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營鎮

次營鎮

山西陽城縣次營鎮位於東經112°14′,北緯35°29′,地處陽城縣西南21.5公里,獲澤河南側,南大河北側,東與演禮、尹莊接壤,西與沁水縣張村鄉相毗連,南靠董封、駕嶺鄉,北與固隆鄉相鄰,東西長約10公里,南北寬約6公里,總面積60.75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南次營村。全鎮總耕地29488畝,總人口11770人(2017),絕大多數居民是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次營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西陽城縣
  • 地理位置:陽城縣西南21.5公里
  • 面積:60.75平方千米 
  • 人口:11770人(2017) 
行政區劃,自然環境,經濟狀況,蠶桑生產,特色產業,社會事業,

行政區劃

全鎮轄有南次營、北次營、長這溝、石窯凹、西河、天掌、六甲、譚村、陶河、黃甲、河西、前溝西、逯河、莊頭、營東、上義、前凹、松樹、蘇村、賽村、支溝、高陽、西垠、候井、營莊、周壁、馮坡、棗凹等28個行政村,87個自然莊。

自然環境

1、地形地貌。海拔最高點1000米,境內無高大山脈,因獲澤河、南大河南北分隔,故形成南北狹,東西長的黃土丘陵區。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次營鎮
2、氣候。次營屬丘陵暖溫半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0℃—11℃,最低氣溫1月份在-8℃以下,最高氣溫7月份為29℃—31℃,年均日照為2581.2小時,年降雨量為550—600毫米,無霜期187天左右。
3、水文。全鎮有一渠一湖二泉十井。即:董封灌渠次營段、南次營勝天湖、譚村愚公泉、遼河師婆泉、遼河水庫、賽村水庫和聯片供應全鎮人畜吃水、節水灌溉的十眼深井。

經濟狀況

1、精神文明創建。全鎮擁有各類門球場15個,籃球場10個,村級文化娛樂活動中心5個,女子樂隊3支,文明村(單位)達到20個,五好家庭2000戶,十星級文明戶4100戶。
2、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鎮設立五大警務區,擁有1支鎮區巡邏隊和28個村級老年義務巡邏隊。常年刑事案件發案率均控制在萬分之二點八以內,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到98%以上,無矛盾激化,無惡性案件,無重大政治影響的縣以上集體上訪。2004年,次營鎮和南次營村分別獲得市級綜治先進單位榮譽稱號,賽村、譚村村也被評為“縣級綜治先進單位”,2005年,次營鎮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平安鄉鎮”。
3、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全鎮擁有標準化中學一所,國小14所,在校學生2100人,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全鎮28個村全部實現電視信號覆蓋、村村通水泥路、村村通班車、戶戶通自來水。
4、計畫生育。該鎮共有規範化的村級服務室21個,人口學校28個,2005年,該鎮計畫生育率達到98%,人口出生率為1.25人‰,人口自然增率-3.37‰,綜合節育率達到86%,各項工作連年名列全縣前茅。
5、主要經濟指標。2005年,該鎮累計完成農村社會總產值11364萬元,其中,農業產值完成3470萬元,鄉企產值完成7894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712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105元,糧食總產量達到759萬公斤。

蠶桑生產

蠶桑是該鎮的主導產業,次營鎮素有“華北蠶桑第一鎮”之稱。1992年,該鎮掀起規模栽桑養蠶熱,15年間,蠶桑生產規模不斷發展壯大,現擁有優質蠶桑基地1.7萬畝,縣級重點蠶桑科技示範園一個,科技示範園區村16個,產繭3萬斤以上的村16個,萬斤以上的村27個,年養蠶10張以上,產繭1000斤以上的戶有40餘戶,養蠶能手達到2000餘戶。二00五年,該鎮新上一套全自動電子熱風烘繭設施,推廣桑園節水灌溉面積3000畝,累計實現年養蠶12858張,產繭57.3萬公斤,蠶繭收入達1122.3萬元,戶均2365元,人均822元,基地規模、養蠶張數和蠶繭總產均居全縣之首,創歷史最好水平。

特色產業

該鎮是陽城縣主要糧食和經濟作物區,是國家級商品糧基地鎮,是中藥材種植的主產地。年產小麥300萬公斤,玉米400萬公斤,優質小雜糧200萬公斤。是中藥材種苗繁育基地,年產優質中藥材300萬公斤。2000年列入國家級生態環境建設綜合治理項目區。境內礦藏主要有鐵礦、煤礦和磺礦,用材類林木資源主要有楊樹、柳樹、油松、刺槐、榆樹等,特種經濟類林木有花椒和核桃、柿子、紅果、蘋果、桑樹等,觀賞類林木有側柏、檜柏等,藥材有山茱萸、杜仲、半夏、丹參、二花、土貝母、柴胡、板蘭根等。

社會事業

該鎮克服重重困難,多方籌資1980萬元,共鋪裝水泥路里程達75公里,居全市、全省第一;譚村村還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戶戶通”。二00四年,該鎮又多方籌集1000餘萬元,完成了35公里的水泥路建設任務,兩年共修路達110公里,絕對鋪裝長度和人均里程均為全縣第一。次營鎮因此被市、縣授予“村村通”水泥路(油路)紅旗鄉鎮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