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哲學引論

歷史哲學引論

《歷史哲學引論》是200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耕華。

基本介紹

  • 書名:歷史哲學引論
  • 作者:張耕華
  • ISBN:9787309069020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復旦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10-1
  • 開本:16開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書目序言,書目目錄,史學是什麼,史實與史家,歷史的真實,歷史的話語,歷史的重演,歷史學的概括,史學的人文性,歷史學的用,

內容介紹

當我們問“物理學是不是一種科學”,實際的問題是:以這種研究邏輯來研究物理世界所獲得的知識是否可稱之為科學。然而,當我們以同樣的方式來設問歷史學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歷史學是一門極其複雜的學科,它幾乎涉及我們大部分的認知形式和知識品種,如史實的確認、史事的理解、歷史的理論概括、歷史意義的評價等。
這些不同的認知形式,生產不同的知識產品,體現不同的認知屬性。本書將歷史認識活動劃分成不同的層面,剖析其不同的認識形式和知識屬性,以便完整地理解歷史學的本質特性。而歷史知識在人們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本書應討論的問題。
歷史哲學引論歷史哲學引論

作者介紹

張耕華,浙江鄞縣人,1952年生。1986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現在該校歷史系任教。主要從事史學理論、中國古代史、史學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20餘篇。

書目序言

歷史與理論
何兆武
當代實踐的歷史學家們往往習慣於“低頭拉車”而不習慣於“抬頭看路”。這裡的前提假設仿佛是說:結論是早已經擺好在那裡的了,歷史學家的任務,無非就是為它再一次地補充上一份例證而已。你能填充一項例證,就算是作出了一分成績,你能補充兩份例證,就算是作出了兩分成績。正有如諸葛大丞相在“空城計”中的名言:“國家事用不著爾等勞。”這種為學的態度乃是經學的態度,《聖經》裡面每提到一樁事件時,往往總是要強調“這就應了經上的話”云云。原來真理早在經上都有了,人們所見證的事實無非是為經上的真理再一次地提供一個例證而已。自來經學家的神聖職責無非就在於代聖賢立言、弘揚經義,而絕不可以對經義本身加以反思乃至拷問。然而真正的科學或哲學則恰是要對歷來的經義不斷地加以反思、質疑和拷問。實驗、數據、資料和思想理論,雙方永遠是相互作用並相互促進的。
如果學術的目的是在於追求真理,而不僅只是要弘揚經義、代聖賢立言,那么學者就不應該單純局限於找材料來充實自己的觀點,而應該同時不斷地反思並批判自己所據以立論的根據。這裡的“批判”一詞是指它18世紀的原來意義,即學者必須在自己的思想上經歷一番邏輯的洗鍊或自我批評,藉以檢驗自己立論的可實證性(或可證偽性)。任何學術思想,凡是不經過一番批判的洗禮的,都只能是一種經學的信仰,而不可能是一種科學的論證。
中國傳統的歷史學是通過一套倫理道德的教誨所傳承下來的,即所謂“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其目的並不在於通過知識去尋求真理,而是以事例進行說教,引導人們更好地去實踐某種倫理價值(如忠君、愛國)。一直要到20世紀之初,史學界才開始自覺地開展一場史學革命,即所謂“新史學”的出現。新史學的登場對於傳統的經學說教,確實有一番摧陷廓清之功,使人們的思想認識煥然一新,不再拘守在陳腐的說教束縛之下。到了五四時期,新的歷史學已經從傳統的政治倫理說教之下解放出來,獲得了自己的獨立地位。學術有其自己的尊嚴和價值,它不再單純是神學說教的女僕,為某種流俗的利益服務。但是五四運動在其理論方面也不免有其局限。當時的學術思想大抵是在西方19世紀實證主義思潮的大氣候之下進行的,而以歷史學尤甚。它力圖把歷史學拉到樸素的事實的層面上來,但事實本身卻並不構成其為歷史學。歷史本身在很多情況下並不是實證的,儘管它並不排斥自己有其實證的一方面,然而歸根到底,它在其本性上並不就是一門實證的科學,也不可能把自己限定在實證的範圍之內。證據或史料本身是不會說話的,說話的乃是掌握了這些材料的人。
