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玉(歷史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毛玉(?~1524年)字國珍,一字用成,號琢庵,雲南昆明人。毛玉是明代雲南右衛屯田軍人的後代,自幼聰慧,很受鄉人愛戴。弘治年間(1488~1505年),毛玉捐資買地,在府城昆明創辦書院,教授學生,此為昆明地區最早的書院(比官辦的五華書院早20餘年)。毛玉創辦書院,不但聘請名師授課,還親自到書院督導勸學;除讓學童們讀書誦詩,還著眼於促進風俗教化,培養學生高尚品德。原籍雲南安寧,曾經出將入相的楊一清,在江蘇鎮江會晤過毛玉,得知毛玉辦學的事跡後,十分高興,為毛玉創辦的書院取名“養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毛玉
  • 別名:琢庵
  • 國籍:中國明朝
  • 出生地:雲南昆明
  • 出生日期:待考
  • 逝世日期:1524年(甲申年)
  • 職業:南京吏科給事中
人生經歷,作品,

人生經歷

雲南右衛軍家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進士,任南京吏科給事中,多有政績,死於獄中,贈光祿少卿。其先祖當為元末從吉州避往雲南省,有可能是毛太華之後,因毛太華遷湘時,只有兩個兒子隨往。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毛玉考中進士,初任行人司行人。正德五年(1510年),升任南京禮科給事中(諫官,當時稱“給諫”)。此時,武宗信任太監,朝政污濁,盜賊四起。毛玉上疏彈劾華蓋殿大學士焦芳文淵閣大學士劉宇,指出焦、劉二人禍國殃民,“請顯戮,以謝萬姓”。為了防備戰亂,他又建議加強南京防務。不久,焦、劉相繼罷官,南京因戒備森嚴,“盜不敢犯”。此外,他所彈劾的還有四十餘人,所論皆較客觀恰當。
毛玉後來改任吏科給事中,與楊慎同為僚友。1522年,世宗接位,受寵信的內監日益驕橫。毛玉再次不畏權勢,上疏勸皇帝“戒嗜欲,杜請託,以破僥倖之門,塞蠱惑之隙”。奉命審訊受叛王宸濠牽連的多起冤案時,他詳加調查甄別,使許多受牽連者得到解脫。他還建議,禁止地方官員與藩王來往。同年,永昌(保山)恢復設府,毛玉汲取以往武官驕橫、貪婪的歷史教訓,上疏建議加強知府權力,防止監軍內監和武官不聽約束,以安定邊疆。這些建議均被朝廷採納。
嘉靖三年(1524年)四月,朝中“議大禮”之爭已到白熱化程度,毛玉屬反對皇帝遵生父為“皇考”的一派。七月,一次朝散,毛玉和群臣跪於皇宮左順門前哭諫,世宗嚴令“廷杖”,結果,16人被打死,134人被逮人錦衣衛獄。毛玉被打得皮開肉綻,死於獄中。死後窮至無錢裝殮的地步。
隆慶元年(1567年),毛玉始得平反,追贈光祿寺少卿。

作品

後人將他的奏章編為《琢庵奏議》全書十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