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鬱

氣鬱一詞出《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多因情志不舒,氣機鬱結所致。《丹溪心法·六郁》:“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證治匯補·郁證章》:“氣鬱,胸滿脅痛,噫氣腹脹。”治宜行氣解郁。《雜病源流犀燭·諸氣源流》“一切氣鬱,總宜以化滯為主。”用氣鬱湯、木香調氣散、七氣湯、越鞠丸等方。若氣鬱生痰者,用溫膽湯、半夏厚朴湯、上下分消導痰湯。若氣鬱化火者,用加味逍遙散等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鬱
  • 出處:《黃帝內經》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中醫套用,

解讀

郁為結聚而不得發越之謂。當升不升,當降不降,當變化不變化。郁有六證(氣鬱、濕郁、熱郁、痰郁、血郁、食郁),氣鬱為郁證之一。明代以後,多以郁病屬於情志的病機,張介賓更專從情志之論而倡怒郁、思郁、憂鬱之說。華雲在《臨證指南》中云:“郁則氣滯,其滯或在形軀,或在臟腑,必有不舒之現症。益氣本無形,郁則氣聚,聚則似有形而實無質,如胸膈似阻,心下虛痞,脅脹背脹,脘悶不食,氣瘕攻沖,筋脈不舒……情志之郁,由於隱情曲意不伸,故氣之升降開合樞機不利……。”現在一般多將情志為郁,責之於肝氣。氣鬱的病症屬氣實證可見有:
1、奔氣,一名奔急。為肺受邪,氣道不利,清髒壅塞而失度,使氣奔急。
2、水氣,熱聚肺見而飲冷水,水入於肺,冷熱相搏,氣聚不宜,為冷所乘,故會發氣。
3、氣滿,五臟不調,則三焦氣滿,氣游於內,不能閒散,而感煩滿氣脹。
4、太息,肺氣鬱極,痛走胸背,不能太息。
5、胸脅支滿,肺之積氣在右脅,肝之積氣在左脅,二髒虛實不和,氣蓄於內,故胸脅支滿,令人胸痛引背下,兩脅脹滿,寸口脈滑為陽實,胸中逆滿所致。
6、其他,氣鬱尚可引起惡寒、發熱、眩暈、肺痿、唾血、傷食、痞滿、泄利、瘀血、腫脹、瘡癰等,臨床宜予辨識。

中醫套用

氣鬱治法——理氣法
氣鬱即氣機郁而不暢,主要由於情志不調,或痰、濕積聚,致氣機不通,臟腑或經絡功能障礙。故氣鬱之治,當以理氣、舒氣為主。理氣法多用於肝、胃兩經,尤以肝鬱多見。因肝主疏泄,調暢氣機,若肝失調達,則氣機鬱結或橫逆。胃氣則易為痰濕阻滯而呈現胸腹脹滿病證。
理氣方藥,大多辛香而燥,如重用、久用,每易耗氣散氣,損耗陰液,故對陰虛、血虛、火旺、陽亢等病證均宜慎用。
1、理氣疏肝法
適應證:肝氣鬱結不舒,脅肋、少腹脹滿疼痛,胸膈痞悶,噯氣,矢氣頻作等證。
常用方:逍遙散、四逆散、柴胡疏肝散等。
注意點:理氣舒肝藥應中病即止,否則,因其辛香溫燥,易致陰傷火動,故宜酌加白芍、川芎等藥以和血護肝陰。肝鬱橫逆一般以疏氣、散氣為主;若疏泄不及則宜和血健脾調中,一般多用逍遙散。對氣實之五郁,則宜用越鞠丸方。理氣疏肝法常用證而伍用理脾、和胃、化痰、通絡、清和溫經等法。
2、理氣和胃
適應症:肝失疏泄,橫逆犯胃,胃氣上逆致脘腹脹滿痞痛,噯氣吞酸,飲食澀滯等。
常用方:溫膽湯、二陳湯、保和丸、消導二陳湯等。
注意點:宜理氣舒肝與和胃降逆法並用。因病因不同,影響臟腑有別,故臨證時宜從較多的理氣和胃方藥中酌證選用,一般用二陳湯配保和丸以消食化積;如大便乾結,宿食不下,應配小承氣湯消積通便;如脾虛不運,則宜四君子湯配內金、麥芽、山楂等藥為治。
3、理氣行水法
適應症:氣鬱致水液滯留體內,脘腹脹滿不適之證。
常用方:五皮飲等。
注意點:氣鬱不化則水濕停聚,可現大腹水腫,小便不利。治水宜先治氣理氣。因水液的運行,有賴於肺氣的通調,脾氣的運化和腎氣的蒸騰,與肝氣的疏泄亦有一定的關係。故理氣法雖非消水之主法,但卻為有利行水的重要一環,若理氣與行水藥配伍,則可收氣治水治,氣行水行之效。如形氣俱實則宜舟車丸逐水。
4、理氣化痰法
適應症:氣鬱生痰,痰氣鬱結,則呈咽喉不適,狀如“炙臠”,或為癭瘤之證。
常用方:半夏厚朴湯、順氣導痰湯等。
注意點:此法宜疏肝理氣與化痰之藥配伍。如氣鬱與濕痰互結致咳嗽、胸悶、嘔吐眩悸者,則宜二陳湯;治中風痰迷,神昏舌強則用滌痰湯;治一切痰厥則用導痰湯。
5、理氣調經法
適應證:婦女因情志不舒所致之月經失調、趕前錯後,痛經、崩漏,行經前兩脅及乳房脹痛,心煩易怒,或閉經諸證。
常用方:逍遙散、三棱煎、烏藥散、宣郁通經湯、蒼附導痰丸等。
注意點:理氣調經之宜健脾化痰,可用蒼附導痰丸;理氣調經之宜疏肝和營者,宜逍遙散;疏肝通經可用宣郁通經湯;疏肝止痛,宜選加味烏藥散;理氣調經兼消痞,則用三棱煎。
6、理氣通淋法
適應症:膀胱氣化不利,濕熱氣結所引起的各種淋證。
常用方:沉香散、沉香降氣散等。
注意點:治淋證除需因證而清濕熱通淋外,須注意配合理氣之藥,使解除少腹墜脹疼痛,並加強通淋排石之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