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保衛戰

汝州保衛戰

1944年,為打擊日本侵略者,保衛汝州戰略要地,中國軍隊與日軍首次投入使用的戰車師團組成的現代化部隊在汝州(民國初年全國廢府為縣,汝州廢汝州直隸州府為臨汝縣,但老百姓仍習慣稱之為汝州、老汝州)大地展開了殊死戰鬥,雖然以失敗而告終,卻粉碎了日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圍殲第一戰區主力的計畫,保存了中國軍隊的有生力量。這場中日雙方均不在計畫的戰役,改變了豫中會戰的結局,應永遠載入中國抗日的史冊。

基本介紹

  • 名稱:汝州保衛戰
  • 地點:河南汝州
  • 時間:1944年5月
  • 參戰方:國軍12軍81師13軍47師85軍等。日軍戰車第3師團等
  • 結果:汝州淪陷
  • 主要指揮官:中:湯恩伯、蔣鼎文、吳紹周、廖運周楊蔚日:岡村寧次福島甚三郎
  • 意義:粉碎了日軍圍殲第一戰區主力計畫
介紹,意義,

介紹

豫中會戰前的汝州
1944年,中國抗日戰爭進入第七個年頭,國際同盟國反法西斯戰爭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屢遭失敗,使南洋(東南亞)各地軍隊的海上交通線受到威脅。日本大本營為保持本土與南洋的聯繫,決定打通從中國東北直到越南的大陸交通線,同時摧毀沿線地區的中美空軍基地,以保護本土和東海海上交通安全,遂令中國派遣軍使用累計約51萬兵力,發動打通大陸交通線的作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投入約100萬兵力進行抗擊。1944年4月17日至12月10日,中日分別進行了河南豫中會戰、湖南長衡會戰、廣西桂柳會戰,其中豫中戰役日軍代號為“一號戰役”。
汝州保衛戰
地處中原腹地的河南,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而鄭州又是我國重要的交通樞紐。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國民政府就將河南作為國防重點進行部署,在豫北、豫西、豫東等地構築了1200個鋼筋水泥的堅固工事,列為第一戰區。位居豫西宛洛、許洛古道的汝州自然是重點防區。 1937年11月至1938年6月,也就是台兒莊戰役前後,中日在豫北展開了一場爭奪中原的大戰,蔣介石借台兒莊戰役勝利之士氣,調集8個軍共15萬兵力,將土肥原賢二率領的日軍第一軍第14師團3萬餘人圍困至蘭封(今蘭考)一帶,欲一舉全殲,並親臨鄭州指揮,這就是有名的蘭封會戰。蔣介石準備召開慶功會時,日軍後續部隊趕來增援,戰局發生了巨變。日軍第14師團得以突出重圍,與前來增援的日軍合併西進。中國軍隊節節敗退,先後丟掉虞城、商丘、民權,6月6日,河南省會開封淪陷。7日,日軍又攻陷中牟,鄭州危機。為避免鄭州落入敵手,蔣介石決定孤注一擲,扒開花園口,以水代兵,阻止日軍西進。 花園口決堤使豫東、皖北和蘇北的44個縣受災,390萬人逃難,89萬人死亡,其中河南死亡人數最多。但從戰略角度來說,花園口決堤阻斷了日軍沿隴海路直搗大西北的機會,也使日軍攻占鄭州,沿平漢線南下會攻武漢的計畫落空,而改為溯江淮西進,中日戰爭的重心轉移到長江以南地區,豫西大片領土沒被日軍侵占,平漢鐵路南段一直控制在中國軍隊手中,使豫中會戰向後推遲了6年。
