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侃(北魏大臣)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侃(488~531年),字士業(《墓誌》為榮業),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北魏時期大臣,侍中楊播第二子。

頗愛琴書,尤好計畫,襲爵華陰縣伯。機敏有才幹,揚州刺史長孫稚以為錄事參軍。從平蕭寶夤叛亂有功,除冠軍將軍、東雍州刺史,轉岐州刺史。歷任度支尚書、給事黃門侍郎,官至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侍中,封為濟北郡公,助力孝莊帝斬殺爾朱榮

普泰元年,為雍州刺史爾朱天光害於長安,時年四十四歲。太昌年間,追贈使持節、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歸葬於華陰祖塋。

基本介紹

  • 本名:楊侃
  • 字號:字士業(一作承業)
  • 所處時代:南北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弘農華陰潼鄉習仙里
  • 出生時間:488年
  • 去世時間:531年
  • 主要成就:侍中 濟北郡公 車騎大將軍 秦州刺史
人物生平,早期經歷,抵抗南梁,慘遭誅殺,親屬成員,史書記載,墓志銘,碑文,疏證,家族成員,

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楊侃,楊播之子,字士業,從小熱衷彈琴、寫字,對儒家經典進行深鑽細研,對仕途則一派漠然。就這樣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和壯年。見他到三十歲了還不開竅,親友們開始著急起來,紛紛勸其出山為官,楊侃呢,仍是不急不躁,慢悠悠地說:"良田從來不用擔心誤了農時,人也一樣,我現在的問題不是爭取時間,而是要修煉自己的才能。"三十一歲那一年,楊侃才承襲了父親華陰伯的爵位,以汝南王騎兵參軍的身份步入了仕途。在以後的日子裡,楊侃先後任過揚州刺史的錄事參軍、雍州刺史的錄事參軍。

抵抗南梁

他在協助揚州刺史擔任錄事參軍時,曾以自己的敏銳和明察,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幫助對方做出了正確的決策,從而贏得了主動。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是北魏與南梁對峙在中國的版圖上。
南梁豫州刺史裴邃利用自己的地盤與北魏之地接壤的條件,將壽春(今安徽壽縣)城周圍以李瓜花為首的十餘戶北魏人家收買到自己一邊,約好雙方裡應外合,攻取北魏的壽春城。為了掩人耳目,聲東擊西,裴邃故意向另一個方向的百捺城遣人移兵,還煞有介事地在那裡修築工事,加強防衛,做出一副將全部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白捺城的樣子。揚州刺史幾乎被裴邃的假象迷惑了,而楊侃卻堅決認為,裴邃此舉事出蹊蹺。經過一番調查,終於識破了裴邃的陰謀,迫使裴邃放棄了此番計畫,同時將裡通外國的李瓜花等人繩之以法。在任度支尚書兼黃門侍郎期間,楊侃還經歷了另一次考驗。當時北魏北海王元顥一度投降了梁朝,並反戈一擊,與梁朝將領陳慶之率兵攻打北魏。由於北魏沒有思想準備,加上元顥叛變所帶來的北魏與梁朝力量上的倍減和翻番的特殊情況,所以梁朝的這次行動給北魏造成了極大的壓力。戰場上北魏連連失利,已經丟掉了三十二個城池。北魏將領爾朱榮已經堅持不住了,打算北撤。這時,已經對形勢進行長期觀察和分析的楊侃開始說話了。他說:無需撤退,不僅不要撤退,還要在黃河沿岸布下渡河的陣勢。爾朱榮聽從楊侃的安排,將所有的兵員集中起來,在黃河北岸數百里的區域裡,做出了大軍就要渡河的姿態。其實,北魏不僅沒有渡河的實力,連這些做樣子的人馬也是好不容易臨時拼湊的。元顥和陳慶之看見北魏這個陣勢,首先膽怯了。爾朱榮乘勢渡過黃河,收復了失地。楊侃不止有武將的才能,同樣具備治國之才。在洛陽,楊侃發現由於朝廷對貨幣的發行過於謹慎,造成市面上流通的貨幣多為私鑄,錢體既薄又小,成色嚴重不足。這樣一來,實際上米價無形中就被大幅度提升,也就無形中加重了老百姓的負擔。楊侃將這個情況反映給朝廷,極力呼籲再鑄五銖錢,這個建議得到了北魏孝莊帝的採納。

