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候學

中醫病候學是研究中醫證候的複合病機狀態的學問,是病、證、候三級診斷的一個環節。《中醫病候學》是《中醫證候學》的姊妹篇,是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的基礎論著之一。該書與《中醫證候學》相銜接,將全面論述表象病機化和因此而產生的75個證象,以及由證象如何組成322個複合病機模型的過程和具體的322候。

病候概述,診斷經緯,病候診斷,表象病機化,病機單位化,組合形態化,證象分類,322病候,病候舉偶,

病候概述

病候是病證的基本體現,是複合的病機狀態在臨床上的具體組合形式,是病證最基本的診斷模型,是由多個證象所組成的,即三個及三個以上的單位病機所構成。表述上用“病層+病機狀態”,也就是病機在相應病變層次上的形態和運動趨勢,如“衛氣失宣候”。沒有病候的存在就體現不了生動的病證的形態。例如沒有衛氣失宣候或肺氣失宣候等病候的描述,也就不能體現傷風病肺衛風寒證的存在狀態。任何病證都是通過對其具體的病候的診斷,來認識病證的現實整體病機的。

診斷經緯

現代有認為“病”是經線(縱向)診斷,“證”是緯線(橫向)診斷,但從病、證、候三級診斷程式而言:“證”又是經線的縱向,“候”才是真正的橫向的緯線。就以外感病為例,雖然水化、火化、水火合化的橫向發展過程,但在每一發展過程中,仍然是呈經線縱向發展的。因為每一發展過程都是必須由眾多的“候”來體現,因此只有“候”才是真正的橫向性的緯線,只有“候”的存在,才能構織起完整的病證經緯,才是完整的所謂“診斷經緯”。
中醫病候學
中醫病候學
證與候分開的思想,不是我們的首創,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是以“病症”為綱,以“候”為目為最早的證候學專著,是以證率候的先驅。而後世學者雖在內容上有“證”與“候”的實際區分,但在用詞方面尚不嚴格,時或稱為“證”,時又稱作“候”。例如濕熱證·濕遏熱伏之候,少陰證·陽氣浮越之候。 其次,本來“證”、“候”是分明的,但因未能規範證與候的內涵,便造成概念不清,導致表述形式上的混淆。如稱為濕熱之候·濕遏熱伏之證,少陰之候·陽氣浮越之證。因此“證”與“候”的區分並非簡單的人為的字詞上的分別解析,而是臨床上的客觀需要。嘗觀歷代名醫醫案,累見對“證”、“候”分別作出診斷的案語。如中焦濕熱證·濕竭欲化燥之候也;下焦虛寒證·陽氣欲脫之候也。肝風內動之證·風陽入絡之候也,或肝風上翔之候也;中宮宿食化火之候也……舉不勝舉。
當今證候專著亦常以病因名證。如濕熱證、寒濕證、血瘀證、氣滯證、風痰證、寒痰證、氣虛證等或稱為基礎證,或稱為全身證,以病因命證是無可非議的。但是一證一方的格局是不符合臨床實際,與傳統內容相比,亦難免有過簡之嫌。一種病因所導致的病機變化,決非如此單純。由於病機變化不同而引起的同一病因而不同的臨床表現,就決非一證一方所能概括。就如氣虛一證除單純氣虛有臟腑不同之外,更有由氣虛所導致的氣虛下陷、氣不攝血、氣不攝津、氣虛不化、氣隨血脫等,不同病機變化所導致的臨床不同表現,就不能沒有區分,這就必然導致“候”的出現。用“候”從病變層次上展現病機形態,體現同一證中的不同病機表現,是客觀的需要,決不是人為的主觀願望。

病候診斷

病候診斷是病、證、候三級診斷中的最基本的又是最根本的診斷程式。因為病候的診斷是對病證的當前病機形勢作出全面準確具體的診斷,是對病證發展過程中的階段性病情本質的概括。具體反映著疾病某一階段的邪正消長或陰陽失調的病機形態,既反映著病機變化的共同性,也包含著階段的個體特異性,是對疾病進行動態觀察和程式診斷的基本形式。《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云:“凡覺中風,先審六經之候。”
病候的診斷說到底就是對病機的診斷,是由多種病機要素所組成的病機形態的具體體現,能反映多種病證的共性,而又能突出階段的時空差異,即病候的個性,其內容包括病因作用於病位的基本反映狀態,能標誌當前病機變化的部位、範圍和層次,應有具體的空間特點。同時又要能提示疾病發展過程中的定向演進趨勢和動態變化,具有鮮明的階段性和時向性,這就是對病候診斷的內容和要求。
病候診斷過程︰表象病機化→病機單位化→組合形態化