開封失陷前,河南省政府奉命遷至洛陽。在淪陷區的學校也奉命遷入豫西山區。汝州當時雖是縣城,但隋唐以來長期為郡城,明清時期為直隸州州府,加上四面環山的環境,實為遷移學校的首選地。最先遷入的是陝縣高級棉科職業學校,1937年遷入,到汝州淪陷後遷出,共畢業了七屆約500名學生。棉校遷汝對汝州經濟作物影響很大,使汝州棉花生產出現了新的格局。 1938年省立第四模範國小從開封遷入汝州,四小是河南著名國小,師資力量雄厚,有優良的學風,對汝州國小教育影響很大。
省立四小遷汝不久,省立婦女補習學校從開封遷汝州。校長丁漢三是省參議會參議,是很有影響的政治人物。補習學校遷汝後由於生源不足,就放寬年齡,汝州大批青年女生入校學習。學校除補習文化課外,還開設烹飪、編織、刺繡等課程,對汝州婦女教育起到了示範作用。
按省教育廳計畫,省立安陽高中也要遷汝,因場地問題,被郟縣主動聯繫遷至郟縣。
開封淪陷後,經過宣傳發動,汝州軍民抗日士氣高漲,省立10中,縣立一小、二小,縣師附小,汝陽中學相繼成立了童子軍組織,除宣傳抗日,還進行軍事訓練。臨汝十中還成立了汝州最早的黨組織,1939年在汝州中大街臨汝十中學生杜善行家中,成立了臨汝地區地委和臨汝縣委,宣傳和組織民眾參加抗日救國。
花園口決堤後,大批難民流落汝州。汝州按省政府通令,各鄉鎮保甲分配3至5人,每人每月給口糧30斤,汝東郭閻莊和紙坊等收成好的鄉鎮一直堅持照顧外來災民,直到汝州淪陷後才自謀出路,也有不少災民落戶到當地成為汝州人。
汝州戰略位置如圍棋“棋劫之勢”
“兩山夾一川,汝水流中間”。
汝州地理環境十分獨特,北為嵩山,南為伏牛,中間是肥沃的河谷。
而汝州西北約70公里,就是洛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河洛自古為文明中心,而這個文明中心山河四塞,汝河河谷自然成為其與東南連線的孔道,在這樣的地理版圖上,汝州占據極為重要的戰略位置,是洛陽通往南陽、繼而通往荊襄的必經之地。
《讀史方輿紀要》說到汝州,曾這樣描述:“州山川盤紆,原隰沃衍。南出三鴉(指三鴉路,宛洛古道一途),則拊宛、鄧之背;北首伊闕,則當鞏、洛之胸;西指嵩高,而陝、虢之勢動;東顧汾(襄城縣之汾丘城)、陘(新鄭陘山),而許、潁之要舉矣……州在嵩、洛、宛、潁間,為棋劫之勢,自昔用兵者所必爭也。”
圍棋之“劫”,指的是一子為雙方所圍,都可以提吃,雙方圍繞這一子“打劫”(或稱“劫爭”),誰贏得這一子將占得主動。有時一子的劫爭關乎全盤勝負,稱為“天下大劫”、“通盤劫”、“生死劫”。在中國歷史上,汝州經常扮演“天下大劫”的角色。西邊的勢力,得不到汝州,“則不能得志於汝、蔡”;東邊的實力,得不到汝州,“則不足以爭衡於伊、洛也”。
劉邦、劉秀爭奪天下,曹操等關東諸軍討董卓,都爭過汝州;諸葛亮未出茅廬而定天下三分,他的策略就是先奪取四川和荊州,然後伺機兩路挺進中原,一路“將軍率益州之兵出於秦川”,另一路就是“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向宛洛”。
