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批三國

歪批三國

相聲傳統曲目。短段。1956年由劉寶瑞整理。清末,相聲藝人們編演了一批“書史類”的相聲,有《歪批三國》、《歪講三字經》、《歪講百家姓》、《歪講四書》、《歪批聊齋》等。其中尤以《歪批三國》受演員和觀眾歡迎。此曲目戴少甫於俊波張傑堯緒得貴陳子貞廣闊泉等經常上演,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存有1961年侯寶林郭啟儒和劉寶瑞、郭全寶表演的兩種錄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歪批三國
  • 體裁:相聲
  • 表演形式:對口
  • 又名:《批三國》 
特色,台詞,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劉寶瑞版本,作品賞析,

特色

歪批三國》曲目別出心裁地在《三國》一書的“三”字上做文章,荒唐地提出:《三國》中除了多有帶“三”的回目外,還有“三不明”、“三匹驢”、“三奇”、“三個不知道”及“三個做小買賣的”,解答時通過誤會、諧音、著意褒貶或故意曲解等手法製造包袱兒。把無稽之談說得有根有據,振振有詞。同時通過巧妙的組合,故弄玄虛,肆意誇張,以出乎意料的荒謬,諷刺那些讀書不求甚解,卻時常炫耀自己,牽強附會、誇誇其談的人們。
侯寶林郭啟儒表演歪批三國侯寶林郭啟儒表演歪批三國

