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周刊

《民俗周刊》,先後由鐘敬文、容肇祖、劉萬章任編輯。1933年3月復刊後,由容肇祖編輯,出至123期停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民俗周刊
  • 編輯:鐘敬文、容肇祖
  • 復刊:1933年3月
  • 停刊:123期
創刊號,源流與發展,影響與價值,

創刊號

《民俗周刊》,1928年3月始刊,至1930年4月出到110 期暫時停刊,是民俗學、民間文學刊物。廣州國立中山大學語言歷史學研究所民俗學會編印。其前身是《民間文藝》周刊。

源流與發展

顧頡剛的《發刊詞》說:“因放寬範圍,收及宗教風俗材料”,故將原《民間文藝》改為《民俗》。並表明:“要把幾千年埋沒著的民眾藝術、民眾信仰、民眾習慣一層一層地發掘出來!”“要打破以聖賢為中心的歷史,建設全民眾的歷史”。
《民俗周刊》刊載民間文學作品、風俗、信仰資料以及研究、評論、通訊、訊息等。共發表有關民間文學的文章100多篇,傳說故事300多個,歌謠、諺語、謎語200餘組,來自20餘省。不少歌謠附有注釋或說明。文章內容廣涉神話、傳說、故事、歌謠、諺語、謎語、歇後語等,而以談論歌謠和傳說故事的占多數。文章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就一類傳說、故事(如梁祝王昭君蛇郎、熊人婆等)或一類歌謠(如月光娘、山喜鵲等)進行探討;另一種是就一個地區的歌謠或傳說、故事議論開去。關於歌謠的文章,或多或少涉及歌謠的定義、內容、流傳與演變;它與新詩的關係;兒歌的內涵;情歌中比興、諧音雙關手法的運用;以及各地歌謠的地方特色等。關於傳說故事的文章,或多或少地談論了作品的內容與分類,重疊運用多的結構特點,傳說與史實的關係,型式分類法的評價,以及蒐集整理等問題。研究方法多進行比較研究,有的通過歷史的比較探討作品的源流及演變,更多的是對故事類型進行比較分析,還有運用比較的方法研究福建、台灣某些民歌相似的原因等等。
《民俗周刊》發表有關風俗信仰的資料和文章共 300多篇。涉及面較廣,知識較為豐富。對於有些問題還比較集中地進行了資料的徵集和探討。
《民俗周刊》1936年復刊後,改為《民俗》季刊。直到1943年,陸續出版了2卷8期。先後由楊成志、鐘敬文編輯。季刊更加側重民俗學和民族學、民族志方面。

影響與價值

《民俗周刊》16年中取得很大成績。儘管所發作品、資料的廣泛性和科學性尚有不足,但它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克服種種困難和阻力,堅持和發展了中國民俗學、民間文學事業。它在挖掘資料、理論建設、培養人才、擴大隊伍等方面,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為宣傳和建設中國現代民俗學和民間文學學科,以及促進其他邊緣學科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所刊作品、資料及研究文章,大多有一定參考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