表象病機化

因為病候診斷是對病機形態的診斷,因此,任何表象,即症象、脈象、舌象,都必須能體現出疾病的病機,將出現的每一表象,都從病機的角度來分析、歸納,使之轉化為病機單位,即為病候診斷的基礎。每一病機單位,都是病候診斷中的組織單元,都能作為任何相關的病候組織基礎。

病機單位化

病候的病機本來是複雜多變的,但為了診斷上的需要又必須從單一的病機著手,即通過表象病機化的過程,將諸多表象轉化為單一的病機,即為病機單位。使每一病機單位只能反映一定的病機形層和一定的病機態勢,只準成為單一病機元素,而不能有一個病機含有一個以上的病機形層和病機態勢。如“經氣不宣”,就不能含經脈不利,更不能跨出病機形層,含絡脈不利。這種嚴格的劃分病機單位是為了識別表象的病機以及識別病候的組織形態。這就是病機單位化的過程。

組合形態化

病候的病機組合是複雜多變的,不同的病候有不同的病機組合,形成了鮮明的病候個體特異性。病候的病機形態是由多個病機單位所組成,因而不僅涉及多層次的病機單位,而且不同形態的病機單位也必然會同時出現在同一病候的病機結構之中,因而構成了不同的病機結構和形態,從而體現出了複雜性和多變性,亦即病候的個體差異。為臨床識別和診斷提供依據。
病候診斷的程式是:“表象——病機——候”,從分析表象入手,使之轉化為對病機認識,然後歸納提純為單位病機,稱之為“證象”。按照病候的組合要求,幾個不同的病機單位,按一定的排列順序建立病候的病機形態模型。至此即標誌著整個診斷程式的完成。
症象﹦症狀、特徵
病候﹦病機形態模型←證象﹦單位病機←表象﹦ 脈象﹦脈形、脈息
舌象﹦舌質、舌苔

證象分類

1.腠理:腠理不宣、腠理不實、腠理失調;
2.經絡:經脈不宣、經脈不利、經脈不和、經脈不榮、絡脈不宣、絡脈不利、絡脈不和、絡脈不榮;
3.空竅:清空不宣、清竅不宣、清空不寧、清空失養、清竅不利;
4.氣機:氣機不宣、氣機不利、氣機鬱結、氣機閉塞、氣機不降、氣機不升、氣機下陷、氣機沖逆、氣機逆亂、氣機失充、氣機失養、氣機脫絕;
5.神志:神志昏蒙、神志不清、神志蒙閉、神志不寧、神氣不振、神氣散脫;
6.津液:氣不化津、氣化不行、津不化氣、津氣蘊蒸、津氣蘊灼、熱迫津泄、津氣蘊熾、水谷不分、津液消灼、熱蒸津泄、津液不固、津液枯涸、津液脫竭;
7.營血:營氣蘊蒸、營氣蘊灼、營氣失養、營氣失營、血滯不行、血滯瘀結、血液蘊蒸、血液蘊熾、絡瘀血溢、絡血妄行、血液失養、血液失營、血液不固;
8.陰陽:陽氣不宣、陽氣不行、陽氣閉塞、陽氣不和、陽氣怫鬱、陽氣浮越、陽氣不振、陽氣脫絕、陰液蘊蒸、陰液蘊灼、陰液蘊熾、陰液失養、陰液不固、陰液消涸、陰液脫竭。

