運呀!”就好像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做到的事情一樣。事實上,絕大部分父母,包括那些看似“很幸運”的,在面對孩子時都痛苦過,懷疑過,遭遇過叛逆、危機甚至失敗。不計其數的文章講述著“如何像成功地做出朱古力蛋糕一樣使孩子獲得成功”,使人們幻想著這個世界還存在完美的孩子以及知道怎樣去培養完美孩子的父母。
假如孩子沒有滿足我們的期望,假如他們並不完美,我們就可能對他們心生怨恨,因為他們反映的是另一種形式的我們——孩子就像我們的一面鏡子。我們往往認為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我們的一部分,於是我們將自我期望投放在他們的身上,期待他們變成我們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他們承載著我們理想化的自我,我們不知不覺地委任他們去代替我們修復自我形象。於是,每一次失望都會給我們帶來沉重的打擊,我們對孩子的成功和失敗異常敏感。我們可能沒有察覺到,面對孩子的要求、錯誤行為、違抗甚至需求,我們有時很難做出必要的讓步。我們所採取的行動時常不恰當,也不符合科學的教育理念。
教育存在著風險。在這項任務中,那些所謂的“專家”是幫不上任何忙的。很多兒科醫生、兒童心理醫生以及心理學家都帶著一副懂行的神情,信心滿滿地鼓吹自己所謂的真理,而這些“真理”卻隨著流行趨勢不斷變化著。比如“嬰兒管理藝術”在各個時期都有所不同:“嬰兒必須趴著睡”“絕對不行,他會在枕頭裡窒息的”“不!要讓他平躺著睡”“這怎么行,他萬一溢奶就很危險了,要讓他側著睡”……任何一個日常動作都是如此,比如抱孩子、餵奶、睡覺……父母若是不遵循時下正流行的方式,便會被心中的負罪感所折磨,更何況其他父母看上去都好像應對自如!別人的家庭看上去都如此和諧!別人的孩子看起來都那么可愛、聽話、學習又好……完美孩子的神話又在人們羨慕的眼神中出現了。母親們總是互相比較,並因此產生負罪感;父親們通常能意識到自己還是新手,雖然他們對孩子承擔著越來越多的責任,但他們很少會覺得自己必須知道和掌握一些什麼。
從前,教育孩子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孩子只需聽話就可以,如果不聽話,就要受到懲罰。父母通過武力管理孩子,或打罵或進行其他懲罰,他們自己都覺得理所當然。他們並不認為打罵是一種暴力,反而認為這是正常的教育手段。這種想法其實非常簡單,因為父母沒有什麼思想上的困擾,他們有權利也有義務去矯正孩子的行為。我們繼承了暴力的教育傳統,可事實證明這些“有效”的教育手段造成了許多進攻性或抑鬱性的人格——不管哪種都是不幸的。偶爾會有人站出來指責這種方法的殘忍以及它對人性塑造造成的嚴重後果,但這微弱的聲音最終會歸於平靜,人們還是認為過去的孩子更有教養。
如今,人們常說“標準太多了”,然而說到標準,其中大部分又是一些盲目甚至無知的觀點。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們對兒童心理學了解得越多,就越沒有信心。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多樣的,孩子的心理活動比我們想像中要複雜得多。從前,嬰兒被看作一個類似消化器官的存在,人們用對待消化器官的方式對待他們:渴了餵水,餓了餵奶。現在呢,嬰兒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於是我們有時候就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做了。我們知道自己對待孩子的一些行為會給他們帶來疼痛和傷害,我們越來越不相信“狠
狠打屁股”的辦法,也不再幻想我們強加給孩子的懲罰一定有效。有人說從前的孩子更安靜、溫順、乖巧……看看眼前的現實吧:習慣於打罵孩子的父母叫苦不迭,傳統教育手段已經無用,這些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我們的世界到了危急的關頭,孩子再也不聽家長的話了,世界末日不遠了。”這是一個埃及神甫在2000 年前說的話。在龐貝的古城牆上,辱罵老師的字跡依然隱約可見。“現在的年輕人太沒有教養了!他們嘲笑權威,對長輩毫不尊重,看到老人走進屋也不起身,跟父母頂嘴,不好好工作,就知道聊天——他們簡直糟糕透了!”蘇格拉底(前469—前399)這樣說過。學校里的暴力事件,如高年級的孩子欺負低年級的孩子等都不是現在才有的,任何時代的大人都在抱怨。很多人認為從前比現在好,這完全是視角問題,是一種幻覺。從前,孩子被丟在一邊,與一些木塊和狗為伴,這難道比現在把孩子交給電腦、遊戲機、
