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漁鼓

桂林漁鼓

桂林漁鼓俗稱道情,是桂林市的地方傳統說唱藝術。宋朝由北方傳入桂林,結合桂林方言特點而形成,在敘事的作品當中經常使用,聲情並茂,十分感人。

201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申報的桂林漁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桂林漁鼓
  • 批准時間:2014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Ⅴ-125 
  • 遺產類型:曲藝
  • 申報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 
歷史淵源,傳承意義,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桂林漁鼓,鼓曲類道情分類曲種。又名廣西漁鼓。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代表性民間說唱藝術形式之一。由道情演變而來。受湖南漁鼓影響頗深。形成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是在本世紀50年代初,以藝人王仁和自編自唱的現代曲目《王老頭子學文化》為代表作。傳統漁鼓演唱形式簡單,一人“打單筒”,自敲自唱。現今則較靈活多樣,有二人或多人的“走唱”,以唱為主,表演為輔。
過去,除鼓與板,沒有別的樂器,現逐漸發展成包括中阮或琵琶在內的民樂伴奏模式。
桂林漁鼓的源流
具有悠久歷史的桂林,隨著秦始皇開鑿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以來,中原文化源源不斷地傳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民俗民間文化,桂林漁鼓就是其中的代表。宋代曾在桂林任通判的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平南樂》中記載了當地人能歌愛樂的情景:“廣西諸郡人多能合樂,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喪葬,無一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蓋日聞鼓笛聲也。”這裡描寫的仿佛就是桂林人唱漁鼓的情景。
源於古代的敘事講唱道情的桂林漁鼓以伴奏樂器“漁鼓”而得名 ,是鼓曲類道情分類曲種,是廣西代表性曲藝形式之一。但漁鼓在桂林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也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過程。蘇韶芬老師介紹,桂林漁鼓的敘事講唱道情表演形式受湖南漁鼓影響頗深。明末清初、民國期間都有湖南的漁鼓藝人在桂林傳唱漁鼓,並落戶桂林,開了桂林漁鼓的先河。此後,桂林的市井坊間鄉村瑤寨都有漁鼓的鼓聲蕩漾。據說在清末民初,一些堂館請民間藝人開本唱書,一個故事連唱幾天,聽眾不但未減,反而越來越多,有的人聽後回家自製漁鼓,在家中自打自唱,自娛自樂。
上個世紀30年代,在桂林市場、碼頭這些熱鬧的地方都會看見漁鼓藝人手拍漁鼓演唱,當時的曲調比較單一,但內容很吸引人,一個曲本唱上數月,聽眾也會百聽不厭,聽久了那簡單的曲調都能哼上幾句。在20世紀30年代,在當時負有盛名的桂林盲藝人王仁和向已落戶桂林的原湖南祁陽的漁鼓藝人和桂林興安的漁鼓老藝人學習漁鼓,在掌握了漁鼓的基本曲式唱腔的基礎又上發揮自身的藝術素養把這門藝術的潛質充分的進行挖掘,形成了漁鼓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說唱藝術風格。他經過多年探索在繼承漁鼓音樂的基礎上廣為吸收當地民間藝術的元素又創造了南北路板式變化體,北路表現明朗、歡快、高亢、激昂的情緒,旋律多在1 6 5 3間迴轉,南路則表現憂鬱、低沉、思索、悲憤之情,旋律多在3 2 6 5間迴旋。1953年初,王仁和創作和演唱了桂林漁鼓現代曲目《王老頭子學文化》,並成為代表作。後來他又創作演唱了榮獲廣州軍區文藝匯演五項大獎《水上抓匪》等曲目,使桂林漁鼓名動四方。逐漸流傳到桂北、桂中、桂東各地,展現出特有的丰姿。
桂林漁鼓在桂北地區仍受當地老百姓歡迎。當地老百姓在老人過世辦喪或者老人過壽,年輕人結婚等場合,都會請漁鼓藝人來唱漁鼓。桂北的許多村落都有廟會,在傳統廟會上,也會請漁鼓藝人來表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有人在全州縣東山瑤族鄉錦榮村吊水井屯,收集到李邱田於光緒三十三年保存的漁鼓唱詞木刻本《三姑記》,這篇長達六百多句的《三姑記》漁鼓道情,在桂北興安,全州,灌陽、資源等縣的民眾心目中,幾乎與《梁祝故事》《白蛇傳》一樣,家喻戶曉老幼皆知。桂林漁鼓也因這樣的演出場合,演唱的曲目更多的是反映勞作、生活的作品。這些作品都貼近百姓的生活,容易引起共鳴,因而能長唱不衰。

傳承意義

桂林漁鼓具有300餘年的歷史,2010年被列入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目錄。桂林漁鼓從形成至今,積澱了非常豐厚的文化內涵,有著不可低估的價值。
蘇韶芬介紹說,桂林漁鼓是桂林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是多地域文化融合的“活化石”,從其中折射出古代社會生活的人生百態,對研究廣西的生活史、曲藝史等很有借鑑意義。
桂林漁鼓是廣西代表性民間曲藝形式之一,它吸取了湖北道情、祁陽漁鼓、全州漁鼓的音樂元素,又獨具自身風格,曲目的內容有厚重的文化底蘊,豐富了廣西曲藝歷史、民間藝術史、音樂史。同時,桂林漁鼓作為珠江流域、長江流域民間曲藝的結晶,記錄和印證著中原文化、楚文化與駱越文化之間的相互傳播、撞擊和交融的歷史。在桂林流傳著一句俗話:打漁鼓,唱道情。把桂林漁鼓對其他民間音樂的吸收、借鑑特色作了生動的表達。桂林漁鼓在發展過程中,除融入、吸收了本地民歌以及說唱、戲曲音樂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其源頭與楚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傳承譜系則反映出這門民間藝術的流變結果。描繪出桂林人兼收並蓄的文化特質。另外,桂林漁鼓的曲詞生動形象,有著較高的文學價值,具有深厚的社會、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傳承保護

為了保護傳承桂林漁鼓,上世紀80年代初期,桂林市民眾藝術館、桂林的民間文藝家就著手蒐集、整理、研究桂林的地方傳統藝術,出版了《桂林漁鼓傳統曲目、優秀作品集》。書中精選桂林漁鼓傳統經典曲目長篇3部,中篇4部,原創優秀作品12部,基本涵蓋和代表了桂林漁鼓藝術的最高水平。
在當天的講座上,曾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被授予新中國曲藝60年“突出貢獻曲藝家”稱號的李侃老師,與在場師生分享了關於漁鼓唱詞寫作的經驗。桂林漁鼓創作者們也應著對時代的需求而不斷推陳出新。
曲藝的根本屬性是唱故事,漁鼓不能例外。桂林漁鼓是由道情發展而來的,俗話說“打漁鼓,唱道情”,就是把這兩者聯繫起來說的。自元、明到清,這種演唱形式逐漸發展用來唱公案、神話及民間故事,在內容上起了很大的變化。新中國成立後,文藝工作者繼承和發揚了漁鼓有說有唱的傳統,比較定型用來演唱有人物有情節的故事或事件,及時反映我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
李侃老師稱,現在演唱一個桂林漁鼓段子一般在十分鐘左右(如果電視亮相最好不超過7分鐘),寫五六十行即可。由於篇幅短小,這就要求漁鼓的內容只能截取生活中的一個橫斷面,並且這個橫斷面應該具有故事性。如果要深刻地反映社會本質,這個橫斷面還最好能接觸社會的矛盾衝突,使作品具有典型意義,見思想、見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