322病候

H001衛氣失宣候 H002衛氣鬱蒸候 H003衛氣不振候 H004衛氣虛郁候 H005衛陽失宣候
H006衛陽怫鬱候 H007衛陽鬱閉候 H008衛陽鬱蒸候 H009衛陽不振候 H010衛陽虛郁候
H011衛陽不固候 H012營衛郁滯候 H013營衛鬱蒸候 H014營衛郁熾候 H015營衛虛弱候
H016營衛虛郁候 H017營衛失調候 H018營衛不行候 H019營氣失宣候 H020營氣鬱蒸候
H021氣營蘊蒸候 H022氣營灼候 H023氣營蘊閉候 H024營血失宣候 H025營血鬱蒸候
H026營血鬱閉候 H027營血蒸灼候 H028營血蘊閉候 H029營血失養候 H030營液蒸灼候
H031營陰消灼候 H032營陰失養候 H033清氣失宣候 H034清氣鬱遏候 H035 清氣鬱蒸候
H036清氣鬱熾候 H037清氣鬱閉候 H038 清氣鬱陷候 H039清氣怫鬱候 H040清氣蘊蒸候
H041清氣蘊熾候 H042清氣失寧候 H043清氣鬱滯候 H044清氣不化候 H045清氣鬱逆候
H046清氣逆亂候 H047清氣鬱結候 H048清氣閉厥候 H049清氣虛郁候 H050清氣虛滯候
H051清氣厥脫候 H052清氣虛蒸候 H053清氣虛陷候 H054清氣不升候 H055清氣下陷候
H056清陽失宣候 H057清陽郁遏候 H058清陽郁滯候 H059清陽怫鬱候 H060清陽鬱蒸候
H061清陽郁熾候 H062清陽鬱閉候 H063清陽鬱結候 H064清陽郁逆候 H065清陽逆亂候
H066清陽郁陷候 H067清陽郁痹候 H068清陽不行候 H069清陽不化候 H070清陽失位候
H071清陽蒙閉候 H072清陽閉厥候 H073清陽虛郁候 H074清陽虛陷候 H075清陽虛閉候
H076清陽失調候 H077清陽虛滯候 H078清陽虛結候 H079清陽虛熾候 H080清陽不升候
H081清陽下陷候 H082樞機郁遏候 H083樞機郁滯候 H084樞機鬱蒸候 H085樞機郁熾候
H086樞機鬱結候 H087樞機虛蒸候 H088樞機虛郁候 H089津氣不化候 H090津氣鬱滯候
H091津氣鬱結候 H092氣虛不化候 H093津氣鬱蒸候 H094津氣鬱熾候 H095津氣蘊蒸候
H096津氣灼候 H097津氣蒸閉候 H098津氣蘊閉候 H099津氣蒸熾候 H100津氣燥結候
H101津氣煎迫候 H102津氣熾逆候 H103津氣陷閉候 H104津氣熾閉候 H105津氣閉厥候
H106津氣虛灼候 H107津氣虛閉候 H108津氣閉脫候 H109津氣不布候 H110津氣不固候
H111氣液消灼候 H112氣液消涸候 H113氣液脫絕候 H114液竭陽脫候 H115氣液鬱蒸候
H116液竭陽郁候 H117氣液郁滯候 H118氣液煎迫候 H119氣液閉厥候 H120氣液虛郁候
H121氣液虛逆候 H122氣液虛滯候 H123氣液不化候 H124氣液虛燥候 H125氣液虛閉候
H126氣液不固候 H127氣血郁滯候 H128氣血郁遏候 H129氣血怫鬱候 H130氣血郁逆候
H131氣血瘀結候 H132氣血鬱蒸候 H133氣血郁熾候 H134氣血蘊蒸候 H135氣血蘊熾候
H136氣血兩燔候 H137氣血蒸熾候 H138氣血燥結候 H139氣血煎迫候 H140氣血熾閉候
H141氣血閉脫候 H142氣血失養候 H143氣血失調候 H144氣血虛結候 H145氣血虛郁候
H146氣血虛蒸候 H147氣血虛熾候 H148氣虛不攝候 H149血虛陽浮候 H150氣血厥脫候
H151氣血脫絕候 H152氣陰鬱蒸候 H153氣陰蘊蒸候 H154氣陰消灼候 H155氣陰兩虛候
H156氣陰虛郁候 H157氣陰虛滯候 H158氣陰不化候 H159氣陰虛燥候 H160氣陰虛蒸候
