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省:印發計量發展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
  • 來源:三維政策(見參考資料)
各市、縣(區)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江西省計量發展規劃(2014-2020年)》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此件主動公開)
江西省計量發展規劃(2014-2020年)
為進一步夯實計量基礎,全面提升計量整體能力和水平,加快推進我省計量事業發展,特制定江西省計量發展規劃(2014-2020年)。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質量興省戰略為指引,突出重點、夯實基礎、完善保障、依法監管,不斷提升計量服務發展能力,為實現我省“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幹興贛”提供有力的計量技術支撐和保障。
(二)工作目標。
1.計量技術基礎更為夯實。加強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全省各級、各行業計量檢定機構基礎設施得到明顯改善。科學規劃全省量傳溯源體系,量傳溯源體系更加完備。加強計量檢測技術和方法研究,計量檢測能力顯著提高。加快計量科技基礎服務平台建設,基本形成全省計量檢測技術信息共享平台。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培養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計量技術和管理隊伍。
2.計量服務保障更為有力。構建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服務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構建能源資源計量服務體系,發揮能源資源計量在推進節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構建計量校準服務體系,促進和規範計量檢測服務業發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校準服務需求。加強企業計量檢測和管理體系建設,發揮計量在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實現精細化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促進企業科學管理。
3.計量法制建設更為健全。加強計量政策法規體系建設,推動完成《江西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及地方計量技術規範的制修訂工作,滿足我省量傳溯源需求和計量執法需要。有效推進民生計量、能源資源計量、安全計量等領域工作,重點領域計量器具得到有效監管。進一步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基本形成誠信經營、公平競爭的市場計量環境。計量違法違規行為明顯減少。
到2020年,全省計量工作實現新跨越,部分領域達到全國領先水平,主要量化目標如下:推動完成《江西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的修訂;全省常用計量標準和量傳溯源體系覆蓋率達到95%以上,全省各級建立社會公用計量標準1500項以上,其中最高計量標準達到80項以上;形成通過實驗室認可的校準測量項目1000項以上;圍繞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1個,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4個;爭取建立1-3個國家級型式評價實驗室;國家重點管理計量器具受檢率達到95%以上;計量器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合格率達到95%以上;定量包裝商品淨含量抽查合格率達到96%以上;全省範圍內引導並培育1000家以上誠信計量示範單位;全省列入國家萬家重點耗能企業的能源資源計量數據實現實時、線上採集。省政府辦公廳檔案
二、重點任務
(一)夯實計量技術基礎。
1.加強實驗室基礎設施建設。滿足計量檢測對實驗室面積、試驗場地、實驗環境和配套設施的要求。
(1)省級計量技術機構。新建高精度恆溫、恆濕、防(電)磁、隔振的實驗室,滿足計量基標準運行、計量技術研究以及食品安全、生物、生命科學等領域標準物質研製等工作需要。最佳化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江西)的實驗場地環境、輔助裝置、公共安全設施、信息網路設施等,滿足現代實驗室的管理標準要求。
(2)市級計量技術機構。完成部分新基地的建設和老基地的改造,實驗室場地和環境、輔助裝置、公共安全設施等基本滿足現代實驗室的管理標準要求。
(3)縣級計量技術機構。立足當地經濟建設和計量監管的需要,新建或改造計量基礎設施,為強制檢定工作提供符合規程要求的工作環境。