台詞

第一部分

甲:相聲演員得有學問啊。
乙:哎,這個有學問可不敢說,也就是記問之學。
甲:據說是古今中外,什麼學問都得有。
乙:那可不敢這么說。
甲:嗯?
乙:呵呵,沒那么大學問。
甲:您就是位學者。
乙:咳,什麼學者?馬馬虎虎
甲:念過書吧?
乙:念過呀。
甲:是嘛,看得出來嘛。
乙:噢,這還看得出來?
甲:臉上有書氣嘛。
乙:噢,有書氣。
甲:您看我就是這樣。喔。看得出來,臉上的書氣很大。
乙:喔?
甲:昨天跟人下棋,一盤都沒贏嘛。
乙:噢,那么輸氣啊!
甲:書墨之氣。
乙:哎,得有書墨之氣呀。
甲:對呀,我是喜歡看書。
乙:好啊,看書能夠長知識。
甲:對。
乙:那您也得看是什麼書,得開卷有益
甲:是古典文學,我都喜歡研究。
乙:好啊。哎,對古典文學我也很愛好。
甲:喔,您喜歡看什麼書?
乙:什麼“三國”、“列國”啊……
甲:嗯。
乙:“水滸”、“聊齋”啊……
甲:嗯。
乙:“紅樓”、“西廂”啊,這都看過。
甲:《紅樓夢》啊!
乙:啊,《紅樓夢》。
甲:喜歡看?
乙:喜歡看。
甲:知道這個故事啊?
乙:“紅樓”啊,知道啊。我看得還很透徹。
甲:喔。
乙:每一章,每一回,每一個人的性格,我都有研究。
甲:哎呀,那可不簡單。
乙:哈哈,哎。這部書主要嘛寫的就是賈寶玉林黛玉兩個人的愛情。
甲:對。
乙:被這個王熙鳳給破壞了。
甲:嗯。
乙:結果,賈寶玉和薛寶釵他們兩個人結婚了。
甲:對啊。
乙:林黛玉死了,賈寶玉出家當和尚。
甲:對。
乙:這部書就這么一段故事。
甲:對。常看嗎?
乙:常看。
甲:每天看嗎?
乙:每天看。
甲:上班也看嗎?
乙:那不看。上班哪兒能看書呀!
甲:有這種人啊。我們街坊就有這么個人,整天看書,看《紅樓夢》。
乙:你瞧。
甲:什麼事兒也不乾。
乙:噢。
甲:別人就說他:“你怎么老看書呀?你那《紅樓夢》不能擱下嗎?”
乙:是啊。
甲:“幹活不幹了?”
乙:這話說得很對!
甲:“你還想乾不想幹了?”
乙:是嘛。
甲:他一賭氣把書拽那兒了。
乙:嗯。
甲:“不乾就不乾,林黛玉一死我就不想幹了!”
乙:咳,這位看成書迷了。
甲:是啊。
乙:哎。我看書就這樣兒好,不入迷。
甲:不入迷。
乙:拿它就是做個研究。
甲:研究啊。
乙:啊。
甲:還研究什麼?
乙:“三國”。
甲:“三國”啊?
乙:對於“三國”嘛,我很熟悉。
甲:熟讀“三國”。
乙:也不敢說熟讀。
甲:噢。
乙:看過幾遍。
甲:看過幾遍!
乙:哎,對對。
甲:那就不容易了。
乙:哈哈。
甲:都看什麼批的?
乙:啊,金批、御批、毛批。
甲:毛批、金批都好。
乙:都好。
甲:這個御批不怎么樣。
乙:哎,御批也不錯。
甲:那就是乾隆皇上批的。
乙:是啊。
甲:他那學問不行。
乙:嗯。
甲:不值錢。
乙:怎么,這還論值錢不值錢?
甲:當然了。
乙:嗯。
甲:你到書店裡去買舊書……
乙:啊。
甲:買御批“三國”,買好版的,十塊錢。
乙:十塊錢?
甲:就買了。
乙:十塊錢,那也不算賤了。
甲:毛批的三十塊。
乙:這可貴了。嗯。
甲:金批得六十塊。
乙:六十?!
甲:貴了?
乙:貴了!
甲:最貴的是侯批!
乙:侯批“三國”?
甲:侯批“三國”!
乙:誰呀?
甲:侯寶林先生。