電視或者其他的螢幕更有益嗎?在學校,從前的淘氣鬼對老師使用敬語,但同樣會扔紙團、在盥洗室的牆上塗畫淫穢的圖畫、在廁所里圍堵女生。無論是在40 年前、30 年前,還是20 年前,孩子的需求都是無人聆聽和尊重的。我聽過太多的人講述他們幼時的孤獨、所受的傷害和深深的困擾。
在21 世紀初期,當老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事實也的確如此。過去的孩子在大人面前默不作聲,如今的學生卻有更多期待:他們並不想只聽老師的話。他們如果覺得一切無聊透頂,就會進行反抗。作為父母,給孩子設定各種限制,並不是明智的選擇。
任何時代的父母都會覺得自己正面臨著權力危機,即患有“孩子是國王”綜合徵。有些父母出於某種理念主張絕對的自由主義,有些由於缺乏決斷力或是不主張對孩子的生活干預太多而管理寬鬆,但法國的大部分家庭還是專制的。有數據為證:84% 的法國父母會通過打孩子使他們服從,30% 的父母會非常嚴厲。甚至有研究1 顯示,母親的壓力和疲憊導致家庭暴力指數呈現上升的趨勢。
在我們這個時代,寬容的態度往往是被否定的。人們認為那樣只會縱容孩子,將尊重孩子與縱容孩子相混淆。許多兒科醫生和心理醫生都提倡回歸權威,甚至回歸體罰。這一觀點缺乏理性,但卻帶來了一定的成功,我們在書中會具體解釋其中的原因。
如果說出現了權力危機,更多的是由於內在權威的缺乏與自我意識的薄弱,而非缺乏專制的體制。我們發現,對自己沒有信心的父母會更加專制。的確,從前的孩子在畏懼中成長,而現在的孩子沒有那么害怕父母——他們更容易接收信息和被激勵,完全不需要靠父母的專制來接受教育。
兒童的心理活動是非常複雜的,成人的心理活動也是如此,而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更加複雜。我們的孩子使我們想起了自己。孩子是誰?孩子的故事來源於我們的故事,孩子體現了整個家族的延續。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整個家庭以及家族歷史的影響,有時會將好幾代人潛在的情感表達出來。孩子不可能客觀地看待我們的行為,因為我們的言行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影響著他們。於是,孩子對我們的言行做出反應,我們又對孩子的反應做出反應……要想弄清楚孩子和我們之間發生的事情,就不得不注意這個循環。任何過於簡單的教條,如“必須……”“應該……”,都忽略了潛意識的影響,也無法令人信服。父母與孩子之間發生著各種各樣的事情,“回歸權威”的擁護者在對其進行分析時通常只從現象學的範疇出發,即只考慮可觀察到的現象。然而,教育並不是我們想像的父親和母親兩個人的事,實際上它涉及許多人,至少還有四個人會直接或者間接地對孩子產生影響,即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每個人都曾無意中發現自己竟用著和自己的父母同樣專制的口吻,對孩子說著同樣帶有辱罵或貶低意味的話,這些話正是曾經深深傷害過我們並且我們發誓永遠都不會說的。我們有時會發覺自己竟然鬼使神差地做出了某些我們並不贊同的行為,對此我們深深地感到無能為力。
在為父母提供指導的書籍中,綜合性的分析視角常常被忽略,以致分析趨於片面化。分析視角除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外,還有父親與母親之間、父母與他們各自的父母以及對方的父母之間的關係。此外,也不能忽視我們的苦衷、潛意識、秘密、壓抑的情感、怨恨、無法言說的痛苦等所具有的力量,這些全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父母的心中其實還藏著一個孩子,那就是小時候的他們。孩子的出生將父母的人生重新梳理了。孩子使父母不知不覺地想起了那個小時候的自己。成人的感情是複雜的,童年受到的傷害始終是無法解開的心結,所有之前發生過的事情在某個時刻會突然從我們的腦海中湧現出來。我們自己的童年如同電影鏡頭一般回放著,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思想,從而影響我們對待自己小天使的態度。
世間有各種各樣的父母,有的在孩子面前茫然無措,有的則將問題簡單化,有的選擇了專制而不認為自己是專制的。是什麼決定了我們所採用的教育方式呢?從孩子出生到18 歲,教育方式通常都是父母討論得最多的話題。有人熱衷於打屁股,有人有分寸地責罵孩子,有人提倡要聆聽孩子的傾訴,有人傾向於懲罰,有人喜歡制裁和責任化,有人制定嚴格的規定,有人鼓吹家庭民主,有人任由孩子哭鬧,有人聽到孩子的哭聲就匆匆趕去……父母們的做法千差萬別,我們如何才能釐清頭緒,知道怎樣才是對的呢?
