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經席製作技藝

橫經席製作技藝

橫經席製作技藝是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的傳統手工技藝,屬於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鬱南草蓆明、清時期已開始生產,清朝中期,鬱南縣草蓆已小有名氣。產地多源自該縣南部的連灘、河口、大灣等鎮。由於當地產的床蓆以席草為緯,麻繩為經,又被稱為橫經席。其質地平滑幼細、夏涼冬溫,厚軟適度,結實耐用,為廣大民眾所樂用,因此素有“腰骨‘赤’(痛),不離橫經席”之說。且席草在淡水田種植,氣香味淡,不發潮,遠勝沿海地區所產,其中以龍鬚草織成的為上品。

基本介紹

  • 遺產級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日期:2009年10月16日
  • 批准文號:粵府〔2009〕112號
  • 項目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單位: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
歷史淵源,製作工藝,操作流程,生產情況,技藝傳承,

歷史淵源

草蓆很久以來便是廣東省鬱南縣較為有名的傳統手工藝產品,鬱南縣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96年3月編輯出版的《南江風物錄》記載:“地席是出口商品,行銷東南亞各國,尤以西歐的荷蘭銷量為多,其次是鄰近的泰國,還遠銷至美國的舊金山舊金山)及澳洲等地,海外僑胞,多喜歡採用連灘的產品。”當時的鬱南草蓆已經飄洋過海,風靡海內外了。
據1995年版《鬱南縣誌》記載:河口……四民之業,士農相埒、間有經商者,貧者織席為業。連灘鎮歷史上自420-618年(南北朝以至隋末)曾為安遂縣治。明、清時代,屬西寧縣鬱南縣)建康都盪村堡。清朝中期,該縣連灘草蓆已小有名氣。轉入民國,手工業已相當發達,所產連灘草蓆馳名遐邇。

製作工藝

橫經席作為鬱南當地傳統手工席的典型代表,最為獨特之處,在於該縣所產之草蓆以在水田種植的“三角草”(方草)和在旱地種植的“石草”(圓草)為原料。這種席草種植一年兩造,每年農曆“立春”時節種植,“五月五”和“中秋”前後各收割一次。編織橫經席的另一原料黃麻,在連灘、河口、大灣等鎮都有種植。
圖2 鬱南縣橫經席製作圖2 鬱南縣橫經席製作
當地農民生產草蓆需經席草(當地俗稱“水草”或“鹹水草”)收集、曬乾、分類、染色、織造等多個工序。選料以水草心細而勻為優,細勻水草織出來的席緊密、結實、勻美;染色水草可織出多種格子和圖案的草蓆。編織橫經席所需的另一原料黃麻,種植戶收割後將其撕成線條狀,經曬乾,再用紡線機紡成細勻麻繩,就可以用作橫經席編織的“經線”了。
製作橫經席,雖然只要席草(圓草、方草)、麻線等簡單原料,但製作起來還要有木織機、紡線機、草叉等設備和工具。從種草、收割,到破草、曬乾、分揀、割麻、撕條、曬乾,再到紡線、穿栲、布綱、送草、打栲、成型,還要修邊、結線、整理、曬乾,完成一件產品,至少要經過19道的基本生產工序。
用來編織橫經席的木製機械也很獨特,當地人將其稱為木機,也叫“席床”。木機由席訂和席栲兩部分構成,均選用堅硬重實的木料製造。席訂部分由固定的兩條大木柱,柱的上下各置一大圓木組成,其中上木可拆出,下木可上下移動,用以定位各種橫經席尺寸規格。席栲是用堅硬木料做成的方木條,有兩個把手,在這條方木栲中間位置均有按一定密度鑿出的一個個方向相反的三角形孔,用來在織造時改變開口而形成交織(俗稱打栲)。另一輔助工具就是用竹片做成的草叉,長度比草蓆的寬度稍長,約四尺五寸,頭部有一叉口,用以叉住席草往席床麻線開口的中間穿過編織,此工序俗稱送草。還有一種材料是用黃麻紡成的長線(當地叫綱),把麻線穿過席栲的孔,然後穿過席床的上下圓木,再緊密地一根根結好,此工序俗稱布綱,用以打栲時把席草扭住。
在編織橫經席過程中,其操作要領是兩人配合默契,送草位置要準確,抽回草叉要快捷,扛栲壓草兩手用力要均勻。一般熟練的工人一天可編織橫經席2-3張。普通的橫經席每張用料約需細草兩千多條,粗草一千多條。若編織有圖案花色的草蓆,就要將席草曬乾後分別粗細,加染所要顏色,由師傅設計圖案,再交給工人依樣織成草蓆就行了。鬱南縣草蓆生產歷史上有過花席這種產品,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沒有再生產,以致失傳了,後世所生產的草蓆產品基本上都是橫經席。該縣生產的橫經席通常都是採用原草原色編織,不添加任何染料著色。

