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居

楚居

《楚居》是2008年7月入藏清華大學戰國竹簡(又稱“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簡稱“清華簡”) 63篇書中的一篇。其是公元前370年後的楚國史官所寫,詳細記載兩千三百多年以前從楚祖到楚肅王之間,歷代楚君楚王郢都的遷徙路線及楚國國名來源的一部楚國史書。

《楚居》自2008年7月入藏清華大學以來,相關研究也多有歧意,如其中記載季連族在熊狂時還沒有遷徙到丹水之陽,到熊狂的兒子熊繹才被封到夷屯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楚居
  • 館藏地點:清華大學
  • 所屬年代:戰國
內容簡介,釋文,典故,古地名,楚丹陽,楚都丹陽遷徙說,淅川 南漳說,秭歸枝江說,當代公認,

內容簡介

《楚居》是研究楚國歷史地理的重要出土文獻。《楚居》主要記載了從商末到戰國初期楚國先公(先王)居地的變遷情況,涉及到了楚國都城的變遷史,對於早期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該書記載楚人的遷徙路線為河南祝融之墟-丹陽(今三峽宜昌)——湖北荊山
《楚居》一篇在“清華簡”中非常長,堪為9篇中較特殊的一篇。該篇內容一旦問世,將引起學術界的熱烈討論。李學勤分析,戰國時期《世本》一書,記載了從黃帝以來到春秋時諸侯列國的氏姓、世系、居(都邑)、作(製作)等內容,惜已失傳。此次“清華簡”中《楚居》篇,體裁與《世本》“居”篇有類似之處,內容則詳細記載楚國起源、楚王世系及歷代楚王定都地點。在李學勤教授看來,釋讀過程中的這一發現,可謂“驚人”——“《楚居》具備無法估量的史料價值,將為目前的楚史研究提供新的材料,且必將引起更多嶄新的開拓性學術課題!”
《楚居》是研究楚國歷史地理的重要出土文獻。《楚居》主要記載了從商末到戰國初期楚國先公(先王)居地的變遷情況,涉及到了楚國都城的變遷史,對於早期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自2008年7月入藏清華大學,2010年清華大學整理出版公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公布清華簡《楚居》簡文研究成果以來,關於清華簡“楚居”研究的文章很多,很多學者也都有自己對於此文的看法。

