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讀史有學問:問鼎天下的智慧

毛澤東讀史有學問:問鼎天下的智慧

《毛澤東讀史有學問:問鼎天下的智慧》是2006年4月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冷成金。

基本介紹

  • 書名:毛澤東讀史有學問:問鼎天下的智慧
  • 作者:冷成金
  •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4月
  • 頁數:571 頁
  • 定價:5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3533105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紙上得來終覺淺,歷史是需要用生命來體味的,當一個人的生命能夠和歷史相印證的時候,也就到了鬢髮飛雪的年齡了擊戀永。罪兆肯此時,毛澤東已經進入了“不惑”的狀態,不僅對歷史充滿了感慨,也終於把握了歷史,所謂“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已是從歷史中走出,不再是歷史的奴隸了!
……
在一篇短短的詞中,毛澤東追溯了人類的歷史,俯瞰了興亡成敗,獲得了經驗教訓,表現了革命理想,這就是毛澤東對歷史,對革命,對人生的總結!這就是毛澤東讀史的大智慧,大學問!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漢,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誰是歷史的後來者,誰是今朝的風流人物?也許,只有那些善於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作者簡介

冷成金,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著名學者,主攻中國古典文學與傳統文化。
冷成金教授曾先後出版《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隱士與解脫》、《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等專著,以及《智典》、《辨經》、《讀史有學問》等歷史漫談作品,在文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冷成金教授的作品《辨經》、《智典》已譯成韓文和日文出版。韓國總統盧武鉉認為,《辨經》是極好地了解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讀本。韓國評論界認為,《辨經》的翻譯和出版,在韓國引發了一場文化上的“中國流”。
冷成金教授的部分專著被媒體評為2002-2003年度文史類暢銷書,並被評為“十六大代表最關注的幾本書。”
《讀史有智慧》,是冷成金教授的最新作品。

