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舟(揭傒斯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歸舟》是元代詩人揭傒斯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首聯寫春回大地而詩人在風雨中獨自歸鄉;頷聯寫舟行之快,大船順流而下;頸聯寫兩岸景色和人文習俗;尾聯寫水上波浪爭著上下起伏,路途的艱難;自然界行路的艱難,更抒世事艱難、官場險惡;此詩抒發了詩人歸途中得到的感慨。全詩流暢沖和,天然渾成。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歸舟
  • 創作年代:元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揭傒斯
  • 作品出處:《揭傒斯全集》
  • 作品題材:寫景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歸舟
汀洲春草遍,風雨獨歸時。
大舸中下流,青山兩岸移。
鴉啼木郎廟,人祭水神祠
波浪爭掀舞,艱難久自知。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①汀洲:水中小洲。
②舸:船。
③木郎廟、水神祠:均為鄉村民間私祀的神廟。

白話譯文

水中的小洲長滿了青青的春草,我獨自一人在風雨中趕回家鄉。
大船在中流劈開波浪迅捷而下,兩岸的青山飛快地掠過舷窗。
木郎廟上空的烏鴉盤旋聒噪,水神祠中祭祀的人來來往往。
船底的波浪不停地上下翻滾,奔走多年我已熟知路途艱難異常。

創作背景

詩人於元仁宗延祜七年(1320年)春天,官應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誥謁告在家,有一次赴廬陵(今江西吉安)訪問友人後乘船順贛江而下,此詩則是在返回家鄉豐城的途中寫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汀洲春草遍,風雨獨歸時”詩先點題“歸舟”二字。詩人在春天回家,大地復甦,春草遍野,水中的小洲已是一片濃綠。他獨自一人,在春風春雨中趕路。眼中所見是汀洲春草,所以詩雖然沒有說是乘舟,而人在舟中便不言而喻。
頷聯“大舸中流下,青山兩岸移”放筆寫船行,也是寫歸。他乘坐的大船,在中流乘風破浪而下;春雨普降,江水上漲,船又是順水,所以走得飛快,兩岸青山不斷地掠過船舷。這一聯寫得明快暢達,流露了回家的喜悅,在動態中包藏著自然的、靜穆的美,給人一種“人在畫中行”般的感受。
頸聯“鴉啼木郎廟,人祭水神祠”寫岸上具有象徵性的、在群山中顯得格外醒目的兩個建築物。在那古老的木郎廟上空,成群的烏鴉盤旋聒噪,爭奪著祭品;水神祠中,香菸繚繞,祭祀的人川流不息。
尾聯“波浪爭掀舞,艱難久自知”是說:舟行中所見的山山水水增添了幾分春色和活氣,使他想到了家鄉的春色,激發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對淳樸的民風及山村生活的神往。然而這一切,又勾起他對身世的感慨。由布衣步人官場已經有七年之久了,滿腔致君堯舜、兼善天下的抱負沒有得到實施,而由於生性耿直、疾惡如仇,使得仕途中充滿艱難險阻;這生活的道路也正像眼前波浪起伏的水道一樣,沉浸在其中久了,自然能體會出其中的險惡來。隨著這樣的情感,回家的快樂,山水的秀麗,速度帶給人的奮發,都黯然失去了它的魅力。全詩原本輕快的筆調一下子被收束住,給人以頓然沉悶的感覺,詩人的思想也就深深鍥入了人們心中。尾聯出句仍以景語作過渡,對句從“波浪”二字上發議論,含語雙關,使詩戛然而止,明快截決。
此詩的前六句一瀉而下,句句是景,且渾和充沛,流韻天然,氣勢開闊;結尾較低沉,但卻真實地表達了內心的感受,真摯懇切,自是難得。

名家點評

原上海古籍出版社副總編輯李夢生:元詩講究對偶鍊句,這首詩全篇渾成,整飭端嚴,是元律中名作。胡應麟《詩藪》對詩中頷頸兩聯非常讚賞。頷聯寫船順流直下,兩岸青山不斷地掠過船舷,明快暢達,流露了回家的喜悅心情,在動態中包蘊著自然的、靜穆的美,給人以一種“人在畫中行”般的感受,雖然不及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那樣的速度和氣勢,但足以撼動人心,令人神往。(《元詩一百首》)

作者簡介

揭傒斯(1274—1344年),龍興富州(今江西豐城)人。元代書法家,字曼碩。延祐初授翰林國史院編修,元統初官升至侍講學士,贈護軍,追封豫章郡公,諡文安。故世稱“揭文安”。總修遼、金、元三史,著有《文安集》十四卷。擅長詩文和書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