乙:噢,就是閣下呀?
甲:哎,對。
乙:喔,您批“三國”?
甲:是的。
乙:那不用說了。
甲:嗯。
乙:您批的這一部三國,要是買得一百多塊吧?
甲:您再回回手兒吧。
乙:回?我這兒買呢?
甲:一百多塊?
乙:那得二百塊?
甲:你多說點兒。
乙:五百!
甲:你多說點兒又不上稅,幹嗎那么膽小呀?五百塊?啊,這是文學呀,五百塊你就認為了不起啦?
乙:這么說這是無價之寶?
甲:你花五千塊也沒地方買去,侯批“三國”。
乙:哎呀,怎么這么貴呀?
甲:沒出版。
乙:你這不是廢話嗎?沒出版你說他乾什麼呀!
甲:唉,珍貴就在這一點兒嘛。
乙:這還珍貴呢?
甲:這不能輕易就拿出來啊!
乙:喔?
甲:還在修。
乙:噢,還在修呢。
甲:對。
乙:好好好,嗯。
甲:“三國”,你懂不懂?
乙:懂啊。
甲:我跟你談一個問題可以嗎?
乙:可以呀。
甲:嗯。
乙:咱們彼此多研究。
甲:請教。
乙:豈敢。
甲:為什麼叫“三國”?
乙: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
甲:那你說吧。
乙:“三國”呀……
甲:嗯。
乙:魏、蜀、吳,就叫“三國”。
甲:魏。
乙:嗯。
甲:蜀。
乙:哎。
甲:吳。
乙:不錯。
甲:就叫“三國”?
乙:是呀。
甲:魏,指誰呀?
乙:北魏,曹操啊!
甲:蜀呢?
乙:西蜀,劉備呀!
甲:吳?
乙:東吳,孫權
甲:就這么“三國”?
乙:哎,“三國”。
甲:不對吧?
乙:怎么會不對呀?
甲:這本書整個兒寫的什麼朝代?
乙:漢朝啊。
甲:那么漢獻帝不算一國嗎?
乙:喔,那算一國呀!
甲:那就四國了。
乙:嗯,多出一國來了。
甲:黃祖跟任何人不聯絡,想獨立,算不算一國?
乙:算一國呀。
甲:孟獲想奪取中原,算不算一國?
乙:那也算一國呀。
甲:六國。
乙:好嘛,這就翻一番啦!
甲:不對。
乙:那么您說怎么叫“三國”?
甲:告訴你吧,這個問題很簡單。
乙:喔?
甲:為什麼叫“三國”呢?
乙:為什麼呢?
甲:因為帶“三”字兒的事情多。
乙:帶……
甲:得嘍,就叫“三國”吧!
乙:噢,帶“三”字兒的事情多嘛,就叫“三國”?
甲:你看目錄上帶“三”字兒的有多少?
乙:喔?
甲:頭一段“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有吧?
乙:有。
甲:最末一段兒。
乙:末一段是?
甲:“降孫皓三分歸一統。”
乙:對呀。
甲:有“三”吧?
乙:啊,它這兒兩頭兒帶“三”。
甲:中間還有很多呢。
乙:當中間兒?您說一說。
甲:我說不全啊。
乙:您可以大概一說。
甲:“虎牢關三英戰呂布。”
乙:有啊。
甲:“陶公祖三讓徐州。”
乙:有。
甲:“公子劉琦三求計。”
乙:有。
甲:“三江口周郎縱火。”
乙:有。
甲:“三江口曹操折兵。”
乙:有。
甲:“袁曹各起馬步三軍。”
乙:有。
甲:“三顧茅廬。”
乙:有。
甲:“三氣周瑜。”
乙:有。
甲:“三擒孟獲。”
乙:有。哎,這沒有!沒有。“七擒孟獲。”
甲:是啊,它是要經過三的。
乙:好嘛!他數著來的。
甲:一二三四五六七嘛。
乙:這話對呀,那不能由打二就蹦到四上去。
甲:問題就在這裡嘛。