自然科學的研究以自然世界為其對象,自然世界本身是客觀的,研究者設定它是沒有思想、意志或感情的,所以並不用考慮其間有任何的人文動機。然而歷史學所研究的對象是人文世界,它徹頭徹尾貫穿著 人們的思想、意志和感情。故而歷史的研究方式就不可能簡單地等同於對自然世界的研究方式,儘管它也要利用自然科學的某些操作方式,如對某些古物的成分與年代的鑑定,為某些社會現象建立數量化模型等等。人們總是習慣於說:事實就證明了什麼什麼。但是事實本身並不能進行論證,進行證明的乃是使用這些材料的人。而任何人都是為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所制約著的,因此就沒有通常意義上那種所謂的客觀。即使是人人都有目共睹的,也並不就意味著客觀。例如,彩虹是人人看到的,但它並沒有客觀存在。自然現象尚且如此,人文現象就更加微妙得多了。歷史就其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因而不可能不是與自然世界的必然律相一致的這一方面而言,它是不會脫離或者是違反自然世界的,故而也要服從自然界的必然規律。但是人文世界是人的創造,而不是(或不單純是)自然的創作,或者借用一位哲學家的話來說:歷史乃是自由人所創造的自由的事業。因而它就是人為的而非自然的。或者,我們不妨使用一種形象的說法:歷史的軌跡是在這樣一個坐標上運行的,這個坐標系的兩個軸,一個代表著物質世界的必然,另一個則代表著人文精神的自由創造。因此,歷史本身的運動軌跡就具有兩重性,它是受這兩者共同制約的結果。或者也可以把歷史比作是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它的走向乃是這一平行四邊形兩邊合力的結果。所以歷史學的研究,一方面是要探討歷史行程之必然的、不以人的精神作用為轉移的必然規律;但同時另一方面就要探討歷史行程之中那些非必然的人文動機的作用。因而,不但歷史本身有其兩重性,歷史學本身也有其兩重性。於是,這裡就是一闋兩個兩重性的“兩重奏”。未能夠明確地理解這一點,正是導致以往大多數歷史學家在對歷史和歷史學的認識上未達一致的原因。自然科學研究的對象是無思想意識的自然界(有人認為原子也有自由意志,另當別論),所以它不以人的意願為轉移;歷史學研究的對象則正恰是人文動機在其中起著主要作用的歷史,人文世界本身乃是人文動機在起作用的產物。在歷史學的研究中,無論是研究的客體抑或是研究的主體,都徹頭徹尾地在貫穿著人的意志和願望。既然人的主體性始終貫穿於其間,所以它就始終是受著人的意志的影響的。在這種意義上———而不僅僅是在“事在人為”的意義上——— 它同時也就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任何學術總是材料與理論兩者相輔相成共同結合而發展的。理論不可能毫無事實的根據,對事實的理解也必然促進理論不斷深入。雙方都不可能在原點上停滯不動。我們今天的認識應該已經遠遠超過了一個世紀或半個世紀之前我們那些前輩了。當然,我們也還是站在他們肩上才超越了他們的。過去長期以來,我國史學界習慣於舊實證主義的思維方式和探討方式,往往滿足於沉浸在成堆的史料和現成給定的思想體系之中,而從不縈心於自己所由以出發的思想的前提假設的條件及其局限性(或者說,它的有效性範圍的界限)。這種盲目往往會導致人們鑽之愈深則失之愈遠。史家在自己對待歷史世界的態度上,也必須既是入乎其內而又出乎其外,即既須入乎其內深入探索史實的真相,同時又能出乎其外隨時反思並批判自己是如何理解歷史世界的,亦即它的有效性的範圍和程度究竟如何。正如一位航海家在大海之中是要時時刻刻調整著自己的方向的,而並非是羅盤一旦定了向,就可以一勞永逸永遠地勇往直前了。一項史實是一旦如此就永遠如此的,但是我們對它的認識卻是永遠在不斷深入和永遠不斷在改變著的,從而我們對它的解讀(也就是我們的思想)也是不斷在改變和更新的。沒有豐富的資料發掘作為依據,我們對歷史的理念就會是空洞的,而沒有深刻的自我反思,我們對歷史的理解就會是盲目的、武斷的。這一點對於許多傳統的實踐歷史學家來說似乎是一件言之匪艱、行之唯艱的事。
一種學術風尚一旦形成了一種輿論的氣候,雖有豪傑之士往往也難以從其中脫身,更談不到要力挽狂瀾了。不過對這一點也不必過於消極。
一方面,一個時代的大潮固然是個人所難以抗拒的;但是另一方面卻也要看到事在人為。歷史畢竟是人創造的,歷史學是歷史學家所創造的。
顏習齋不是就說過嗎:“學者勿以轉移之權委以氣數,一人行之為學術,眾人從之為風俗。”理性不是不可以戰勝盲從的,批判不是不可以戰勝信仰的。這就又回到了上述的兩重論:歷史創造人,人也在創造歷史。
歷史學家就是在這樣一闋“兩重奏”之中不斷前進的。
隨著改革開放的大潮,人文科學近年來也呈現出某些前所未有的新氣象和新思路。史學思想和理論正在經歷著一番更深層次的新的反思,尤其是有一批中青年的專業歷史學家正在從事於歷史理論與歷史學理論更深層次的探討。人們常常要問:人生有什麼意義?史家也往往要問:歷史有什麼意義?如果有意義的話,那意義也不是客觀世界先天給定的,而是要待到人們探索之後才給定的。這便是通常所謂的歷史哲學。凡是未能對此作出答案的,可以說都未能上升到哲學的高度。
對歷史本身作出答案的,可以說是歷史哲學中的形上學;對歷史學本身作出答案的,則是歷史哲學中的認識論。以中國悠久的歷史學中的優良傳統與現代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操作方法相結合,我們可以期待著我國歷史學研究出現新的局面。不先批判地認識歷史學本身的性質,又怎么可能認識歷史呢?
華東師大張耕華先生最近以他多年鑽研的心得撰成《歷史哲學引論》一書,深入探討了歷史和歷史學的本性及其認識論的問題。承耕華先生不棄,於書成之後賜寄一份給我,使我先睹為快。我深恐未能很好 地體會作者的原意,遂拉雜寫出自己讀後的隨感如上,以就教於耕華先生和對這個問題有興趣的同道。
2004年9月
北京 清華園

