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漢朝遺址)

沁園(漢朝遺址)

毛澤東的一首詞《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恢宏的氣勢,博大的胸懷令大家折服,也使大家家喻戶曉、耳熟能詳。但沁園你知道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沁園
  • 全稱:沁水公主田園
  • 地址博愛縣磨頭鎮北
  • 名稱來源:古漢
  • 名稱記載毛澤東沁園春
別名,古漢時期,重遊故地,歸屬,沁園傳奇故事,

別名

關於沁園的歷史記載很少,現存沁園的資料也是片言隻字。《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覃懷志》、《懷慶府志》、《辭海》、康熙三十二年版《河內縣誌》,也只提供了大概的方位距離:“沁河北岸”“沁陽城東北三十里”,沒有沁園的詳情和佐證。多年來,我們只能透過唐風宋雨的朦朧和戰火硝煙的迷濛,遐猜她的幽靜,夢想他的恢宏。遺存的元代耶律遜《過沁園有感》的詩:“昔年曾賞沁園春,今日重來跡已陳。水外無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垣頹月榭經兵火,草沒詩碑覆劫塵。羞對覃懷昔時月,多情依舊照行人。”明代王鐸的《移居》詩:“棲托東湖上,茅堂近北城。古今余冷淚,兵火剩殘生。撫竹沁園好,吹簫鐵岸清。扶危諸志在,肯自味洲蘅。”也只是給我們現代人留下了一個殘美的沁園憾境。但值得慶幸的是,詩中提到的“竹”,把我們對沁園的境想,擴展出一個新的視野。依據諸志提供的方位距離加上王鐸、耶律遜詩中的“竹”,很明顯,沁園遺址限定在了博愛縣磨頭鎮北和許良鎮南這片千年的竹鄉里,把我們先前對沁園的臆想變成一片具象。
看看《後漢書·竇憲傳》和《辭海》的記載和解釋,沁園的全稱應為“沁水公主田園”。所謂田園,絕不是公園和園林的概念,應為耕讀、休閒、居住相結合,既有田園風光又有園林景色的地方。所以,這就讓傳說的沁園,出現了一個質的改變和占地面積的擴展,更把朦朧的沁園,演釋出一片貼近生活的沁園。漢明帝劉莊顯宗)共有11女。永平三年(60年),封五女劉致為沁水公主,婚配東漢開國元勛鄧禹之孫高密侯鄧乾。傳說她是一位歷史上少見的冷麵美人,性格雅靜,賢寂、善良,文弱,一生中難有幾次笑容。如何給公主找一位如意郎君,除了郎君個人素質外,還要尋找一個適合公主性格的自然環境。於是顯宗皇帝,踏便山山水水,最後選定沁河北岸這片竹林。而這片竹林,北依太行,南鄰沁河,富饒,幽靜,明朗,祥和。“矮屋曲籬間,綠竹黃花綺”,“地在無塵境,人來不住天”,“筠篁突淇澳,風景勝江南”。據說周文王稱此為“天下大陽居”,正與公主的性格天然匹合。於是,漢明帝派百官監管,動用千名勞工,一個多月便將沁園建成,作為公主的陪嫁,可見皇帝的格外恩寵,也創造了驚人的建築速度。同時,也讓我們順然的提出質疑,一座偌大的沁園工程,別說古代,即使現代化的速度一個多月也很難完成。因此必須說明,這片竹林,原本就綠林滴翠,泉溪遍流,依山傍水,溝壑起伏,就像一個天然的大盆景。所以只需要幾座亭台樓閣的點綴,省工省時,足以成為美麗的景致。也恰恰照應了“沁水公主田園”之說,把傳說中的沁園,回歸到了田園風光和亭台樓閣相溶的別樣美麗。
博竹苑景區占地1300餘畝,正是博愛縣磨頭鎮許良鎮的結合處。所以,這讓我們很容易猜定,這裡會否是沁園遺址所在地?而且與諸志中的三十里距離特別吻合,也正處於沁河北岸,與耶律遜、王鐸詩句“竹”的定義更無須解釋。景區邊的胭粉莊村,據傳說和原地民辦主任魏美智的論證,正是漢代給沁水公主製造胭脂和香粉的作坊。同時,魏先生又有新考證,離景區正南三里處,王堡村附近,發現沁水公主公爹鄧震的墓冢。園區內西湖也曾有漢代墓跡和漢代遺蹟的出現。
沁園的遺失,沁園的迷離,沁園的美麗,演繹出沁園春的詞牌,千餘年來給多少文人墨客帶來憾然和仰慕,也正因為這些,才有了韓愈、李商隱、元慎、崔是、耶律遜、許衡、乾隆、竹林七賢等一大批歷代名人,在清化這片竹林里留下了不朽的吟詠,也給沁園和這片竹林蒙上一縷神秘的顏色,給後人留下濃濃的文化資源。
在中國大詞典,在中國870多個詞牌里,唯獨沁園春是一個有根可循的詞牌。毛澤東一曲沁園春·雪的千古絕唱,更使沁園的影響推向了頂峰和極限,也給沁園的文化內質和文化外質,充足了不可估價的無形資產。

古漢時期

在學校讀書的時候,愛讀毛澤東的詞《沁園春》,深被老人家雄偉 的氣魄所傾倒。群山在老人家的筆下變成了盤屈纏繞的“銀蛇”,廣袤的原野變成了蹣跚的“臘象”,秦皇漢武“輸文采”,唐宗宋祖“遜風騷”,“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這是何等恢宏的氣勢,何等的博大的胸懷!由此,愛屋及烏,便喜歡上了《沁園春》詞和詞牌,閒暇時還比葫蘆畫瓢填上幾句詞什麼的。
後來回到故鄉,聽說《沁園春》詞牌便誕生在故鄉。說是東漢明帝劉莊有位公主叫沁水公主,被封到河內。沁水公主很得明帝的恩寵,特地在河內為她修一座花園式的別墅,綠竹繞舍,紅花鋪地,風景十分秀麗,被人們稱為“沁園”。
沁園在什麼地方呢?既然叫“沁園”,肯定要與沁陽有點關係吧?於是好奇的我,便打電話到沁陽市史志辦公室,詢問沁園的地址。我被告知,只知道史書上說金時為官僚宴飲之所,具體在什麼地方不清楚,建議我到沁陽市旅遊局問問。如果有,肯定是旅遊景點!電話打到旅遊局,得到與史志辦相同的回答:這種古地方,誰也說不清它的具體位置。
未弄清所以然,我心有不甘,便到史書或其他書籍中尋找資料。通過查閱資料,出現三種觀點。
一是《中華文明懷川尋根》一書,認為“沁園在沁陽城西北,沁河北岸的高崗上。”(引文見《中華文明懷川尋根》119頁),《中華文明懷川尋根》是焦作文化局所編,該文既引用《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的有關沁園在沁陽城東北的記載,又說在沁陽城西北高崗上,當屬筆誤。再者沁陽城西北高崗,遍地荊榛,亂石顛疊,條件太差,漢明帝根本不可能在那裡為沁水公主蓋別墅。
二是沁園在北金村說。沁陽市王鐸碑帖編委會所編《王鐸書法碑帖選·延香館帖之一》,書後注釋王鐸《移居》詩,注為:“沁園在沁陽市沁水北岸北金村,金時官僚宴飲場所。東漢時園田,為沁水公主所有,後泛指公主的園林為沁園。”此說有兩位歷史名人對它加以否定。一是耶律楚材的詩《過沁園有感》。耶律楚材,為元太祖成吉思汗至窩闊台汗時大臣,任事三十年,官至中書令,他的《過沁園有感》全文為:“昔年曾過沁園春,今日重來跡已陳。水外無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垣頹月樹輕點頭,草沒詩碑覆劫塵。羞對覃懷昔時月,多情依舊照行人。”(引文見《博愛縣誌》819頁),且不說方向、距離對否,僅憑“水外無心修竹古,雪中含恨庾梅新”詩句就把沁園在北金村說否定了,北金村有古竹嗎?否定者還有王覺斯。王鐸字覺斯,他的《移居》詩為:“棲托東湖上,茅堂近北城。古今余冷淚,兵火剩殘生。撫竹沁園好,吹簫鐵岸清。扶危諸志在,肯自味洲蘅。”(引文見《王鐸書法碑貼選·延香館帖之一》注),王覺斯是明末清初人,他認為“撫竹沁園好”,一是他見到過沁園;二是沁園有竹,並且很好。北金村在沁陽城東,距縣城3公里,一者與史書記載的方向、距離不對;二者沁陽市的古今典籍,沒有有關北金村有竹的記載,這說明認為沁園在北金村的觀點是缺乏根據的。
三是沁園在“沁陽城東北三十里”。支持這種看法的有《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覃懷志》、《懷慶府志》、《辭海》、康熙三十二年版《河內縣誌》。《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記載的是:“沁園,在河南沁陽縣東北,沁河北岸。金時官僚宴會之所。今廢。”《覃懷志》、《懷慶府志》的記載是:“沁園,在府城(沁陽城)東北三十里,沁河北岸,金時官僚宴遊之地,相傳有石圖本,今不可考。”《河內縣誌》記載的是:“沁園,在城東北三十里沁河北岸,金時官僚宴遊之地,相傳有石圖本,今不可考。”《辭海》記載的是:“(1)沁園,園田名,東漢明帝劉莊)女沁水公主所有,後為竇憲所奪。見《後漢書·竇憲傳》。後世因泛稱公主的園林為‘沁園’。崔湜詩《侍宴長寧公主東莊詩》‘沁園東郊外,鸞駕一游盤。’又詞牌‘沁園春’亦取意於此。(2)金時官僚宴會的場所,舊址在河南沁陽縣東北。”
沁陽城東北三十里是一個概念性的數據,具體位置在哪裡呢?
