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未來科技城

武漢未來科技城

武漢未來科技城位於武漢東南部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內,占地面積66.8平方公里,是在518平方公里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內規劃的一個城市功能完備的衛星城,將能容納30萬人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漢未來科技城
  • 位置:光谷高新大道的南、北區域
  • 占地面積:66.8平方公里
  • 開工時間:2010年10月
科技城綜述,方向和作用,介紹,規劃,建設思路,具體規劃,發展,四大產業,建設目標,

科技城綜述

方向和作用

“朝陽產業”是武漢未來科技城發展的主方向,其項目定位為整體覆蓋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現代裝備製造和高科技農業等五大主導產業領域,重點發展光電子信息、能源環保和現代裝備製造業,集中推動新材料、物聯網、文化創意等產業的集聚發展。。
武漢未來科技城
武漢未來科技城將吸納10萬科技工作者,計畫實現企業收入2000億元。計畫培育規模以上企業200家、創業型企業1000家,引進和培養500個高水平科技創新創業團隊,需要的科技工作者超過10萬人,衷心希望廣大華僑華人、海外學子來未來科技城開創事業。

介紹

武漢未來科技城位於光谷高新大道的南、北區域,總體規劃面積為66.8平方公里,約占光谷1/8面積。其中,高新大道以北、外環線以西的2.6平方公里區域為首期建設區,已於2010年10月底奠基開工。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光電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現代服務業為重點,兼顧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發。在入駐對象上,在技術先進性的前提下,不限所有制、不限區域。

規劃

2010年10月28日上午,武漢未來科技城在光谷東部奠基開建。10年內,這裡將出現一座智力高度密集、朝陽產業薈萃、人口達30萬的現代衛星城。
未來科技城位於東湖高新區東部高新大道南北沿線,總體規劃66.8平方公里,約占東湖高新區面積的1/8。其中,高新大道以北、外環線以西的2.8平方公里範圍,為武漢未來科技城起步區,與光谷生物城南北輝映;外環線以東、高新大道以北28平方公里為長山基地;外環線以東、高新大道以南36平方公里為龍山基地,這兩個基地將作為武漢未來科技城的發展區。
武漢未來科技城招商引資工作進展順利。華為技術、台灣聯發科、德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電子動力電池研究院、武漢未來科技研究院等14個項目已確定入駐。此外,還有40餘個重大項目正在緊密洽談。  啟動未來科技城建設以來,東湖高新區人才聚集效應更加明顯,一年來新增博士800餘名,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才窪地

建設思路

借鑑北京未來科技城建設思路,武漢未來科技城按照“國際領先、世界一流”的標準建設,以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現代裝備製造及其他新興產業的研發為重心。

具體規劃

5年後,武漢未來科技城預計可引進央企和知名民企30-50家、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20-30家,科技人員總數超過3萬人。到2020年,可引進央企和知名企業300家、國內外知名科研院所200家、2000個高水平創新創業團隊,科技人員總數超過10萬人。
去年,東湖高新區完成企業總收入2200億元。根據規劃,10年後,武漢未來科技城將實現企業總收入2500億元,即“再造”了一個新光谷。
與武漢未來科技城同日開工建設的還有其首個地標性建築——武漢新能源研究院。該院由東湖高新區與華中科技大學合建,建成使用後,將吸引太陽能研究中心、風能研究中心、生物質能研究中心等眾多新能源研究機構入駐。2010年10月28日,中國電子、航天科工等18家大型企業簽約入駐武漢未來科技城,簽約項目金額達306億元。楊松張昌爾郭生練阮成發等省市領導出席了奠基儀式。
武漢新能源研究院效果圖武漢新能源研究院效果圖

