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鈹

氧化鈹

氧化鈹是鈹的氧化物,劇毒,化學式BeO,有兩性,既可以和酸反應,又可以強鹼反應。氧化鈹為白色粉末,有很高的熔點。用於合金、催化劑和耐火材料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氧化鈹
  • 外文名:beryllium oxide
  • 別名:一氧化鈹
  • 化學式:BeO
  • 相對分子質量:25.01
  • 化學品類別:無機物--金屬氧化物
  • 管制類型:不管制
  • 儲存:密封保存
  • 熔點:2350 ±30℃
  • 沸點:3900℃
簡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主要套用,簡要製法,注意事項,危險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應急處理,操作處置與儲存,

簡介

中文名稱:氧化鈹
中文同義詞:一氧化鈹;氧化鈹, 99.95% (METALS BASIS);氧化鈹, 99% (METALS BASIS);氧化鈹 (METALS BASIS);
英文同義詞:Beryllium monoxide;BERYLLIUM (II) OXIDE;BERYLLIUM OXIDE;Berylla;Beryllia;Beryllium oxide (BeO);Beryllium oxide, alpha;berylliumoxide(beo);
CAS號:1304-56-9;
Mol檔案:1304-56-9.mol。
氧化鈹是一種結晶狀的氧化物,它可以直接從燃燒鈹化合物或鈹獲得。它跟氧化鋁一樣都是很好的抗火材料,經過燒結的氧化鈹非常的堅硬,有陶瓷的特性。氧化鈹非常穩定,但如果跟氟化氫銨或硫酸一起加熱就輕易被分解。

物理性質

CAS號:1304-56-9;21883-51-2;
外觀與性狀:白色無定形粉末。
熔點(℃):2350 ±30
揮發溫度(℃):2400
相對密度(水=1):3.025
沸點(℃):大約3900
分子式:BeO
分子量:25.01
溶解性:不溶於水,溶於酸、鹼。

化學性質

新製成的氧化鈹易與酸、鹼和碳酸銨溶液反應生成鈹鹽或鈹酸鹽。微溶於水而生成氫氧化鈹
生態學數據:
對是水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讓未稀釋或大量的產品接觸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統,若無政府許可,勿將材料排入周圍環境。
計算化學數據:
1、氫鍵供體數量:0;
2、氫鍵受體數量:1;
3、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4、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TPSA):17.1;
5、重原子數量:2;
6、表面電荷:0;
7、複雜度:2;
8、同位素原子數量:0;
9、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0、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1、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3、共價鍵單元數量:1。

主要套用

主要用於制霓紅燈和鈹合金等,並用作有機合成的催化劑和耐火材料等原料。同時也是高導熱氧化鈹陶瓷材料的原料。

簡要製法

先由綠柱石抽提出氫氧化鈹,再經熱分解製得。或由工業氫氧化鈹溶於硫酸生成硫酸鈹溶液,再經過濾、沉澱、焙燒而得。

注意事項

危險性概述

健康危害:誤服或吸塵會中毒。急性中毒可致支氣管炎、支氣管周圍炎及支氣管肺炎等。可引起皮炎、皮膚潰湯和皮膚肉芽腫。慢性接觸可引起肺內瀰漫性肉芽腫性病變。誤服或吸入粉塵會產生呼吸困難、發紺等中毒症狀。
環境危害: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該品不燃,高毒。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飲足量溫水,催吐。就醫。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自身不能燃燒。遇高熱分解釋出高毒煙氣。
有害燃燒產物:自然分解產物未知。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滅火時儘可能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然後根據著火原因選擇適當滅火劑滅火。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隔離泄漏污染區,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揚塵,小心掃起,收集於密閉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風。防止粉塵釋放到車間空氣中。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手套。避免產生粉塵。避免與氧化劑接觸。配備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防止陽光直射。包裝密封。應與氧化劑、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應嚴格執行極毒物品“五雙”管理制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