後來李密圍洛陽,李世民攻王世充,都很看重這條進攻路線。而黃巢由淮北攻占汝州,“遂陷東都(指洛陽)”;岳飛經略中原,“先收汝州,西京(指洛陽)旋下”;蒙古攻打金國汴京,“由嵩山小路,略汝州,遂趣汴”。在諸多戰爭中,汝州一次次成為“天下大劫”。
和平年代,汝河河谷也是商旅往來、文明傳播的重要通道。從洛陽出龍門山和香山之間的伊闕,經汝陽、汝州、寶豐到達南陽,再南行荊襄,其重要性超過今天的京廣鐵路。
“遊戲宛與洛”、“乘車出宛洛”這樣的詩句,足見宛洛古道上人流之密集。“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後,要走的就是這條道;“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李白與朋友作別之後,踏上的也是這條道。
駐汝13軍
1942年初,蔣鼎文升任第一戰區司令長官,指揮部駐洛陽。湯恩伯任副司令長官,指揮部駐方城,因為湯恩伯同時還兼任蘇魯豫皖邊區黨政分會主任。
豫中會戰前,駐守汝州的中國軍隊是湯恩伯31集團軍中的王牌軍13軍,軍部駐騎嶺鄉河坡村。軍長石覺少將,出生於廣西桂林臨桂縣農民家庭,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湯恩伯將他的王牌13軍派駐許洛古道重鎮汝州,說明對汝州戰略要地的重視。
13軍是湯恩伯的起家部隊,隨湯立下了赫赫戰功,助湯成為集團軍總司令。13軍曾在台兒莊戰役成功掩護國軍主力50萬人撤退,最後帶著德制150榴彈炮的一個營,被包圍後,又安然突出日軍包圍圈,之後的武漢會戰中,湯軍團斃傷日軍15000多人。1939年5月,隨棗會戰爆發,湯恩伯的31集團軍作為戰區機動部隊,因湯恩伯出色的指揮將日軍反包圍於襄東平原地區,使其遭受了“殲滅性”(岡村寧次語)的打擊,確定了湯恩伯軍在日軍眼中“宿敵”的地位。此役以中國軍隊勝利告終。同年,湯恩伯再次率部參加鄂西北冬季攻勢,在天河口一帶將增援的日軍第三師團大部包圍,使日軍遭受4000餘人的傷亡,成為此次會戰中五戰區唯一的大捷。1940年4月,湯恩伯率部參加了第五戰區李宗仁指揮的棗宜會戰,將日軍40師團一個聯隊在湖陽鎮團團包圍,幾乎將其全殲,日軍大隊長條野重夫被擊斃。此役湯軍傷亡14892人,斃傷日軍5000餘人。
13軍共有三個師,其中駐登封一個師,駐汝州兩個師。駐汝兩年多,沒參加什麼戰事,以訓練和修工事為主,共在汝州修築了可容納十多個師的軍事要地。1943年,左宗濂從滎陽調汝州任縣長,聞臨汝鎮人閻閣岑稱霸一方,作惡多端,在掌握了大量的證據後,請求石覺出兵抓閻。9月20晚,石覺派部將閻宅包圍,將閻逮捕歸案,同時搜出機槍4挺,步槍200餘支。閻後被湯恩伯從汝州路過時簽字槍決。不過,13軍在修戰壕工事時,設計坑害了不少富戶和百姓,留下了不少惡名。
13軍還擔任了中美特種技術訓練班的警戒和保衛工作。
汝州保衛戰
風穴寺中美特種技術訓練班
1941年日本空軍偷襲珍珠港後,美國海軍損失慘重。為了對付共同的敵人,兩國經多次商議決定成立中美合作所,為中方培訓5至10萬人的現代化武裝游擊隊伍,準備盟軍在中國大陸開闢第二戰場時配合沿海作戰。主任由國民政府軍事調配統計局局長戴笠少將擔任,副主任由美方海軍準將梅樂斯擔任,總部設在重慶。為適應抗日需要,從1943年起,先後在重慶、南嶽、河南臨汝、綏遠陝壩、福建建甌、湖南東安等地建立培訓學校,前冠以第一、第二等番號,簡稱則冠以地名加訓練班。臨汝為中美特種技術訓練班第三班,簡稱臨汝訓練班。