俗話說,踏破鐵履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有關沁園的確切位置竟是在考證博愛縣獅口村名的來歷中得到證實。獅口村在沁陽城的東北,距沁陽20多里。據獅口村的老者們說,沁園地面十分廣闊,博愛縣許良鎮的陳范村、機房、范莊,磨頭鎮的北十字、小莊、西西莊、玉皇廟、關王廟、南十字、前李、尚後、獅口都在沁園範圍內。最近的在沁陽城東北20里,遠的在城東北三十多里。這十二個村位於沁河之北岸,丹河之東岸,村村有竹園,非常茂盛。過去,從小丹河引出的許多條小河,從片片翠綠的竹園周圍流過,園內竹林蓊鬱,冬暖夏涼,河中魚蝦悠遊,幽徑從竹林中穿過,竹林七賢也流連望返,是遊冶極好去處。東漢明帝劉莊就將其女兒沁水公主的莊園建在這裡,俗稱沁園。當時這裡並沒有村莊。
到了東漢和帝時,沁園發生了變故。漢和帝時,扶風平陵人竇憲是東漢章帝的國舅,他在朝中權勢很大。風景幽雅的沁園被竇憲看中,他兩隻手提了兩隻石獅,來到沁園的南口,將石獅在沁園口一放,霸占了沁園。在竇憲放石獅的地方,後來有人居住成村,因村在沁園之南口,又有兩尊石獅,便起村名為獅口。竇憲何許人也,竟敢霸占沁水公主的沁園?《辭海》中對竇憲的情況,作過簡要的記述:“竇憲,東漢平陵人,字伯度,和帝母竇太后之兄,以勛戚初官虎賁中郎。和帝立,年幼,太后臨朝,進侍中,因罪自請擊匈奴,以贖。出塞三千里,大破之,降者八十一部,乃令班固作銘刻石於燕然山,紀漢威德,還拜大將軍,專權用事,族黨盈廷。帝長,憤其專權,收其印授,以冠軍侯遣就國,尋令自裁。”(見1980年版《辭海》1797頁)
竇憲的專權情況,《後漢書·竇憲傳》記載得更清楚。據《後漢書·竇憲傳》記載:竇憲“寵貴日盛,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憲恃宮掖聲勢,遂以賤值請奪沁水公主園田,主逼畏不敢計。後肅宗駕出,過園,指以問憲,憲陰喝不得對。”《後漢書》的這段記載,文雖短而言簡意賅,僅“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就把竇憲恃寵而驕,權壓朝綱的氣焰說得明明白白。這裡的王,是指東漢劉氏子弟的分封王;主,是指公主;陰,陰皇后家族;馬:馬皇后家族。據《後漢書·陰皇后傳》記載:陰皇后,名叫陰麗華,人長得十分漂亮。漢光武帝劉秀還沒有當皇帝之前,曾經到過陰麗華的家鄉南陽新野,知道陰麗華的美名,內心十分傾慕。後來劉秀到了西漢的京都長安,看到在皇帝身邊站的執金吾衛,手執著金瓜站在皇帝身邊,非常威風,曾經大發感慨說:仕宦當如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劉秀當了皇帝後,把陰麗華選入宮中,準備立為皇后,卻被陰麗華拒絕。陰說:在皇上為奪得江山打仗的時候,我沒在皇上身邊,沒有為江山社稷作過貢獻。皇上應該選個在皇上打江山的時候在皇帝身邊侍奉過皇上,為皇上生過子嗣的人。這樣,便將皇后讓給了郭皇后。劉秀十分寵愛陰麗華,後陰生下了劉莊。當劉莊被立為太子後,劉秀還是廢了郭皇后,立陰麗華為皇后。並封陰皇后的父親為宣恩哀侯,弟弟為宣義恭侯。漢明帝繼位後,冊封陰皇后為皇太后。因此,陰氏家族在京權勢炙手可熱。
馬皇后是漢明帝劉莊的皇后。據《後漢書·馬皇后傳》記載:馬皇后在朝以賢淑而著稱,朝中大臣多次奏本,要皇帝冊封馬皇后的親屬,都被馬皇后拒絕了。她說,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因此,一直不讓冊封她的親族,在朝中德高望重。直到她當了皇太后,她的弟弟才被冊封。像陰皇后、馬皇后家族還懼怕竇憲,其他人還敢不怕嗎?連他們都“莫不畏憚”,其他人還敢言語嗎?所以當竇憲以賤值奪沁園時,連沁水公主也被“逼畏”得“不敢計”。更有甚者,連皇帝問起,竇憲也“陰喝不得對”。可見氣焰囂張之極!