H161氣陰不攝候 H162氣陰不固候 H163氣陰閉脫候 H164氣陰竭絕候 H165陽氣亢逆候
H166陽氣厥逆候 H167陽郁不化候 H168陽滯不化候 H169陽虛不化候 H170陽氣虛滯候
H171陽氣虛結候 H172陽氣虛郁候 H173陽氣虛熾候 H174陽氣虛逆候 H175陽虛失納候
H176陽虛失固候 H177陽虛失攝候 H178陽氣虛損候 H179陽損及陰候 H180陽氣閉脫候
H181陽氣厥脫候 H182虛陽浮越候 H183陽氣虛脫候 H184血液鬱結候 H185血液蘊蒸候
H186血液鬱蒸候 H187血液燔灼候 H188血液閉厥候 H189血液閉脫候 H190血液郁滯候
H191血液虛燥候 H192血液消灼候 H193血液消涸候 H194陰血蘊熾候 H195陰血煎迫候
H196陰血閉厥候 H197陰血閉脫候 H198陰血失養候 H199陰血虛郁候 H200陰血虛滯候
H201陰血虛蒸候 H202陰血消灼候 H203陰血虛燥候 H204陰血虛損候 H205陰枯火熾候
H206陰液煎迫候 H207陰液虛燥候 H208陰液閉厥候 H209陰液厥脫候 H210陰液消灼候
H211陰液枯涸候 H212陰虛陽浮候 H213陰竭陽厥候 H214陰竭陽越候 H215陰竭陽脫候
H216陰虛失養候 H217陰虛陽弱候 H218陰虛陽郁候 H219陰虛不化候 H220陰虛失納候
H221陰虛失攝候 H222陰虛不固候 H223陰精不固候 H224真陰虛損候 H225陰損及陽候
H226肺氣失宣候 H227肺失宣降候 H228肺氣鬱閉候 H229肺氣鬱痹候 H230肺氣失充候
H231肺陽失宣候 H232肺陽不布候 H233肺絡失宣候 H234肺失清肅候 H235肺陰失養候
H236心神失寧候 H237心氣不振候 H238心陽亢盛候 H239心陽失宣候 H240心陽閉塞候
H241心陽不振候 H242心絡失宣候 H243心血失養候 H244心陰失養候 H245心陰虛滯候
H246胃氣不醒候 H247胃氣失和候 H248胃失和降候 H249胃氣鬱結候 H250胃氣不振候
H251胃陽失和候 H252胃陽虛逆候 H253胃陽不振候 H254胃絡失和候 H255胃陰消涸候
H256脾氣失運候 H257脾胃郁滯候 H258中氣鬱結候 H259中氣窒閉候 H260脾氣不健候
H261脾氣虛滯候 H262脾氣虛結候 H263脾胃不和候 H264脾陽失運候 H265脾陽鬱閉候
H266脾陽鬱結候 H267中陽郁滯候 H268中陽閉塞候 H269中陽不和候 H270脾陽虛滯候
H271脾陽不振候 H272脾陰消涸候 H273膽氣鬱滯候 H274膽氣鬱結候 H275膽氣不振候
H276木火郁遏候 H277木火郁滯候 H278木火鬱閉候 H279木火郁逆候 H280木火鬱蒸候
H281木火郁熾候 H282木火蘊熾候 H283木火升逆候 H284木火熾逆候 H285木火蘊閉候
H286木火閉厥候 H287木火虛蒸候 H288木火虛熾候 H289木火虛逆候 H290肝氣失疏候
H291肝氣鬱結候 H292肝氣橫逆候 H293肝氣不振候 H294肝氣失調候 H295肝陽亢盛候
H296肝陽失宣候 H297肝陽閉塞候 H298肝陽失和候 H299肝陽不振候 H300肝絡失宣候
H301肝絡失和候 H302肝血失養候 H303肝陰虛滯候 H304肝陰失養候 H305腎氣失宣候
H306腎氣鬱結候 H307腎氣不充候 H308腎陽失宣候 H309腎陽閉塞候 H310腎陽不振候
H311腎陽不化候 H312腎陽虛結候 H313腎陽虛逆候 H314腎絡失宣候 H315腎陰消灼候
H316腎陰虛熾候 H317腎陰虛滯候 H318腎陰失養候 H319君相失寧候 H320心腎不交候
H321龍雷不藏候 H322火不歸元候

