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道遺蹟

永昌道遺蹟

永昌古道是中國古道歷史上有名的“蜀身毒道”之咽喉重要部分。也是在中國境內的最西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永昌道遺蹟
  • 別名博南古道
  • 景觀:博南山道、水寨段
  • 性質:遺蹟
永昌古道概述,永昌古道景觀,相關歷史,

永昌古道概述

永昌路東段因途經永平博南山,又稱博南古道;其西段路經滇越(今騰衝),故又稱滇越道。永昌道起於瀾滄江上的蘭津古渡,以霽虹橋與博南古道相接,從保山往西通往騰衝,橫隔著奔流湍急的怒江及穹然高聳的高黎貢山。此道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就已開發,始於川成都,北與中原相聯,南分東西兩道:西道沿“氂牛道”而行,經雅安、漢源、越西、西昌、會理、攀枝花、大姚而至大理和麗江;東道經樂山、犍為、宜賓、鹽津、大關、昭道、赫章、宣威、曲靖、昆明、楚雄而抵大理。兩道匯合後經保山、騰衝、德宏至緬甸印度。沿古道散布著的古城遺址、古關隘、古橋樑、驛站、古代軍事通訊設施、戰場遺蹟、村落遺蹟,為高黎貢山古道考查、旅遊注入了博大深邃的文化內涵。

永昌古道景觀

博南山道
永昌道東段的博南山道,是由今漾濞縣過順濞橋,進入今永平縣境的黃連鋪,登叫狗山,經老北斗鋪、萬松巷、杉松哨、梅花鋪至永平縣城,然後從西南方向行進,到桃源鋪,上博南山, 經鐵廠、花橋,過永國寺梁子,下杉陽鎮,再由西山寺、灣子,上江頂寺,過霧虹橋進入保山縣。 南山道由東到西橫貫永平縣境,全長100公里,叫狗山和博南山兩段現存有石砌路面約扔公里,路寬2-2.5米,土路面寬3-4米不等,石路面有深達15厘米的馬蹄踏印。博南山海拔2704米,山高林密,箐深路陡,是古道上最難通行的一段,也是工程浩大的一段。博南山道沿途還有永國寺、金浪巔神祠、土堆古墓群、鳳鳴橋、江頂寺門樓等遺址,均與古道列為重點文物保護範圍。
水寨段
水寨段是永昌道最為精彩之處,有我國最古老的鐵索橋——霽虹橋,有平坡鋪遺址,還有險峻的梯雲路。水寨段自瀾滄江邊至長灣,長約10公里;原設平坡鋪、山達鋪、水寨鋪等驛站,現存的平坡鋪小街寬3米,長50米,兩端有券洞、街門等遺蹟。平坡緊貼在陡峻的羅氓山腹,名雖稱“平”,其實仍是坡,不過坡度稍緩而已。由平坡西上羅氓山至水寨,山腰水石坎長三四公里的路段系就懸崖峭壁開鑿而成,兩山夾峙,一徑陡絕,崎煙迴環,500級台階猶如天梯,故稱“梯雲路”。下坡的第一段,稱“倒馬坎”,據說是因山路陡險,“馬蹄高下處,一步一心驚”,跋涉艱難而得名。沿途螺徑迂迴,蹬道盤空,時間一久,由於長年累月馬踏人行,青石階上留下一個個深深的蹄印,有的達13厘米深。這些蹄印像特殊的“文字”,記錄著古道悠入漫長的歲月。3個半世紀前,徐霞客途經這裡,曾寫道:“路從廣疊蹬夾縫間,或西域北,曲折上臍甚峻;兩崖夾石如劈,中垂一窗,水搗石而下,蹬依壁而上,人若破壁們天,水若爭道躍額,兩不相遜者。夾中古木參霄,虬枝懸蹬,水聲石色,冷人心骨。”這段古道的奇險,至今仍舊。
達古永
由騰衝西行,經毛家營、板橋,即可到達古永,清朝曾於此設比關稍小的古永隘。古永原名“古勇”,意為“古道勇行”,位於騰衝縣北部的大西山以西、歡喜坡以北、琅岈山西南的縱谷中。它西起野牛坡,經風吹誣口、葫蘆地頭、石城山口至琅岈山頭,各處都與緬甸相連。這裡峭石林立,遠望去像一座石壘小城。古永河、三岔河、黑泥塘河流匯成擯榔江,再注入大盈江。橫跨擯榔江的猴橋,素有“滇緬鎖喉”之稱,是鷹,沖通往緬甸的重要津梁。猴橋原為藤橋,只容;一人通行,人行其上,顛簇搖擺,猶如舟行,故俗稱“浪橋”。江面上也曾有過獨橋,行人要像猴子一樣攀援而過,故稱“猴橋”。
位於古道西端芒寬鄉的燙習;是一座保存完好、堅固秀麗的鐵索橋,建於清乾隆年間(公元1736-1795年),利用江心礁石為礅,架設為東西兩段,東段由15根鐵鏈組成,橋面寬3.1米;西段由12根鐵鏈組成,橋面寬2.8米,全橋總長162.5米,橋頭關樓為穿斗式木結構飛檐建築。
位於潞江壩紅旗橋上游2公里,興建於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年),九年後(公元1839年)落成。“橋墩系就江心大石復以巨石壘之,周圍廣40餘丈,圍以牆。兩岸以鐵索貫於中。墩高52丈,懸空飛渡。南北兩岸各建以亭,中鋪以木板,左右翼以欄乾。”遺留橋墩和兩岸亭台仍就氣勢磅礴,是現有古代怒江上最大的一座鐵索橋遺址。
龍川江橋
位於騰衝上營鄉橋街的高黎貢山西麓,橫跨龍川江東西,橋為懸吊式鐵索橋,西構於危崖峭壁,東築於平衍田疇。橋東岸有引橋和橋台,橋孔為面石結構,寬6乃米,引橋長10米,直連橋台。橋身跨徑52米,寬23米,承重底索33根,兩側扶攔索各3根。龍川江橋自元朝以來,一直是永昌古道上的重要交通設施,保騰公路開通後,龍川江橋仍是兩岸各族人民來往的重要通道。
古道上的鎮夷關石橋,位於騰衝清水鄉鎮夷關村旁,橫跨大盈江之上,建於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是騰衝到緬甸驛道上保存完好的石橋。

