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道情

江西道情

江西道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曲藝形式,屬於道教宣傳教理教義為道教服務的一種民間演唱曲藝。最初宣揚道家的修身養性,改惡從善為宗旨,也是道家所說的“點化”。周至縣樓觀台是老子(李耳)說經的地方。樓觀台也是“道情”這種曲藝形式的產生,發源地。後來用一般傳統民間故事做題材。用漁鼓簡板伴奏。

基本介紹

由來,歷史淵源,藝術特色,演唱方式,劇目分類,道情皮影,瀕危狀況,

由來

江西道情,源於唐代道教在道觀內所唱的經韻,為贊體。宋代後吸收詞牌、曲牌,衍變為在民間布道時演唱的新經韻,又稱道歌。用漁鼓簡板伴奏,與子詞相類似。之後,道情中的詩讚體一支主要流行於南方,為曲白相間的說唱道情;曲牌體的一支流行於北方,並在陝西山西河南山東等地發展為戲曲道情,以“耍孩兒”、“皂羅袍”、“清江引”為主要唱腔,採用了秦腔及梆子的鑼鼓、唱腔,逐步形成了各地的道情戲。內容有升仙道化戲、修賢勸善戲、民間生活小戲、歷史故事和傳奇公案戲4類。有的地方稱漁鼓或竹琴。

歷史淵源

道情藝術的歷史比較悠久,流傳區域也比較廣闊。它屬道教聲腔藝術,源於唐朝道教經韻。最初的道清稱道歌,是傳道者宣傳教義及募捐化緣的工具。唐朝段常著《續仙傳》書曾經記載:“藍采和手持拍板(簡板)唱踏歌行乞於市。”這便是道情的最初形式。在中唐時期,玄宗皇帝李隆基十分崇信道教,並將它奉為國教,甚至還與老子李耳續起家譜,稱之為祖上。他手下的重臣賀知章、韋韜等人都是著名道士,就連他的寵妃楊玉環也被封為“太真”道士。當時道教廣為流傳,傳教道士雲遊天下,到全國各地傳道時皆唱道情,道情之影響和活動範圍達到頂峰。因此,我國大約有二十個省流傳有道情藝術。湖廣稱為“漁鼓”,又有“湖北漁鼓”、“桂林漁鼓”、“四川竹琴”之別;山西則有“臨縣道情”、“離石道情”、“洪洞道情”、“永濟道情”、“陽城道情”、“長子道情”、“晉北道情”等十來種道情;“晉北道情”還分為“右玉道情”、“神池道情”、“大同道情”三大派系。 道情最初只是說唱形式,在清朝以前基本上沒有職業班社,藝人們多是在逢年過節酬神獻藝,平日則是從事農業或其他職業。到了民國初年,據傳有一個“武為周道情班”為晉北一帶最早的職業班社。班主武為周是應縣人,以領戲班為職業,他在村里集聚了二十多個藝人經常在大同、懷仁、山陰、應縣、渾源一帶演出,深受廣大觀眾歡迎。
道情道情
解放後,右玉縣建立了專業道情劇團,1982年雁北戲校道情中專班畢業,集體分配到右玉縣,組建了右玉縣道情劇團。

藝術特色

道情是漁鼓的前身,“道情”又名“黃冠體”(黃冠可能是指道人的裝束),是道家所唱的道家的情事,神遊廣漠、寄情太虛,有餐露服曰之思,名曰道情。唐代可能已經有了道曲,漁鼓簡板則始於宋朝,雖然道情出現的早,但是流傳下來的作品卻不多見,現在能看到的僅有本篇鄭板橋的道情十段(一般演唱僅收錄以上五段。)及徐大椿的回溪道情。此一曲種已經沒落以至於將要絕跡,民國以來並沒有留下來可供學習的資料,這門藝術已經是後繼無人了。 道情是以“”四字為教義。清,是清淨無為。賢,是賢壽重德。高,是高風亮節。載,是宣揚教義的意思。最早的道情見雲遊道人拿上尖板魚鼓演唱。後來傳於民間,其形成一個人唱,眾人合的形式。經過長期演變,逐步形成演唱有故事情節的劇目,一直發展至今。因道情的主要旋律、樂句產生於道教經韻,所以聽“道情”演唱和道士念經相似。道情形式以座唱為主,其特色打擊樂器有魚鼓、尖板、三岔板(即雲香板)和撞鈴等。
道情道情

演唱方式

道情音樂比較豐富,據傳說原有七十二個套曲和一百來種曲調,現在只能夠收集起十三種套曲和九十六種曲調,其唱腔為聯曲體。它是利用諸宮調的某些曲子互相聯綴起來,組成有層次的大型唱段。每種套曲又有“正、反、平、苦、搶、緊”六種不同的曲子,唱腔是根據需要來臨時組合的。例如:“耍孩兒”的結構就包括“正耍孩兒”、“反耍孩兒”、“平耍孩兒”、“苦耍孩兒”、“搶耍孩兒”、“緊要孩兒”六個曲子。這“正、反、平、苦、搶、緊”各有不同內容:“正”表示用正調演唱,一般用正調演唱的曲調為“商”字調;“反”表示用反調演唱,一般用反調演唱的曲調為“徽”字調;“平”表示一般正常的情緒,“苦”表示愁苦、淒涼的情緒,二者皆用正調演唱;“緊”表示唱腔結構緊湊,“搶”表示唱腔結構喜悅、輕快、類似“搶”一般地速度。另外,道情又巧妙地借鑑了“晉劇”中的“介板”、“流水”、“滾白”以及崑曲唱腔,彌補了本身的不足。音樂伴奏中的“漁鼓”為道情特定樂器,其文武場樂器與梆子劇種大致相同。 傳統戲代表劇目有:“韓湘子出家”、“張良辭朝”、“莊周夢”、“曹莊殺狗”、“郭巨埋兒”、“王祥臥魚”、“老少換妻”、“打碗罐”等八十多個劇目。
江西道情江西道情

