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家灣鄉

權家灣鄉

權家灣鄉地處甘肅省隴西縣北部乾旱山區,鄉政府駐地權家灣村距縣城43公里。全鄉總土地面積124.82平方公里,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長約40公里,地貌為黃土丘陵溝壑狀,海拔最高2213.5米,平均海拔1880米,年平均氣溫7.9°C,無霜期130天,年降雨量350—450mm左右,且分布不勻,多集中於8-10月份。是典型的西部乾旱地區,乾旱少雨是全鄉農業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全鄉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和勞務輸出為主,全鄉種植的農作物品種主要有小麥、碗豆、扁豆、洋芋、玉米及蕎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胡麻、黨參、柴胡、黃芪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權家灣鄉
  • 別名:權家灣
  • 行政區類別: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下轄鄉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下轄地區:14行政村
  • 政府駐地:權家灣
  • 電話區號:0932
  • 郵政區碼:748100
  • 地理位置:隴西縣北部乾旱山區
  • 面積:124.82平方公里
  • 人口:9897人
  • 方言:隴西話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機場:蘭州中川國際機場
  • 火車站:隴西站
  • 車牌代碼:甘·J
行政區劃,基礎設施,自然資源,機制改善,經濟建設,農業發展,相關詞語,

行政區劃

全鄉有14個黨支部,其中農村支部9個。有黨員295名(預備黨員15名),其中女黨員24名,男271名。25歲以下2名,26—35歲53名,36—45歲67名,46—54歲64名,55—59歲29名,60歲以上80名。本科文化程度4名,大專文化程度28名,中專文化程度4名,高中文化程度37名,國中文化程度109名,國小文化程度114名。1949年以前入黨1名,1949.10—1966.4入黨51名,1966.5—1976.10入黨63名,1976.11—1992.9入黨73名,1992.10以後入黨108名。全鄉有致富帶頭人66名,村幹部34名。全鄉農業人口2165戶9718人,非農業人口179人,總人口9897人,勞動力4623人,總耕地面積51924畝,人均5.3畝。2006年底,全鄉共有絕對貧困戶143戶750人,有低收入戶605戶3012人。其中五保戶45戶47人,復退軍人14人。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96元。

基礎設施

1、全鄉有學校11所,其中:中學1所,八年制國中1所,村級國小9所。有教師103人,其中小教40人,中教63人。在校學生1847名。 2、鄉衛生院現有職工6人,其中正式職工4人,有病床6張。
權家灣鄉政府辦公室權家灣鄉政府辦公室
3、水利水保。建成集雨節灌、“121”雨水集流工程6312眼,戶均2.9眼,解決了人畜飲水問題。梯田42765畝,人均4.3畝,占耕地面積的82%。
4、交通道路。地形地貌的特殊性決定了全鄉過去的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通村、通社道路幾乎全都是爬山過溝的羊腸小道,不要說大小機動車輛無法通行,就連腳踏車也不好進出,行路難嚴重製約著農民脫貧致富和農村社會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因此,歷屆鄉黨委、鄉政府始終把興修鄉村道路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堅持常抓不懈。但是,山大溝深,修起路來既費工又費錢,而且一遇上下雨,上山過溝的路最容易被沖毀。為了最大限度地解決民眾的行路難問題,加快全鄉人民脫貧致富的步伐,鄉上一方面積極爭取鄉村道路建設項目,順利完成了全長14.75公里、總投資402萬元的權家灣鄉至雲田鎮的農二級公路建設,全長4公里、總投資50萬元的權田農二級公路正在建設中。另一方面,鄉上把梯田建設與村社道路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梯田修到哪裡、道路修到哪裡,共籌措資金26萬元,修建鄉村道路9條45公里、村社道路15條58公里,實現了村村通公路、社社通道路。交通條件的改善,不僅解決了行路難問題,而且充分調動了廣大民眾脫貧致富的積極性,全鄉已購進各種運輸車輛1860台,農產品賣難問題也得到了有效緩解,民眾脫貧致富的步伐明顯加快。2007年,38個社實現了通機動車目標,轄內有縣鄉公路1條(權安路)14.25公里,鄉村道路31條118餘公里。
5、電力、通訊。全鄉38個社,鄉政府境內有移動、聯通信號傳輸塔各一座,實現了村村通無線電話。
6、林業工程。退耕還林10830畝,荒山造林13200畝,其中:生態林2500畝。