圖書目錄

上冊
第一篇 毛澤東讀先秦史的學問
1.老子“搞陰謀”,寫在了書上
2.“青年人打倒老年人”的“例子多得很”
3.“歷代政治家有成就的都是法家”
4.“讀了《秋水篇》,你不會再做河伯了”
5.“那時打仗,形勢那么緊張,誰還管得什麼《孫子兵法》”
6.“誰叫他是毛澤東的兒子呢?”
7.“我贊成秦始皇,不贊成孔夫子”
8.“人沒有壓力是不會進步的”
9.“青山處處埋忠骨,何必馬革裹屍還”
10.“一個階級革命要勝利,沒有知識分子是不可能的”
11.“孔學名高實秕糠”
12.“其實也沒有坑光,叔孫通就沒殺么”
13.“陳勝、吳廣、劉邦、項羽這些文化不高的人,帶頭造反了”
14.“對他套說危們的革命意志總是一種鍛鍊”
15.“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
16.什麼是“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第二篇 毛澤東讀兩漢魏晉南北朝史的學問
1.“項羽敗了,不是偶然的”
2.為什麼說“項王非政治家,漢王則為一位高明姜煉厚付的政治家?”
3.“誰幹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
4.“東漢兩頭均無意思,只有光武可以讀”
5.“中國歷史上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鑑》”
6.將《李固傳》“送劉、周、鄧、彭一閱”,“送陳毅同志一閱”
7.五斗米道“開了我們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先河”
8.“世界是青年的,長江後浪催前浪”
9.“現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平誠懇的態度來研究的”
10.蜀漢之敗,“其始誤於《隆中對》”
11.“趙充國很能堅持真理”
12.“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13.郭嘉“這個人很有名”
14.“揮淚斬馬謖,這是萬不得已的事情”
15.“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不可不讀《三國志》的《呂蒙傳》”
16.“古時候可以破格用人,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大膽提拔”
17.“曹操的文章、詩,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
18.曹操的“這個案要翻”
19.“主觀指導的正確與否”與“優勢、劣勢和主動被動的變化”
20.“孫權是個能幹的人”
21.劉備是如何“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根據地”的?
22.“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
23.“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棕試是次要矛盾”
24.司馬懿“多謀略,善權變”
25.“有些人是書生,最大的缺點是多謀寡斷”
26.淝水這戰是“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的範例
下冊
第三篇 毛澤東讀唐宋史的學問
1.做大事要有大決斷
2.“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3.武則天“簡直是了不起”
4.“李白的詩,文采奇異,氣勢磅礴,有脫俗之氣”
5.王勃“這個人高才博學,為文光昌流麗”,“很可以讀”
6.魏徵“懂得片艱嫌霉面性不對”
7.“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場”
8.白居易“與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
9.讀韓愈的詩“可以知為詩之不易”
10.“大驢子還是被小老虎吃掉了”
11.毛澤東愛讀劉禹錫的詩
12.“要學項羽的英雄氣節,但不自殺,要乾到底”
13.李賀為“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14.毛澤東熟悉李商隱的詩
15.傅說、呂望比酷諒迎櫃“馬周才德,迥乎遠矣”
16.“本朝人編本朝史,有些事不好說,也可以叫做不敢說”
17.為什麼說馮道是五代“風俗之壞極”的代表
18.“知識分子”為什麼“沒有出息”
19.岳飛“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20.“秦檜不過執行皇帝的旨意”
21.陸游是“南宋了不起的大詩人”
22.“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當兼讀”
23.“《水滸傳》要當作一部政治書看”
24.“婉約派中的許多意境蒼涼而又優美的詞”
第四篇 毛澤東讀明清史的學問
1.“明太祖朱元璋皇帝做得最好”
2.晚年朱元璋“應該寫得好點”
3.“海瑞是明朝的左浙”
4.康熙有三個“了不起的地方”
5.“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6.“《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檔案看待”
4.“東漢兩頭均無意思,只有光武可以讀”
5.“中國歷史上兩部大書,一曰《史記》,一曰《資治通鑑》”
6.將《李固傳》“送劉、周、鄧、彭一閱”,“送陳毅同志一閱”
7.五斗米道“開了我們人民公社大食堂的先河”
8.“世界是青年的,長江後浪催前浪”
9.“現在研究王莽,要拿很公平誠懇的態度來研究的”
10.蜀漢之敗,“其始誤於《隆中對》”
11.“趙充國很能堅持真理”
12.“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13.郭嘉“這個人很有名”
14.“揮淚斬馬謖,這是萬不得已的事情”
15.“現在我們的高級軍官”“不可不讀《三國志》的《呂蒙傳》”
16.“古時候可以破格用人,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大膽提拔”
17.“曹操的文章、詩,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
18.曹操的“這個案要翻”
19.“主觀指導的正確與否”與“優勢、劣勢和主動被動的變化”
20.“孫權是個能幹的人”
21.劉備是如何“建立了一個很好的根據地”的?
22.“劉備這個人會用人、能團結人,終成大事”
23.“曹劉是主要矛盾,孫劉是次要矛盾”
24.司馬懿“多謀略,善權變”
25.“有些人是書生,最大的缺點是多謀寡斷”
26.淝水這戰是“弱者先讓一步,後發制人”的範例
下冊
第三篇 毛澤東讀唐宋史的學問
1.做大事要有大決斷
2.“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3.武則天“簡直是了不起”
4.“李白的詩,文采奇異,氣勢磅礴,有脫俗之氣”
5.王勃“這個人高才博學,為文光昌流麗”,“很可以讀”
6.魏徵“懂得片面性不對”
7.“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場”
8.白居易“與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
9.讀韓愈的詩“可以知為詩之不易”
10.“大驢子還是被小老虎吃掉了”
11.毛澤東愛讀劉禹錫的詩
12.“要學項羽的英雄氣節,但不自殺,要乾到底”
13.李賀為“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
14.毛澤東熟悉李商隱的詩
15.傅說、呂望比“馬周才德,迥乎遠矣”
16.“本朝人編本朝史,有些事不好說,也可以叫做不敢說”
17.為什麼說馮道是五代“風俗之壞極”的代表
18.“知識分子”為什麼“沒有出息”
19.岳飛“以身殉志,不亦偉乎”
20.“秦檜不過執行皇帝的旨意”
21.陸游是“南宋了不起的大詩人”
22.“詞有婉約、豪放兩派,各有興會,應當兼讀”
23.“《水滸傳》要當作一部政治書看”
24.“婉約派中的許多意境蒼涼而又優美的詞”
第四篇 毛澤東讀明清史的學問
1.“明太祖朱元璋皇帝做得最好”
2.晚年朱元璋“應該寫得好點”
3.“海瑞是明朝的左浙”
4.康熙有三個“了不起的地方”
5.“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
6.“《甲申三百年祭》,我們把它當作整風檔案看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