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系氏族文化遺址

母系氏族文化遺址

中國的母系氏族社會大約相當於舊石器時代的晚期和新石器時代的早、中期,前後經歷了幾萬年時間。距今約18000 年的山頂洞人及其文化,是母系氏族早期的代表,也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典型的文化遺存,因發現於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母系氏族文化遺址
  • 時代舊石器時代的晚期
  • 時間:距今約18000 年
  • 經歷:幾萬年時間
  • 被發現:1930年
  • 發現人:裴文中先生
山頂洞人,仰韶文化,遺址,半坡,河姆渡,

山頂洞人

1930 年被發現,1933—1934 年由裴文中先生主持發掘。發現了三個相當完整的人類頭骨,還出土了石器、骨角器、穿孔飾物及哺乳動物化石等。山頂洞的人類化石共代表 8 個男女老少不同的個體。山頂洞人的體質相貌已經與現代人沒有明顯區別,頭骨最寬處在頂結附近,牙齒較小,齒冠較高,下頜前內曲極為明顯,下頦突出,腦量已達 1300~1500 毫升。男性身高 1.74 米,女性為 1.59米。其中老年男性頭骨形態是鼻骨較窄,顴骨突出,下頜寬闊,屬於蒙古人種特徵,這表明山頂洞人代表原始蒙古人種。山頂洞人的骨器和裝飾品製作十分精美,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1 枚骨針,長 82 毫米,針身圓銳,端部挖了眼,是已知最早的縫紉工具。裝飾品非常豐富,有穿孔的獸牙、小石珠、骨管及海蚶殼等。山頂洞人掌握了鑽孔技術,不僅會一面直鑽,而且能兩面對鑽。他們掌握的磨製技術,雖然主要用於製造裝飾品,但卻為以後新石器時代磨製工具的出現打下了基礎。山頂洞人還懂得用赤鐵礦粉末染色的方法,有了初步的審美觀念。

仰韶文化

距今約 6000 多年前的仰韶文化,代表了我國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時期。因 1921 年發現於河南澠池縣仰韶村而得名。仰韶文化分布於黃河中游一帶,主要遺址中的西安半坡遺址面積約 5 萬平方米,1954—1957 年多次發掘,揭露面積 1 萬平方米左右,為復原中國母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生活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半坡遺址的中心,集中分布著房屋和大部分窖穴、家畜圈欄以及小孩瓮棺葬群,約占地 3 萬平方米。居住區外,圍繞有一條深 5~6 米、寬 6~8米的防衛溝,溝外北邊是氏族公共墓地,東邊是燒陶的窯址。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工具,有石斧、石鏟、石刀、石磨盤、石磨棒及石、骨鏃、骨魚鉤、魚叉和石網墜等。陶器以紅色、紅褐色陶為主,常見的是粗砂陶罐,小口尖底瓶和缽組成的一套生活常用器。器表有多種紋飾及圖案,如魚、蛙、人面、植物等,以及象徵性花紋和三角形、圓點組成的幾何圖案。在圜底缽口沿的寬頻紋上,發現有 22 種不同的刻劃符號,可能是我國古代文字的淵源之一。

遺址

半坡

半坡遺址中的成人墓葬有 174 座,小孩盛行瓮棺葬,有 73 座。瓮棺葬是將屍骨放在陶瓮里,以缽、盆與瓮相扣合,常在器底鑿一小孔作為靈魂的出入口,這表明了當時人對靈魂存在的信仰。

河姆渡

浙江餘姚縣河姆渡遺址代表了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1973—1974 年和 1977—1978 年曾進行了兩期發掘。遺址中出土的陶器主要是夾炭黑陶和夾砂紅陶、紅灰陶。代表性器物有釜、罐、帶把缽、支腳等。與支腳配合使用的陶釜,始終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炊具。骨制工具豐富,其發現總數量遠遠超過石、木、陶質工具的總和。有骨耜、骨鏃、骨哨等,其中代表性的農具是骨耜,僅河姆渡一處就出土了上百件,主要採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製成。肩臼處一般穿鑿橫銎,骨質較薄的則無銎而將肩臼部分修磨成半月形,在耜冠正面中部刻挖堅槽並在其兩側各鑿一孔,還發現了安裝在骨耜上的木柄,下端嵌入槽內,橫銎里穿繞多圈藤條以縛緊,頂端有丁字形或透雕三角形手把。河姆渡的木器精巧多樣,有木耜、鏟、矛、槳、槌、紡輪,還有許多骨、石工具的把柄等。大批榫卯木構件和企口板的發現,標誌著當時木構技術的突出成就。遺址中還普遍發現了稻穀遺存,有的地方稻穀、稻殼、莖葉等互動混雜,形成堆積層,最厚處超過 1 米。河姆渡的稻穀實物,是世界目前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家畜方面,破碎的豬骨、牙齒和水牛骨較多,除了豬、狗之外,可能水牛也已被馴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