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基

楊振基

楊振基,86歲。他是我國著名楊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曾孫,太極拳宗師楊澄甫次子,1931年楊澄甫親定傳人表中最後去世的一位弟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楊振基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北省永年縣閆門寨村
  • 出生日期:1921年6月20日
  • 逝世日期:2007年3月27日
  • 主要成就:楊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
從藝經歷,人生跌宕,藝高德尚,其他,學術方面,人生態度,生活態度,病榻前的採訪——楊夫人細說楊振基,

從藝經歷

1926年起即跟隨父親楊澄甫學習正宗嫡傳楊家太極拳,一直到1936年楊澄甫去世的十多年間從未中斷。在父親和叔父楊兆鵬(楊班侯之子)的異常嚴格訓練下,奠定了深厚純正的楊式太極拳功底。
父親去世後,母親侯助清攜振基、振鐸、振國三兄弟回老家永年縣南關居住。三兄弟由母親監督指導,繼續刻苦修煉家門太極功夫。此後不久,楊振基赴南方與長兄楊振銘(守中)共同在廣州、中山等地教授傳播楊式太極拳,在東南沿海一帶及香港地區產生極大影響。

人生跌宕

上世紀50年代,經太極拳宗師傅鐘文先生舉薦,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一書記李雪峰等高層領導邀請楊振基前往教授太極拳,直至文革前的近十年間,先後跟隨領導同志到北京、天津、上海、青島、南京、秦皇島等地教拳。跟隨他學習太極拳的既有如李雪峰、林鐵劉子厚等高級幹部,也有華北局、河北省及各地各級幹部和民眾。文革中他因為傳播太極拳和哥哥楊守中“海外”關係受到批鬥和審查,曾一度被停止工作。生性倔強和為人謹慎的他心靈遭受巨大創傷,從此不在任何場合談及自己家庭背景和太極拳功夫。

藝高德尚

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初,他在領導和同志們的多次勸導下,才有限度地開始教拳。主要是在家與夫人裴秀榮二人切磋技藝,並且在小範圍中教授學生。90年代年初,太極拳在邯鄲引起各級領導及社會的高度關注,並且成為廣泛的民眾性健身運動,他思想上的禁錮有所鬆動,開始從跟隨他學習的學生中正式吸受徒弟。
第一批吸收的弟子中主要有主要有酆秀欽、王鳳英、常關城、張寶璘、嚴翰秀、王躍輝、王芳、鄭豪等。其後的十餘年中,又陸續吸收入門弟子90餘人,範圍涉及邯鄲、石家莊、邢台、濟南、合肥、青島、蚌埠、南寧、大連、天津、長治等地。楊振基除收徒教拳外,更主要的是多年來熱情義務向所有求學者傳授太極拳技藝。他經常會同夫人裴秀榮及主要弟子在邯鄲、濟南、石家莊等地辦班傳拳,而且從不收費,這基本成為楊振基師門中的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至今不能有人違反。多年來他們辦班近300期,從學者兩萬餘人。
從他自幼隨父輩兄長學習太極拳起,經過八十餘年學拳、練拳、傳拳生涯的精修苦練,完整地繼承了楊家傳統太極拳術精要,積澱了深厚的太極拳功夫,形成了身法中正、結構嚴謹、動作簡潔、位置精確、架式舒展、行拳順暢、虛實分明、輕靈自然的大家風範。
他把繼承和傳播楊家正宗傳統太極拳技藝作為自己畢生追求的目標,並為此傾注了全部心血。建國後,鑒於其父楊澄甫早年去世,大哥楊守中因移居香港與大陸隔絕,在祖國內地繼承和傳播楊家拳藝的重任就責無旁貸地落在他和兩位弟弟(振鐸、振國)肩上。楊振基膝下無子女,為使楊門真傳得以發揚,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起,將所掌握的拳技悉數傳授給夫人裴秀榮。夫婦二人攜手帶徒授藝,開班講學。不辭辛勞奔波於全國各地。他們還不顧年事已高,遠赴香港和美國傳拳,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傳播健康作出貢獻。
為維護傳統楊式太極拳技術的準確性、純潔性和正統性,他將楊家祖傳秘籍和歷史資料公諸於世,整理出版了《楊澄甫式太極拳》一書。書中將其父楊澄甫的《太極拳體用全書》及諸先師的太極精論附後,將自己的太極拳照及動作解釋與前輩宗師的拳照練法一一結合對應,相互比較印證,為傳統楊式太極拳的正確練法提供了有力佐證。此書一出,在全國乃至世界上產生極大影響,被視為習練楊式太極拳的經典範本。隨該書一同錄製的《楊振基太極拳、劍、刀》教學光碟也為楊式太極拳的傳播推廣起到積極作用。

其他

2007年3月27日因他病去世。邯鄲楊澄甫式太極拳學會會同他的故鄉永年縣,於4月2日在永年廣府楊露禪故居舉行隆重的追悼會,以紀念他坎坷而不平凡的一生。
生前任 河北省邯鄲市武術協會名譽主席。

學術方面

楊振基先生幼承庭訓,矢志太極,刻苦研練,聰慧早現。幼年苦學苦練的磨礪,使他堅信要掌握一門拳藝非下苦功夫吃大力不可,因此他反覆強調要“死練拳,練死拳”, 紮根傳統,力戒浮躁,要求嚴格,一絲不苟,給習拳者指出了一條真正的成功“捷徑”。他拳不自秘,將家藏“三十二目”公之於眾,滿足了愛好者學習理論的需求。他總結經驗,出版專著,在太極拳的練法教法上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學術成果。

人生態度

楊振基先生執著傳統,秉性剛直,淡泊名利,不忮不求,有教無類,一視同仁。在擔任河北省體工隊教練員期間,他被安排到華北局機關、北戴河等地向很多高級幹部傳授技藝,他沒有驕傲;在社會上義務傳授各界層人士,他不辭辛苦,傾囊相授。他所關心的是如何將楊式太極拳發揚光大,造福世人,而不是對方的貧富高低。

生活態度

楊振基先生視拳如命,生活簡樸,體現了一種純粹武術家的精神風貌和高尚品德,贏得了同事、朋友和街坊鄰居的尊敬,贏得了弟子學生們的愛戴,得到了武術界的高度評價。就在去年,雖然楊振基先生已臥病在床,但中國武術協會仍在全國紀念簡化太極拳大會上把他列在受邀的太極拳名家名單行列,表示了對楊老先生所做貢獻的充分肯定!