臨汝訓練班1943年4月開始籌備,11月開班,地點在風穴寺。訓練班主任由戴笠少將兼任,副主任由少將文強擔任,主持全面工作。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對該班十分重視,蔣鼎文上將在洛陽親自接見並宴請美國第一批來班服務的30多名軍、教官和服務人員。
臨汝培訓班成立後主要為第一戰區培訓了兩批學員。第一批約3500人,一是從湯恩伯兼任黨政分會主任的蘇魯豫皖邊區招募的國中以上到大學程度的失學失業知識青年500人,單獨編為一個青年大隊,訓練結束後作為游擊骨幹分配到湯恩伯各作戰部隊。二是培訓第一戰區的建制部分,因為豫中會戰在即,必須搶時間完成。該批培訓的為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指揮下的第五別動軍縱隊,約3000人,分為兩個支隊。第二期主要為第一戰區培訓第六別動軍縱隊,人數也為3000人。
1944年3月,戴笠帶著茅台酒從重慶趕到汝州,主持了培訓班第一期結訓和第二期開訓典禮。典禮後,在風穴寺院內舉行盛大宴會,由於場地小,無法把學員全部集中,只好將茅台酒分到各個營地。戴笠對培訓班如此厚愛足見其對培訓班的重視。
第二期培訓班開始不久,豫中會戰打響。培訓班一面加緊訓練學員,一面做著撤退的準備。文強事先在南陽鎮平菩提寺辦了一個分班,作為撤退後的新基地。
臨汝培訓班在豫中會戰前曾同時組織了兩項對日爆破計畫。一是炸毀日軍新修的從開封到新鄉的汴新鐵路橋,二是炸毀已被日軍占領的焦作煤礦,兩項任務同時進行。炸橋任務由美方人員與中方人員共同參戰,由於組織嚴密,成功將汴新鐵路橋炸毀,我方無一傷亡。爆破焦作煤礦的任務交由第五縱隊完成,由於井下日夜有我方工人挖煤,中途放棄。
豫中會戰開始後,13軍奉命北上參加登封和禹縣保衛戰,許昌也受到日軍戰車師團的圍攻。臨汝培訓班在文強帶領下,用一夜又半天的時間沿宛洛古道撤至鎮平重新開課。
汝州保衛戰
“一號戰役”是日軍的機密。日軍在鄭州的異動,國軍大本營雖有察覺,但認為是佯攻,因太平洋戰事正緊,日軍不可能在河南發動大規模的戰役,重點是南部的武漢一帶,對日軍的兵力部署更是估計不足。
1944年4月17日夜,日軍主力從中牟強渡黃河,於18日凌晨5時突破中牟中國軍隊防線。日軍第37師團則分路向鄭州、新鄭、洧川、尉氏進攻,於19日拂曉推進至鄭州車站。同時鄭州北面黃河大橋方向的日軍,乘守軍注意力集中於中牟方面之機,於18日利用夜色掩護,將邙山守軍陣地摧毀。22日,鄭州、新鄭、尉氏、洧川、滎陽、廣武、汜水、塔山、萬山等地先後被日軍占領。
鄭州失陷,蔣介石發現事態嚴重,制定了將攻占鄭州方面之敵誘至登封、禹縣將其殲滅的計畫,同時布置在許昌與日軍決戰。
湯恩伯本來把主要兵力部署在平漢線西側,沿平漢線阻擊日軍,依靠西部山地,發揮31集團軍的機動作戰優勢,消滅敵軍有生力量。但蔣介石和軍部卻下達了死守平漢線據點在豫東平原與日決戰的命令。
汝州原本是防守的重點,由於對日軍作戰意圖不明,軍部認為日軍不可能攻打這個四面環山的豫西腹地,湯恩伯只好將防守汝州的兩個主力師在鄭州戰事吃緊的情況下開赴登封,在登封與密縣一帶阻擊日軍。