為了進一步得到證實,我驅車來到獅口村。
一聽說有人來考查獅口的歷史,熱情的獅口村委主任告訴我,石獅共有兩隻,一隻在前些年村里舖水泥路時,被當作基石砌到橋底下;另一隻在村東口存放至今。因年代久遠,石獅已經殘缺。獅高約一米左右,與他處石獅不同的是這隻石獅沒有石刻底坐。據老者們介紹,沁園公主的園林面積很大,北十字、前里、尚後、西西莊、南十字、關王廟、玉皇廟等都是明朝洪洞遷民之後形成的村莊,機房、陳范村、范莊、建村史也不太長。過去,這一片都是沁園公主的園田。後來被竇憲霸占。在交談中,老者們還提供了一個情況。在十幾年前,村里在澆麥時,原村支部書記胡增蘭家村北的一畝多地,澆了一天一夜,僅澆了一半。澆地時,只見水往地里流,就是不往前邊走,不知道水都流到什麼地方去了。此事忽然打開作者的記憶大門,原來這件事作者曾親歷過。那時,作者在磨頭鄉工作,一次下鄉至獅口村,曾親眼目睹此事,並和當地老農在田間議論過,大家懷疑,那塊地下有被埋藏的廢棄建築或暗河、地道。但這些是否與沁園有關尚不得而知。
得知我在考察沁園的情況,祖籍陳范村的原博愛縣誌辦公室副主任竇德華先生又為我提供了些情況。竇先生七十九歲,鶴髮童顏,思維敏捷。竇先生說,陳范村過去叫北景賢村,是沁園的一部分。沁水公主的墳墓就在陳范村的南地。東漢和帝親政後,對竇憲的專權十分憤慨,收了他大將軍的印授,封他為冠軍侯,“遣就國”,將他貶出京師,尋令自裁。竇憲死後,沁水公主又收回了沁園。公主死後葬於園中,墳墓的地址在陳范村的南地。
從東漢至今1900多年,怎樣才能證明該墓便是沁園公主的墳墓呢?竇先生介紹了兩個情況:一是石碑。竇先生小時曾見到過沁園公主的墓碑,碑高約三米,螭龍碑首,因年代久遠碑上所刻文字已經不清楚了。該碑在日本侵略中國前,不知去向,但是村人代代相傳,那就是沁水公主墓。二是沁水公主墳墓高大,有石門。文革時紅衛兵將沁水公主的墳墓掘開,墓內十分廣闊,有水,有很多淤泥,當時從墓中還挖出一個公主的純金鳳冠,後來鳳冠不知落入何人之手。
為了進一步證明沁園的位置,我找來了總參謀部測繪的1975年版1:5萬地圖,從沁陽市中心至獅口村量得圖上距離10.5公里;從沁陽市到陳范村12.5公里,兩村方向在沁陽城之東北。這種量法僅僅是以兩村村址所在地測量。沁園面積非常大,若以鄉間道路計算,應三十里有餘。
沁園的位置確定了,《沁園春》詞牌、曲牌的產生地就順理成章了。據《辭海》記載:“沁園春,詞牌名。東漢竇憲仗勢奪取沁水公主園林,後人作詩以詠其事,此調因此得名,又名《壽星明》、《洞庭春色》等。雙調一百十四字,平韻。”(引文見1980年版《辭海》905頁),曲牌亦有《沁園春》,大致與詞牌相同或有變化。曲牌是由詞牌演化而來,其來歷亦相同。
史書皆載,沁園在沁陽城東北,為什麼會在博愛境內?原來博愛縣建縣於一九二七年,是從沁陽縣析出來的一個新設定的建制縣。一九二七年以前,博愛縣是沁陽的一部分,也在沁水北岸。因此,沁園址在博愛縣境內是順理成章的事。(魏 美 智 )

重遊故地

古漢沁園位於博愛縣西部偏南許良鎮磨頭鎮交界的竹林深處。《古漢沁園今何在》一文在《焦作日報》發表之後,引起了許多同仁的重視,紛紛希望我再作深入採訪。於是在一個晴朗的下午,重訪沁園。
一九九O年前,筆者曾在磨頭鎮工作五年。在此期間所包的工作片就是沁園南部的大禮元、獅口、尚後、前李、小莊、北十字等六個村。於是第一站便驅車直奔獅口村。獅口村街道筆直,高樓林立,屋牆上鑲鉗的瓷片在夕陽下閃著落日的紅光。初始,我以為走錯了路,慌忙打獅口村委主任胡有勁的手機。所幸,有勁主任就在附近修路,轉眼已騎機車來到面前。我便提出要看石獅,胡有勁向街口的牆角一指:“那便是”。近觀,石獅高約有一米左右,一則年深日久,二則孩童們常騎在它身上玩耍,三則過往的外地人聽說這是件古物兒,都來摸摸以沾靈氣,因此,石獅身上的刀鑿斧痕早已被磨得油光水滑直泛青影。遺憾的是獅子的腿及底座已不可得,問及原因,原來,前幾年尚後村的年輕人不知聽誰說獅子面向北有礙尚後村的風水,於是便糾集數人,將石獅的腿打壞。唉!真可惜了這件近兩千年的文物了!
這時,身後已圍攏了十來個新面孔,可沒有一個我認識的。正欲轉身,60多歲的獅口村婦女主任騎車過來,向大家介紹說:“老魏,原先是咱鄉辦公室主任。天天往咱村跑。”一個年輕人感慨地說:怪不得《焦作日報》上登的《古漢沁園今何在》寫得比俺們自己知道的還多,還詳細。電腦上都有這篇文章哩!
“怎么能夠證明,這石獅是漢朝竇武放的文物呢?”我問
“看”,年約七旬的老者胡文晏指著石獅頭上雕刻的一朵一朵獅頭捲毛上說:“關鍵在這鈴。獅頭上的捲毛一朵一朵,象一個個鈴鐺,俗語稱之為‘鈴’,咱這石獅的鈴,共有三十六個,聽老輩人說,這鈴不是誰想刻幾個就刻幾個,三品官以上才敢刻三十六鈴。當時竇將軍在朝堂貴為王侯,才能刻三十六鈴。”細數,獅頭兩邊各十個,中間十六個,果然三十六鈴。幾個上年紀的人說:“咱到洛陽,到黃河南,一說是獅口村的,就會問你:獅口村的石獅頭上有幾個鈴?若答三十六鈴,才肯給你說正事,否則就認為你是冒牌貨,不理睬你。”
“不是說竇憲提了兩個石獅么,怎么才有一個?”我問
“在這裡。”胡有勁和村里幾個老年人指著路旁的河橋說:“就在這座橋下當橋基,保存的比這個石獅還好。當年修橋時,石頭不夠,就把它當橋墩了。”
用近兩千年的文物當橋基,實在令人慨嘆!
沁園公主墳在陳范村。到陳范村,一提皇姑墳,男女老幼都知道。在眾人的指點下,來到沁園公主墳前。墳的前後左右都蓋成房子。文革時挖掘此墓時形成的大坑,已成為附近人家倒垃圾的場所。趕巧的是,墳墓西側的一戶人家夫婦二人都在,聽說有人來考察公主墳,便都攏了過來。女主人五三年出生,肖蛇,據女主人介紹,過去墳墓及其附近的土地屬機房村張家所有,文革開始破四舊時,由張家領人將墳墓挖開。墓有石門,很堅固,沒法進去,他們就從墓的後側挖開墓磚,進到墓室。墓穴內水很深,清漣漣的,人們便在水裡摸。那時俺雖然還小,已記事了。記得當時摸出來有鳳凰、金簪等。參加挖墓的人有的不在了,有的還活著,有好幾個呢!