(4)專業計量站。新建或改造計量基礎設施,適應本專業計量技術機構開展工作的需要。
2.科學規劃全省量傳溯源體系。按照“布局合理、重點突出、保障有力”的建設原則,分層級推進全省量傳溯源能力建設,合理布局量傳溯源能力建設項目。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鼓勵省以下計量機構縱向整合,同城計量資源合併。統籌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加快計量標準裝置更新改造步伐,提升各級計量技術機構量傳溯源能力。圍繞我省傳統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建立一批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加強食品安全、臨床檢驗、生物、環保等領域標準物質研究。組織參加量值比對和能力驗證,保證量值的準確可靠。
(1)量傳溯源體系建設重點。
省級計量技術機構:重點建設全局性、戰略性計量標準,滿足節能環保、裝備製造、食品安全、治安安全、建築安全、信息技術、新材料、行政執法等重點領域、重大工程建設發展需要。
市級計量技術機構:重點建設特色性、區域性計量標準,滿足公平貿易、食品安全、生產安全、醫療衛生、生產工藝控制等領域的發展需要。
縣級計量技術機構:重點建設民生計量標準,滿足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等領域的強制檢定工作需要。
專業授權計量機構:對專業性強、行業特點突出的計量器具,依法授權專業性計量檢定機構開展有關工作,著重高、精、專方向發展,滿足專業發展需要。
企事業計量技術機構:建立企事業內部量傳溯源所需的計量標準,滿足生產工藝過程控制和提高產品質量的需要。
(2)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建設重點。
節能環保領域:重點建設大口徑氣體/液體流量、節能環保設備檢測、用能產品能效標識檢測、煙氣脫硫/脫硝/除塵等煙氣污染源監測裝置等計量標準。
裝備製造領域:重點建設50m基線/1.2km基線大尺寸、幾何量/工程參量、機動車性能檢測、裝備可靠性檢測、精密成型與加工檢測等計量標準。
交通安全領域:重點建設機動車測速、道路交通稱重等計量標準。
建築安全領域:重點建設15000噸反力架(荷載箱)等計量標準。
信息技術領域:重點建設網路流量檢測、時間頻率檢測、無線電技術檢測等計量標準。
新材料領域:重點建設有機成分檢測、材料聲學性能檢測、材料磁性能檢測等計量標準。
3.加強計量檢測技術和方法研究。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加強實用型、專用型計量檢測技術研究,組織制定地方計量技術規範。開展涉及百姓生活、服務政府管理和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的檢測技術研究,加快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食品安全、公平貿易、節能環保等領域的線上測量、極端量測量、多參數綜合參量測量、專用測量、軟體測試等先進方法的研究,增強計量檢測能力,實現關鍵量值的準確測量與實時檢測。研究重點如下:
(1)線上測量領域:溫度、壓力、流量、熱量、熱值、有毒有害氣體等參數線上監測方法的研究,環保污染物自動監測儀器、無損探傷、數控加工中心、核電試驗設備線上檢測或監測技術研究。
(2)極端量測量領域:大尺寸、微尺寸、複雜空間尺寸等檢測方法研究,大口徑流量檢測技術研究。
(3)多參數綜合參量測量領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自動化監測設備計量測試、機動車綜合性能檢測設備等新型計量測試、智慧型電網/特高壓計量多參數檢測、天然氣輸送線上多參數檢測等技術研究。
(4)專用測量領域:醫用雷射源、醫用超聲源等專用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電參量等遠程測量技術研究。
(5)軟體測試領域:計量測試軟體檢測技術研究。
4.加快計量科技基礎服務平台建設。跟蹤國內計量技術最新動態,建立計量標準、檢測裝備、技術文獻、法律法規、專業技術人才等資源庫,基本形成全省計量檢測技術信息共享平台。加強信息化建設,不斷充實計量標準、計量科研成果、計量服務能力等信息。通過大型計量科學儀器、檢測能力共享,營造開放、共贏的計量科技創新環境,提高檢測設備使用率和技術轉化率。
5.加強計量人才隊伍建設。建立覆蓋不同專業領域的計量專家庫。加大優秀科技人才引進,重視技術骨幹人才培養,打造一批計量學術帶頭人。健全計量培訓機制,組建培訓骨幹隊伍,做好計量技術人員培訓工作,加強對計量檢定人員、各類考評員、註冊計量師的業務培訓和規範管理,打造一支業務精幹的計量技術隊伍。加強計量行政管理人才培養,提升計量管理隊伍的從業素質和工作水平。
(二)強化計量服務保障。
1.構建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圍繞我省傳統優勢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建設幾個國家和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研究具有產業特點的量值傳遞技術和產業關鍵領域關鍵參數的測量、測試技術,研究服務產品全壽命周期的計量技術,構建產業計量測試服務體系。各地要大力支持國家級、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爭取新建水錶、液體流量表等國家級計量器具型式評價實驗室。建設重點如下:
