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經席(草蓆的一種)

橫經席(草蓆的一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橫經席是廣東省當地用來編織橫經席的木製機械也很獨特,當地人將其稱為木機,均選用堅硬重實的木料製造。另一輔助工具就是用竹片做成的草叉,長度比草蓆的寬度稍長,約四尺五寸,頭部有一叉口,用以叉住席草往席床麻線開口的中間穿過編織,此工序俗稱送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經席
  • 分類:傳統手工藝品
  • 也叫:“席床”
  • 構成部分:木機由席訂和席栲
起源,傳統工藝,二人配合,清末民初,

起源

從織席世家到“非遺”傳承人
曾經風光一時的鬱南橫經席手藝,如今只剩下大灣鎮小部分農戶在堅守
在鬱南縣大灣鎮五星村,今 年61歲的朱伯祥至今仍在用他的巧手,以席草為緯、以麻繩為經,將數以千計的草繩,利用木織機編織成為一張張質地平滑幼細、夏涼冬溫、厚軟適度、結實耐用的橫經席。朱伯祥說,這織席技藝是爺爺傳下來的。時至今日,朱伯祥的兒孫也仍在自產自銷橫經席。憑著這一獨特的祖傳手藝,朱家祖祖輩輩以織席為業,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織席世家。據云浮(明日:中雨)日報報導,如今,橫經席作為鬱南的傳統手工技藝,已被列入雲浮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像朱伯祥一家這樣,好幾代人都在從事織席行業的農民,還有朱國新、朱廣全、黃兆邦、黃國源等家族,並成為了該項目的傳承人。

傳統工藝

據鬱南文化部門介紹,橫經席作為當地傳統手工席的典型代表,最為獨特之處,在於該縣所產之草蓆以在水田種植的“三角草”(方草)和在旱地種植的“石草”(圓草)為原料。這種席草種植一年兩造,每年農曆“立春”時節種植,“五月五”和“中秋”前後各收割一次。編織橫經席的另一原料黃麻,在連灘、河口、大灣等鎮都有種植。
據傳承人介紹,製作橫經席,雖然只要席草(圓草、方草)、麻線等簡單原料,但製作起來還要有木織機、紡線機、草叉等設備和工具。從種草、收割,到破草、曬乾、分揀、割麻、撕條、曬乾,再到紡線、穿栲、布綱、送草、打栲、成型,還要修邊、結線、整理、曬乾,完成一件產品,至少要經過19道的基本生產工序。

二人配合

用來編織橫經席的木製機械也很獨特,當地人將其稱為木機,也叫“席床”。木機由席訂和席栲兩部分構成,均選用堅硬重實的木料製造。另一輔助工具就是用竹片做成的草叉,長度比草蓆的寬度稍長,約四尺五寸,頭部有一叉口,用以叉住席草往席床麻線開口的中間穿過編織,此工序俗稱送草。
據傳承人說,在編織橫經席過程中,其操作要領是兩人配合默契,送草位置要準確,抽回草叉要快捷,扛栲壓草兩手用力要均勻。一般熟練的工人一天可編織橫經席兩至三張。普通的橫經席每張用料約需細草2000多條,粗草1000多條。若編織有圖案花色的草蓆,就要將席草曬乾後分別粗細,加染所要顏色,由師傅設計圖案,再交給工人依樣織成草蓆就行了。鬱南縣草蓆生產歷史上有過花席這種產品,後來不知什麼原因沒有再生產,以致失傳了。現今所生產的草蓆產品基本上都是橫經席。該縣生產的橫經席通常都是採用原草原色編織,不添加任何染料著色。

清末民初

據記載,清朝中期,鬱南縣草蓆已小有名氣。由於當地產的床蓆以席草為緯,麻繩為經,又被稱為橫經席。其質地遠勝沿海地區所產的。至清末民初,東莞(明日:大雨轉中雨)商人藉助鬱南草蓆名氣,相繼在該縣連灘設莊生產,產品除床蓆外,還有掛席、地席,綴以山水、鳥獸、花草、圖案,用於鋪床、墊地和掛壁,長丈余、十數丈不等,出口外洋,號稱洋席。年出口值銀數萬元,時為該縣最大宗出口產品。
1965年鬱南縣政府動員發展農村副業,全縣有16個公社種植席草。1966年席草總面積3264畝,全縣草蓆產量47萬張。延續至上世紀70年代,農業生產強調以糧為綱,席草種植減縮,床蓆生產一落千丈。至1988年,全縣席草種植面積減至643畝,床蓆產量只有2000多張。
如今,鬱南縣僅剩大灣鎮朱、黃兩姓人家為主的部分農戶,仍保留著席草種植習慣和編織橫經席這項地方民間傳統手工技藝了。 編輯:張中江
(來源:羊城晚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