根據夫婦二人提供的線索,驅車來到與陳范村緊緊相連的機房村。
經多方打聽,因不得門徑,收效甚微。正犯愁時,機房村衛生所的一位醫生熱情地把我領到一個棋攤前,說明了我的來意,正下棋的一位男士自我介紹說:“我原是大隊會計,這事不錯,當時從墓內摸出一金簪,還有個銅鳳凰。銅鳳凰有多大?大約有一 扌乍 長。東西在哪兒?金簪經我手賣了,賣給人民銀行,賣了92元錢,單據還在哩!銅鳳凰沒有賣,我不當會計後,轉交給下任會計了。這東西應該不會丟。”
銅鳳凰是件十分關鍵的文物,漢代稱為步搖。步搖為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上有垂珠、步則動搖。王先謙集解引陳祥道曰:“漢之步搖,以金為鳳,下有邸,前有笄,綴玉以垂下,行則動搖。”(見《辭海·步搖》)這件銅鳳凰是決定這處墓葬年代的關鍵之物,《後漢書》對這種首飾曾有專門記載。
步搖又是後漢宮中婦女身份的標誌。《後漢書·輿服志下》載:“皇后謁廟服紺上皂下,蠶青上縹下,皆深衣制穩領袖綠以絛假德步搖簪珥。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掛枝相繆一爵九華,熊、虎、赤羆、天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詩,所謂副笄六珈者。”“長公主見會衣服加步搖公主大手結皆有簪珥衣服同制。”“自公主封郡以上皆帶綬以采組為緄帶,各如其綬色,黃金辟邪首為帶鏑飾以白珠。”
看來,這件步搖是能夠證明墳墓年代的關鍵文物,可惜,其時金烏已墜,夜幕慢慢掩蓋了大地,沒有時間去找下一任會計證實。於是只好驅車怏怏而歸。(魏 美 智 )

歸屬

1.分封制的建立。封建社會的宗法制度是維持封建社會得以延續的政治制度。其主要表現為封建社會的分封制度。最早實行分封制度的是在我國西周時期。西周滅商之後,為了統治國家,將國家分封為若干諸侯國,分封同姓的王族到地方上做諸侯。由諸侯對封國實行統治。這種統治制度的建立,對加強國家的統治,無疑是有其積極意義的。但是,由於諸侯王之間常常因為利益分配不均,引起其諸侯國之間因為各自利益的需要,進行爭奪和戰爭。使原來的諸侯國之間的性質發生了重大變化,使本來和諧的諸侯國,發展到經常發生諸侯國之間相互爭戰和戰爭,開始了我國長達千年的的戰國時期。戰國後期,各國仍多分封侯君,但侯君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權和軍權,而且封地褊小,多不世襲。
2.分封制度的廢除與改革。秦始皇統一全國,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使這種在中國延續長達千年的宗法制度得到徹底廢止。
但是,到了西漢時期,西漢王朝卻又拾起了分封制的牙慧,在全國實行分封制,分封了許多同姓王、異姓王。這種分封的結果在全國造成了七國之亂,七國之亂的傷痛喚醒了西漢的統治者,於是,七國之亂平定之後,西漢王朝對分封制進行了改革,實行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政治體制,封國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諸侯只徵收租稅,使封國名存實亡。
3.東漢王朝的分封與郡縣制相結合的制度。東漢王朝延續了西漢王朝宗法制度,實行分封制郡縣制相結合的制度。諸王不參與郡縣的管理,郡縣只是他們的食邑之地,每年只是按照中央的規定,在郡縣收取稅銀作為俸祿。
食邑,是古代君主賜予臣下作為世祿的封地
食邑又稱采邑、采地、封地。承受封爵者在其封邑內沒有統治權利,只能征斂封邑內民戶賦稅撥充,其數量按民產計算徵收的多少。
食邑,又是被賜封者的封邑。封邑一是古時帝王賜給諸侯、功臣以領地或食邑。
食邑又是君主賜予宗室和高級官員的榮譽性加銜。
漢制,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列侯,封縣列侯是乾什麼呢?是讓公主有個食邑的地方,在封地那裡收取稅收,養家餬口。食邑地不是公主的私地,除了在那裡按照國家的規定收取稅收外,公主在那裡一無所有。更不可能在那裡建園林。所以沁水公主在沁水縣建沁園之說是毫無道理的。我們不能把演繹當歷史。(魏 美 智 )

沁園傳奇故事

1沁水公主招親
漢明帝的女兒沁水公主轉眼已到二八之期,出落得花容月貌,漢明帝喜愛的像掌上明珠一般,欲與公主早日擇個東床快婿,無奈挑了幾個公主都把頭搖的像波浪鼓一樣。後來,她被逼的不耐煩,竟別出心裁,出了三個題目,讓明帝懸榜徵求。應選的才子,如果三個題目都做得合式,不論貧富老幼,都情願招為東床駙馬。此榜一出,不上十天,通國皆知。於是,上至白髮皤然的老翁,下至未及冠的幼童,皆來應選。內監數了一下交來卷子,總計三萬餘名。
放榜之日,應招者潮水一樣涌到敬陽門前,你爭我搶拚命往前擠去看皇榜。可看完皇榜,都不約而同地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搖頭晃腦直喊稀奇。什麼緣故呢?原來那榜上一個字也沒有。心有不甘的人憤憤問守榜人:公主既然選駙馬,難道這三四萬人就沒有一個中選么?這不是拿我們尋開心么?
正在這當兒,人叢中跑進一個人來,走到守榜官的面前,躬身一揖,口中說道:“家嚴突於選試之前日逝世,所以未能如期而來,煩請將軍將試卷呈公主過目。”眾人聽了,不由得譏笑道,嘻嘻,還真有作白日夢想吃天鵝肉啊!守榜官忙不顛的將來人的考卷馳馬送入皇宮。不多一會,一個官員背著黃袱,帶著儀仗軍士,來到了敬陽門慢慢將黃包袱展開,將一張大紅絹榜懸了起來。只見上面寫著入選者的名字:鄧宗仙。接著,放榜的官員高聲喊道:“哪一位是宗仙先生?”語猶未了,只見那個最後交卷的少年從人叢中擠到放榜官的面前,說道:“在下便是。”官員上下打量一番,復又問道:“閣下就是宗先生么?”他點頭應道:“然也。”官員向他拱手賀道:“恭喜閣下中選了,今天是布衣,明天就是駙馬了。” 那官員請宗仙上了轎,吆吆喝喝地抬了就走。
原來鄧宗仙不是別人,乃高密侯鄧禹的後代。鄧禹是劉秀的二十八宿之一,是東漢王朝的開國元勛。鄧禹去世之後,劉秀將鄧禹的封地分為三國:長子鄧震為高密侯,次子襲為昌安侯,三子襲為夷安侯。鄧宗仙,名乾,是鄧禹的長子鄧震的兒子。也是名門之後。宗仙上殿拜覲天子。明帝見他儀表非凡,又系名門之後,自是十分欣喜。明帝便命次日即行完婚大典。大婚之後,明帝欲將宗仙留在朝中任事,宗仙志行清高,不肯任事。沁水公主也是淡泊成性,淡雅不願為富貴,願作世外高人。明帝不準。河內是東漢王朝奪取全國政權的根據地,劉秀曾多次巡幸河內。明帝在登基之後,繼承劉秀的遺志,把河內當做皇家的後花園,多次到河內的懷宮巡幸,對河內的山山水水非常熟悉,於是,在鄈城(今清化鎮)附近的青山綠水之濱選擇了一塊地方,闢為沁園,為沁水公主和駙馬的修身養性之所。沁水公主喜歡田園生活,漢明帝就派軍士在沁園的附近開闢了很大一片荒地,作為沁園的園田,由沁水公主和駙馬閒暇時耕種。