自然資源

權家灣鄉洋芋種植
權家灣鄉地處隴西縣城北部乾旱山區,鄉政府駐地距縣城43公里,全鄉總土地面積124.8平方公里,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長約40公里,平均海拔1860米,年平均氣溫7.9℃,無霜期162天,年降雨量350——450毫米左右。鄉共轄9個行政村38個村民小組,2165戶9718人,勞動力5023人,總耕地面積51924畝,人均5畝。種植的農作物品種主要有小麥、豌豆、扁豆、洋芋玉米蕎麥等;經濟作物有胡麻黨參、黃芪、柴胡、板蘭根等。全鄉農民收入主要靠種植洋芋為主,洋芋種植面積占到總耕地面積的一半以上。
權家灣鄉洋芋種植權家灣鄉洋芋種植

機制改善

全鄉黨建工作圍繞貫穿“一條主線”(黨建工作始終成為統領全鄉經濟工作的主線),鞏固“兩項成果”(“三級聯創”成果、先進性教育成果),深化“三大載體”(以“十強百富”工程為載體的“雙培雙帶”工程的互動計畫實施、以“雙強”帶動示範“村、示範戶”工程為載體的互動計畫實施、以“一技一業”工程為載體的聯動計畫的實施),突出“四個亮點”(以完善黨員電化教育制度和流動黨員管理為重點,全面加強黨員黨性原則教育和增強致富信心的教育;以創辦村級集體經濟實體為重點,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諧發展;以機關與農村支部共建為重點,進一步強化黨員活動陣地建設,按照“五有”標準,促進全鄉黨員活動陣地建設走上新台階,展現新面貌;以加強班子建設為重點,努力提高農村兩委班子成員的管理能力、辦事能力和帶領廣大民眾快速致富的能力,按照改善結構、轉變職能、強化服務,提升能力的總體要求,採取“四位並舉”的辦法〈縮編清位、選舉退位、勸其讓位和增資固位〉,努力培育一批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發展需求和政治上靠得住,思想上穩定、工作上有業績的基層幹部隊伍。 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立足“五個好”標準,進一步強化班子結構,最佳化班子組合,增強工作責任,建立工作機制,為鞏固“五個好鄉鎮黨委”和“五好村黨組織”做了充分準備。全鄉已有8個村黨支部達到“五個好”村黨組織,8個村黨委班子編制齊全,人員年富力強,都具有獨立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的和創新能力,班子團結向上,具備帶領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人民民眾比較滿意.
權家灣鄉權家灣鄉
以建立長效機制為載體,鞏固先進性教育成果。在2005年1月開始的全鄉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全鄉按照“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要求,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原則,緊密聯繫實際,以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引導廣大黨員學習貫徹黨章,堅定理想信念,認真解決黨員和黨組織在思想、組織、作風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按規定內容開展了各項工作。先進性教育活動基本達到了黨員素質提高、基層組織加強、幹群關係密切、各項工作有特色的目的。工作中提出了急辦、急改、急爭取的“三急”工作實施計畫,急辦的事就是結合先進性教育活動認真抓好農村各項重點工作,如梯田建設、洋芋種植、計畫生育、勞務輸轉、項目建設(參與式)、基礎母羊擴群等。急改的事就是機關服務問題、幹部作風問題等;急爭取的事就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爭取項目帶動,逐步發展。通過一系列工作的具體落實,即總結出了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再教育組織經驗,又通過完善各項工作制度,建立了長效機制:一是建立了領導分工負責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了黨員幹部長期聯繫點制度;三是建立了重點工作量化考核制度;四是建立了依照權利職責履行義務的制度;五是建立了工作督查督辦制度。在不斷完善制度的基礎上,積極貫徹落實這些制度,努力把先進性教育活動所取得地成果鞏固好、發揮好。