第二部分

乙:對對對。嗯,那么還有什麼帶“三”字兒的?
甲:“三出祁山。”
乙:哎,“六出祁山”!
甲:二三如六!
乙:他這裡還帶乘法呢!
甲:“三伐中原。”
乙:“九伐中原。”
甲、乙:(合)三三見九啊!
甲:你看,這么會兒學問長了吧!
乙:就這個呀?!好嘛,滿帶算術的。
甲:這是目錄上的。
乙:是,是。
甲:我說的還不全。
乙:噢。
甲:還有的暗扣兒。
乙:暗扣兒?
甲:目錄上沒有的,實際上是帶“三”字兒的事情。
乙:噢,那您可以說一說。
甲:啊。
乙:哪是暗扣兒?
甲:暗扣兒啊,“三不明”。
乙:“三不明”?
甲:哎,有這么三個人寫得不明。
乙:都誰呀?
甲:有一個人有姓無名。
乙:有姓無名?
甲:有一個人有名無姓。
乙:啊?
甲:還有一個人無名無姓。
乙:噢,您是說這么三個人哪?
甲:哎。
乙:噢,那么,您說有姓無名這人是誰呀?
甲:就是孫策周郎的老丈人喬國老
乙:喬國老?
甲:嗯,姓喬,有姓沒有名字。國老是官親,國老,國舅嘛!
乙:他怎么會沒有名字啊?
甲:嗯。
乙:有啊。
甲:哪兒有?
乙:他叫喬玄哪。
甲:《三國演義》上有嗎?
乙:那你沒聽過“甘露寺”啊?
甲:戲上有?
乙:啊。
甲:那是寫劇本的人給寫上的名字啊!
乙:喔。
甲:《三國演義》上沒有哇!
乙:嗯。
甲:寫劇本,那么大一個人出來,又是那出戲的主角兒,沒有名字怎么辦呢?
乙:嗯。
甲:唱戲有它的程式啊。
乙:噢。
甲:出來兩句引子,四句定場詩,道家門兒。
乙:嗯。
甲:他得報姓名。
乙:是啊。
甲:那么大角兒沒名沒姓行嗎?“老夫喬玄。”
乙:嗯。
甲:“膝下無兒,所生二女,長女大喬,次女小喬。”是吧?
乙:對呀。
甲:沒名行嗎?
乙:啊……
甲:那怎么唱啊?“老夫,喬……”
乙:喬?!
甲:瞧什麼呀?
乙:我知道瞧什麼呀?
甲:還是呀,寫劇本兒的人寫得巧妙。
乙:喔?
甲:你看給這起的名字,喬玄。
乙:喬玄
甲:沒名嘛。
乙:嗯。
甲:愣給他添的嘛。
乙:喔。
甲:沒地方查根據去。
乙:怎么?
甲:他就懸著呢。
乙:玄。呵呵。這位批的還真有理。
甲:喬玄嘛。
乙:噢,喬玄。這位是有姓無名。
甲:對呀。
乙:那有名無姓是誰呀?
甲:貂蟬呀!
乙:貂蟬
甲:貂蟬的名字叫貂蟬,姓什麼?
乙:姓貂啊。哎,姓貂名蟬字丫環。
甲:這人怎么這么糊塗啊!有人叫丫環的嗎?啊?
乙:啊。
甲:姓啊,貂蟬是一種飾物。
乙:噢,飾物。
甲:她的名字叫貂蟬,實際上她姓任叫任宏昌,山西邑州人,任昂之女,《三國演義》上沒有。
乙:那么您哪兒查出來的?
甲:元曲上有。
乙:元曲上?
甲:當然啦,你怎么看書光看一本兒,那哪兒行呀?我這書看得太多了,所以才知道。
乙:還得看。
甲:這一肚子全是書!
乙:這玩意兒。
甲:我走道兒都不敢低頭啊!
乙:怎么?
甲:怕它掉出來。
乙:沒聽說過!啊,那么您說這個無名無姓的是誰呀?
甲:無名無姓的這么一個人。
乙:小兵卒。
甲:小兵卒?
乙:那無名無姓嘛。
甲:目錄上有他呀!
乙:上正傳?
甲:啊。
乙:誰呀?
甲:督郵
乙:督郵?
甲:“張翼德怒鞭督郵”,有這么一段沒有?
乙:有啊。
甲:督郵是官銜兒。
乙:噢。
甲:他姓什麼?姓督叫郵?
乙:不是吧?
甲:是吧。
乙:是無名無姓。
甲:“張翼德怒鞭督郵。”
乙:喔。
甲:督郵是官銜兒。