2王鐸沁園撫竹
明崇禎十三年九月,王鐸(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又號痴庵,別署煙譚漁叟,曾寓居懷慶)受命任南京禮部尚書。是年十月,王鐸從孟津老家出發,前去南京赴任。他讓家人先行,自己率家丁二十五人斷後,當行至衛輝吳店時,家人一行陷入李自成農民起義軍中。王鐸以二十五騎奔突往救。王鐸在《擬山園選集》中曾記述了這次突圍的情況:“庚辰,由北徂南,無日不與大窛爭路,倉皇矢石間。不知有生樂。逮衛輝張吳店被圍。余提刀躍馬,爭先陷陣,戈聲相撥,斬獲甚多。所率壯人,奮勇逐北五六里。寇殊死斗,斬級百餘。及新鄉臨清村,又遇伙寇,戰鬥斬三十餘級,寇復敗走。噫,輦轂之下,知世途若是乎!”因作詩道:“祗為浮名誤,綠林晝屢危。須臾直有命,險阻又何悲。宦業風霜變,羈情奴僕知。神宗擊壤日,昧昧其無識?”此間,王鐸的父親不勝路途顛駭,一病去世。為服父喪,王鐸只得寓居懷慶。
明崇禎十四年正月,洛陽陷落。洛陽一役之後,李自成聽取了李岩的謀略,尊賢禮士,除暴恤民,起義軍隊伍迅速壯大,所向披靡,明王朝的統治如雪崩一樣潰塌。王鐸有一首題為《懷州涵暉閣秋意時卞破》的詩,描寫了當時的情景:“……汴京連折角,函谷欲贏藩。九陌陰霾合,三江羽檄援。深哀缺故舊,多難曠田園。王烈空搔首,嵇生已墆魂。謀身因避俗,墜淚竟藏言。…… ”明王朝江河日下的敗局,徹底打破了王鐸去南京做禮部尚書的念頭。決定在懷慶常住下去,以觀時局之變。作為一代名臣,懷慶府衙把他安置在沁園住下。
東漢以後,沁園成為官宦、權貴的棲游之所。這裡紅泉饒翠,瓊階玉觴,“地在無塵境,人來不住天”。周邊的環境更是安然,幽靜,明朗,祥和,萬頃竹海,碧波蕩漾,百座村落就像醉臥在一片翡翠的世界裡---“矮屋曲籬間,綠竹黃花綺”,“流水門前碧,高山屋後青”“筠篁突淇澳,風景勝江南”。就這樣,王鐸在沁園度過了他一生最最難忘的一段時間,那種喪父,傷國的悲切之心暫時平靜下來。他每天早出晚歸,訪游沁園外的狄家林;許良村,西中道;長樂村等百十個村落,並留下了不少可貴的詩篇。在《中道村》(即現在的博愛縣許良鎮中道村)一詩中寫道:“蒼蒼上古水,竹樹遞香洲。纔入林丘里,真疑風雨秋。心淵渾不夕,雲翳似無流。欲極沖玄味,綠書或可求。”中道村有七個村莊構成,村村綠竹成蔭,竹畔小橋流水。在炎熱的夏天,你要進到竹林里,首先是撲鼻的泥土香氣,綠竹的蔭翳會將你帶到明媚的春天、或豐碩的秋天;你要在這裡讀書,恐怕連書也會變成綠色呢!狄家嶺是北宋名將狄青靈柩棲息的地方。傳說狄青死後從開封(北宋首都)運回老家山西汾州,到了現在狄家嶺的地方,固定棺木的繩索斷了。行前,風水先生曾有囑咐:一旦在路上固定棺木的繩索斷了,就將棺木就地埋葬。家人見這裡遍地林繁茂竹,風水很好,便依風水先生的囑咐,將狄青安葬在這裡。狄青的守墓人在這裡居住成村,村名便改為狄家林。王鐸考查走到這裡,便寫了題為《狄家嶺》的詩。詩曰:“北麓蒼蒼濕景移,雨余青氣自離披。法深道士訓蛟母,年久獵人放鹿兒。杞柳根旁多異藥,款冬花外即靈池。心心已入懸珠會,臥聽鐘聲無所為。”盛讚了丹河畔的狄家林風光,並表示,如果陶醉在這樣的旖旎的風光里,就會成為“臥聽鐘聲”無所作為的逍遙者啊! 明崇禎十六年五月,王鐸離開了沁園,住在懷慶的涵暉閣。
在他的《移居》詩里,王鐸將他為什麼選擇在涵暉閣做了說明。詩曰“棲托東湖上,茅堂近北城。古今余冷淚,兵火剩殘生。撫竹沁園好,吹簫鐵岸清。扶危諸志在,肯自味洲蘅。”(引文見《王鐸書法碑貼選·延香館帖之一》注)。他說,我居住在懷慶的東湖邊,茅舍靠近城的北部。這裡的居住條件是差了一些,對於我這樣一個在兵火中逃得殘生的人來說,也算很不錯了。當然,要是撫竹,當然是沁園好一些;要是吹簫呢?還是在鐵岸那裡清幽一些。但是,像我這樣一個國家的重臣,匡復國家的志向還在,哪能去“味洲蘅”呢?意思說,我哪有心思去吃香的喝辣的住風景名勝區享受呢?
3竇憲搶奪沁園
東漢和帝時,沁園發生了變故。扶風平陵人竇憲,是東漢章帝的國舅,他在朝中權勢很大。風景幽雅的沁園被竇憲看中,他兩隻手提了兩隻石獅,來到沁園的南口,將石獅在沁園口一放,霸占了沁園。在竇憲放石獅的地方,後來有人居住成村,因村在沁園之南口,又有兩尊石獅,便起村名為獅口。竇憲何許人也,竟敢霸占沁水公主的沁園?《辭海》中對竇憲的情況,作過簡要的記述:“竇憲,東漢平陵人,字伯度,和帝母竇太后之兄,以勛戚初官虎賁中郎。和帝立,年幼,太后臨朝,進侍中,因罪自請擊匈奴以贖。出塞三千里,大破之,降者八十一部,乃令班固作銘刻石於燕然山,紀漢威德,還拜大將軍,專權用事,族黨盈廷。帝長,憤其專權,收其印授,以冠軍侯遣就國,尋令自裁。”(見1980年版《辭海》1797頁)
竇憲的專權情況,《後漢書·竇憲傳》記載得更清楚:竇憲“寵貴日盛,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憲恃宮掖聲勢,遂以賤值請奪沁水公主園田,主逼畏不敢計。後肅宗駕出,過園,指以問憲,憲陰喝不得對。”《後漢書》的這段記載,文雖短而言簡意賅,僅“自王主及陰馬諸家莫不畏憚。”就把竇憲恃寵而驕,權壓朝綱的氣焰說得明明白白。這裡的王,是指東漢劉氏子弟的分封王;主,是指公主;陰,陰皇后家族;馬:馬皇后家族。據《後漢書·陰皇后傳》記載:陰皇后,名叫陰麗華,人長得十分漂亮。漢光武帝劉秀還沒有當皇帝之前,曾經到過陰麗華的家鄉南陽新野,知道陰麗華的美名,內心十分傾慕。後來劉秀到了西漢的京都長安,看到在皇帝身邊站的執金吾衛,手執著金瓜站在皇帝身邊,非常威風,曾經大發感慨說:仕宦當如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劉秀當了皇帝後,把陰麗華選入宮中,準備立為皇后,卻被陰麗華拒絕。陰說:在皇上為奪得江山打仗的時候,我沒在皇上身邊,沒有為江山社稷作過貢獻。皇上應該選個在皇上打江山的時候在皇帝身邊侍奉過皇上,為皇上生過子嗣的人。這樣,便將皇后讓給了郭皇后。劉秀十分寵愛陰麗華,後陰生下了劉莊。當劉莊被立為太子後,劉秀還是廢了郭皇后,立陰麗華為皇后。並封陰皇后的父親為宣恩哀侯,弟弟為宣義恭侯。漢明帝繼位後,冊封陰皇后為皇太后。因此,陰氏家族在京權勢炙手可熱。
馬皇后是漢明帝劉莊的皇后。據《後漢書·馬皇后傳》記載:馬皇后在朝以賢淑而著稱,朝中大臣多次奏本,要皇帝冊封馬皇后的親屬,都被馬皇后拒絕了。她說,先帝防慎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因此,一直不讓冊封她的親族,在朝中德高望重。直到她當了皇太后,她的弟弟才被冊封。像陰皇后、馬皇后家族還懼怕竇憲,其他人還敢不怕嗎?連他們都“莫不畏憚”,其他人還敢言語嗎?所以當竇憲以賤值奪沁園時,連沁水公主也被“逼畏”得“不敢計”。更有甚者,連皇帝問起,竇憲也“陰喝不得對”。可見氣焰囂張之極!
