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陵(南唐烈祖的陵寢)

欽陵(南唐烈祖的陵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唐烈祖的陵寢。李昪欽陵二陵均系依山為陵,相距約100米。李昪及其皇后宋氏的合葬陵居東,稱為欽陵,建於公元943年。李璟及其皇后鐘氏的合葬陵居西,稱為順陵,建於公元961年。李昪陵因建於南唐國勢強盛時;故規模較大,隨葬品較豐富;李璟陵則建於南唐國勢衰弱時,規模略小,隨葬品亦不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欽陵
  • 外文名稱:Qin Ling
  • 朝代:南唐
  • 人物:李昪
基本簡介,墓主簡介,墓地結構,內部結構,南唐文化,

基本簡介

欽陵,是南唐開國皇帝李昪的陵寢。依山而建,規模宏大,由南唐大臣江文尉和韓熙載設計。其外形是一座隆起較為明顯的圓形土墩,高出所在地面12米,周圍170米。陵門坐北南向,遙對遠處海拔343米高的雲台山主峰,即所謂“背倚天闕,面矗雲台”是也。形勝頗佳,堪稱為“佳城鬱郁”之地。陵墓前方西南角有一處平台,原為陵寢享殿所在,今已夷為廢墟。
欽陵規模較為宏大,陵門立面用磚砌出柱枋、斗栱等仿木建築結構,檐口用磚砌出疊澀的挑檐,正中為圓拱形洞門。整座陵墓進深長達21.48米,寬10.45米,墓室內有彩繪。陵墓設色基調呈暗紅色,顯得深沉而莊重,而彩繪的色彩則絢麗奪目,有牡丹、蓮花、寶相花紋等,整座建築布局嚴謹,堅固而宏偉。陵墓分為前、中、後三主室和十間側室。前、中兩主室及其側室是磚結構,後室及其所附六間側室則為石結構,內部裝飾華麗。
在中室北壁下方左右兩側各置一尊高浮雕石刻武士像,武士頭上戴盔,身穿梅花魚鱗甲,雙手握長劍,足踏祥雲,相貌威嚴,作左右侍立護衛的姿態。原來都敷金塗彩,至今線條深處還遺存有金碧痕跡。在兩武士之間的青石門額,橫貫浮雕,石刻“雙龍攫珠”圖像,龍為五爪金龍,昂首闊步,張牙舞爪,生動逼真。其頭平行相對,身向前伸,一前爪作攫珠狀,正中是一顆火焰光珠,下托雲彩,石刻精緻,功力頗深。

墓主簡介

南唐烈祖李昪(888年—943年),字正倫,小字彭奴,徐州人,五代時期南唐建立者。本為孤兒,為楊行密於爭戰中所擄,並以為養子,而楊行密諸子不能容,遂將其給予徐溫(一說為徐溫所擄,並以為養子),並改名徐知誥。南吳時期,因功累升昇州(今江蘇南京)刺史、潤州(今江蘇鎮江)團練史,徐知誥為政寬仁,又能節儉自處,獎勵農桑,因此府庫充實。當時,徐溫居昇州,並以徐溫長子徐知訓居南吳都城揚州(今江蘇揚州)控制南吳政權,天佑十五年(918年)徐知訓因驕傲荒淫為朱瑾所殺,徐知誥就近自潤州渡長江平變,自是徐溫乃以其代替徐知訓留揚州,日常政事皆由徐知誥處斷。徐知誥在揚州,一反徐知訓之作為,恭敬事奉吳王楊隆演,並且謙卑對待士大夫,對待部屬寬大,生活十分儉僕,並以宋齊丘為謀士,改革稅制,因此國家遂漸富強,人心歸附。南吳順義七年(927年)徐溫去世,徐知誥與徐溫親子徐知詢爭權,徐知誥趁徐知詢入朝的機會,將其扣留,自此完全掌握南吳政權。天祚元年(935年),進封齊王。天祚三年(937年),改名徐誥。同年,篡奪南吳政權,即皇帝位,建立南唐,改年號升元。升元三年(939年),恢復原姓,並改名李昪。李昪登帝位後,勤於政事,並興利除弊,變更舊法;又與吳越和解,保境安民,與民休息。然而因服用方士丹藥中毒,個性變得暴躁易怒。升元七年(943年)背上生瘡,不久病情惡化去世,時年56歲,在位6年,謚光文肅武孝高皇帝,廟號烈祖,子李璟繼位。