(1)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國家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為數控加工、雷射加工、核電工程裝備等產業提供計量檢定、校準及測試服務。
(2)節能環保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為節能、資源循環利用、環境治理產業的新技術發展提供計量檢定、校準及測試服務。
(3)汽車製造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為汽車包括新能源汽車製造和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提供計量檢定、校準及測試服務。
(4)新材料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為電子新材料、生物及環保新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築材料等產業發展提供計量檢定、校準及測試服務。
(5)醫療器械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為醫療器械製造業產業發展提供計量檢定、校準及測試服務。
2.構建能源資源計量服務體系。完善與能源資源計量相關的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體系建設,加強用能產品能效標識檢測和碳排放權交易計量服務能力建設。以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江西)建設為引領,搭建城市能源資源計量管理和檢測平台。開展城市能源資源計量建設示範活動,加強能源資源計量檢測技術科研和成果轉化,實現節能服務平台共享。引導重點用能單位實現精細化管理,積極發揮能源資源計量在推進節能降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其中,國家城市能源計量中心(江西)重點建設項目如下:建立能源數據採集和碳排放數據監測系統;建立能源計量標準,包括大口徑蒸汽流量、油流量、光伏計量檢測、熱工參數線上校準等標準裝置;完善家用電器、辦公設備、工業設備和照明設備等能效標識計量檢測裝置。
3.構建計量校準服務體系。制定和完善計量校準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對校準服務機構的管理,指導和規範校準服務行為。鼓勵部門和事業單位計量技術機構、企業計量實驗室以及其他各類計量校準服務機構,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面向社會開展靈活多樣的計量校準服務。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積極培育計量校準市場和第三方的計量校準服務機構,促進計量檢測服務業發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校準服務需求。
4.加強企業計量檢測和管理體系建設。以提高企業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為中心,按照分類指導原則,引導企業加大計量投入,推廣科學的計量管理模式,全面提升企業計量管理水平。大、中型企業要完善計量檢測體系和計量保證體系,建立符合要求的計量實驗室和計量控制中心,加強對計量檢測數據的套用和管理,合理配置計量檢測儀器和設備,實現生產全過程有效監控,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質監、科技等部門要研究制定企業計量中心的支持政策。
(三)加強計量法制建設。
1.加強計量政策法規體系建設。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及相關配套法規規章做好銜接,積極推動《江西省計量監督管理條例》的修訂工作,加大節能減排、安全生產、醫療衛生等領域地方計量技術規範制修訂力度,滿足我省量傳溯源需求和計量執法需要,規範和監督社會計量行為。研究制定《江西省計量校準監督管理辦法》,加強計量校準機構監督管理,規範計量校準活動。
2.強化民生計量監管。加強對食品安全、貿易結算、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與人民民眾身體健康和切身利益相關的重點領域計量監管。在服務業領域推行計量器具強制檢定合格公示制度,依法接受社會監督。深入開展以服務民生為主題的計量惠民工程,提高集貿市場和社區、村、鄉鎮醫療衛生單位的計量器具受檢率與合格率。強化水錶、電能表、燃氣表等“民用三表”的首檢工作,加強加油機、加氣機、眼鏡驗光設備、房屋面積測量計量器具、衡器、互感器、電話計時計費裝置等重點計量器具的監督管理。強化定量包裝商品生產企業計量監管,完善監管模式。加強對商品包裝的計量監管,重點建立對食品、化妝品等商品包裝的計量監督抽查制度,切實防範商品過度包裝。