竇憲搶奪沁園歷史在博愛縣磨頭鎮的獅口村有史實可證。當時,竇憲搶占沁園後,在沁園門口立了兩個石獅。獅口村就是因這兩座石獅得名。這兩隻石獅,一隻在前些獅口村鋪水泥路時,被當作基石砌到橋底下;另一隻在村東口存放至今。因年代久遠,石獅已經殘缺。獅高約一米左右,與他處石獅不同的是這隻石獅沒有石刻底坐。
4、韓茶與盧泉
沁園景區有五十五眼泉。西湖的桃花島,四面環水,百竹擁翠,島下有一泉眼,從入島的拱橋邊噴出,翻湧數尺之高,落入泉組河。其水質清沏甘甜,舊時人稱桃花泉
中唐時的沁園已變成河東、河南、河內的官僚宦族和文人墨客的休閒場所和宴游文化中心。
家住河內濟源思禮村的盧仝,(約795—835)號玉川子,是“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嫡系子孫,雖出身名門望族,家境卻十分貧寒。他耿直孤僻,淡泊名利,尤厭惡官場的孽政弊息,不入科考,隱居山野,刻苦攻讀。不被高官厚祿所誘,拒絕仕途,以清貧耿介聞名。朝廷聞知盧仝的才學,曾兩次征他為諫議大夫(官位五品),但他憎惡朝廷宦官專權,卑視官場齷齪,都未應命而謝絕。正如他《冬日》詩中所曰“上不識天子,下不識王候。”(《全唐詩》卷588〈盧仝詩集〉)。韓愈尤以喜愛盧仝的才學和狷介高潔的節操,在任河南令時對盧仝時有接濟。因此,盧仝一生與韓愈、張籍、孟郊、賈島渾在一起,成為唐代韓孟詩派的重要人物,繼而成為中國的“茶仙”。
沁園的所在地博愛縣許良鎮沁陽市山王莊鎮至濟源市的五龍口鎮和九里溝,全長三十多公里,是南太行腳下最美、最有故事的風景帶。不滿時世,卻又放駭自我的盧仝常邀好友,在這一帶觀景飲游。因此,九里溝的盧仝茶台遺存尚在,沁園裡的“韓茶”、“盧泉”和“七碗茶歌”的故事流傳至今。
唐元和四年,家住河內孟州的河南令韓愈與河內濟源的盧仝一起逍遙河內的沁園。兩人與藝妓坐飲,歌舞一陣,便喚侍女上茶。而唐時的河內人,只喝當地的菊花茶冬凌茶。盧仝雖也是河內人,畢竟為“茶仙”,龍井、毛尖無所不用,所以菊花茶雖然淳和甘甜,卻缺少清苦之美,因此大為不快。韓愈是來這裡移竹的常客,對竹林植物甚是了解,就帶盧仝在竹林里採摘一些了竹串子,建議將其泡茶試飲。結果竹串子未經泡製,泡出的茶苦澀有餘,清香不足,盧仝很是苦惱。片刻之後,盧仝突然提議出去看泉,韓愈不解其意,跟在後邊。只見盧仝每到一泉,捧水就喝,結果五十五泉看完,肚子喝的鼓脹,逗韓愈捧腹大笑。稍後,盧仝讓侍女將桃花泉水盛起,再次烹煮,讓韓俞酌飲。韓愈品後,頓解其意,不盡樂道:“甘苦相濟,清雅漫延,別有滋味,好茶、好茶!”原來,竹串子的藥理,就是生津和血,清熱去火,和肺解毒,加上桃花泉的甘甜和礦物成份的藥化反應,竹串子茶變得柔綿、清心,益脾、養神,的確為上佳飲品。
以後的日子,韓、盧二人常邀張籍、孟郊、賈島等朋友多次來桃花泉煮飲,歌賦詞呤,留下了很多佳話和詩篇。
唐元和六年,盧仝收到好友諫議大夫孟簡寄送來的茶葉,又邀韓愈,賈島等人在桃花泉煮飲時,著名的“七碗茶歌”就此產生。盧仝的茶歌所表達的飲茶感受,不僅僅是口腹之慾,而是將“竹串子茶”的藥理、藥效溶入其中,醒神益體,淨化靈魂,激發文思,凝聚萬象,製造了一個妙不可言的境界。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打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龍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中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合得蘇息否?
盧仝被人們尊稱“茶仙”,其《七碗茶歌》流傳千古。他不僅為我國歷代茶人尊奉,也為日本人推崇備至,《七碗茶歌》在日本廣為傳頌,並演變為“喉吻潤、破孤悶、搜枯腸、發輕汗、肌骨清、通仙靈、清風生”的日本茶道。《七碗茶歌》將中國茶文化推向世界、推向極致。
一捧盧泉,品出茗道幾千史
七碗韓茶,醉得襟懷五百篇。
5 西廂記的原型在沁園
沁園景區東北角的紅河東畔,原是沁水公主的煙粉作坊,隋唐之後逐漸演變成煙粉生產製作基地,西邊為生產區(西煙粉莊,現只有遺址),東邊為生活區(東煙粉莊,現為行政村)。在紅泉河與村子之間,是一片綠蔥蔥的斑竹林,當地人稱之為“竹馬林”。
據說唐朝晚期,大詩人元稹,就出生在離煙粉莊八里遠的趙後村,而趙後村的鄰村是崔莊村。崔莊村裡有一女孩叫崔小迎,兩人經常一起玩耍,可謂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唐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元稹八歲,父親逝世,元家如遇晴天霹靂,本不寬鬆的家庭,一時間變得淒冷艱難,生活的擔子落到了母親一人身上。小迎的父親在三社五村是有名的好心人,看著元家不幸的遭遇 ,便主動把小元稹接到自己家中,視為親人看待。元稹十歲那年,為了生計,小迎的父親要去煙粉作坊做工,舉家搬遷,小元稹也跟隨小迎一家一起前往。
座落在沁園邊的煙粉作坊,穿過一條美麗的竹巷,斑竹林傍著清澈的紅泉水,一個美麗而又淒傷的愛情故事在這裡發生了。元稹和小迎每天在這裡戲水逗耍,過家家,拜天地,稱公道婆,淘盡了兩顆純真的童心。而這時的沁園,早已演變為“三河”地區達官貴族、文人墨客,棲居宴遊、歌舞昇平的聚集場所。元稹以自己過人的聰資,結識了很多文人過客,如著名的文學家韓愈,張籍王建,白居易,李絳,李紳等。同時受其薰陶和影響,開始研學詩文,並與長他六歲的白居易結為學友。15歲的元稹以明兩經擢第,這時的小迎也長得如出水芙蓉,美麗超群,兩顆純真的心早已升華為情愛之心,她們背著家人私定了終身。
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元稹赴考長安。貞元十八年,受當時太子少保韋夏卿的賞識,權勢、利益之下與韋夏卿之女韋叢婚配。從此,一生再也未見小迎一面。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其妻韋叢早逝,三十一歲的元稹,曾多次回老家尋找小迎,卻杳無音訊。崔家對元稹的養育之恩,元稹和小迎的山盟海誓,以及小迎的聰慧美麗,纏繞了他一生的情魂。於是寫《會真記》暗將自己比做張生,把小迎化為鶯鶯,以浪漫的文筆和悲泣的意境,寄託著他苦澀、複雜的心情。“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這首膾炙人口的詩句,很多人認為是他對亡妻的懷念,也有人認為是對樂妓薛濤的一往情深。其實,對風流文人元稹來說,美眉、情人過眼太多了,甚至厭倦的“不向花回顧”(《夢遊春七十韻》)。因此,只有初戀,只有小迎才能享受這種境界的美麗。這正是元稹以朦朧和幻美的伏筆,把對小迎的感情升華到了最高點。煙粉莊的百姓也流傳一首很直白的詩句:“曾經艷色難為妻,除卻小迎不是美”,理應是對元稹隱情的最好解釋。
