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羧基化

氫羧基化

烯烴在催化劑作用下不僅可以和一氧化碳及分子氫反應,而且可以和含有活潑氫的水、醇、酸、胺等親核試劑反應,得到羧酸及其衍生物,這種反應稱為氫羧基化。最常用的氫羧基化催化劑可分為兩大類:羰基金屬,質子酸或路易氏酸催化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氫羧基化
  • 外文名:hydrocarboxylation
  • 常用催化劑:鎳、鈷、H2SO4等
  • 套用學科:有機化學
簡介,氫羧基化的催化劑和分類,羰基金屬催化的氫羧基化,早期研究,活性炭為載體,酸催化的氫羧基化,

簡介

以乙烯為例,其通式可寫成:
反應方程式反應方程式
X代表親核基團,包括OH、OR、OOCR、NRR'、SR。相應的親核試劑是水、醇、‘酸、胺、硫醇。以親核試劑代替氫氣是氫羧基化與氫甲醯基化的不同之處。如果烯烴分子中含有羥基、氨基或醯胺基,則可以得到相應的內酯、內醯胺或環醯亞胺。

氫羧基化的催化劑和分類

最常用的氫羧基化催化劑可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羰基金屬,如鎳、鈷、鐵、銅、銠、鈀、鉑、鉬-鎳和鎢,鎳等金屬的羰基絡合物,人們常把使用這種催化劑的氫羧基化稱為雷珀(Reppe)羰化。
第二類是質子酸或路易氏酸催化劑,如H2SO4、H3PO4、HF/SbF5、H3PO4/BF3,人們常把這種方法稱為科赫(Koch)反應。
第一類催化劑以羰基鎳為主,主要用於乙烯與一氧化碳及水合成丙酸,它的反應歷程與氫甲醯基化類似,這種催化劑對於炔烴(特別是乙炔)的氫羧基化非常有效。
反應方程式反應方程式
以往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就是用雷珀法生產的。乙炔溶在四氫呋喃中,以溴化鎳和鹵化銅為催化劑,在160~200℃,4~5.5MPa與一氧化碳及水或醇反應,選擇性可達90%。

羰基金屬催化的氫羧基化

早期研究

早期使用羰基鎳和羰基鈷催化,反應條件較苛刻,為200~250℃,15~5MPa,羰基鈷容易引起烯烴雙鍵的異構化,但對於端烯烴來說,羰基鑽催化有利於生成直鏈酸,選擇性可達55%—60%;而用羰基鎳為催化劑時,直鏈酸只有30%~40%。向羰基金屬中加入鹵化物(特別是溴化物和碘化物),可以促進反應。吡啶、烷基吡啶等有機鹼加到羰基鈷中,可以提高直鏈羧酸的選擇性。
例如,1-丁烯與一氧化碳及水在Co2(CO)8/吡啶催化下,戊酸的收率為93.6%,其中77%是正戊酸。如果不加吡啶,則正戊酸只能達到56%。特別是對於雙鍵在分子中間的內烯烴,也可以得到線型脂肪酸。如十二烯烴混合物在羰基鈷和吡啶存在下20MPa,200℃左右通人含水1%的一氧化碳,可以得到以線型酸為主的十三酸,如下圖:
混合十二烯製備線型十三酸混合十二烯製備線型十三酸

活性炭為載體

以活性炭為載體的鈀、鑽、銠催化劑在1,3-雙(二苯基)膦基丙烷(DPPP)存在下,以CO/HCOOH或CO/(COOH)2對各種烯烴進行氫羧基化,條件較緩和。其中用Pd/C催化,150℃、0.7MPa,轉化率65%~98%,產品以線型酸為主,收率可達98%;以Rh/C催化,105℃、0.85MPa,轉化率100%,產品以支鏈酸為主。
反應歷程如下:
反應歷程反應歷程

酸催化的氫羧基化

第二類催化劑中,BF3/H2O催化系統可以用簡單的相分離使催化劑沉澱,並較少引起仲醇的異構化。但反應條件較苛刻,需要在100%、10MPa下反應。單獨用H3PO4也要求較高的反應條件(125~150℃,7.5~20MPa),而且收率較低。
HF系統在水的存在下腐蝕嚴重,需要採用特殊材質的反應器。SbF5/SbCl5在強酸中催化活性很高,甚至在-70℃也有催化活性。H3PO4/BF3是較好的催化劑,反應條件較緩和,也容易分離和循環,使用路易氏酸和羰基金屬混合催化體系,如BF3/H2O和Cu2O在6MPa可以使異丁烯二聚體發生氫羧基化。
用酸催化時,無論原料是內烯烴還是端烯烴。製得的酸都是帶支鏈的,這一點可由反應歷程得到解釋。以硫酸為例:
反應方程式反應方程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