病候舉偶

四、氣營蒸灼候(H022)
氣營蒸灼候為營熱證中之急重證,溫熱之邪燔於氣分和營分,消灼津液,擾亂神明,若治療稍有失誤,內陷、閉厥立刻可至。即吳坤安所謂: “否則熱灼陰傷,邪熱內閉,為內閉外脫之症矣。”多由氣營鬱蒸候或氣營蘊蒸候治有失誤,內熱轉熾而成。治則當急急清透,兼顧津液,使營熱轉透出於氣分,不致內陷入血,則望漸得透解。
通稱: 溫邪入營,熱灼氣營,氣營兩熾,氣營兩燔,邪入心包。
診斷區域:
:[中醫]: 溫病,溫熱挾痰,伏溫,溫病發斑,溫邪誤火成毒發斑,暑風,暑溫,濕溫,溫疫,疫喉痧,心瘧。
[西醫]: 乙腦普通型,猩紅熱。
證: 肺胃風熱,心肺燥熱,心胃燥熱,心膽風火,心胃濕火,心營濕火,心胃燥火。
病位: 心肺,心胃,心膽。
病因: 風熱,風火,燥火,濕火。
病機: 蘊灼。氣營蒸灼候或由氣分熱邪轉熾,深入營分,或營分熱邪轉透出氣分。氣營同時燔灼,消灼津液,蒙擾神明。然多由氣營蘊蒸候失誤,熱邪轉熾而成。
附圖70: 氣營蒸灼候病機結構式示意圖
1.氣營蘊蒸候-津氣蘊蒸+津氣蘊灼-營熱蘊蒸+營熱蘊灼+津液消灼
2.津氣蘊灼→津液消灼、氣機不降
↓+
營熱蘊灼→神志不寧→神志昏蒙
病形: 蘊灼;病層: 里;病態: 動;
病性: 陽; 病質: 實;病勢: 重,深,急。
證象組合: 氣灼+營灼+液灼+神擾+神蒙+氣逆
主症: 【津氣蒸灼】症象:①壯熱有汗,②口渴引飲,③汗出,④惡熱,⑤氣穢,⑥便閉尿赤。
舌象: 苔白黃少津。
【營熱蘊灼】症象:①熱以夜甚,②面紅唇赤,③目赤,④斑疹,⑤鼻衄。
舌象: 舌絳光。
副症: 【津液消灼】症象:①唇焦,舌乾咽燥,②喉啞咽痛,③口糜,④下利黃水,⑤鼻乾齒黑。
脈象: 脈濡弱數。
【神志不寧】症象:①心煩,②不眠,③多言。
賓症: 【神志昏蒙】症象:①神昏,②時時譫語。
【氣機不降】症象:①咳嗽,②氣喘,③呃逆,④胸悶氣粗。
臨床以氣營均見熱邪燔灼之象為主,前後常以舌診為主要診斷依據,如吳鞠通以舌赤中黃,吳坤安以舌苔紅中間白,或白中兼紅。此外以熱甚神昏而出現神志症象,也是重要佐證。吳鞠通以脈弱而數為熱甚津傷之徵。
鑑別診斷:
附圖71: 氣營蒸灼候 鑑別式示意圖
氣營蒸灼候-津氣蘊灼+血熱蘊蒸=營血蘊蒸候
└— -營熱蘊灼+血熱蘊熾=氣血兩燔候
三者同屬蘊灼病機,氣營蒸灼候系溫熱之邪燔灼於氣分、營分。營血蘊蒸候則為溫熱之邪燔灼於營分、血分,病機尤深一層。氣血兩燔候則為溫熱之邪燔灼於氣分、血分,病亦較深重。
傳變預測:
附圖72: 氣營蒸灼候 傳變式示意圖
氣營蒸灼候-神志昏蒙+神志蒙閉+陽氣、絡脈不和→氣營蘊閉候
└入血 +血熱蘊蒸-津氣蘊灼→營血蘊蒸候+神志昏蒙→營血蘊閉候
└— 營熱蘊灼→氣血兩燔候+神志蒙閉→氣血熾閉候
氣營蒸灼候,邪熱失於清透,內陷蒙閉心包,陡動肝風而成氣營蘊閉候之危證。或由營分內陷血分而成營血蘊蒸候,或由氣分內陷血分而成氣血兩燔候。二者失治,均可以轉成營血蘊閉候或氣血熾閉候等危重險證。
辨證:
定位: 心肺: 偏重於氣分見症,多發疹,咳嗽氣喘。
心胃: 偏重於營分見症,多發斑,口渴煩躁。
心膽: 更兼見木火內熾之口苦,目赤,煩悶躁擾。