《會真記》傳到了元代,著名雜劇作家王實甫將故事改編成劇本《西廂記》,張生與鶯鶯的愛情一直傳唱至今。
6、月瑙湖與描月台的傳說
月瑙湖
“月瑙”為水芸園裡的一個小水塘,是“水經注”中的白馬湖水系北岸的源泉之一。傳說其泉眼直徑,象“二量盆”,噴薄五尺,漫流百傾澤地荷藕,注入白馬湖。永平三年修建沁園時,明帝夜巡,皓月映在翻湧的泉眼,朦朧中,泉水變得柔綿透明,如珍珠瑪瑙般晶瑩,明帝感慨萬般,當即召命隨從,將這裡用磚石圈起,修築亭台,賜名“月瑙”。“月瑙湖”因此得名,同時也影響了一代一代當地人的語言文化,在博愛人的字典里沒有“湖塘”,“瑙”就是對湖塘特有的稱謂。歷代以來,諸多騷人名流,遊覽白馬湖,也都以“月瑙”的角度透視,耳傍詩樣的泉響,南望一片荷藕菱角,時有一頁小舟曲饒在芸花碧綠間,白馬湖的寺樓亭台醉臥在遠處的蓮泊翡翠里。正如宋代御批“難得人才”、著名詩人李埴曰“白馬湖光綠染衣,蘭舟溶洋彩鴛飛。閒愁不到秋風后,聽唱蠻歌月下歸。”
描月台
“描月台”原為月瑙上的“戲釣台”,供沁園內的女眷陪公主戲水、釣魚、玩耍所用。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漢明帝駕崩,竇憲依仗竇皇后的權勢,背著朝廷巧奪了沁園,沁水公主被迫遷居到水芸園。家園被奪加之喪父的悲傷,使本來天性冷弱的公主跌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她白天不思茶飲,在百畝荷藕間垂首游步,晚上徹夜不眠,常常一人來到戲釣台,木然凝視著水中的月亮,淚流滿頰。而沉靜中她又忽然將手裡的竹竿掄起,把圓渾的水月攪得蕩然無存。這種習慣的行為一直持續了幾年,人們編成“公主攪月”的故事傳到了朝廷,章帝聽後大怒,與建初三年(公元78年)召憲責問,命田還主。"雖不繩其罪,然亦不授以重任”。之後,章帝來園看望皇妹,提及“攪月”的故事玩笑的說:“妹妹為何不帶信與我,倒是把月亮攪得千孔百瘡”。公主含羞低語,“誰攪月啦,我那是畫月”。章帝深知妹妹的儒弱冷雅性格,忙說,“是,是,畫月,畫月”。隨即向妹妹要來筆墨,“把戲釣台改為畫月台如何”?公主道,“畫,顯得太直,不如描".章帝點頭,揮筆寫下了“描月台。”
7、水芸園.元白學苑.覺之居的傳說
“水芸園”始建於東漢永平三年(公元60年),是漢明帝劉莊給五女劉致賜建的陪嫁園田——沁園中的一座賞荷養心花園,亦稱“聽荷園”。“竇憲奪園”後,沁水公主被窘居在此。建初三年(公元78年),章帝劉炟罷免竇憲,公主返回公主府
唐貞元三年(公元787年),八歲喪父的小元稹隨崔小迎(鶯鶯)一家遷入沁園的煙粉坊,結識了令狐楚、韓愈、白居易等宴遊沁園的文人墨客,並與白居易拜為學友,定期在“水芸園”研詩論文,切磋學問,為一生結下了不解之緣。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元稹與白居易同舉書判拔萃科,從此同文、同僚,並稱“元白”,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成為李白、杜甫之後,中唐時期最著名的詩人。為紀念他們的友情,褒揚其文學功績,人們把“水芸園”又稱為“元白學苑".
明崇禎十三年九月,正受命禮部尚書的王鐸,接任途中,屢遭李自成的襲擊,不得不返回家鄉。而洛陽陷落,王鐸決定客居懷慶。做為一代名臣,懷慶府衙把他安置在沁園的“水芸園”。仕途沮傷的王鐸,在紅泉饒翠,瓊階玉觴的沁園,心情暫時得以平靜,每天遊走在沁園外的竹村,幾十個村落都留下了他的墨跡和詩篇。在這片幽靜,明朗,祥和的小天地里,不覺中淡抹了匡復國家的志向。後來他以“覺斯”、“覺之”取字,自省、自悟,鞭策自己,並在他告別這段客居生活的《移居》詩里寫下了“棲托東湖上,茅堂近北城。古今余冷淚,兵火剩殘生。撫竹沁園好,吹簫鐵岸清。扶危諸志在,肯自味洲蘅。”正是這種心境的真實寫照。所以,後人把王鐸客居過的“水芸園”稱為“覺之居”是恰如其分的。
8、素口園的傳說
素口園位於水芸園的東側,亦稱櫻桃園.漢唐時期只有兩、三株,明清以後漸植成林,現有100餘株。由於園內的樹種從漢代繁殖至今,沒有任何外來嫁接變種因素,因此果實特小猶如珍珠,比同族櫻桃成熟期早,有“百果第一枝”的美譽,一直倍受才子佳人鐘愛。
貞元三年(公元787年),16歲的白居易隨祖父從鞏縣來到沁園,在櫻桃樹下與9歲的元稹相識,一身才學的白居易喜歡上了靈性過人的元稹,從此結為好友,並定期來水芸園研習學問。他們常在樹下臥石小憩,對櫻桃觀其表、悟其意,知性寓理,抒情暢懷。白曾有《櫻桃》詩作:“含桃最說出東吳,香色鮮農氣味殊。洽恰舉頭千萬顆,婆娑拂面兩三株。鳥偷飛處銜將火,人爭摘時踏破珠。可惜風吹兼雨打,明朝後日即應無”。元有《櫻桃花》 曰: “一枝兩枝千萬朵。花磚曾立摘花人,窣破羅裙紅似火。”的美麗佳句。元白的詩把櫻桃和櫻桃時節描述的至美、生動,又把櫻桃以“火”同喻,生出共性和默契,表現出二人真正意義上的知交和與櫻桃的緣份,並奠定一生的友誼。貞元九年 春(公元793年)十五歲的元稹明經及第,二人在櫻桃樹下拜別時,元稹作詩相送,《 折枝花贈行》“櫻桃花下送君時,一寸春心逐折枝。別後相思最多處,千株萬片繞林垂”。
水芸園和櫻桃對元白的一生頗有影響,在他們的生活和文字里引喻多見,尤其白居易退位刑部侍郎後,在洛陽效仿水芸園修建別墅一座,有《池上篇》說:“十畝之宅,五畝之園。有水一池,有竹千竿。有堂有亭,有橋有船。”其結構格局與水芸園似相媲美。加之侍女姬人,“有書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須飄然”。唐人孟《本事詩·事感》:“白尚書姬人樊素善歌,姬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白的詩句以櫻喻人流傳至今,成為描寫美麗女子的必用詞語。
明崇禎十三年,王鐸在此客居時,崇尚元白,常來樹下感悟先人,摹寫櫻桃入畫,並帶下人移栽櫻桃數十、柳樹五棵,反以白居易詩句的人物分別稱櫻桃為“素口”、垂柳為“蠻腰”。素口園也由此而來.