事實上,現代教育比過去多了很多標準。我們獲取了許多關於孩子的大腦、智力、情感、需求以及成長方面的知識。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進行了各種各樣的觀察和實驗,他們的許多發現推翻了以前的觀點,闡明了種種不同教育方式的優勢和弊端。不過,這些研究結果似乎還是不要為人所知的好,即便為人所知了,很多時候得到的還是嘲諷和冷遇。科學會給人添麻煩,我們不想用這些新標準來質疑我們的習慣,因為這些標準有時候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壞。我們更願意貶低研究者得出的結論,以便能夠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除教育外沒有哪個領域承載著如此多的陳規陋習。在教育界,感性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即使是那些我們本以為會更有科學見地的專家——兒童心理醫生或心理學家,也是如此。每個人都遵循自己的理念,講述一些法則,仿佛這些都是顯而易見的,但人們完全忽視了與問題相關的數據和比較研究。我們暫且不去做自我評判,先來分析一下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應該說,很多種原因造成了今天的這一現象。
談到教育,每個人都有一些非常固定的看法,可在人的一生當中,這些觀點也可能多次改變,尤其是在有孩子的情況下。對於孩子的每個日常行為,父母可能會各執一詞,這也是夫妻爭吵的一個主題,甚至會導致離婚,此外還會影響孩子父母與(外)祖父母之間的關係。各執一詞的後果有時會表現為沉默不語,有時會引發激烈的爭論,以至於這一話題成了家庭中的敏感話題。平靜的討論變得不再可能,不同的立場之間無法相容,大家都為自己的立場辯護,爭論的激烈程度有時簡直令人驚嘆!那么,為什麼爭論會如此激烈呢?我們會發現:教育方式不是某種單一的理論,而是我們自身經歷的縮影。由此看來,爭論如此激烈也就可以理解了。作為父母,我們所採取的教育方式是在當今潮流的影響下,在正當紅的兒科醫生和其他心理學家的引導下形成的……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現象。我們所接受的理論教育與我們實際實施的行為之間往往存在著巨大的差距。我們應當承認,我們對於教育的態度與科學、經驗或理性毫無關聯。有些父母為此感到彷徨,去查閱書籍、諮詢專家或尋求其他人的幫助,卻始終找不到問題的癥結所在。有些父母則由於無法面對這種不一致所造成的尷尬境地,感到無比痛苦,只能壓抑自己內心的掙扎,暫時形成統一戰線。我們看似在依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但事實上是在宣揚與我們的行為相適應的另一種價值觀。
有時候,一切安好,家庭沐浴在共同的幸福之中。而突然,畫面被破壞了。孩子的一個行為或一句話引來一陣旋風:“我怎么會有這樣的孩子啊!”於是,沒有了和諧,幸福感也不復存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就這樣時好時壞,令人頭暈!我們會將幸福講述給朋友、家人聽,一同分享喜悅,可對幸福被破壞的事實避而不談,因為那些經歷會讓人產生負罪感並且太過痛苦。
有些容易衝動的父母由於沒有人聽他們傾訴,也沒有人為他們進行理性的分析,可能會一直堅守自己的秘密,繼而被潛意識裡的暴力傾向所左右。另有一些父母拒絕暴力,但會對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感到特別沮喪。有的父母決定進行心理治療;有的則自欺欺人,不去正視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拒絕與孩子親密接觸,堅持嚴格的教育理念,沉浸在抑鬱之中或是對工作更加投入。是的,有時候我們的小寶貝會把我們逼瘋。在嬰兒時期,他們不按時睡覺,把好好的乳汁吐出來,毫無緣由地長時間哭泣……稍大一點兒之後,他們在地
上打滾,拒絕穿鞋,咬他們的弟弟,從學校帶回糟糕的分數和老師給的不好的評語。從始至終,他們的房間都亂七八糟,有時甚至還殃及客廳。到了青春期,當他們的激素開始在身體裡發揮作用時,我們不得不承受他們一次又一次的無理取鬧。當我們坐在一旁生悶氣的時候,他們卻將自己反鎖在房間裡,大聲地放著音樂……這些我們都知道,我們對自己說:“我們比別的父母,也比我們自己的父母更加擅長面對失望。”有孩子的生活是對神經的嚴峻考驗:孩子喊叫的噪聲、混亂的生活、從不滿足的欲望、對我們的要求的反抗,這一切都讓人筋疲力盡。然而是什麼使我們遠離了我們的孩子,使得有時候僅僅是孩子的出現都讓人覺得有壓力?愛一個孩子不是那么簡單的,我們首先需要關注這個問題,然後思