相關歷史

保山在古代稱為哀牢夷,以相對發達的農耕文明著稱於世,尤其是以農業生產為依託的紡織技術水平很高。諸多典籍並載永昌“宜五穀蠶桑”,“知染彩文秀”,所產“桐華布”質地“柔如絲”且“潔白不受垢污”;“蘭乾細布”(苧麻精紡織物)“文如綾錦”,均為當時的出口名牌產品。《史記》所載張騫在大夏(今阿富汗)看到的“蜀布”,據史家考證即為古代四川所產絲綢及哀牢地所產“桐華布”、“蘭乾細布”的統稱。至遲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地商賈便趕著馬幫,循著雲水迢迢的崎嶇山道“度博南,越蘭津”,與哀牢及緬印商人從事“邊境貿易”;這樣,中土的紡織品與緬甸、印度的黃金、“光珠”(寶石)等商品就使中國與外部世界結成了相對穩定的“進出口”關係。而隨著商品貿易的日趨繁盛以及由此奠定的國際通商城市這一歷史地位的日趨突出,外籍商人還由“行商”變為“坐商”——《華陽國志》載永昌有驃國人和印度人,他們都是來此經商的外國僑民,作為永昌人口構成中的“少數民族”成分,有的可能還入了永昌“郡籍”。
從西漢武帝至東漢初,中央王朝一直在全力打通和控制永昌道。武帝元狩元年(公元 前122年)在打通西去身毒(今 印度)的道路時,曾被滇西的 "昆明"人、"宿"人狙撓,末取得 成果。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漢又遣郭昌擊昆明人,無功而還。至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漢已在洱海以西設不韋(今施甸)、 巂唐(今保山)、邪龍(今巍山、漾濞)等縣,初步打通了博南山道。到東漢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部族內附,漢於其地設哀牢鈴騰衝、龍陵、德宏州)、博南(今永平)2縣,加上雲南(今祥雲、彌渡)、邪龍、葉榆(今洱源、劍川、鶴慶)、比蘇(今雲龍、蘭坪)、 巂唐、不韋,設永昌郡,全面打通了永昌道。當時有民歌說:"漢德廣,開不賓;度博南,越蘭津;度蘭倉,為它人。"永昌郡成為蜀身毒道的要衝。
唐宋時期,雲南先後興起了南詔、大理兩個地方民族政權,但傳統的對外經濟交流並未停頓,而且還有了進一步的拓展,永昌(保山)仍然是千里古道上最重要的對外通商城市,雲南及中原地區通過永昌古道與南亞乃至歐洲的商貿活動十分活躍,且“交易之處,多諸珍寶,以黃金、麝香為貴貨”。
元代,蒙古王國在定鼎中原之前先滅大理,雲南與緬甸聯繫更加緊密,永昌道上商賈往來愈顯頻繁。著名遊行家馬可·波羅於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一來到“大汗版圖”的“卡丹丹省省會永昌”便發現,在這個商賈如雲的“西南一大都會”里,人們“以黃金作通用貨幣,以重量作計算單位。也有用貝殼的”,而這裡的金價很低:五盎司銀子就能兌換一盎司金子,“所以輸入銀子到這裡的商人,獲得了巨大的利潤”——這就是說,當時的保山已出現了相當規模的原始金融市場,並有許多人因從事貨幣的炒作而發了大財。
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經濟尤其是手工業迅猛發展,產品商品化程度大為提高,對外貿易的品種和規模隨之擴大,絲織品、銅鐵鑼鍋、布匹、瓷器、煙、茶等物大量輸入雲南,極大地刺激了雲南手工業紡織業的發展。與此同時,中國的輸出項目已不限於普通商品,特殊的商品——勞務及技術輸出也呈一時之盛:大批開採玉石、寶石的技術工人“走夷方”,使緬甸玉石、寶石產量激增,並使永昌道很快成了一條“玉石路”、“寶井路”。宮廷採買官、鎮守太監紛至沓來,專買乃至專索玉石、寶石;雄商大賈亦云集保山、騰衝。商品交易量的劇增帶來了原始運輸業——馬幫的崛起。據有關資料記載,有的大商隊以三四百頭馱牛或兩三千匹騾馬的規模往返於“蜀身毒道”上,運送各類進出口商品而擁有數十上百匹騾馬的中小型馬幫更是你來我往,鈴聲不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