乙:官銜兒。
甲:他姓什麼叫什麼呢?
乙:嗯。
甲:誰也不知道。
乙:喔。
甲:糊裡糊塗讓張飛給揍一頓。
乙:這頓揍挨得都窩心。
甲:挨完揍以後呢?後邊兒就沒他的事兒了。
乙:滿不談了。
甲:這個人物出來就為挨揍的。
乙:好嘛。喔,對對對,這就叫“三不明”啊!
甲:哎。
乙:那么還有什麼帶“三”字的?
甲:三妻。
乙:噢,三七二十一,嗯,二三如六,三三見九,三七二十……
甲:這個是呀夫妻的那個妻。
乙:夫妻的妻?
甲:哎。三個人對妻子的待遇不同。
乙:喔。
甲:處理方法不同。
乙:噢,這叫“三妻”?
甲:有故事。
乙:那么您可以談一談。
甲:“劉備撇妻。”
乙:噢。
甲:“呂布戀妻”,“劉安殺妻”。
乙:噢,這么三妻呀!
甲:嗯。
乙:“劉備撇妻”?
甲:劉備這個人哪,拿老婆不當回事兒。
乙:是啊。
甲:哎。劉備說嘛:“弟兄如手足。”
乙:嗯。
甲:就是說他跟張飛、關羽……
乙:嗯。
甲:感情就那么密切。
乙:嗯。
甲:“妻子如衣服。”
乙:你瞧。
甲:老婆算不了什麼。
乙:嗯。
甲:跟衣服一樣,穿破了再換一件新的。
乙:就這么輕視女性。
甲:這是為了籠絡人心。
乙:噢。
甲:為了讓關、張為他打天下去賣命。
乙:嗯。
甲:所以,他一失敗就一個人跑了。
乙:就跑了。
甲:老婆不管了。
乙:啊,交給誰了?
甲:沒準兒。誰在跟前交給誰。
乙:是啊。
甲:哎。
乙:這人還很大方。
甲:劉備三次撇妻。
乙:噢,三次哪?!
甲:第一次呂布打小沛
乙:嗯?
甲:他跑了。
乙:是啊。
甲:他的老婆糜竺那兒呆著。
乙:喔,糜竺。
甲:跟呂布說了好多的好話,這算完了。
乙:嗯。
甲:第一次撇妻。
乙:第二次呢?
甲:徐州失散。
乙:噢,徐州失散。
甲:曹兵來打。
乙:嗯。
甲:他們三個不在一起。
乙:是啊。
甲:關公在下邳。
乙:不錯呀。
甲:徐州西南十二里地。
乙:哎。
甲:在那地方。
乙:對呀。
甲:見到報,趕緊收拾行囊,帶著二家皇嫂趕緊夠奔徐州。
乙:是。
甲:弟兄會合以後……
乙:嗯。
甲:兵力就強一點兒。
乙:對呀。
甲:誰想走到半道兒……
乙:嗯。
甲:徐州火起,失守了。
乙:徐州丟了。
甲:這陣兒……
乙:嗯。
甲:劉備呀,說句文話。
乙:啊,怎么講?
甲:顛兒了!
乙:哈哈,這叫文話啊?他又跑了。
甲:跑了。關雲長保這二家皇嫂且戰且走。
乙:是的。
甲:曹兵圍攏上來,
乙:哎呀。
甲:困在土山之上。
乙:困住了。
甲:要按照關雲長那個脾氣呀……
乙:他脾氣不好。
甲:脾氣不好。
乙:哎。
甲:胯下馬掌中刀,你死我活。
乙:決一死戰。
甲:以死相拼。
乙:是了。
甲:怎奈有二家皇嫂。
乙:嗯。
甲:我去打仗,倘若皇嫂被曹兵擄去,
乙:喔?
甲:我怎么對得起大哥呢?
乙:你瞧瞧。
甲:正在無可奈何之際……
乙:嗯。
甲:來了一個朋友。
乙:誰來了?
甲:張文遠
乙:噢。
甲:剛從烏龍院那兒來。
乙:哎。
甲:他跟關公……
乙:我說您等會兒,您等會兒,誰打烏龍院來?
甲:張文遠。
乙:噢,就是宋江那個徒弟呀?
甲:對。
乙:還對呢!什麼呀?那個張文遠是宋朝的,這關羽是漢朝的,這不是一個朝代的事情啊!
甲:咳,你想他那個脾氣還管什麼朝代?!
乙:不像話,那也不能擱一塊兒說呀!
甲:噢,這是我說的。
乙:可不是你說的嘛!