定性: 燥火濕火參照氣營蘊蒸候。
風火: 多見神志昏亂。
定量: 1.發熱時高,渴喜冷飲,心煩神昏,舌絳少苔多;
2.壯熱不退,口渴喜飲,煩躁時蒙,舌絳多苔少;
3.壯熱夜甚,大渴引飲或反不飲,發狂時譫,舌絳乾無津。
論治:
1.隨機立法: 氣營蒸灼候以溫熱燔灼於氣營,消灼津液,蒙擾神明,立有陰傷邪陷內閉之勢,故其治則當急急清透泄熱為主,以救津液而醒神明,稍緩則有變壞之虞。吳坤安曰: “當清熱以開泄其邪,使邪從肺達為妥,否則熱灼陰傷,邪熱內閉,為內閉外脫之症矣。”
2.隨位立法: 病在肺胃,邪偏於氣,當以清泄氣分為主,使邪從肌表汗、疹、斑、 外達,即吳坤安雲: 使邪從肺達為妥。病在心,邪偏於營分,以清營透熱為主,務使營熱速透出氣分而解。尚宜兼用苦寒以降君相之火。病兼膽,當兼降木火,清肝膽。
3.隨因立法: 燥火宜辛涼甘寒,輕清透達,不可妄行辛香,苦寒亦忌多用。濕火宜芳香化濁,甘淡滲利以泄濕透熱,可兼苦寒燥濕泄火。火蒸痰動,故清泄之外,多兼參以清化熱痰之品。風火,外風引動內風,必兼輕清涼透肝膽風熱。
4.隨症立法: 清透泄熱為其總則,如熱邪有內閉之勢,可先投清芳開竅醒神,如安宮牛黃丸、牛黃清心丸、紫雪丹之類,余如鬱金、菖蒲、天竺黃、川貝化痰開竅,亦可參用。發疹者可參以辛涼透表,如牛蒡子、連翹、銀花之類,咽痛音啞,參用清熱利竅之品,如射干、牛蒡子、人中黃之類。
方症:
1.加減銀翹散症: 《溫病條辨》方。適用於心肺燥火證,治瘧邪逆傳心包,症見發熱昏狂,譫語煩渴,舌赤苔黃,脈弱而數。
金銀花八分,連翹一錢,玄參五分,麥門冬五分,犀角五分,竹葉三分。為粗末,每服五錢,水煎去渣,加入荷葉汁二、三匙,內服,日三次。
2.化斑湯症: 《溫病條辨》方。功能清熱涼血,滋陰解毒。治溫病發斑,高熱口渴,神昏譫語。
石膏一兩,知母四錢,生甘草三錢,玄參三錢,犀角二錢,粳米一合。水煎服。
3.加減清宮湯症: 《溫病條辨》方。治濕溫,邪入心包,神昏肢逆。
犀角3g,連翹心、赤小豆皮9g,元參、竹葉、銀花6g。
4.清宮湯症: 《溫病條辨》方。功能清心熱,養陰液。治溫病誤用污法,汗出過多,耗傷心液,邪陷心包而致的神昏譫語。
玄參心、連心麥門冬9g,蓮子心1.5g,竹葉卷心、連翹心、犀角尖(磨汁沖服)6g。水煎服。
5.清泄氣營 方症: 金子久方。清泄氣營,以冀保津存液,治潮熱一日輕,一日重。
羚羊、西洋參、鮮生地、鮮石斛、元參、知母、池菊、桑葉、丹皮、青蒿子、蔞仁、風化硝。安宮牛黃丸、
摘錄:
1.吳坤安: 疫邪入上焦,如口糜丹疹,喉啞咽痛,舌苔紅中間白,或白中兼紅,此邪在肺與包絡,宜犀角、鮮生地、元參、連翹、石菖蒲、鬱金、牛蒡子、射干、銀花、人中白之類。(《傷寒指掌》卷四23)
熱因濕邪遏伏,宜泄濕以透熱,如犀角、滑石、茯苓皮、豬苓、苡仁、茵陳、黃柏之類。(《傷寒指掌》卷一22)
若見舌絳如朱,目赤如火,口燥唇裂,汗出津津,此陽明血熱,邪從內發,已遍三焦,即陽明熱病也。切忌風藥升散,宜涼膈散去芒硝、大黃加石膏、牛蒡、赤芍、鮮生地、牡丹皮主之;大便秘者去硝留黃。(《傷寒指掌》卷一55)