發展

10年後,武漢東南將崛起一座智力密集、人口逾30萬、承載國家自主創新功能的現代衛星城,它將成為我國產業技術最高水平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這個被稱為“未來科技城”的宏大規劃因此備受期待。這一方案是如何出爐的?武漢未來科技城的亮點在哪裡?會給武漢帶來哪些影響?昨日,相關人士對此進行了解讀。
打造創新創業基地
去年底,東湖高新區獲批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彼時,北京中關村是國內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並已啟動“北京未來科技城”項目建設,意在成為代表我國相關產業套用研究技術最高水平的人才創新創業基地。
“獲批後,在光谷建一個類似於北京未來科技城項目的提案,就被擺到省市領導桌上。”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經發局人士介紹。
今年6月中旬,經過前期研究分析和北京、浙江專程考察學習,東湖高新區形成建設未來科技城的初步思路。
再經過3次修改、1次赴京匯報、4次省市層面補充、完善,8月中旬,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楊松率團,專程赴京向中組部、科技部、國資委、海關總署、中國工程院等,匯報武漢未來科技城規劃建設方案。“這也僅僅是概念規劃方案,這么大的項目,規劃不可能那么快就完成。”該人士介紹道,雖然已奠基開建,但也僅是初步的框架規劃,更具體的規劃正緊鑼密鼓研製,最快年底才能完成。
重點發展五大朝陽產業
不同於北京未來科技城,武漢未來科技城將重點發展光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能源環保、現代裝備製造和高科技農業等五大產業。而這些,均為光谷支柱產業,且是目前公認的“朝陽產業”。
10年後,科技人員超10萬、總人口達到30萬,“朝陽產業”密集區內的生活配套如何解決?武漢未來科技城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武漢未來科技城總體分北、中、南三區,中部將建設一個大型商務港,以商務港為中心,東西向發展現代綜合服務發展區,南北向發展科技產業區。“企業按行業類別分園入駐,在每個園區,都有綜合服務中心,配有高檔商業、會所、娛樂、教育、體育和醫療等設施。”該負責人稱,依山傍水之處,還將建智慧型社區,讓科研精英們享受愜意生活。
築巢引鳳搶占產業頂端
巢未築好,已有鳳來儀。昨日奠基現場,18家企業簽約入駐,成為武漢未來科技城招攬的首批“金鳳凰”,其中包括中國電子、航天科工、北車集團、中國節能等9家央企,華為、中興等5家民企,台灣聯發科、美國新思科等2家外企。
IT“一哥”中國電子集團董事長熊群力介紹,中國電子也是北京未來科技城首批建設單位之一,此次前來武漢投資50億,“正是看中光谷的天時、地利、人和,武漢將是未來新能源產業的焦點。”
“光谷是全國自主創新的先行先試區,而武漢未來科技城就是光谷的先行先試區。”武漢市委常委、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賈耀斌如此描述武漢未來科技城的地位。
賈耀斌總結,通過武漢未來科技城的建設,吸引和聚集一大批國內外優秀創新資源,為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提供重大項目支撐,進一步奠定光谷的發展基礎,並將提升武漢乃至湖北省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創新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入駐企業只問技術不問“出身”
武漢未來科技城的重頭在產業和人才,哪些人可以入駐?有哪些優惠政策?
武漢未來科技城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入駐的企業和創業團隊只要符合技術先進性前提,不限所有制、不限區域。“重點還是面向中央企業、大型國企、民營企業、國外知名企業,以及重點高等院校、高水平科研院所和海內外產業研發高端人才及其團隊。”
而一旦入駐,世界500強、國內外具有雄厚實力的上市公司、國內行業前20名的企業和科研院所等機構可獲一次性獎勵;投資規模在10億人民幣以上的企業,可獲一次性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的獎勵;
入駐後,還會提供購房補貼和三年租房補貼;對獲得國家863計畫、973計畫等國家重大科技計畫立項,給予5%-10%的立項資助;重大科技成果在本地進行中試,經評定後給予中試資助;對做出重大貢獻的科學家、工程技術和管理專家,可無償擁有配套公寓產權。

