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盛梁氏宗祠

永盛梁氏宗祠,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福州十邑名祠”,“福建名祠”,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梁厝村。堂號“貽燕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盛梁氏宗祠
  • 面積:693平方米
  • 地區:福建
  • 名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宗祠簡介,人文歷史,永盛由來,梁氏堂號,宗祠建築,名人題刻,梁氏名人,

宗祠簡介

坐北朝南,占地面積693平方米。由祠埕、門廳、戲台、天井、醮樓、祭廳組成。祭廳面闊五間,進深六間,穿斗式木構架。

人文歷史

永盛由來

永盛由來是因此地古稱為“永盛里”,宋代改為“永盛南里“,“梁厝村”是宋紹興以後才有的。始遷祖為梁汝嘉和梁汝熹。梁氏伯重從福州鼓嶺茶洋(今鼓嶺梁厝)遷永泰石壁,三世後又從石壁遷“永盛南里”,此為永盛之由來。

梁氏堂號

永盛梁氏的堂號是“貽燕堂”,與宋代的理學大師朱熹有關。梁姓始祖梁汝嘉於宋隆興元年(1163年)擇燕山而居時,見這裡山川秀美,遂以“梅澗”作為講學場所,並請他的好友的朱熹為其題匾,朱熹見燕山酷似一隻展翅欲飛的燕子,遂親筆題寫“貽燕堂”三字相贈。
元至治二年(1322年),十四世翰林學士梁恩觀返鄉祭祖、續修家譜時,將“貽燕堂”改建為梁氏宗祠,並在此基礎上擴建戲台、迴廊、天井等。自此,“貽燕堂”便成為永盛梁氏的堂號。

宗祠建築

梁氏宗祠曾多次修葺,至民國八年(1919年),族人又募資重修。1987年,經旅台宗親倡議,再次捐資修葺。1999年,永盛梁氏宗祠被列入“福州十邑名祠”。2005年被評為“福建名祠”。2009年12月,永盛梁氏宗祠被列入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永盛梁氏宗祠占地693平方米,由祠埕、門廳、戲台、天井、醮樓、祭廳組成。門前曾有一對旗桿分列左右,後來被拆毀,僅遺留幾塊殘石。宗祠的外牆高大厚實,如屏如嶂,正面刷成粉色,兩側卻用灰塑,飛檐翼然。
正門上嵌著一塊橫額石匾,上書“永盛梁氏宗祠”六字,楷體鎏金,優雅挺秀。邊上兩個小門,分別寫著“出悌”、“入孝”,這在每一個宗祠都大同小異。別出一格的是在大門的兩側牆上還塑有一對陶象,每隻個頭約三米,象身上鑲嵌著百餘個小瓷酒杯,它們腳踏八寶,背駝花瓶、馬鞍,取辟邪扶正、吉祥平安之意。可惜這一對石像是上世紀八十年代重製的,原物毀於上世紀六十年代。
在宗祠的牆角處,有一塊長一米左右的石碑,上面刻著:“違禁溺女光緒十五年五月上洲村”,下面的字被水泥遮蓋,只能看到“鄒□罰”的字樣。此碑可能是鄒某因溺女嬰,被罰而立的碑,給溺女嬰者予以警示。可見,保護女嬰在當時已引起人們的重視。

名人題刻

環顧四周,這裡石柱楹聯很多,雕刻得也十分精細,每副楹聯都飾以花紋,下面還雕刻有人物浮雕,多是“二十四孝”的內容。人們在詠誦楹聯的同時,又欣賞了精美的浮雕藝術,對古代藝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宗祠的祭廳中懸掛著明清兩代近百名進士、名人的匾額及古今卓越人士的畫像、事跡介紹。正中是“貽燕堂”堂號牌匾,兩側是六幅清人畫像。
牌匾的上端還懸掛著三個“福”字,藍底金字,分外醒目。“福”字兩側各有一行楷體小字,右邊是“道光十七年正月初五日”,左邊是“御賜廣西巡撫梁章鉅”。據那位好客的老人介紹,梁章鉅在擔任廣西巡撫期間,力主禁菸,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擁戴,道光皇帝龍顏大悅,於是在新春正月親筆題賜三個“福”字單字匾,作為褒獎,雖歷經百年,仍完好無損。因“福”字右上角的筆畫很像個“多”字,下邊為“田”字,而左偏旁極似“子”和“才”字,右偏旁像個“壽”字,因此整個“福”字又可分解為“多田多子多才多壽多福”,這就是三個“福”字內含的寓意。
除了三個“福”字方匾外,宗祠內還有薩鎮冰題寫的“燕翼貽謀”、沈葆楨題寫的“女中嬰臼”、徐世昌題寫的“急公好義”匾額。

梁氏名人

始遷祖為梁汝嘉和梁汝熹。梁氏伯重從福州鼓嶺茶洋(今鼓嶺梁厝)遷永泰石壁,三世後又從石壁遷“永盛南里”,據說是衝著“燕山”來的。相傳燕山之地,亂世無憂,混戰無犯,民食無愁,官逼無慮。並有預讖云:“兩懷高才,理學有道,衣冠名邑,科第綿延。”“兩懷”即“兩槐”。梁汝嘉,號兩槐。所以宋隆興元年(1163年),同弟梁汝熹擇燕山而居,後代果然人才濟濟,據《梁氏族譜》統計,宋代永盛梁氏成進士者13人,有“無梁不開榜”之說。明清以至於現代,梁厝村還是名人輩出,如:兩江總督梁章鉅、鰲峰書院教授梁鳴謙、物理學院士梁敬魁、航天院士梁守槃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