3.強化能源資源計量監管。加強對用能單位能源資源計量器具配備、強制檢定的監管,依法開展能源資源計量審查,組織開展能源計量示範活動,建立完善相關的配套激勵措施。強化用能單位能源資源計量的主體責任,引導重點用能單位建立能源計量管理體系、落實管理制度,實行能源資源消費分類計量。加強用能產品能效標識的計量監管。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數據線上採集、實時監測工作,強化對能源資源計量數據綜合分析和套用。
4.強化安全計量監管。加強與安全相關計量器具製造許可企業的證後監管,啟動計量器具型式批准、製造許可證核發行政審批項目專項核查工作,為生產安全、環境安全、交通安全等提供高質量的計量器具。加強重點行業安全用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督促使用單位建立和完善安全用計量器具的管理制度,按要求配備經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確保全全用強制檢定計量器具依法處於受控狀態。加強安全用計量器具的監督抽查。開展計量風險排查,建立計量預警機制和風險分析機制,制定計量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
5.推進誠信計量體系建設。強化經營者主體責任,推動經營者開展誠信計量公開承諾活動,樹立一批具有示範作用的誠信計量典型。加強誠信計量教育,樹立誠信計量理念,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作用,建立和完善生產經營者自律、部門依法監管、社會各界監督的誠信計量工作機制。實施誠信計量分類監管,建立誠信計量信用信息收集發布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完善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
6.嚴厲打擊計量違法違規行為。加強計量作弊防控技術和查處技術研究,提高依法快速查處能力。加大監管力度,嚴厲查辦利用高科技手段從事計量違法行為,嚴厲打擊能效標識虛標和商品過度包裝行為。加強執法協作,建立健全查處重大計量違法案件快速反應機制和執法聯動機制。建立健全計量違法舉報獎勵制度,保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大計量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計量工作的領導,把計量發展目標任務納入當地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及時研究制定支持計量發展的政策措施。要按照計量量傳溯源體系特點和要求,整體規劃計量發展目標,合理布局本地計量發展重點,建立完善計量服務與保障體系。要建立健全相應的協調機制和考核機制,促進本地區計量工作順利開展,確保計量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二)落實部門責任。質監部門要依法履行計量行政主管部門職責,加強對計量工作的統籌協調、組織實施和督促指導。發改部門要在項目立項和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發改、工信等部門要協同做好對能源資源計量活動的監督管理,將企業開展能源資源計量工作情況納入相關考核體系。科技部門要加強對計量科研項目立項支持及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財政部門要根據計量體系建設需要,將應由政府承擔的計量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並對經費使用情況和績效實施監督管理。公安部門要協同做好對機動車駕駛證考試系統以及執法中的測速儀等電子抓拍系統計量活動的監督管理。建設部門要協同做好對建築工程等領域有關計量活動的監督管理。交通運輸部門要協同做好對機動車檢測維修、出租汽車行業及公路計重收費、公路橋樑工程檢測設備標定等領域計量活動的監督管理。電力部門要協同做好電能貿易結算計量活動的監督管理。教育、文化和新聞出版廣電部門要協同做好對教育文化事業領域使用法定計量單位的督促落實。衛生計生部門要協同做好對醫療衛生機構相關計量活動的監督管理。環保部門要協同做好環境監測、機動車尾氣排放檢測領域計量活動的監督管理。農業、商務、工商、安監、通信等部門要分別協同做好對農業產業、商貿業、市場流通、安全防護、通信等領域有關計量活動的監督管理。
(三)強化政策支持。各級政府要根據財力可能和輕重緩急,支持開展計量惠民活動,把與人民生活、生命健康安全密切相關的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所需費用逐步納入財政預算。對各地實施的符合條件的能源資源計量數據套用行業推進項目,在節能專項資金安排中予以支持。對符合條件的“產學研檢”重點計量科技項目,優先立項、優先支持,並享受我省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的相關優惠政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