病榻前的採訪——楊夫人細說楊振基

楊振基,1922年出生,楊澄甫之子。5歲開始跟大人比劃學拳,9歲開始接受嚴格訓練。
楊振基練拳非常刻苦,練完拳總是全身酸痛,上樓都抬不起腿,只能含著眼淚一步一
步住上挪。上學以後,他也是每晚練三遍,每次都在1個小時以上,否則不睡覺。由此自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楊振基曾在廣州與楊振銘一起教拳,被聘為中山縣一些中國小的國術導師。解放後參加工作,仍然練拳不懈。60年代初,在傅鐘文的推薦和華北局第一書記李雪峰的親自安排下,到河北省體工隊專事太極拳教練工作,曾到上海、天津、北京、河北北戴河等地授拳,受教者很多是國家的高級幹部。
雖然楊振基年歲越來越大,仍然教拳不輟。每天早晨六點,楊振基夫婦會準時到達家附近的展覽館門前義務教拳,不論寒暑。他們教拳從來不講報酬,來者不拒,循循善誘。
到了邯鄲,我們便打聽楊振基先生的情況,聽說他近來身體不好,剛做了手術,還在醫院裡,我們便到醫院探望他。去醫院看望楊老師的時候,他睡得正熟,我們便沒有打擾他,和在一邊整理楊振基弟子通訊錄的楊夫人裴秀榮聊了起來。楊夫人向我們介紹了楊老師的身體狀況:“楊老師的身體一直很好,這次是尿道感染。在家的時候排尿困難,到醫院一看才知道,膀胱化膿了。我們是7月4日住進來的,現在還有感染,一直在輸液消炎。大夫說今天再換換藥,近兩天會一起會診一下。”
“當時楊老師病了,我得通知弟子,徒弟們都天南海北的,也不好聯繫,我就想,不如趁這個機會搞個通訊錄,楊老師同意,弟子們也很高興。這樣的話,將來他們弟子之間互相聯繫起來也方便。這回很倉促,先弄一個簡單的,以後準備搞一個更加正規的。”她一邊用膠水往通訊錄上貼上照片,一邊對我們說。楊振基的夫人裴秀榮從結婚以後便跟隨老伴兒學拳,1980年退休以後開始正式教拳。
聽很多武術圈內的人說過,楊振基的脾氣非常古怪,沒想到她的妻子裴秀榮也是這樣說:“楊老師是一個個性特別古怪的人,太古怪了。結婚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古怪,但是他是個好人,人人都有脾氣,我老讓著他。他的人品非常好,他要是能夠像現在社會上其他人那樣活分,早火了。”
楊振基就是這樣的一個倔老頭,看不慣的事就不去做,天大的事也不去過問;看不慣的人就不去理,不管你是多大的領導。楊夫人講述了幾年前的一個例子,當時體委找到楊老師,提出要在外地辦一個太極拳交流活動,跟楊老師討論分成的問題。這事可能一般人聽著挺正常的,可楊振基一聽就急了:“你是把我叫過去賣拳呀。這個我不乾!要我把我父親的拳拿去賣?我哪兒能幹?”
二十多年來,楊振基繼承了父親的傳統,教拳沒有收取過一分錢的報酬,全部都是義務。裴秀榮說:“我有我的工資,楊老師有他的工資,生活足足夠用。我們要是收費教拳的話,人家是用錢買你來教拳;我們現在是義務教拳,那是我願意教,性質是不一樣的。”
剛住院的時候醫院為楊老師做了一個全面的檢查,除了尿路感染,全身上下一點兒毛病都沒有,非常健康,醫生都很奇怪,匯濃如此嚴重,身體居然一點兒症狀都沒有。
“他身體這么硬朗,肯定跟練拳有關。我也一直在練拳,教拳也都二十多年了,我要是不練拳,今年都76了,這么長時間24小時盯在醫院裡,肯定盯不住。這個拳真的對人身體有好處,所以結婚這么多年,我從來沒有因為太極拳的事和楊老師打過架,我老琢磨,既然對人身體有好處,怎么能光讓自己身體好不讓大傢伙身體都好呢?他現在教拳、教劍我都很支持,從來沒有不理解他,太極拳是他的事業。”
裴秀榮說,她和楊式太極拳真的有著不解之緣:“我的父親以前就一直練楊式,沒想到我找了個老伴兒也是練楊式。”
雖然沒有兒女,楊振基夫婦卻擁有數不清的徒弟。
自從楊老師住院這兩個月,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有弟子值班,弟子們無論工作多忙從來就沒有遲到過。“他們真是孝順,最近有個徒弟要在馮風開一個門市,明天要開門市,今天12點半開車趕到醫院值班,第二天早晨六點半趕緊返回去開門,就算是親生兒子也不見得能做到這一步呀。”
“這個事業我們要繼承下去,我們就是要抱著老爺子的這套拳一直到最後一天,不會有任何改變。”裴秀榮說,他們老兩口晚年最大的願望就是把楊澄甫的拳儘快傳播出去,教給更多的弟子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