經濟建設

為了深化黨員示範帶動作用,發揮黨組織的力量,鄉黨委整合資源,組建成立了權家灣鄉畜牧養殖協會黨支部、權家灣鄉洋芋購銷協會黨支部以及為了發展勞務經濟,成立了權家灣鄉勞務輸出黨支部和權家灣鄉赴疆拾花臨時黨支部等4個黨支部。2007年權家灣定幫洋芋貯藏購銷協會被確定為“雙培雙帶”工程鄉級示範點。該協會的建成,有效解決了養殖產業發展緩慢的問題,為民眾提供了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有效增加了民眾收入。吸納當地52名貧困勞動力實現了就業,帶動9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其中貧困黨員7名,務工人員月收入達到3000元,解決了民眾生產生活方面的問題。 “雙培雙帶”工程的實施與發展,“十強百富”工程的示範與帶動,“一技一業”工程的起步與規範,都是黨建工作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的核心。“三大載體”相互照應、相互協調、共同發展。通過努力,逐步形成以“一技一業”工程讓黨員和黨員家庭掌握致富技術——以“十強百富”工程將掌握致富技術的貧困黨員帶富——帶富的黨員通過“雙培雙帶”工程培養成致富帶頭人——致富帶頭人通過“雙強”帶動工程培強、培精。
權家灣鄉鄉村道路建設權家灣鄉鄉村道路建設
以“十強百富”工程為載體的“雙培雙帶”工程的互動計畫實施。將“十強百富”工程和“雙培雙帶”工程有機結合起來,首先通過“十強百富”工程的實施,使全鄉貧困黨員富起來,然後將富起來的黨員通過“雙培雙帶”工程培養成黨員致富示範戶,成為帶領民眾脫貧致富的模範帶頭人。按照縣委提出的“五個一批”(培養和發展一批有先進性、帶動力強的優秀年輕黨員;培養和推選一批有創新精神、有處理複雜問題能力的優秀黨支部書記;培養和創建一批有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培養和完善一批設施齊全、制度健全、輻射帶動力強的黨員活動陣地;培養和建設一批能帶動相關產業、又有生命力的黨員示範工程)的要求和在全縣每年新建10個示範帶動能力強的的縣級示範點,重點扶持100戶農村貧困黨員脫貧致富的實施方案,該鄉利用傾斜資金扶持,組織幫扶指導,黨員積極實施,對確定的權必武、權忠、權吉林3戶貧困黨員通過解決帖息貸款,引導調整種植結構,發展養殖業,通過幫助指導,技術培訓,使他們不但從精神上增強了致富的信心,而且經濟純收入人均增加了300元左右。顯現了幫扶效果,達到了致富有勁頭、發展有看頭的目的。
以“雙強”帶動示範“村、示範戶”工程為載體的互動計畫實施。將鄭家川、權家灣2村培育成“雙強”示範村,並以“雙培雙帶”工程為依託,重點確定培育10戶“雙強”帶動示範戶。通過政策扶持、資金傾斜、項目優先、組織幫帶,把“雙培雙帶”工程中培帶的致富帶頭人通過“雙強”帶動工程,將其培強、培精,使10%的村組幹部成為“雙強”帶動示範戶,真正成為帶頭致富能力強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能力強的“雙強”型幹部。
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農村集體經濟實體中的引導作用,擴大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多渠道、多途徑、多形式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權家灣村小尾寒羊養殖協會實行陽光操作,協會在村黨支部的指導下,各項工作發展走上了正規化。協會現有存欄羊只1550隻,標準化圈舍190座。多次向外地和本鄉出售小尾寒羊450多隻,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6元,協會產值達11萬多元。並堅持每季度堅持公開一次政務以及協會收入情況,為增加農民收入和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諧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在以往的經驗和基礎上,將權家灣村定幫洋芋貯藏購銷協會和權家灣鄉慶祥洋芋購銷協會培育成了年純收入萬元以上集體經濟實體。