劇目分類

道情的早期劇目內容多反映道家生活和宣揚道教教義,《經堂會》、《二度林英》、《高樓莊》等。中期劇目內容多為道家修賢勸善故事,代表性劇目有《王祥臥冰》、《郭巨埋兒》、《小桃研磨》等。中後期劇目內容反映民間生活的故事,代表性劇目有《老少換妻》、《打灶君》、《頂燈》、《打刀》等。各地道情戲都有唱腔曲牌,晉北道情有《耍孩兒》、《西江月》、《浪淘沙》等,臨縣道情有《七字調》、《十字調》、《終南調》、《羅頭紗》、《一枝梅》、《太平年》、《燕子飛》等。道情戲的伴奏樂器文場有笛子四胡、大板胡、小板胡,武場除漁鼓簡板外,其他樂器與梆子相同。腳色則分紅(鬚生)、黑(淨腳)、生、旦、醜五行,表演重文輕武,以唱工取勝。 道情戲劇目有四類:(1)升仙道化戲,宗教色彩比較濃厚;(2)修賢勸善戲;(3)民間生活小戲;(4)歷史故事和傳奇公案戲。山西道情戲還曾有職業戲班,分為四路:晉北道情、臨縣道情、洪洞道情、永濟道情。陝西道情戲源於皮影戲,關中地區有皮影道情。道情坐班戲是廣場的演出形式,在坐班清唱的基礎上吸收晉劇、皮影等發展為戲曲。甘肅魯東道情皮影戲已發展為隴劇。河南道情戲則由漁鼓道情吸收河南墜子發展而成。
李萬壽演唱的道情《八一萬能拖拉機》李萬壽演唱的道情《八一萬能拖拉機》

道情皮影

“一塊白布便是舞台,尺把長的小人在幕後表演。”這句話說的是皮影戲。 據考證,皮影戲源於漢武帝時期。《漢書·外戚傳》記載:漢武帝的妻子李夫人死後,漢武帝時常思念。手下人李少翁便在夜間設一幃帳,請武帝在遠處觀看。不久,帳中出現了李夫人的形影——這是用皮刻人物造型,並用光源照射而形成的影像。後人改用厚紙或皮革剪影借光照射,演變成影子戲,流傳後世。
道情與皮影的完美結合道情與皮影的完美結合
作為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獨具魅力的一種皮影戲,河南靈寶道情皮影的產生可追溯到明代,已在當地熱熱鬧鬧地唱了幾百年了。起初,它由當地官宦人家或秀才、舉人自拉自唱,後來流傳到民間,遂出現道情藝人和唱板。歷代藝人不斷吸收當地民間音樂元素,後來又移用皮影表演的藝術形式,並借鑑戲曲音樂中的打擊樂,使原來的“說唱道情”逐漸演變為富有靈寶地方特色的皮影戲劇種。
皮影融繪畫、刻紙、說唱、戲曲、音樂於一體,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靈寶道情皮影另一特色在於,其題材以宣揚道教精義為主,其中八仙人物故事是其重點題材,特別是韓湘子的戲是演出中不可缺少的常備劇目。正如老藝人們所說:“打紙紮離不開糨子,唱道情少不了湘子。”在靈寶,因為皮影藝人大部分演唱的都是道家始祖老子的故事,所以靈寶人尊敬地稱之為“道情”,稱皮影藝人為“道情先生”。村里或族中每遇大事,必請道情先生到場。道情先生演唱得有板有眼,民眾聽得聚精會神,絕無嘈雜之音。後來,道情又添加了皮影、木偶等道具進行表演唱,使其形式越發多姿多彩。
正是因為洋溢著鮮明的地域特色,多年來,道情皮影深受老百姓歡迎。除了八仙故事,便是古代二十四孝方面的內容,其代表劇目有《郭舉埋兒》、《女中孝》,另外還有一些富於生活情趣的生活小戲,藝人們稱之為“笑話戲”,經常上演的有《小貨郎翻箱》、《吃油饃》、《小二姐做夢》。
道情音樂生動獨特、表演風格細膩中略帶粗獷,其鮮明的特色與藝人所使用的樂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道情的傳統樂器主要有四弦玉簫月琴魚鼓簡板手板碰鐘等組成,據說這是傳說中八仙人物所用的器物。後來,道情樂器在其後的發展中有了一些變化,月琴為三弦所代替,玉簫為曲笛所換用,還加了二胡等弦樂器,但四弦、魚鼓、簡板等特色樂器依然保留,其演奏風格始終未曾改變。道情皮影戲的唱腔總分為官調(喜調)和梅調(哀調)兩種。除了曲笛外,所有演奏者都是演唱者。道情演唱鮮明的特點就是每唱一句或一段後的眾人齊聲合唱,且每種腔調都有富於變化的板式,以便適應各種人物及劇情的需要。

瀕危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山西應縣、臨縣建立了專業的道情劇團,使道情的演唱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和提升。20世紀80年代以後,各種藝術形式和娛樂形式競爭加劇,道情戲受到很大衝擊,民間業餘演出越來越少,專業劇團生存艱難,亟待搶救、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