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不化津

氣不化津是中醫對津液疾病中病機的描述,指臟腑氣化功能失常,就會導致津液代謝異常而生疾病,常見因氣不化津而導致的津液疾病證型有津液虧損證、水飲內停證、水濕泛濫證等。

中文名稱氣不化津
英文名稱failure of qi transforming fluid
定  義陽氣虛損,蒸化作用減退,水津不能氣化的病理變化。
套用學科中醫藥學(一級學科),中醫基礎理論(二級學科),病機(三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氣不化津
  • 類別:中醫基礎術語
解讀,1、津液的概念及代謝,2、氣化的概念,3、氣不化津,中醫套用,1、津液虧損證(津液不足證),2、水飲內停證,3、水濕泛濫證,4、寒濕證,5、濕熱證,6、寒痰證,7、濕痰證,

解讀

1、津液的概念及代謝

津液,是機體一切正常水液的總稱,包括各臟腑形體官竅的內在液體及其正常的分泌物。津液是構成人體和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津液所包括的內容非常廣泛,機體內除了藏於臟腑中的精和運行於脈管內的血之外,其他所有正常的液體都屬於津液。因此,津液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之一。
津液在體內的代謝,是一個包括生成、輸布和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動的複雜過程。這一過程涉及多個臟腑的生理功能,是多個臟腑相互協調配合的結果。《素問·經脈別論》對此作了簡要的概括:“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津液來源於飲食水谷,通過脾胃的運化及有關臟腑的生理功能而生成。胃、小腸、大腸所吸收的水谷精微及水液,均上輸於脾,通過脾氣的轉輸作用布散到全身。這就是“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的津液生成過程。可見,津液的生成主要與脾、胃、小腸、大腸等臟腑的生理活動有關。若脾氣的運化及胃腸的吸收功能虛虧或失調,都會影響津液的生成,導致津液不足的病變。
津液在體內的輸布主要依賴於腎氣的蒸化和調控、脾氣的運化、肺氣的宣降、肝氣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津液的正常輸布是多個臟腑生理功能密切協調、相互配合的結果,是人體生理活動的綜合體現。
津液的排泄主要通過排出尿液和汗液來完成。除此之外,呼氣和糞便也將帶走一些水分。因此,津液的排泄主要與腎、肺、脾的生理功能有關。腎為水髒,腎氣的蒸化作用,將臟腑代謝產生的下輸到腎或膀胱的濁液分為清濁兩個部分:清者重新吸收布散至全身,濁者則成為尿液,所以尿液的產生依賴於腎氣的蒸化功能。尿液貯存於膀胱,當貯存的尿液達到一定量時,則在腎氣的推動激發作用下排出體外;肺氣宣發,將津液外輸於體表皮毛,津液在氣的蒸騰激發作用下,形成汗液由汗孔排出體外。

2、氣化的概念

氣的運動而產生的各種變化稱為氣化。諸如體內精微物質的化生及輸布,精微物質之間、精微物質與能量之間的互相轉化,以及廢物的排泄等等都屬氣化。在中醫學中,氣化實際上是指由人體之氣的運動而引起的精氣血津液等物質與能量的新陳代謝過程,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徵之一,與古代哲學中氣化是指宇宙萬物的發生髮展與變化的概念有別。

3、氣不化津

由上可見,津液的生成、輸布與排泄均依賴於五臟之氣的氣化作用而得以完成,尤其與肺、脾、腎三髒關係密切,如果因外感六淫、內傷七情等原因使肺、脾、腎三髒氣化功能失常,就會導致氣不化津,而使津液滯留於體內,成痰,成飲,蓄水內停等,導致人體疾病的發生。

中醫套用

常見氣不化津所致病證舉例

1、津液虧損證(津液不足證)

主症:口乾咽燥,唇燥而裂,皮膚枯燥,小便短少,大便乾結。
副症:乾咳失音,目澀少淚,多飲,多食,多尿。
舌脈: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療法則:增補津液。
代表方劑:增液湯,清燥救肺湯,麻子仁丸,益胃湯。

2、水飲內停證

主症:咳唾清稀痰涎,喘急倚息不得臥,或咳嗽痛引胸脅,胃痞,腹脹,胃中或腸間有水聲,泛惡嘔吐。
副症:眩暈,心悸、咳喘、胸悶短氣,口不渴,四肢水腫。
舌脈:舌淡,苔白膩或白滑,脈弦滑或弦緊。
治療法則:溫化痰飲,攻逐水飲,溫陽利水化飲,瀉肺逐飲。
代表方劑:苓桂術甘場,小青龍湯,十棗湯,真武湯、葶藶大棗瀉肺湯等。

3、水濕泛濫證

主症:面目、四肢浮腫,甚則出現胸水、腹水。
副症:胸悶身重,納呆,泛惡欲吐,小便不利。
舌脈:苔白膩,脈沉。
治療法則:化濕利水。
代表方劑:五苓散合五皮飲。

4、寒濕證

主症:頭身困重,脘悶腹脹,形寒肢冷。
副症:面浮身腫;腰部或關節疼痛屈伸不得;痢下白色粘凍,或白多赤少,腹痛,里急後重;或腹痛腸鳴,瀉下清稀;或暴起嘔吐下利,瀉下清稀或如米泔水;或胃脘悶痛。
舌脈:舌淡苔白膩或白滑,脈濡緩。
治療法則:溫寒祛濕。
代表方劑:胃苓湯、藿香正氣散、蠲痹湯。

5、濕熱證

主症:身熱不暢,渴不多飲,胸腹脹悶。
副症:頭身困重,納呆泛惡,便溏不爽或里急後重,下痢赤白;尿赤不利或點滴不通,或面目發黃,關節紅腫熱痛。
舌脈:苔黃膩,脈滑數。
治療法則:清熱利濕、清熱化濕。
代表方劑: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茵陳蒿湯、八正散。

6、寒痰證

主症:惡寒、咳吐稀痰或肢冷、骨節腫痛、肢節活動不利。
副症:胸悶咳喘或胃脘脹悶,形寒肢冷,尿清便溏。
舌脈:舌淡、苔白、脈沉滑或浮緊。
治療法則:溫化寒痰。
代表方劑: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小半夏加茯苓湯。

7、濕痰證

主症:咳嗽痰多,色白清稀,或嘔吐痰涎。
副症:胸部痞悶;或呼吸急促,喉間痰鳴。或噁心嘔吐,肢體困重,或神識昏迷,喉間痰鳴,或頭暈目眩。
舌脈:苔厚膩,脈濡滑。
治療法則:燥濕化痰。
代表方劑:二陳湯、三子養親湯、滌痰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