釋文

陳民鎮集釋
簡1:季(連)初降於(騩)山,氐(至)於(穴)竆(窮)。(前)出於喬(驕)山,(宅)凥(處)爰波。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凥(處)於方山。女曰比(妣)隹,秉(茲—慈?)(率)
簡2:相(臧?),詈(麗?)(迪?)四方。季(連)(聞)亓(其)又(有)(聘),從及之盤(泮),爰生白(伯)、遠中(仲)。(毓)(徜)羊(徉),先凥(處)於京宗。穴酓(熊)(遟—遲)(徙)於京宗,爰(得)
簡3:妣,逆流哉水,氒(厥)(狀)(聶)耳,乃妻之,生侸(吊—叔)、麗季。麗不從行,渭(潰)自(脅)出,妣賓於天,(巫)(鹹)賅(改?)亓(其)(脅)(以)楚,氐(至)
簡4:今曰楚人。至酓(熊)(狂)亦居京宗。至酓(熊)(繹)與屈(紃),思(使)若()(嗌)卜(徙)於(夷)(屯),為(楩—便)室=(室,室)旣成,無以內(納)之,乃(竊)()人之(犝)以祭(以)
簡5:祭。(懼)亓(其)宔(主),夜而內(納)(屍),氐(至)今曰=(,)(必)夜。至酓(熊)只、酓(熊)()、酓(熊)(樊)及酓(熊)(錫)、酓(熊)(渠),(盡)居(夷)(屯)。酓(熊)(渠)(徙)居發漸。至酓(熊)(艾)、酓(熊)
簡6:(摯)居發漸。酓(熊)(摯)(徙)居旁屽。至酓(熊)(延)自旁屽(徙)居喬多。至酓(熊)甬(勇)及酓(熊)嚴、酓(熊)相(霜)及酓(熊)(雪)及酓(熊)訓(紃)、酓(熊)噩(咢)及若囂(敖)酓(熊)
簡7:義(儀),皆居喬多。若囂(敖)酓(熊)義(儀)(徙)居箬(鄀)。至焚(蚡)冒酓(熊)(帥—率)自箬(鄀)(徙)居焚。至宵(霄)囂(敖)酓(熊)鹿自焚(徙)居宵。武王酓(熊)自宵(徙)居免,(安—焉)(始)[□□□□□]
簡8:福。眾不(容)於免,乃渭(潰)疆浧之波(陂)而宇人(安—焉),氐(至)今曰郢。至文王自疆浧(郢)(徙)居=郢=(郢,郢)(徙)居=郢=(樊郢,樊郢)(徙)居為=郢=(為郢,為郢)(復)
簡9:(徙)居免郢,(安—焉)攺(改)名之曰福丘。至(莊)囂(敖)自福丘(徙)(襲)箬()郢。至成王自箬()郢(徙)(襲)=浧=(郢,郢)(徙)[□□〓□〓(□□,□□)(徙)]
簡10:居(睽)郢。至穆王自(睽)郢(徙)(襲)為郢。至(莊)王(徙)(襲)=郢=(樊郢,樊郢)(徙)居同宮之北。若囂(敖)(起)禍,(安—焉)(徙)居氶=之=埜=(烝之野,烝之野)[□□□=□=(□□,□□)(徙)]
簡11:(襲)為郢。至龏(恭)王、康王、=(嗣子)王皆居為郢。至霝(靈)王自為郢(徙)居秦(乾)溪之上,(以)為凥(處)於章[華之台]。
簡12:競(景)坪(平)王卽立(位),猷(猶)居秦(乾)溪之上。至卲(昭)王自秦(乾)溪之上(徙)居=郢=(郢,郢)(徙)居鶚=郢=(鄂郢,鄂郢)(徙)(襲)為郢。盍(闔)虜(廬)內(入)郢,(安—焉)(復)
簡13:(徙)居秦=溪=之=上=(乾溪之上,乾溪之上)(復)(徙)(襲)()郢。至獻惠王自()郢(徙)(襲)為郢。白公(起)禍,(安—焉)(徙)(襲)郢,攺(改)為之,(安—焉)曰肥
簡14:(遺),以為凥(處)於=澫=(梄澫,梄澫)(徙)居=郢=(鄢郢,鄢郢)(徙)居吁。王大(太)子(以)邦(復)於郢,王自吁(徙)(蔡),王大(太)子自郢
簡15:(徙)居疆郢。王自(蔡)(復)(鄢)。柬大王自疆郢(徙)居藍=郢=(藍郢,藍郢)(徙)居=郢=(郢,郢)(復)於(),王大(太)子(以)邦居()郢,(以)為凥(處)於
簡16:郢。至(悼)折(哲)王猷(猶)居()郢。(中)(謝)(起)禍,(安—焉)(徙)(襲)肥(遺)。邦大(瘠),(安—焉)(徙)居(鄩)郢。
整理:季連初降於騩山,至於穴窮。前出於驕山,宅處爰波。逆上汌水,見盤庚之子,處於方山。女曰妣隹,秉慈(?)率臧(?),麗(?)迪(?)四方。季連聞其有聘,從及之盤,爰生伯、遠仲。毓徜徉,先處於京宗。穴熊遲徙於京宗,爰得妣,逆流哉水,厥狀聶耳,乃妻之,生侸叔、麗季。麗不從行,潰自脅出,妣賓於天,巫鹹改(?)其脅以楚,至今曰楚人。至熊狂亦居京宗。至熊繹與屈紃,使鄀嗌卜徙於夷屯,為便室。室旣成,無以納之,乃竊鄀人之犝以祭。懼其主,夜而納屍,至今曰,必夜。至熊只、熊、熊樊及熊錫、熊渠,盡居夷屯。熊渠徙居發漸。至熊艾、熊摯居發漸。熊摯徙居旁屽。至熊延自旁屽徙居喬多。至熊勇及熊嚴、熊霜及熊雪及熊紃、熊咢及若敖熊儀,皆居喬多。若敖熊儀徙居鄀。至蚡冒熊率自鄀徙居焚。至霄敖熊鹿自焚徙居宵。武王熊自宵徙居免,焉始[□□□□□]福。眾不容於免,乃潰疆浧之陂而宇人焉,至今曰郢。至文王自疆郢徙居郢,郢徙居樊郢,樊郢徙居為郢,為郢復徙居免郢,焉改名之曰福丘。至莊敖自福丘徙襲郢。至成王自郢徙襲郢,郢徙[□□,□□徙]居睽郢。至穆王自睽郢徙襲為郢。至莊王徙襲樊郢,樊郢徙居同宮之北。若敖起禍,焉徙居烝之野,烝之野[□□,□□徙]襲為郢。至恭王、康王、嗣子王皆居為郢。至靈王自為郢徙居乾溪之上,以為處於章[華之台]。景平王卽位,猶居乾溪之上。至昭王自乾溪之上徙居郢,郢徙居鄂郢,鄂郢徙襲為郢。闔廬入郢,焉復徙乾溪之上,乾溪之上復徙襲郢。至獻惠王自郢徙襲為郢。白公起禍,焉徙襲郢,改為之,焉曰肥遺,以為處於梄澫,梄澫徙居鄢郢,鄢郢徙居吁。王太子以邦復於郢,王自吁徙蔡,王太子自郢徙居疆郢。王自蔡復鄢。柬大王自疆郢徙居藍郢,藍郢徙居郢,郢復於,王太子以邦居郢,以為處於郢。至悼哲王猶居郢。中謝起禍,焉徙襲肥遺。邦大瘠,焉徙居鄩郢。
說明:原文為圖片格式,部分未收錄字無法打出。