日軍占領鄭州後,黃河鐵路橋暢通,大批日軍機械化部隊源源不斷地渡過黃河。日軍渡過黃河後,沒有按蔣介石的計畫在登封和禹縣與中國軍隊決戰,而是在鄭州召開了師團長、旅團長會議,下達了進攻許昌、郾城的命令。日軍令西進日軍繼續牽制敵軍,第62師團迅速前進到許昌西南,切斷國民黨守軍向西南的退路;第37師團、獨立混成旅、戰車第3師團的一部,進攻許昌。5月1日,許昌失陷。
日軍占領許昌之後,原本從密縣向登封佯攻的部隊受阻,且損失慘重。日軍總指揮岡村寧次獲悉阻擊日軍的這支部隊就是與他屢次交鋒的湯恩伯主力13軍的時候,臨時更改作戰計畫,決定將他的宿敵包圍全殲。
日軍原本計畫先利用密縣方面的110師團牽制13軍,讓進攻許昌的62師團回師禹縣快速擊潰禹縣的29軍,兩師團計畫以白沙鎮為會合點,然後分別向西包圍13軍和29軍殘部,同時攻破郟縣,防止13軍從禹縣南逃。
由於進攻郟縣方面的坦克第3師團推進速度太快,湯恩伯感到13軍有被包抄的可能,立即命令13軍迅速撤退脫離包圍圈。結果13軍一夜之間沒了蹤影。
汝州原本是湯恩伯防守的重點,13軍北上登封后,湯將守衛郟縣的12軍81師調汝州守防。日軍進攻許昌時,湯恩伯就日軍可能突然揮師西進洛陽的可能性與蔣鼎文交談後,蔣鼎文頓時緊張起來。急調第一戰區直屬的第9軍接替85軍登封防務,而令85軍開赴汝州布防。
日軍占領許昌後,湯急令駐汝81師速回郟縣防守,同時命郟縣和汝州政府組織民工,在許洛公路上挖交通溝阻止敵軍前進。蔣鼎文也於5月1日下午急令原本配屬在伊河西岸的暫編第4軍之47師,不等140團歸建,迅速渡過伊河,開赴汝州以東利用既設陣地布防。
然而事態的發展比欲想的還糟糕,由於日軍坦克師團和騎兵旅團的參加,速度之快,令人驚詫。公路雖然被破壞的不能行進,戰車師團卻不等修復,直接從公路兩側的農田裡開出新路前行。
5月2日中午,坦克第17聯隊開始向郟縣發起攻擊,協同作戰的還有機動炮兵90式野炮一個大隊,100口徑榴彈炮一個中隊,聯隊炮一個小隊,整備隊以及工兵一個中隊。此外,還有配合的步兵一個大隊。
81師自開戰以來,由於戰局的變化,在汝州和郟縣之間往復奔波,疲憊不堪。而這次守備郟縣,幾乎也是立足未穩,喘息未定。日軍戰車師團在進攻郟縣的整個過程中,第五航空軍始終密切配合,對中國軍隊進行空陸一體的攻擊。81師剛到郟縣立足未穩,日軍戰車師團已到,郟縣即被攻破。81師邊打邊向汝州方面撤退。
日軍攻戰郟縣的目的是阻截從禹縣方向潰退的中國軍隊,但在向郟縣的推進過程中,禹縣的守軍大部撤往西北方向,並沒有遇到潰退下來的中國軍隊。5月3日,郟縣81師被坦克第3師團擊潰,禹縣也被62師團攻占,形勢變得更加明朗。日軍重新調整了攻擊深度,將37師團的作戰目標推進到了汝州平地和伊河河谷一線,以汝州為中心沿許洛公路將嵩山周圍國軍包圍全殲。這時攻打汝州的主力為:坦克第3師團為開路先鋒,37師團跟進負責扼守沿線南下的各出山口和掃蕩任務,機動性很強的騎兵第4旅團配合行動。日軍臨時改變的計畫又比湯恩伯早了半拍。
從洛陽調防汝州的47師的140團1營和2營以及師戰防炮連作為軍預備隊隨同軍部在洛陽郊外,第三營則作為47師預備隊隨同師部一起行動。師長楊蔚曾向軍長謝輔三請求戰防炮連歸建以備急用,遭到謝輔三的拒絕。楊蔚當日即率部(7個步兵營、1個特務連和1個通信連)從伊河西岸之白楊鎮出發,連日行軍90多公里,於5月2日晚上抵達汝州。