第三部分

甲:張遼張文遠
乙:嗯。
甲:關公約三事。
乙:土屯約三事。
甲:被困曹營。
乙:不錯。
甲:後來知道大哥的下落。
乙:哎。
甲:掛印封金。
乙:嗯。
甲: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
乙:哎。
甲:古城相會。
乙:尋兄送嫂。
甲:弟兄團圓。
乙:不錯。
甲:這是劉備的第二次撇妻。
乙:那么第三次呢?
甲:棄新野,走樊城,兵敗當陽縣長板橋。
乙:噢。
甲:曹兵追到。
乙:嗯。
甲:他又跑了。
乙:又跑了?
甲:張飛保著他,過河到樹林裡藏著去了。
乙:嗯。
甲:趙雲保著家眷。
乙:是啊。
甲:在長板城是七進七出。
乙:哎。
甲:救出阿斗
乙:嗯。
甲:到樹林之間見到劉備:“主公受驚乃雲之罪也。”
乙:瞧瞧,嗯。
甲:“幸喜小主人無恙。”
乙:多不容易呀!
甲:他就那么一個孩子呀!
乙:是呀。
甲:當時要是死了,劉備就完了。
乙:那就絕後了。
甲:那就沒兒子了。他應該怎么感謝人家呢?
乙:當然感謝趙雲哪。
甲:不,在這個地方啊,劉備表現出他比曹操還奸詐。
乙:劉備?
甲:民間有這么一句話。
乙:說什麼?
甲:“劉備摔孩子,邀買人心。”就在這個地方。
乙:啊,怎么回事兒?
甲:他沒跟趙雲說什麼……
乙:喔?
甲:繼續籠絡人心。
乙:噢。
甲:拿著孩子:“小冤家,為你險些喪我一員大將,要你做甚?!”啪——
乙:這……
甲:把這孩子扔地下了。
乙:這一下子孩子就得捧壞了。
甲:沒摔著。
乙:啊?沒摔著?
甲:嗯。
乙:抱起來愣往地下扔能沒摔著?
甲:咱們要是抱著孩子往地下一扔就摔死了。
乙:他這一扔,那孩子也夠嗆的。
甲:劉備摔不著。
乙:怎么會摔不著?
甲:他跟咱們長的不一樣啊。
乙:這礙著模樣什麼事了?
甲:龍眉鳳目,兩耳垂肩。
乙:噢。
甲:雙手過膝。
乙:喔。
甲:倆手過髁膝蓋兒。
乙:喔。
甲:他胳膊長啊。
乙:啊!
甲:他拿著,這兒一哈腰,吧唧,擱那兒了!
乙:哎喲。
甲:這孩子到地下還沒轉過身兒呢,又回來了。
乙:這是怎么個意思呢?
甲:就為讓趙雲看。
乙:哎。
甲:我連自己的孩子都不疼,我為了你,你還不給我賣命去嗎?
乙:對。
甲:不是有心把孩子摔死。
乙:嗯。
甲:真要是那樣兒,你幹嗎摔呢?
乙:嗯。
甲:攥著腿兒往樹上一掄,啪!
乙:那還不死?
甲:就說他這個人。
乙:對,這人是不怎么樣。
甲:對,“劉備撇妻。”
乙:還有什麼“呂布戀妻?”
甲:“呂布戀妻。”
乙:啊。
甲:呂布這個人沒成事兒,主要這個人卑鄙。
乙:呂布?
甲:見有勢力的就認乾老兒,就認乾爹,老找靠山。
乙:他的乾爹倒是不少哇。
甲:啊,丁建陽的乾兒子。
乙:是嘛。
甲:董卓的乾兒子。
乙:不錯的。
甲:後來被曹操逮住了。
乙:是啊。
甲:那意思又要拜曹操為乾老。
乙:是啊。
甲:讓劉備說了一句話。
乙:嗯。
甲:“你可知丁建陽、董卓之故耳?”
乙:就這一句話。
甲:就把呂布殺了。
乙:給宰了。
甲:那呂布的武藝好傢夥啊!
乙:好啊。
甲:“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嘛!
乙:是嗎?
甲:武藝好哇!
乙:嗯。
甲:騎的馬也好哇。
乙:赤兔馬。
甲:赤兔馬原來就是他騎的。
乙:對。
甲:丁建陽送給他的嘛。
乙:不錯。
甲:手中方天畫戟
乙:啊。
甲:在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
乙:就這么勇。
甲:為什麼失敗了呢?
乙:為什麼哪?
甲:把身體搞壞了。
乙:是嗎?
甲:因為王允獻“連環”,把他和董卓的矛盾構成了。
乙:對。
甲:後來呂布刺死了董卓,搶走了貂蟬。
乙:哎。
甲:這個應該說好了,滿足了。
乙:他稱心了。
甲:好好搞事業吧。
乙:啊。
甲:不。整天和貂蟬倆人一塊兒喝酒。
乙:你看看。
甲:喝的都是烈性酒。
乙:哎呀,飲酒作樂。
甲:把身體喝壞了。
乙:哎。
甲:老喝白蘭地呀!
乙:嗯。
甲:威士忌啊!
乙:我說您等等,那個年月就有白蘭地嗎?
甲:那是老白蘭地了。
乙:老的了?
甲:漢朝時候沒哇?
乙:沒有。
甲:你甭管那個。
乙:哎。
甲:反正是每天飲酒取樂兒。
乙:那就壞了嘛。
甲:所以身體搞壞了,白門樓被斬。
乙:被斬了。
甲:“呂布戀妻。”
乙:還有什麼“劉安殺妻。”
甲:“劉安殺妻。”
乙:這是怎么段兒故事呀?
甲:這是一部書里最卑鄙的人物:獵戶劉安。