考一下使我們做出某些行為的原動力是怎樣相互交錯並使事情變得複雜的。我們沒必要寫一本滿篇都是“必須”和“只要”的關於教育的書(這種書數不勝數),而應該搞清楚究竟存在著哪些控制著我們潛意識的力量,以及面對孩子做的蠢事、違抗父母和讓父母失望的行為、他們自身的情緒和需求時,身為父母的我們身上到底發生著怎樣的變化。
作為一位母親,我觀察過自己同時也反省過;作為一名心理醫生,我聽到過太多衝動的父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案例。有的父母在自己激烈的暴力行為面前感到茫然,因為有時他們也身不由己;有的父母對自己的態度感到驚詫;有的父母因教育理念的對立而產生隔閡,進而導致婚姻關係產生裂痕;還有的父母哭泣、憤怒、不安……我想在這裡說的正是通常沒人說的話。自身經歷的再現是很常見的現象,卻很少被人談論。我們通常會譴責那些“壞”家長,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我們不應該以“好”、“壞”來評判自己,而應該更好地去理解到底是什麼在我們身上作怪,是什麼阻止我們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父母。我的這本書給父母們提供了一些方法,讓他們都能夠重新掌控自己的行為。
本書分為四個部分:
首先,我們來看看父母面對孩子的時候有何感受:負罪感、衝動、為自己開脫……對絕大多數父母來說,孩子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寶貴的——他們的微笑照亮了我們的人生,他們的目光使我們心生感動,他們的笑聲融化了我們內心的堅冰……然而,我們很可能傷害他們,甚至怨恨他們。在第一部分,我們就來看看孩子帶給我們的諸多美好的另一面:我們的困難、無知、愧疚,以及因無法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父母而產生的痛苦。
在第二部分,我們要分析一下造成我們行為過激的原因。我們對孩子的某些行為所做出的反應並非來自我們成年後的生活經歷,更多是來自我們童年時的經歷。然而,並非所有過激行為都來源於幼時的經歷,生活中沒有這么簡單的事情,任何行為都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在這一部分,我會特意將生理原因、心理原因、社會原因、現在的動機以及來自我們潛意識的過去的動機區分開。
我們要記住: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多種原因的共同作用使我們變得如此頑固和難以改變。我希望在接下來的部分中讓你相信, 複雜不一定是難以理解的,過於簡單眼而會使生活複雜化。
在第三部分,我們將從孩子年齡的角度來討論。不是所有父母在孩子的各個年齡段都會感到頭疼,每個年齡段我們都會遇到新的挑戰。我們要看一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期間的變化,尤其是面對他們的時候我們自己的變化。
本書邀請你踏上一次心靈的旅程,如果你能由此明白一些事情當然很好,但如果你能有所改變就更好了。第四部分就像一本實用的小冊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導你,並幫助你改正曾經錯誤的做法。儘管那個眾所周知的書名令人震驚,但並不是真的六歲就定了終生。孩子會根據我們態度的轉變很快地做出反應,我們總會有時間去調整親子關係的。
現在請給自己挑選一個漂亮的本子,你將用它來記錄你的困難和成功;而它會接受你的憤怒、淚水、歡笑,並在你沮喪時幫助你把握航向,成為你的航海日誌。
作為父母,是否有必要因為愛面子而自欺欺人呢?事實上,自欺欺人和負罪感常常是相伴而生的。我更傾向於建議父母發自內心地用積極的行動去處理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不要逃避問題,而要客觀地看待自己的過激行為。但不要批判自己,我們可以對自己說:“既然我這么做了,肯定是有一些原因促使我這樣做的。現在我要做的是去發現這些原因,找回真實的自我,使我能夠像我真正希望的那樣去做。”
因此,我希望這本書能引導大家,直面真實的自我,收穫溫暖的回報。儘管書中的一些言論或許過於嚴厲,但卻包含著我的敬意和愛意。

