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淹開封(歷史事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水淹開封,是指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軍圍困開封明軍的過程中,發生的決黃河之水灌開封城。

開封又名汴梁,宋之故都,明朝時八省通衢,“勢若兩京”人口百萬。明崇禎十五年(1642年)明軍先決口黃河,水淹闖王李自成軍,後闖王軍決口水淹明官軍,開封全城毀滅。

一夜之間,大水灌城,只有鐘樓、鼓樓和周王府紫禁城頂部露出水面。近百萬生靈慘遭塗炭,八朝古都開封城遭受了毀滅性的大破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水淹開封
  • 時間:明崇禎十五年
  • 參戰雙方:李自成、明軍
  • 地點:河南開封
  • 死亡人數:近百萬
明崇禎十五年,李自成第三攻打開封城。吸取上兩次教訓,改為圍城。崇禎帝命令保定、山東、河北、湖北等省官兵前去剿匪。各路大軍皆潰敗於李自成軍。崇禎帝又令山東總兵劉澤清前往援助開封。
開封城中糧食已盡,明軍堅守城池。劉澤清援兵來了,諸軍在河北硃家寨集合。劉澤清計畫築甬道給城中運糧,遭到李自成部隊攻擊而失敗。
李自成大軍三次攻打開封,損失慘重,誓必拔之。圍困半年,已經疲乏,糧食短缺,欲決黃河灌之。但因為城中子女貨寶,猶豫不決。聞秦師已東,恐諸鎮兵夾擊,欲變計。明軍計畫決河水淹李自成軍。李自成軍得知,後移師高處,同時驅掠民夫數萬反決馬家口以灌城。九月,夜半,二口並決。河水從北門入,東南門出, 城內一片汪洋。開封城原有百姓百萬,已經蕩然無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