墓地結構

李昪欽陵全長達21米餘,寬10米餘,包括前、中、後三間主室和十間側室。前、中兩室及其所附四間側室是磚結構,後室及其所附六間側室是石結構。墓門及前、中、後三個主室都仿照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木結構建築式樣,在壁面上用磚砌或石雕成梁、橋、柱子和斗拱,再用石青、石綠、儲石和丹粉等礦物質顏料在其上繪以鮮艷的彩畫,圖案多作牡丹、蓮花、寶相、海石榴和雲氣紋等。據有關學者研究,認為這是目前國內現存最早的附屬在柱枋部分的彩畫遺蹟,在建築史和藝術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南唐欽陵南唐欽陵
李昪陵的中室和後室之間有哺道,在雨道口的中室北壁上方,橫列大型的雙龍攫珠的石刻浮雕,下方的左右兩側各置一尊足踩祥雲、披甲持劍的石刻浮雕武士像,原均敷金塗彩。後室的室頂為巨大青石條砌成的疊澀頂,上面繪有彩色的天象圖,包括日月星辰一百餘顆。後室地面的青石板上又雕刻著婉蜒曲折的江河形狀,象徵著地理圖。這種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陵墓內部裝飾,是秦始皇陵以來帝王陵寢的裝飾傳統。後室的中後部有石砌棺床,棺床的側面有行龍浮雕,並用淺刻的卷草和海石榴花紋作為棺床平面的裝飾。
李昪陵前、中、後室所附的側室內均有放置隨葬品的磚台,原置的金、玉、、鐵和陶瓷質的器物均被早年盜墓者所掠走或破壞擾亂。考古發掘所得的劫餘器物以玉哀冊和陶涌像較為重要,前者刻字填金,標明了該陵的陵名及下葬年代;後者有數以百計的男女宮中侍從涌和舞誦,以及各種動物涌,亦為南方唐宋墓中所罕見。

內部結構

中室和後室之間有一短短的甬道,甬道當中有兩扇可以開啟的石門,門上有五排釘孔及安裝鋪首門環的痕跡。石門曾被盜墓者撬開,上部已損壞,但仍能開啟。後室為墓穴所在,較前、中二室均大,是放置李昪及其皇后棺槨的地方,全部用石砌築,頂作穹窿形,四壁表面均塗朱色,是由八角形柱、闌額、斗栱構成,為面闊三間的東西廂。全室計有柱八根,均用整石雕磨而成,上承一斗三升式斗栱,柱作灰黃色,斗栱作深灰色,上施彩繪,其花紋線條均留下雕刻痕跡。兩側三側室形成一排廊柱式建築,使整個立面具有高大、宏偉、莊重、華麗的外觀。這是陵墓設計者匠心獨到之處。北部正中是青石棺床,由六塊方形大青石組成,合為整體,其後嵌入北壁龕內,棺床正中有一長方小井,名“金井”,這是古代的一種遺制,名叫“腰坑”。石棺床邊緣有平雕牡丹花紋,棺床的周邊還有浮雕三爪金龍八條。均作向前行進狀,前面兩條頭相對,左右兩側各三條,前後相隨。從棺床底下起,向東西南側刻出兩道分歧而曲折的石槽,蜿蜓曲折地向外延伸,這幅《地理圖》,象徵著封建帝王統治下的江河山嶽。屋頂繪日月星辰,其中有剛升起的朱紅旭日,淺藍的明月和南斗、北斗等眾多的星斗,室頂正中一片空白,可能是象徵銀河。這是一幅《天象圖》,它和地面相輝映,是封建帝王所統治天地的象徵,可惜在1956年重修時,作了大揭頂,這幅千年天文圖今已無存。不過當時臨摹作品仍由有關單位保存。像欽陵這種繪製天文地理圖的傳統規制,只有帝王陵墓中才有,這是遠自秦漢以來帝王陵墓的裝飾傳統,是作為所謂“帝王受命於天”,“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至高無上的一種禮遇,其最終的意思是點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一主題。室內四壁有小龕和凹槽十二個,可能是放置十二時俑的地方。後室室壁東西皆有當年殘留的鐵環各一,可能是用以懸掛帷幕之用的。

南唐文化

南唐二陵,中國五代南唐先主李昪及其妻宋氏的欽陵和中主李璟及其妻鐘氏的順陵。位於江蘇江寧牛首山南麓。二陵相距50米。1950~1951年發掘。欽陵全長21.48米,分前中後3個主室及10個側室。前中室為磚砌,後室為石築,均為仿木結構,在墓門上和壁面砌鑿出柱、枋和斗栱,上有彩繪。後室頂部繪天象,地面刻鑿象徵地理的河川;進門處上方刻雙龍戲珠,門兩側有披甲持劍武士雕像。順陵全長21.9米,有前中後3個主室和8個側室,均為磚築。內部結構簡單,無天象河川,也沒有雙龍戲珠和武士石刻。二陵遺留文物約600件,包括男女陶俑、陶製神怪及陶瓷器殘片等。其中的哀冊殘片,為判定墓主及陵名提供了依據。順陵是五代南唐李璟陵墓,它位於欽陵西側約百米處。陵墓規制略簡。李景頗具文學才華,他的詞綺艷婉約,如“細語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等佳句至今為人稱頌。
南唐二陵南唐二陵
南唐二陵是在1950年才發現的,因年代久遠,地面建築早已不存。地宮雖在宋代就有人盜掘過,但仍出土了陶俑、瓷器、玉哀冊等600多件珍貴文物。其中,南朝陵墓石刻是六朝文化的珍品,也是中國石刻藝術中的瑰寶,在整箇中國石雕藝術史上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上承秦漢,下啟隋唐,與同時代的北朝石窟藝術遙相媲美。南唐二陵位於南京市南郊祖堂山西南麓的高山之下,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開國皇帝先主李昪與中主李景的陵墓。1950年至1951年間,由南京博物院進行科學發掘,1988年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