9、竹林深處的的抗金戰爭
北宋末年,宋徽宗趙佶即皇帝位。他好道教,工書畫,通百藝,秉性昏諳,無治世之才。他任用蔡京童貫,追貶良臣,致使奸佞盈廷,賢士絕跡。他懦弱無能,於國家大事毫無主見,在關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上,他任用主和派,打擊主戰派.,致使朝政日非,招致金兵大舉入侵。金兵的入侵嚇破了宋徽宗的膽,遂傳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
宋欽宗也是一個無能的皇帝。他繼續其父的投降路線,致使主戰派受到壓制,軍隊得不到良好的訓練,步兵執不得戈,騎兵上不得馬,到了前沿陣地,一聽說金兵來了,都作鳥獸散。靖康元年,(宋欽宗年號一一公元1126年)以李綱為兩河宣撫使,“進次懷州,造戰車,以期集中兵力大舉與金人作戰,而朝廷降詔,罷李綱所起之兵。李綱上書給皇帝憤怒譴責投降派說:“河北、河東日告危急,未有一人一騎以副其求,奈何甫集之兵又皆遣散,且以軍法勒諸路起兵,奈何以寸紙罷之,臣恐後時有所號召,無復應者矣。”投降派截留了李綱的奏章,“疏上不報。”(康熙版《河內縣誌》)本來兵部侍郎李綱調集大軍準備與金兵在河內一帶作戰,宋欽宗聽信主和派的讒言,把李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調集的抗金大軍,用一紙詔書就譴散了,李綱向皇帝再次上書,被主和派隱而不報.結果,金人大舉南侵,一舉打到了京都汴梁,大宋向金國賠賞了500萬兩黃金,5000萬兩白銀,還有數十萬錦緞、馬匹,並且規定,沿途軍民不得與金人作戰。就這樣,端端的大宋江山,拱手讓給了金人。
百姓們對賣國行徑,是深惡而痛絕之,紛紛組織起來自發參加抗金的民族戰爭。富有民族鬥爭精神的河內人民,不屈於投降派的壓力,自發地組織了抗金民族大軍,與金人進行了大規模殊死的戰鬥。
在太行的抗金大軍中,有一支特殊的軍隊,就是博愛縣的許良聯村的隊伍。過去,許良一帶人口較少,要組織一支抗金隊伍是非常不容易的.於是,許良、荻林、七方、太保莊、吳村(包括現在月山鎮的七個村莊)等組成了一個聯村,,各村皆以巷名之,許良為許良巷,七方為七方巷,荻林為荻林巷,太保莊為太保莊巷,吳村為吳村巷,統一組織,統一行動,利用竹林的天然屏障,進行游擊戰爭,沉重地打擊了金人的氣焰 。
康熙版《河內縣誌》曾記載了太行縣(今博愛縣)人民的反金鬥爭:“紹興七年,岳飛使梁興會太行、忠義及兩河豪傑敗金人於沁水。梁興在河北取懷衛二州,大破兀朮軍,斷河北金馬綱之路,金人大憂。”文中提到的太行就是現在的博愛清化鎮、沁陽的崇義;兩河即西河之東,東河之西`即今焦作、濟原、新鄉、安陽一帶,在岳飛、梁興的領導下,博愛、沁陽以及懷州、衛州的豪傑們不僅在沁水一帶打敗了金兵,而且收復了懷州、衛州,(懷州即今沁陽博愛、武陟、修武、溫縣、濟原一帶;衛州即今安陽、新鄉一帶)切斷了金兀朮的退路,使金人“大憂。”許良聯村人民的抗金鬥爭,歷經南北兩宋,直至金、元帝國建立後,許良聯村的也沒有鬆懈自己的鬥志,各村仍以巷名之, 表示了聯村人民不懈的反抗侵略的堅強意志.。到了明朝嘉靖年間,懷慶府籍大臣何瑭才改許良巷為許良鎮
10、太平軍竹鄉圍點打援之戰
二十里舖位於距離博愛縣西南8公里的大新河岸畔,西側是博愛縣的大禮園村,東側是李窪和西南村。舊時這裡是南來北往的驛站,因距離沁陽城20里而得名。二十里舖太平軍殲敵戰場是東起二十里舖,西至崔莊、丹河東岸的約六、七平方公里狹長地帶。清鹹豐三年七月中旬(1853年),太平軍在這裡設伏,殲滅直隸大名鎮總督董占元部前來救援懷慶的士卒3000多人。
二十里舖殲滅戰是太平軍懷慶戰役的組成部分。清鹹豐三年七月,由林鳳祥李開芳率領的太平軍北伐受阻的之後,轉而西進,北渡黃河,直抵懷慶城下,準備占領懷慶,伺機北上,問鼎清朝的國都北京。懷慶府位於河南省的西北,是西進、北上的戰略要地。清政府對太平軍北上的意圖非常明了,因此對太平軍圍攻懷慶一事非常重視,立即調兵遣將圍追堵截。東路,命原先追擊太平軍的托明阿部立即渡過黃河,繼續緊急追擊;責成陸應谷嚴令州縣調船載度;南路,命令江北大營的勝保部星夜北上與托明阿會合攻擊太平軍;西路,命陝西巡撫速派得力幹將在陝州、靈寶一帶迎堵,嚴禁太平軍北上;陝甘總督舒興阿親自帶兵進入河南圍堵;北路,直隸總督納爾經額選調精兵在黃河北岸堵截;正在山東的清王朝的尚書恩華,也被嚴命不分雨夜、不帶軍裝、輕裝快馬,火速趕往黃河北岸會剿太平軍。家在懷慶城裡的直隸大名鎮總兵董占元救家心切,也帶領部屬3000餘人經二十里舖向懷慶城靠攏。
太平軍北伐軍將領林鳳祥李開芳都是久經考驗的太平天國農民起義的重要將領。林鳳祥是廣東揭陽人,是最早參加金田起義的義軍將領;李開芳是廣西潯州人,也是太平軍中戰功卓著的將領。他們得到董占元帶領的援兵到達二十里舖,正在西進時,便派遣一部分士兵化裝成農民,與當地百姓一起在農田裡鋤地,另外委派3000精兵從丹河鋪涉水過河,正面迎擊董占元。董占元部走到二十里舖、崔莊一帶,看到田地里農民們像平日一樣正在鋤地幹活,就放心膽大地就地休息。太平軍看到董占元部已經全部進了伏擊圈,一聲號令,鋤地的士兵紛紛丟下鋤頭,拿起武器,從四面八方向董占元部猛衝;從丹河鋪涉水過河的太平軍也適時趕到把敵軍從中攔為兩截。地處西段先頭的董占元情知中計,不顧被圍在東段的2500部下,僅帶領身邊的500名士兵拚命向懷慶城奔逃。太平軍迅速地將這2500人全部殲滅。
驚魂未定的董占元星夜度過了丹河,稍事休息,第二天向水北關行進,邊走邊打槍放炮,以圖引起懷慶城內的官軍的注意,出城和他們會合,哪知如臨大敵的懷慶守軍深知太平軍的厲害,死也不肯出城。當董占元部行進至五里堡的時候,忽聽得螺號和戰鼓聲四起,從谷地、高梁地、草叢裡鑽出了不計其數的太平軍士兵,一陣猛衝猛打,把這死裡逃生的董占元500部下殺得一個不剩,只有董占元單人獨騎逃得性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