名人推薦

做不完美的父母
陳禾(親子教育專家)
閱讀法國心理學家伊莎貝拉· 費利奧沙教授的著作,總會有和閱讀一般專家的家教類著作不一樣的感覺——讓你如飲瓊漿,很快就忘記了育兒生活中的焦慮不安和精神煎熬,從而心平氣和,漸漸沉醉在親子相依相偎的溫馨情景中。
和《理解孩子的語言》一樣,這本《沒有完美的父母》同樣具有無比的魔力。閱讀完這部書稿後,我曾經和幾位家長交流閱讀心得:“這是一次心靈之旅。她帶著你去發現自己的思想言行和生活軌跡,時而皺眉深思,時而會心微笑。在反覆閱讀之後,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憂慮消散了,育兒生活中的種種困惑、挫敗感漸漸地被掃除,讓你有種重獲新生的感覺。”
或許這段話有些誇張,但是,回想這幾年我所做的工作,每天清晨閱讀微博上難以計數的家長向我提及的子女教養方面的問題和案例,思考著為何家長有如此多的困惑與焦慮,我就很能明白費利奧沙教授的良苦用心了。
現在的年輕父母都很愛學習,這確實是優點。為了解除困惑,增強育兒實力,每位父母都或多或少地購買了一些育兒專家的“巨著”。然而這些厚得有些不合理的著作往往給予新手父母的不是解惑,而是施壓,帶來了更為沉重的挫敗感。這是為什麼呢?“那些所謂的專家是幫不上任何忙的。”費利奧沙教授說,“(他們)都擺出一副懂行的表情,信心滿滿地鼓吹自己所謂的真理,而這些真理都隨著流行趨勢不斷變化著……父母若不遵循時下正流行的育兒方式,便會被心中的負罪感折磨。”
為什麼會被“負罪感折磨”?每個家庭都不能脫離社會的影響,年輕父母在發現自己奉專家的指導為圭臬而焦頭爛額時,卻看到別人好像應付自如,別人的孩子好像樣樣都好,於是做什麼都要比一比。這一比,壓力就更大了……
費利奧沙教授的成功之處就在於把年輕父母從這個陷阱里解救出來。她抽絲剝繭,讓他們領悟到:
· 每位父母的出發點都是美好的,但如何保持這種美好的感覺,才是努力的目標。
· 學習專家的育兒理論和實踐方法固然必要,但孩子的成長將面對種種變數,沒有一個“必然的”標準。
· 即使理論完美,實踐方法可行,但在閱讀育兒書籍時,每個人都會因為過去的經歷、家族傳統、學習能力、當下的生活環境以及在育兒過程中產生的種種困惑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有不同的理解或領悟。有時候書讀得越多,就越容易困惑,也越找不到出路。原本期望能茅塞頓開,結果反而變得束手無策。
· 原來自己需要的不是教導,而是發現——發現自己的能力和局限;原來自己“想不通”的根源,其實是被傳統觀念、社會因素、專家的觀點誤導了。相反,只有發現自己,知道自己的不完美,才能發現孩子,接受孩子的不完美,這樣才能建立“和孩子共同成長”的信念。
“我們往往認為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是我們的一部分,於是我們將自我期望投射在他們的身上,期待他們變成我們自己想成為的樣子。”這是因為不能發現自己,進而忽視孩子的存在。於是,“父母往往是自發地去干預所發生的事情,這種對於事件的自發性干預其實是一種不由自主的行為”。而這種做法,往往是專家在大談教育理論時所忽略的。
許多父母其實知道,對於孩子的許多行為,你其實不必吼叫、不必責罵,甚至不必多費口舌,而只需要一個表情或眼神,孩子就能領會,就會放棄“想試一試”的衝動。然而,“恰恰是我們固有的教育理念使我們做出了本想避免的行為”。
我總是在咀嚼老祖宗們的幾句箴言:“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學習,在於發現自己的能力,但是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成為智慧,而智慧需要不間斷地自我完善。這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和“和孩子共同成長”的理論依據。而做最好的自己在於“知止”,就是腳踏實地,循序漸進,因為“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得什麼?“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近道”,就是窺見門徑,可以繼續前進,但還不完美。
不完美,才有“做得最好”這樣的目標。父母這樣看待自己,也這樣看待孩子,這才是育兒之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