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兒童

殘疾兒童

殘疾兒童就是指在精神、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障礙,全部或部分喪失從事某種活動能力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的兒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殘疾兒童
  • 感知覺特點:閾限高於正常兒童
  • 記憶特點:識記速度的緩慢、保持不牢固
特點,感知覺特點,思維特點,語言發展特點,中國現狀,

特點

感知覺特點

智力殘疾兒童的感覺的絕對閾限高於正常兒童,絕對感受性則低於正常兒童。感覺的產生依賴於刺激,沒有刺激就不會有感覺。感覺的絕對閾限指剛剛能引起感覺的刺激量,而人能夠覺察出最小的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絕對感受性。由於大腦功能的缺陷,同一強度的刺激可能引起正常兒童的感覺,卻不一定能夠引起智力殘疾兒童的感覺。前蘇聯一位心理學家用速示器做過一個圖片辨認實驗,當圖片以22微秒的速度呈現時,正常成人能辨認出全部圖片的72%,正常兒童能辨認出59%,而智力殘疾兒童卻一個也辨認不出來。當圖片呈現時間延長為42微秒時,正常成人能辨認出100%,正常兒童能辨認出95%,智力殘疾兒童只能辨認出55%。這個實驗說明了智力殘疾兒童的感知的遲鈍和緩慢。與此相聯繫的,是智力殘疾兒童的感知範圍狹窄,感知的信息量少。這表現在同一時間內他們能清楚地感知事物的數量比正常兒童要少得多。此外,智力殘疾兒童的知覺恆常性比正常兒童差。把同一事物放在不同的環境之中,他們往往認不出來。例如,在黑板上認得的字,在課本上可能就認不出來了。智力殘疾兒童感知覺的這些特點,對學習速度的影響是十分嚴重的。記憶特點
殘疾兒童
智力殘疾學生的記憶有兩個特點,第一,識記速度的緩慢、保持不牢固、再現困難或不準確。這方面教學上的例子很多,例如,教他們學一個新知識時,往往需要多次的重複,才能教會。但是遺忘非常快,上半課教的內容,下半課必須複習;有的學生學了一個學期的內容,一個假期下來可以基本上忘光。第二,由於記憶的組織能力差,智力殘疾兒童不會採用分類等形式,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例如,有人做過一個試驗,給智力殘疾兒童和正常兒童分別呈現狗、桌子、樓房、狼、小屋、椅子、草房、貓的圖片,讓他們看幾遍後記住並回憶。正常兒童回憶時會打破原有的順序,將所呈現的圖片進行分類記憶,把上述圖片分成:狗—狼—貓;桌子—椅子;樓房—小屋—草房三組來記憶。而智力殘疾學生幾乎不會歸類整理,只能進行簡單重複,記憶效果遠遠不如正常兒童。

思維特點

智力殘疾兒童的思維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思維長期停留在直觀形象階段,缺乏分析、綜合、概括的能力。研究人員對9歲多的智力殘疾兒童進行物體分類的實驗表明,他們的概括能力明顯低於正常幼稚園大班(6歲)的水平,只接近於中班(5歲)的兒童。這一特點,在數學過程中表現為他們難以掌握各種規則和概念,對語言材料和數學概念的學習,困難很大。二是思維刻板,缺乏目的性和靈活性。他們在思考問題時,往往缺乏明確的目的性。在進行某項活動時,當遇到困難或其他新鮮的事情,原先的想法就會停止下來。思維的不靈活主要是指很難做到根據客觀條件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思維定向和思維方式,表現出刻板、僵化、不會變通。例如,即使下了大雨,負責給花澆水的學生也可能冒雨打傘繼續去澆水,做他平時所做慣的事。三是思維缺乏獨立和批判性。表現在不善於獨立思考問題,難以發現和提出問題,對自己的行為和想法,很少能主動找出錯誤並加以改正;另一方面表現在易受暗示,缺乏主見。如在數學中,教師提問時,一個同學回答錯了,其他同學也會重複類似錯誤的答案;回答問題時,經不起別人的反問,只要別人一反問,馬上就改口,而不去堅持原本正確的答案。

語言發展特點

智力殘疾兒童由於大腦發育受到損害,給他們的語言發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據研究統計,智力殘疾兒童中具有語言缺陷的在70%左右。一般來說,智力殘疾的程度越嚴重,語言發展的水平也越低。
智力殘疾兒童在語言發展上主要有以下特點:第一,語言發展遲緩,辭彙量少。有的智力殘疾兒童兩三歲才會說一些單個的詞,到五六歲才會說一些簡單的句子。有的上學以後,連自己家住在哪兒也說不清。與正常兒童相比,他們掌握的辭彙量要少得多。正常兒童入學時,一般已掌握了2500—3000左右的辭彙量,有的甚至更多,而同齡的輕度的智力殘疾兒童也只能掌握幾百個辭彙,並且大多是名詞、動詞、代詞等,連詞、副詞、形容詞等基本不會使用。另外,他們對語文的理解也不全面,在使用某些辭彙時,往往不分場合,盲目使用。第二,由於短時記憶能力差和思維的不靈活,智力殘疾兒童對稍長的句子聽起來有困難,也不會說成份較多、結構較複雜的句子,一般只能說較為簡單的陳述句。除了以上的特點外,智力殘疾兒童在語言上更多地表現為發音不準、吐詞不清,這是語言障礙中比較顯著的特徵。

中國現狀

2014年1月20日,教育部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財政部等七部委聯合發布《特殊教育提升計畫(2014—2016年)》。中國預計到2016年基本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視力聽力、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0%以上。其中規定了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學校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標準要在三年內達到每年6000元人民幣。隨班就讀、特教班和送教上門的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參照上述標準執行。
《計畫》提出了三大任務:一是提高普及水平,重點解決8萬名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就學問題。二是加強條件保障,重點保障特教學校正常運轉和提高辦學水平,提高特殊教育學校生均預算內公用經費標準,建立健全覆蓋全體殘疾學生的資助體系。三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建立完善的特教學校課程和教材體系。(記者晉浩天)
2017年8月8日,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7部門,聯合印發《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畫(2017年~2020年)》,要求到2020年,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要達到95%以上。《二期計畫》提出了6項主要措施:提高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普及水平,精準施策,落實“一人一案”;加快發展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努力增加殘疾人接受非義務教育的機會;健全特殊教育經費投入機制,傾斜支持,增強特殊教育保障能力;健全特殊教育專業支撐體系,縣區建立殘疾人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和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加強專業化特殊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培養培訓質量,完善編制津貼政策;推進特殊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完成新課標教材編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