5月2日晚85軍將登封守備交由第9軍之後,當晚即命令23師為先頭部隊先行向汝州推進,軍部和110師則隨後跟進。23師得令後連夜急行軍,終於在3日早上抵達養田,與前一晚抵達此處的47師取得聯繫。下午,110師也抵達汝州東北側的水泉溝(此地不詳)一帶。湯恩伯便命令47師就近歸85軍指揮,協同該軍一同守備汝州。
47師抵達汝州之後,楊蔚下達了作戰任務。他將其作戰地境分為三個區域,即汝州城和城東北區、城東南區。楊蔚沒有把重心放在汝州城內,而是將防禦的重點指向外圍既設陣地。其139團位於城東北,141團一個營守城,另兩個營置於東南既設陣地,140團三營連同師部駐城北趙莊。
布置完畢,楊蔚即遇到從85軍趕來協商協防的23師副師長黃子華。出於對日軍坦克部隊的憂慮,楊蔚希望85軍能帶來一些戰防炮,但黃子華告知他們也沒有,如果希望有,等後續的13軍過來,或許可能有機會。這時楊蔚迎來了一個要命的問題,守城的141團來報,城門因為沒有沙袋,沒有辦法把城門堵住。楊蔚無奈之下,要求該團自行想辦法。最終守軍收集了十幾個麻袋以及一些桌椅門板,象徵性地堵在門洞處,以示心理安慰。
下午,58軍110師師長廖運周帶著的參謀人員來到47師師部,向楊蔚說明了自己部隊的位置。由於該師處於城東北側,楊蔚要求廖運周要盡力保障47師左翼安全,廖運周一口答應。
下午4點半,日軍坦克第三師團先頭部隊左突進隊已經抵達47師前哨蘇樓陣地。日軍突破蘇樓後,很快穿越十里舖陣地,其炮兵立即開始對141團設定於四里舖,139團設定於王莊的兩處陣地進行猛烈炮擊,進行坦克步兵攻擊。守軍頑強阻擊,日軍先後進行五次攻擊均沒有奏效。下午6時,日軍趕到的福島搜尋隊立即發動對139團的攻擊,意圖從北面擊潰守軍。位於張魯莊附近的3營7連,面對日軍強大火力的進攻毫不畏懼,甚至在陣地失守後組織逆襲。其他陣地守軍也奮勇抵抗,戰鬥從六點持續到晚上十點,福島見強攻一時難以奏效,加之天色已晚,決定停止進攻,先行退回十里舖休整一晚。步兵攻擊雖然停止,但炮兵射擊,仍然斷斷續續持續了很久。此戰,3營7連連長閻超選陣亡,兩名排長劉榮升、譚聊堂重傷,擔任逆襲任務的一班(班長王陸德)全部陣亡。
下午5點半左右,日軍左突進隊與141團在四里舖附近激戰的同時,110師328團已經推進到中山寨一帶。經過偵查廖運周得知,除了正面攻擊的日軍,另有日軍似有向城東北方向推進的跡象,而十里舖附近已經聚集了數十輛戰車和近百輛汽車。廖運周決心冒一次險,派出328團楊德馨一個營趁敵不備夜裡偷襲一次。
入夜,楊德馨帶領該營潛行至十里舖北,不料遭到日軍阻擊。楊德馨沉著應戰,一方面派出一連趁著夜幕作出佯攻的假象,一方面親率主力繞行至十里舖東側。此時日軍數十輛戰車和汽車,正沿路向西行駛。楊德馨下令將準備好的集束手榴彈扔向最後幾輛汽車,立即趁著夜幕遁去。
4日清晨,左突進隊的坦克第17聯隊連同機動步兵第三聯隊第一大隊開始對汝州正面的141團東關防線發起猛攻,福島的搜尋隊也向李莊以西的陣地猛攻,139團抵擋不住,城東北幾個據點亦被日軍占領。
為了策應47師,85軍軍長吳紹周命令廖運周留一營在旋風寺保證此據點的安全,然後以328團主力和329團,分別向十里舖和汝州城東南方向的日軍進行側擊。然而日軍越聚越多,部分日軍似乎打算從城南繞過城垣直奔城西方向。雙方激戰至將近午時,中方總算將先前丟失的東北幾個據點恢復,但正面攻擊的日軍已經突入汝州城,沿中大街一路向西。守城的守軍並未倉皇逃走,而是依託寬大的城牆仍然與大街上的日軍戰車作戰。110師見日軍突入城內,連忙使用迫擊炮向城中日軍集中射擊,竟然擊傷一輛戰車,一時間也緩解了下城中守軍的困境。