四大產業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1、地球空間信息
重點領域:遙感數據獲取、存儲與處理,智慧型導航與位置服務,地理信息套用軟體,位置雲服務。發展思路:規劃建設3S創科園,匯聚國內外先進研發資源、創業企業,構建從數控獲取、數據存儲、數據處理到信息提取與位置服務運營的完整產業鏈,打造我國智慧型位置雲服務中心。
2、物聯網
重點領域:RFID、感測網 、M2M等關鍵技術產業。發展思路:緊抓示範套用工程實施,通過政府首購方式,推動企業技術和產品套用,力爭建成我國智慧城市套用示範高地。
3、雲計算
重點領域:IaaS、PaaS、SaaS等雲計算服務產品,雲計算解決方案,硬體及設備製造。發展思路:堅持政府主導和套用示範帶動,統一規劃建設“政務雲”,以此帶動武漢市雲套用起步,形成市場社會化套用,爭取成為國家雲計算創新發展試點城市。
4、移動網際網路
重點領域:手機遊戲、手機閱讀、手機支付等套用服務,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平台等。發展思路:大力吸引國內外移動網際網路龍頭企業、高端人才入駐,促進創新創業企業集聚。
光電產業
1、光通信
重點領域:光纖預製棒、光發射器等光器件及模組,特種光纖光纜,OLT/ONU設備、城域網設備(PNT、ONT)等光傳輸與接入設備。發展思路:注重國際領先研發機構引進和高新區核心資源匯聚相結合,強化與國外先進技術的合作,通過產學研合作進行核心技術突破。
2、光電顯示
重點領域:TFT-LCD、AMOLED兩大主流技術的背光模組、彩色濾光片等上游關鍵材料以及面板,觸控屏等新興產品。發展思路:加快集聚觸控屏、彩色濾光片、驅動IC等關鍵材料和元器件的研發資源和創業團隊。
3、雷射
重點領域:光纖雷射器、超快雷射器、半導體泵浦固體雷射器等主流雷射器,高功率、精密細微的雷射設備等。發展思路:重點引進一批國際高精尖水平的雷射產業項目,建設國際領先水平的雷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完整的雷射產業鏈,建成國際領先的雷射研發基地。
4、半導體照明
重點領域:核心設備及關鍵材料,外延片和晶片製造,封裝。 發展思路:鼓勵企業加大自主研發、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引導校企聯合攻關等多種方式突破核心技術,構建完整產業鏈,打造技術領先的LED產業聚集地。
高端裝備製造業
1、新能源裝備
重點領域:風電產品設計、諮詢服務、核心零部件製造,核電服務業,智慧型電網。發展思路:加快關鍵技術突破、中試示範系統建設,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的新能源裝備創新基地。
2、船舶業
重點領域:輕型化、高附加值的遊艇、近海和內河船等小型整船,船舶關鍵零部件配套產品,相關船舶產品設計、運營服務。發展思路:充分發揮科技資源優勢和未來科技城自然環境稟賦,以特色船舶研發和服務為突破口,對接國內外知名品牌,推進技術提升、新品開發。
3、航空業
重點領域:航電設備等核心零部件製造,輕型飛機製造。 發展思路:規劃建設軍民合作園,大力引入具有高精尖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研發機構,以開發新技術航空產品為切入點,鏈入到國家航空產業鏈當中。
現代服務業
1、科技創新服務
重點領域:研發設計業、檢測認證服務業,科技中介服務業,科技金融。發展思路:鼓勵成立第三方研發企業、設立研發機構,並積極吸引跨國公司研發中心、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入駐。
2、商務服務
重點領域:科技工業旅遊,科技會展與貿易,總部經濟,高端酒店餐飲。發展思路:大力開發名企工業旅遊和科技型會展旅遊產品,建設高標準、高品質的商務服務項目。
3、文化創意
重點領域:動漫網遊,數字新媒體。發展思路:規劃建設暢想創意港,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台,匯聚一批創意名企、名師進駐科技城,帶動東湖高新區產業由製造環節逐漸向以策劃和運營為代表的網遊價值鏈兩端延伸。
4、教育培訓
重點領域:IT技能培訓,英語培訓,企業管理培訓。 發展思路:大力吸引3至5家國內外知名教育培訓企業入駐。

建設目標

一流科研人才的聚集高地
引進10位左右在業內有重大影響、具有科技研發國際前瞻力的戰略科學家,集聚100位左右掌握行業核心技術、具有旺盛創造力的研發領軍人才,培養1000位左右精通研發技能、掌握關鍵技術的科研骨幹,形成一批國際一流、結構合理的研發團隊。
引領科技創新的研發平台
在新能源、信息、冶金、節能環保、航空、新材料等關係我國能源發展戰略和重大產業布局的領域,依託企業重大項目和重點任務,加快開展核心技術的戰略研發、關鍵技術的跨越發展、重要技術的集成示範、共性技術的合作攻關,加速推進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研成果產業化。研發機構50%達到國際先進水平,80%以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全新運行機制的人才特區
借鑑國際一流科研機構運行機制,進一步加大科研體制改革和資源整合的力度,著力探索建立企業投資為主、國家支持為輔的科技投入體制,建立以企業為主導、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研協作機制,建立研發機構負責人按照有關規定自主決定團隊成員聘任、研究內容或技術路線、科研經費使用等的內部運行機制,建立以期權股權等方式分享利益的長效激勵機制,充分發揮海外高層次人才的積極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