溫毒,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或天時亢旱久燥,溫疫流行,發為赤斑丹疹,其毒彌滿三焦,目赤舌絳,汗出津津,切忌風藥升散,宜涼膈散去芒硝、大黃加石膏、牛蒡、赤芍、人中黃,大便秘者去硝留黃。(《傷寒指掌》卷三35)
若遇天時亢旱,熱疫流行,毒蘊三焦,目赤舌絳,斑疹丹赤,汗出津津,陽明血熱,便閉,宜涼膈散去芒硝加鮮生地、牛蒡子、人中黃清之。(《傷寒指掌》卷四20)
如見身發斑疹,舌黃燥厚,當涼膈疏斑,如連翹、薄荷、生梔、石膏、牛蒡、杏仁、枳實、黃芩之類。(《傷寒指掌》卷四55)
凡痧瘄等症,外雖透達,易隱易回,而身熱不除,漸加喘咳,腹脹咽痛,喉啞齦爛,神昏欲寐,或兼赤利等症者,此系失潮伏邪在內,危症也。急宜散邪解毒,如犀角、連翹、牛蒡、射干、元參、杏仁、查肉、人中黃、淨銀花、西黃、通草之類。(《傷寒指掌》卷三43)
2.吳鞠通: 太陰溫病,不可發汗,發汗而汗不出者,必發斑疹;汗出過多者,必神昏譫語。發斑者,化斑湯主之。發疹者,銀翹散去豆豉加細生地、丹皮、大青葉,倍元參主之。禁升麻、柴胡、當歸、防風、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譫語者,清宮湯主之,牛黃丸、紫雪丹、局方至寶丹亦主之。(《溫病條辨》卷一)
太陰溫病,不可發汗,發汗而汗不出者,必發斑疹;汗出過多者,必神昏譫語。發斑者,化斑湯主之。(《溫病條辨》卷一29)
陽明發斑者,化斑湯主之。(《溫病條辨》卷一30)
濕溫,邪入心包,神昏肢逆,清宮湯去蓮心、麥冬,加銀花、赤小豆皮,煎送至寶丹或紫雪丹亦可。(霖按: 濕溫,邪入心包,此方宜去元參、銀花,可加丹皮、郁盒、石菖蒲以開之,若因火痰內閉,更加牛黃、天竹黃、川貝、竹瀝之屬,以清火豁痰,設譫語神昏狂亂,舌見紅心點點者,非加黃連、金汁不解。)(《溫病條辨》卷一67)
暑溫,蔓延三焦,舌滑微黃,邪在氣分者,三石湯主之,邪氣久留,舌絳苔少,熱搏血分者,加味清宮湯主之。神識不清,熱閉內竅者,先與紫雪丹再與清宮湯。(《溫病條辨》卷二44)
3.曹炳章: 再邪已入營,則舌色絳,胃火爍津,則中心乾者,乃心胃火燔,劫爍津液,宜生地、犀角、黃連、石膏等以清營熱而救胃津,或白虎湯加犀、地、竹葉、蓮芯、黃連亦妙。若干絳延及舌尖者,為津乾火盛,宜玉女煎,再加西洋參、花粉、蔗漿、梨汁。(《彩圖辨舌指南》卷二29)
4.董廢翁: 斑已出而口乾,脈洪者,竹葉石膏湯化之,或配涼藥一二味,生地、丹皮之屬,洪而無力,兼體虛煩渴者加人參、寸麥冬、知母,令汗出自愈。又犀角地黃湯入酒黃連、桔梗、元參、薄荷、花粉之類,熱甚者,口乾舌燥苔黃,合白虎湯,以斑盡為度。
按: 氣營蒸灼候,內火燔灼,耗傷津液,是故清透之中,必兼甘涼之品,以生津滋液,一以護陰,一以墊托,使伏熱不致內戀而盡達於外,即曹炳章: “心胃火燔,劫爍津液,宜清營熱而救胃津”之意。與氣營蘊蒸候伏熱尚輕,津液未傷,滋潤反致膩滯邪機者有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