下午1點左右,突入城內的日軍一方面繼續西進,一方面則向北攻擊前進,僅有一個營守護的47師師部受到威脅。廖運周急命110師再度對日軍發起二度攻擊。由於日軍猛烈阻擊,同時數架飛機也來參戰,野炮和坦克炮火力強力壓制,廖運周頓感進展困難,攻擊也不得不停止。而抵達西關的日軍,部分轉向洪山廟方向攻擊前進,140團3營哪能抵擋得住,師部危在旦夕。適時北面策應的23師派來策應的67團趕來,勉強穩住陣腳。經過一日的激戰,47師傷亡嚴重,此時大量的日軍已經穿越汝州城不停地向西開進。城內留下約一個大隊的步兵守備牽制中國軍隊。
此時,日軍仍不斷向北壓迫守軍,47師也被迫放棄師部所在地趙莊,向北部山區轉移。面對越來越多的日軍,85軍也只好退到北部山區設防迎戰。所幸的是敵軍壓根不知道阻止他們的是已脫離登封的湯部85軍。而此時湯部的13軍也從登封戰場撤至汝州北部山區,隱蔽在山溝的叢林中。城東南的47師141團的一營和三營,也因陷入日軍夾擊而撤到汝河以南的半扎嚴陣以待。
岡村寧次西進汝州的目標非常明確,即沿洛許公路將中國軍隊第一戰區的主力部隊南逃的路口堵死全殲,特別是第13軍。日軍坦克師團的任務,除了作為閃擊的先鋒,還得負責封鎖汝州附近的大道和各南下出山口。日軍原計畫攻占汝州後短暫停留,等後續部隊到達後分路繼續西進和北上與禹縣西進的軍隊合擊嵩山周圍的中國軍隊。為了增加足夠的兵力不讓中國軍隊從包圍圈的空隙中逃脫,連擔任許昌守備的227聯隊第2大隊都被調到這一線參與圍堵任務。然而通過汝州之後,坦克第3師團團長已被勝利沖昏頭腦,對近在咫尺的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洛陽垂涎三尺,其先頭部隊更是迫不及待地將戰火蔓延到洛陽的門戶龍門。
5月4日,占領汝州的日軍戰車第3師團搜尋隊緊急為戰車補充了油料後,在隊長福島甚三郎中佐帶領下,沿公路兩側的農田向十里舖、春店方面開進,3個小時後,順利通過臨汝鎮,於當日下午1點占領了白沙鎮。
等到12軍封鎖嵩山內的中國守軍主力時感到兵力不足,要求坦克第3師團派兵扼守關鍵出山口時,竟然發現坦克第3師團大部分在龍門一帶和中國軍隊激戰,以至於包圍圈中的中國軍隊化整為零陸續從汝州兩邊的縫隙中撤退,日軍的天網計畫功虧一簣。
當晚10點,31集團軍總司令王仲廉下令各部從汝州東西兩側日軍間隙中南渡,在蟒川半扎一帶集結。湯部13軍和85軍趁著夜色衝出了包圍圈。
汝州保衛戰終結。

意義

汝州保衛戰是豫中會戰中的重要戰役,意外地保全了湯集團主力軍,使岡村寧次全殲第一戰區主力的計畫落空,為下步的長衡會戰保存了有生力量。這無疑功歸於湯恩伯的正確判斷和蔣鼎文在關鍵時刻違反軍部命令的果斷決策,當然也有日軍戰車師團冒進的因素。從交戰的過程來看,中國軍隊作戰是勇敢的,守軍之間的配合也是到位的。
參考文獻:
 《汝州文史資料彙編》
《蔣中正文集》
《大潰敗——豫中會戰漫談》
《國民政府軍在豫中會戰前期的情報判斷》
《1944年豫中會戰中的侵華日軍戰車第三師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