典故

登宣城郡詩
悵焉訊舊老,
茲前乃楚居。
十代闕州記,
百祀絕方書。

古地名

楚丹陽

史記·楚世家》載:“熊繹周成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據《漢書·地理志》載:“周成王時,封文武先師鬻熊之曾孫熊繹於荊蠻,為楚子,居丹陽。”古今的大部分楚辭學者、歷史學者以此為主要依據考證認為,熊繹為楚始封君,丹陽為楚之始都。對於丹陽的地理位置,古今學者對此分歧很大,有多種說法。歸納起來,影響較大的主要有以下五說。

楚都丹陽遷徙說

首創楚都丹陽遷徙說的是唐代杜佑。他在《通典》中釋“歸州秭歸縣”時說:“楚熊繹初都丹陽,今縣東南故城是也。後移枝江,亦曰丹陽。”同時釋“荊州枝江”時又說:“江陵枝江,古之羅國,漢舊縣。楚文王自丹陽徙都,亦曰丹陽。其舊丹陽在今巴東郡。”按照杜佑的說法,楚舊都丹陽在秭歸,後遷都枝江時仍沿襲舊稱丹陽,楚文王再遷江陵,稱楚都為的同時亦曰丹陽。

淅川 南漳說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說:“蓋諸侯遷都,常仍舊名,故有兩丹陽。”此處的“兩丹陽”,就是分別指秭歸、枝江。清宋翔鳳《過庭錄》主張楚之丹陽先在淅川,後遷南漳。 在當代學者中,主張遷徙說的不乏其人。如:張正明《楚文化史》認為,楚丹陽原在淅川,後遷至南漳。 王光鎬《楚文化源流新證·丹陽郢都考》說:“楚丹陽當先於鬻熊時在淅川,後於熊繹時遷至今南漳縣東北。”

秭歸枝江說

石泉與徐德寬合寫的《楚都丹陽地望新探》根據陝南商洛地區古代記載的楚山、楚水和丹江流域遺存的古文化遺址,推論西周時代的丹陽先在陝西商縣,爾後遷至河南淅川。
劉彬徽《試論楚都丹陽和郢都的地望與年代》一文認為,楚國初封之丹陽在秭歸,熊渠時遷至枝江,仍稱丹陽。 顧鐵符《楚三邑考》一文認為,楚都丹陽的地點應先在丹淅,後遷荊山。
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一文認為,楚都丹陽先在淅川後遷秭歸、枝江。