書目目錄

序言———歷史與理論
引言

史學是什麼

1. 質疑與批評
2. 歷史學的科學化
3. 徹底的批判與反思
4. “史學概論”,概論什麼?
5. “歷史認識論”的興起
6. 何、龐之分歧

史實與史家

1. 歷史學的“月亮問題”
2. 事實能否自己說話?
3. 以事實為中心的史學理念
4. 事實與非事實
5. 主客體的關聯性
6. 誰決定了歷史的意義
7. 有幾種歷史事實?

歷史的真實

1. 歷史學的分層
2. “無我之境”與“有我之境”
3. 認知圖式與雙向建構
4. 對符合說的詰難
5. 一種弱化的檢驗
6. 歷史個別的非同一性
7. 歷史學的“范型”

歷史的話語

1. 什麼是歷史學Ⅱ?
2. 移情與體驗
3. 歷史的“真了解”
4. 想像與推理
5. 理解的差異
6. 歷史就是虛構?
7. 覆蓋定律及其他
8. “why”和“how”

歷史的重演

1. 科學的尺度
2. 個別論與借用論
3. 分歧與癥結
4. 什麼是重演?
5. 相似與同類
6. 歷史的重演
7. 澄清一種誤解
8. 歷史能否預言?

歷史學的概括

1. 從因果性到因果律
2. 幾種不同的必然性
3. 理論陳述的非清晰性
4. “相干性”問題
5. 測不準和不確定
6. 機率問題
7. 歷史學的概括
8. 理有概然,勢無必至

史學的人文性

1. 關於史學的評價
2. 從柯林武德的一段話說起
3. 歷史需要不斷地改寫
4. 歷學哲學的特殊問題
5. 配景論與不可通約性
6. 客觀性不等於真理性
7. 人文界的“實然”與“應然”
8. 尋求共享的“應然”標準
9. 是法理思維,還是科學思維?

歷史學的用

1. 歷史有什麼用?
2. 記憶的自然作用
3. 遺忘也是生活所必需
4. 歷史學的“真”和“用”
5. 歷史該怎么用?
6. 史學的異化和社會良心
7. 歷史學家的責任
8. 誰能遏制歷史之濫用
基本讀本和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