乙:喔,就劉安?
甲:哎,為了劉備。
乙:是。
甲:把他老婆殺了。
乙:哎喲。
甲:給劉備做菜吃了!
乙:做菜了?
甲:哎。
乙:大吃人肉?
甲:就因為呂布打小沛
乙:嗯。
甲:劉備跑了,不敢走大路,穿小道而行。
乙:噢,抄小路。
甲:沒有吃的啊。
乙:嗯。
甲:遇到人就跟人求,給點兒吃的。
乙:你瞧還要過飯。
甲:一日走到山村,天色將晚,上不著村不下著店兒,走著害怕了。
乙:是啊。
甲:這要出來猛獸就給吃了。
乙:了不得啦!
甲:往前走。
乙:哎。
甲:隱隱閃著燈光。
乙:喔。
甲:再往前走,裡邊有人彈劍作歌。
乙:彈劍作歌?
甲:嗯。
乙:幹嗎?
甲:彈著寶劍唱歌。
乙:唱歌幹嗎彈寶劍哪?應當使樂器啊。
甲:那年頭兒我不知道有什麼樂器呀!
乙:噢。
甲:書上也沒那么寫,咱們敢胡說嗎?
乙:沒有樂器?
甲:那好嘛。
乙:彈寶劍。
甲:就彈寶劍。“噹噹”的那聲。
乙:噢。
甲:哎,彈劍作歌。
乙:唱什麼歌兒?
甲:漢代的古歌啊!
乙:漢代的古歌啊?
甲:聽過嗎?
乙:沒聽過,誰會呀?
甲:我會。
乙:你會呀?
甲:你看。
乙:漢代的古歌。
甲:不但是文學家,還是考古家。
乙:這位還真了不起。您會唱?您給唱兩句我們聽聽。
甲:我也不敢肯定啊。
乙:啊。
甲:我也不敢百分之百說就是漢代的古歌。據我的發現可能有關係。
乙:噢。
甲:我也不知哪位是音樂家,我這兒唱,也可以用簡譜兒把它譜下來。
乙:你瞧那您就不必客氣了,唱一唱,彈彈寶劍。
甲:這不響嘛。
乙:這扇子哪兒能響呀!
甲:我拿嘴代表那劍聲音。
乙:代替劍的聲音。
甲:漢代的古歌,注意聽啊:“春天裡來百花香,啷里咯啷里咯,啷里咯啷,和暖的太陽在天空照,照到了我的破衣裳,啷里咯啷……”
乙:行了行了。這是劉安唱的呀?
甲:這是趙丹唱的。
乙:這是漢朝的古歌呀?
甲:我那么想這個啷里咯啷啊。
乙:喔。
甲:可能是那寶劍聲。
乙:沒聽說過!您這可胡來。
甲:劉備上前叫門。
乙:哎。
甲:說:“開門哪,我是一個孤行的客人,走在此處,上不著村,下不著店。”
乙:嗯。
甲:“在此處打攪一宿,明日早行。”
乙:噢。
甲:裡邊兒的人放下了劍。
乙:嗯。
甲:出來開門。
乙:嗯。
甲:讓進去。
乙:嗯。
甲:兩間草房,一棵小樹。
乙:嗯。
甲:把馬拴在樹上。
乙:哎。
甲:讓到屋裡。
乙:嗯。
甲:兩個人一通名姓,全姓劉。
乙:當家子。
甲:不是一家人。
乙:哎,同姓不同宗。
甲:劉備這么一吹:“我乃中山靖王之後,漢景帝玄孫。”
乙:嗯。
甲:“大漢皇叔。”
乙:瞧瞧。
甲:劉安一看,哎呀!
乙:怎么了?
甲:貴客臨門啊!大漢皇叔啊!
乙:是啊。
甲:他比皇上還大?
乙:嗯。
甲:置酒款待。
乙:哎喲。
甲:家裡的野味都吃光了。
乙:怎么,沒菜?
甲:哎,就把他的老婆殺了。
乙:喔。
甲:給劉備做菜了。
乙:當酒菜兒了。
甲:你說這人多卑鄙!
乙:哎,真是太慘了。
甲:劉備跑了一天,餓了。
乙:嗯。
甲:吃了一頓。
乙:嗯。
甲: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告辭離去。解韁繩,拉馬。
乙:嗯。
甲:一看,屋裡有個死人。
乙:嗯。
甲:劉備是大吃一驚。
乙:是。
甲:好一似涼水澆頭,懷裡抱著冰。
乙:這是劉備啊?
甲:這是杜十娘。
乙:他這裡全有。
甲:“什麼人?”
乙:嗯。
甲:“小的賤內?”“被何人所殺?”“被小的所殺。”“為什麼殺她?”“昨天主公駕到。”
乙:嗯。
甲:“寒舍無菜,殺妻奉君。”
乙:你看這個卑鄙勁兒!
甲:劉備很難過,說:“你待我太好了,我若得帝,必不忘你。”
乙:瞧瞧。
甲:拉馬夠奔他鄉而去。
乙:噢,走了。
甲:在半路上,
乙:嗯。
甲:遇到了曹操。
乙:嗯。
甲:把這個事情告訴了曹操。
乙:喔。
甲:曹操派人贈與千金。
乙:給誰呀?
甲:給劉安。
乙:千金?
甲:一千兩金子。
乙:哎呀。
甲:劉安這小子就這么樣發的財。
乙:陡然而富啊!
甲:一千兩金子。
乙:啊。
甲:買房子,置地,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
乙:那還用說呀。
甲:物質享受那是太好了。
乙:當然嘍。
甲:精神生活太枯燥了。
乙:怎么?
甲:街坊鄰居都不理他。
乙:嗯。
甲:打了半輩子光棍兒。
乙:哎,有錢了可以再娶一房啊。
甲:誰家有姑娘也不給他呀!
乙:怎么?
甲:怕他來朋友,沒菜,再給宰了。
乙:又吃啦!