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具體如下:一是先將木織機固定在屋內寬闊且方便操作的地方,並將席訂的下木移動至需要織席尺寸的位置再用工具固定。二是布綱,就是將一根根麻線穿過席栲的孔(可按產品尺寸需要穿多少孔而改變席的寬度),然後穿過席床的上下圓木,再緊密地一根根結好。三是編織,需兩人配合操作,一人坐在木機前面中間位置負責扛栲(又叫打栲),即兩手抓住席栲兩個把手將席栲提升往下壓席草,另一人坐在木機側邊,負責用草叉將席草穿過麻線開口中間送至席床另一端,再抽回草叉將席草留在席栲中間,此時扛栲的人提升席栲往下用力把席草壓緊,然後把席栲升回原位時拉扭另一方向,以便形成另一新的開口,麻線就會將席草扭住,扛栲的人再用手將突出席邊部分的多餘草尾折回席床,以防鬆脫。經過如此反覆多次編織,就可以織出橫經席了。四是修邊結線,就是織好夠規格的草蓆後,織席人再用手把席草拍緊密,然後用刀將多餘的草頭、草尾割掉,修好邊後再割斷麻線,取出席栲,將草蓆從席床取下,再把割開的麻線頭編結好,防止脫開,然後拿到屋外曬乾並修理草毛,再經過整理就成為一張平滑幼細、厚軟適度、結實耐用的橫經席了。
圖3 鬱南橫經席製作技藝圖3 鬱南橫經席製作技藝

生產情況

19世紀時的清朝中期,鬱南縣草蓆已小有名氣。由於當地產的床蓆以席草為緯,麻繩為經,又被稱為橫經席。其質地遠勝沿海地區所產的。其中尤以龍鬚草織成的為上品。當時產品銷往外地獲利甚豐,因此外地產品多有冒名該縣草蓆。很多人為購買到正宗的鬱南草蓆,都親臨該縣連灘鎮等產地。
至19世紀初的清末民初,東莞商人藉助鬱南草蓆名氣,相繼在該縣連灘設莊生產,產品除床蓆外,還有掛席、地席,綴以山水、鳥獸、花草、圖案,用於鋪床、墊地和掛壁,長丈余、十數丈不等,出口外洋,號稱洋席。年出口值銀數萬元,時為該縣最大宗出口產品。
鬱南草蓆又以連灘床蓆的生產歷史較地席為早,多數生產於東、西壩、宋桂、河口、望天等地。由於當地席草是在淡水田種植,無鹹味,因而這種草蓆具有雨水天不發潮和耐用的特點,優於東莞等地的草蓆,且厚軟適度,質地平滑幼細結實,尤為消費者喜愛。草蓆由農戶用木機織成,品種有花席和白席,織出的成品交由席店收購後行銷各地。其時連灘草蓆全年產量約三四十萬張,產值三四十萬元。
當時連灘最大的席草曬場地有十多畝,草蓆生產廠房面積達幾千平方米,雇用工人(包括臨工)二三百人,從事把草蓆整齊、揀草、染草、拍席等工序。20世紀20年代後期成立了“洋席業同業工會”,也稱“東席行業同業公會”,會址設在連灘四甲。公會聘請有權勢的人任師爺,傅翥天在該會擔任師爺長達20多年。20世紀30年代抗日戰爭前,連灘經營草蓆生意的傳統手藝有瑞昌、曾桂記、張恆記、張興記、陳信記等洋莊。
1931年(民國20年)前後,連灘草蓆產量超過30萬張,產值二三百萬元。其時當地洋席莊公會還開辦全棧草蓆訓練班培訓工人,改良技術。1930年以前是洋莊興盛的年代。以後市場便日漸減縮,乃至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到1938年廣州淪陷,對外海運中斷,洋莊便完全停頓下來,無業可營。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地席、掛席出口中斷,停止生產,此後再無恢復,床蓆年產亦降至五六萬張。到1948年前後,連灘只剩下大昌、信興兩家洋莊,草蓆產量不及戰前的百分之一。其原因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南亞大多數國家已獲得獨立,經濟日趨繁榮,原來用地席作為地氈,逐步改用毛氈代替,從此地席遭淘汰。
1949年,農村生產發展,城鄉就業機會增多,床蓆生產漸少。1965年鬱南縣政府動員發展農村副業,全縣有16個公社種植席草。1966年席草總面積3264畝,全縣草蓆產量47萬張。延續至70年代,農業生產強調以糧為綱,席草種植減縮,床蓆生產一落千丈。至1988年,全縣席草種植面積減至643畝,床蓆產量只有2000多張。

技藝傳承

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鬱南縣僅剩大灣鎮朱、黃兩姓人家為主的部分農戶,仍保留著席草種植習慣和編織橫經席這項民間傳統手工技藝了。2009年,這項傳統手工技藝被列為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鬱南縣大灣鎮五星村朱伯祥等是該項目的傳承人。他爺爺傳授織席技藝給他父親,而他則從小就跟著父親學織席。到21世紀初,朱伯祥的兒孫也仍在自產自銷橫經席。憑著這一獨特的祖傳手藝,朱家祖祖輩輩以織席為業,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織席世家。橫經席作為鬱南的傳統手工技藝,21世紀初被列入雲浮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像朱伯祥一家這樣,好幾代人都在從事織席行業的農民,還有朱國新、朱廣全、黃兆邦、黃國源等家族,並成為了該項目的傳承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