當代公認

河南淅川位於豫、鄂、陝三省邊陲,丹江口水庫貫穿該縣大部分縣境。在《史記·屈原列傳》中有“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的記載,所謂的丹淅就是指當今淅川的丹淅流域,其具體方位是指淅川境內旁及西峽、商南的漢江支流丹江和淅水流域。
丹淅流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沿丹江西行可至三秦,溯淅水北上可達三晉,順丹江、淅水而下,可抵楚漢。故而,這裡有陸通秦晉、水達吳楚之稱。
我們知道,楚國是在江漢地區發展和強大起來的,但它的主源卻不在江漢流域,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動在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後來,他們的一支在上古民族衝突的旋渦中,在敵對勢力的壓迫和打擊下,逐漸南遷,在西周初年遷移到豫、鄂、陝邊陲的丹淅流域,並建都丹陽,最終得以發展強大。 楚人在丹淅流域頻繁的活動,給這裡留下了眾多的遺址和遺物,可幾千年來它們一直都沉睡在地下並不為人所知,40多年前國家在這裡修建了丹江口水庫,使丹淅流域方圓幾十公里的區域被大水淹沒,成了一望無際的丹江口水庫庫區。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丹江口庫區水位的不斷變化,使這些沉睡幾千年的遺址遺物得以重見天日。
1977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當時的淅川縣倉房公社(現為倉房鎮),丹江岸邊下寺龍山附近發掘24座春秋時期的楚國墓葬,共出土了包括青銅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生產工具和玉器等各類文物達8000餘件,在這群楚墓中最大的一座是下寺2號墓,該墓為楚令尹(相當於後世的宰相)子庚墓。子庚名午,亦稱公子午、王子午,楚共王晚期任司馬,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年)冬前令尹子囊死,由他接任令尹,至康王八年(前552年)夏病死。死後的漫長時間裡,他的整個家族也都葬在這座龍山上,至今已有2500多年。整個下寺楚墓群出土的器物數量之多、造型之精美、工藝之先進、銘文之豐富,為國內同類楚墓所罕見,其中很多器物後來都成為“全國之最”。下寺嶺楚墓的發掘,一時間轟動了全國,使人們重新審視楚文化,開始把尋找楚文明的目光投向了這裡。
1990年—1992年間,考古工作者再次在下寺春秋楚墓群附近的和尚嶺、徐家嶺等地發掘了10餘座楚國貴族墓葬群,出土文物達2000多件。這是繼下寺春秋楚墓群發掘之後,丹淅流域楚文化考古中的又一重大收穫,再一次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1992年,該墓地的發掘還被評為當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先後幾次的考古大發現使丹淅流域成為世人關注的一個新的焦點,後來,考古工作者為了對丹淅流域的楚墓群做一個全面了解,先後對該地區的楚墓葬進行全方位的調查。共在這裡發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墓群28處,其中包括下寺、和尚嶺、徐家嶺、毛坪等諸多墓區,總數已達2000多座,而實際上卻遠遠超過此數,因為還有許多墓葬及遺址已葬身水底而無法統計。
一座座貴族墓地的發掘,一件件驚世文物的出土,丹江口水庫區域已成為研究楚文化繞不開的話題。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丹江口水庫很可能就是司馬遷所說的楚國最初的封地丹陽,而當地老百姓世代傳稱的龍城,極可能就是楚國始都。龍城到底是不是楚國始都,楚人是否從此起步發展成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創造出浪漫瑰麗的楚文化,成為楚國早期歷史研究的熱點問題。但也有其他種種說法,現在我們根據《史記》、《漢書》等古文獻記載,再結合考古學上的巨大發現,以及該地區所處重要的地理位置來看,這個地區作為楚國早期都城丹陽的所在地的可能性要大於其他任何一種說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