劉寶瑞版本

……
甲:你說《三國演義》誰最厲害?
乙:我覺得司馬懿最厲害。
甲:為什麼呢?
乙:三國歸晉,司馬懿的後人當皇帝啦。
甲:噢,既然司馬懿這么厲害,那“死諸葛嚇退活司馬”,為什麼叫死了個諸葛亮把他嚇退呀?
乙:那就是諸葛亮最厲害。
甲:既然諸葛亮那么厲害,為什麼用了空城計之後,讓趙雲替他抵擋司馬懿呀?
乙:那就是趙雲最厲害。
甲:既然趙雲那么厲害,那過長坂坡之後為什麼叫張飛替他斷後呀?
乙:那就是張飛最厲害。
甲:虎牢關三英戰呂布,張飛既然那么厲害,為什麼哥兒仨打人家一個呀?
乙:那就是呂布最厲害。
甲:既然呂布那么厲害,為什麼在白門樓叫曹操把他給殺嘍?
乙:那就是曹操最厲害。
甲:既然曹操那么厲害,為什麼最後叫司馬懿的後人把他的基業篡了去呀?
乙:那就是你最厲害!
甲:我怎么最厲害?
乙:你把我問住啦!
……

作品賞析

傳統相聲中“歪批歪講”相聲節目很多,其中包括《歪批三國》、《歪講百家姓》、《講四書》、《講帝號》、《歪講三字經》等等。都是相聲演員對於經典文學作品的曲解歪講,做文字遊戲,透過風趣幽默的歪批曲解顯示了批講者的智慧光芒。
薛寶琨先生在《中國人的軟幽默》一書中說:“中國人的性格就是如此,既有莊重、理智、拘謹的一面,也有熱情、開朗、樂觀的一面,特別是老百姓,性喜嘻戲,行尚滑稽,語多詼諧。大凡每一群體,都有講笑話、制謎語的能手,都有善事模擬領導、名人和“不苟言笑”者的舉止、情態,以相諧謔的喜劇人物。”而相聲演員正是這樣“以相諧謔的喜劇人物”。他們對於經典的曲解歪講正是以他們獨有的方式——“笑”來對經典“以相諧謔”。而這種歪批歪講經典的幽默方法並非相聲演員首創,而由來已久。早在三國時期就有:難張溫秦宓逞天辯,蜀臣秦宓曲解《詩經》來詰難張溫。南北朝時期北齊高祖鐘愛的優伶石董桶,他更是擅長歪解經典做語言文字遊戲的行家。《啟彥錄》中記載他徵引《孝經》中:“父子之道,天性也。”曲解“天”姓“也”。他曲解《論語》: 動筒(董桶)又嘗與國學中看博士論難云:“孔子弟子達者有七十二人。”動筒因又問:“達者七十二人,幾人已著冠?”博士曰:“經傳無文。”動筒曰:“先生讀書,豈會不解孔子弟子著冠者有三十人,未著冠者有四十二人?”博士曰:“據何文以知之?”動筒曰:“《論語》云:‘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豈非七十二人?”座中大悅,博士無以應對。 這兩位都可以看作是歪解經典的高手,也可看作是相聲演員歪批歪講經典的前輩。而相聲演員更是將這種歷史悠久的幽默方法套用到相聲中來,縱橫馳騁,運用自如。(“石董桶”對《論語》的曲解,似與相聲《歪講三字經》中的曲解異曲同工。)
下面咱們試以傳統相聲《歪批三國》為例,具體分析一下: 侯寶林劉寶瑞蘇文茂三個版本的《歪批三國》,均以“《三國演義》中帶‘三’的回目多,故而叫《三國演義》”為“詩眼”,著力在“三”字上面做足文章。而又各有不同,僅以此段相聲的“底”來區分:侯版——“三妻”;劉版——“三個不知道”;蘇版——“三個數學家”。
侯寶林先生以學者的姿態對《三國演義》進行饒有趣味的評點,使聽眾聽後對《三國演義》產生了濃厚的閱讀興趣,無疑是對小說本身最好的宣傳,同時也是利用前人研究《三國演義》成果運用到相聲當中,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體。侯版的《歪批三國》的“底”耐人尋味,對“三妻”——三人對妻子的態度(劉備撇妻、呂布戀妻、劉安殺妻)加以引申曲解。而這其中的曲解歪講直接來自《毛(宗綱)批三國演義》中的批註。咱們來看一下在《毛批三國演義》“第十九回 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門樓呂布殞命”中,對劉安殺妻的批註: 又說劉安殺妻為食之事,操乃令孫乾以金百兩往賜之。[千金買駿骨,百金謝狼肉,一上黃金台,一飽劉君腹。劉安得此金,又可娶一妻矣!但恐無人肯嫁之耳。何也?恐其又當作野味請客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