農業發展

全鄉農民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勞務輸出為主,全鄉種植的農作物品種主要有小麥、碗豆、扁豆、洋芋、玉米及蕎麥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胡麻、黨參、柴胡、黃芪等。農業結構不盡合理,支柱產業缺乏規模,全鄉經濟還很落後,全鄉民眾的生產生活水平還比較低下。2006年農作物播種面積52010畝,糧食總產4064噸,人均產糧416公斤,薯類產量2.4萬噸,夏秋比22:78,糧經比79:21。大家畜存欄3018頭(匹),豬存欄4377頭,羊存欄1318隻。 過去,全鄉的耕地幾乎全都是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水土的嚴重流失讓農作物產量低、品質差,導致農民收入不高。因此,歷屆黨委和政府把梯田建設作為控制水土流失、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關鍵措施來抓,堅持以實現整鄉梯田化為最終目標,以“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驗收”為基本原則,以多條腿走路籌資、人機結合連片興修為保證措施,強力推進梯田建設。全鄉上結合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和扶貧開發工程,對耕地面積進行了摸底調查和科學分類,提出了“宜林的栽樹、宜草的種草、其餘的全部修成梯田”的建設思路。在梯田建設中,始終堅持實行統籌規劃,連片治理,徹底打破村與村、社與社、戶與戶之間的地界,整山整溝連片逐年推進,同時嚴把梯田建設質量關,做到“興修一片,成功一片,見效一片”。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累計投入梯田建設資金1108萬元,共興修梯田4.1萬畝,梯田總面積占全鄉總耕地面積的79%。實踐證明,梯田建設步伐的加快,不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態環境,而且真正為農民增產增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權家灣鄉定邦洋芋貯藏購銷協會權家灣鄉定邦洋芋貯藏購銷協會
全鄉地形地貌主要是由山和溝構成的,長期以來,這裡植被稀少,生態環境惡劣,乾旱和洪澇等自然災害頻繁,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艱苦。因此,歷屆鄉黨委、鄉政府把改善生態環境作為提高全鄉人民生產生活水平的根本措施來抓,通過堅持不懈地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整條林帶建設、退耕還林草工程,全面綠化轄區內的荒山、荒坡、荒溝。特別是實施退耕還林草工程以來,按照“荒山有樹、退耕有草、山坡有田、山底有羊、山溝有水”的發展思路,大力開展山、水、田、林、路、草綜合治理,進一步擴大了綠化區域和提升了綠化質量。全鄉已綜合治理和正在綜合治理的小流域六條,治理總面積達13200畝,加上全長6公里、占地6000畝的黃鼠灣林帶建設以及已經完成的10830畝的退耕還林草工程,可以說,全鄉境內大多數宜林宜草的山山樑梁、溝溝岔岔都栽上了樹、種上了草,共栽植各種耐旱樹木129萬多棵,種草3000畝,建淤地壩2座。在夏秋兩季走進來放眼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披著綠色盛裝的山和溝,而生態環境的有效改善,不僅改變了農民的生存條件,同時也極大地降低了自然災害的發生率。
權家灣維新洋芋協會是本鄉農民民眾為了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洋芋市場抵禦風險的自發組織,設理事會,由張維新擔任理事長,現有組織人員共23人,由全鄉9個村村民組成,權家灣鄉定邦洋芋貯藏購銷協會成立於2005年12月,會長權定邦,會員125人,遍及全鄉9村38社,協會現有洋芋收購總場地一處,占地面積2400平方米。有100噸以上的貯藏窖5眼(窯長21米,寬2.2米,高2.2米),7處溫棚庫,總貯藏量可達3000多噸。投入資金2.4萬元(其中自籌0.8萬元,貸款1.6萬元),其中平整場地投資2000元,貯藏窖總投資6000元(包括人工費),溫棚庫投資4500元,基礎設施建設11500元(包括房屋2間,投資5000元、圍牆3200元、大門1300元、電器安裝1000元、出水管道1000元)協會堅持“面向市場、立足農村、服務民眾”的原則,主要從事洋芋貯藏、購銷等工作。村黨支部為協會提供土地,協會負責為農戶洋芋貯藏提供技術指導、銷售信息等服務。並為農戶提供新大坪、大白花、隴薯5號等優良品種,可與農戶簽定收購契約,隨行就市,保證不低於市場價格兌現收購契約。協會的貯銷運營,可大大緩解洋芋產銷高峰期的貯銷壓力,為農民增產增收,提高生產效益,提供可靠保證,可為農民民眾獲得更多地市場經濟利益,協會年收入達1.5萬元,為了依法合理經營,依照《權家灣鄉定邦洋芋購銷協會章程》辦事。

相關詞語

退耕還林草
鄉村道路建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