慘遭誅殺

歷任通直散騎常侍、度支尚書和給事黃門侍郎、衛將軍、右光祿大夫等職。
孝莊帝誅殺爾朱榮的時候,楊播的兒子楊侃參預了謀劃;普泰元年(531),楊侃未能在爾朱天光抄滅楊氏的災難中倖免,城陽王元徽都是楊家的姻親。爾朱兆攻入洛陽後,楊侃逃回了華陰故里,爾朱天光派楊侃的岳父韋義遠召請楊侃,要與他盟誓,並答應赦免楊侃的罪行。楊侃說道:“爾朱天光即使食言,死者也不過只我一人,還希望保全一家百口。”於是就出來答應了,果然被爾朱天光所殺。太昌初年(532),楊侃被追贈車騎將軍、儀同三司、秦州刺史。

親屬成員

十二祖:楊震,東漢太尉;
七世祖:楊瑤,西晉侍中、尚書令;
高祖父:楊珍,上谷太守;
曾祖父:楊真,清河太守;
祖度:楊懿,洛州刺史、弘農簡公;
父親:楊播,侍中、雍州刺史,華陰縣伯。

史書記載

楊侃,字士業,頗愛琴書,尤好計畫。時播一門,貴滿朝廷,子侄早通,而侃獨不交遊,公卿罕有識者。親朋勸其出仕,侃曰:“苟有良田,何憂晚歲,但恨無才具耳。”年三十一,襲爵華陰伯。
揚州刺史長孫承業請為錄事參軍。梁豫州刺史裴邃規相掩襲,密購壽春人李瓜花、袁建等令為內應。邃已纂勒兵士,慮壽春疑覺,遂謬移云:“魏始於馬頭置戍,如聞復欲修白捺舊城。若爾,便稍相侵逼。此亦須營歐陽,設交境之備。今板卒已集,唯聽信還。”佐寮鹹欲以實答之,雲無修白捺意。而侃曰:“白捺小城,本非形勝,邃集兵遣移,虛構是言,得無有別圖也?”承業乃云:“錄事可造移報。”移曰:“彼之纂兵,想別有意,何為妄構白捺?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勿謂秦無人也。”邃得移,謂已覺,便散兵。瓜花等以期契不會,便相告發,伏辜者十數家。邃後竟襲襲壽春,入羅城而退,遂列營於黎漿、梁城,日夕鈔掠。承業乃奏侃為統軍。後雍州刺史蕭寶夤據州反,隨業討之,除侃為承業行台左丞。軍次恆農,侃白承業曰:“今賊守潼關,全據形勝。須北取蒲坂,飛棹西岸,置兵死地,人有斗心,華州之圍,可不戰而解;潼關之賊,必望風潰散。諸處既平,長安自克。愚計可錄,請為明公前驅。”承業從之,令其子子產等領騎與侃於恆農北度,便據石錐壁。乃班告曰:“今且停軍於此,以待步卒,兼觀人情向背。若送降名者,各自還村,侯台軍舉三烽火,各亦應之,以明降款。其無應烽,即是不降之村,理須殄戮。”人遂傳相告報。實未降者,亦詐舉烽,一宿之間,火光遍數百里內。圍城之寇,不測所以,各自散歸。長安平,侃頗有力焉。建義初,除岐州刺史。屬元顥內逼,詔行北中郎將。
孝莊徙河北,執侃手曰:“朕停卿蕃寄,移任此者,正為今日。但卿尊卑百口,若隨朕行,所累處大。卿可還洛,寄之後圖。”侃曰:“寧可以臣微族,頓廢君臣之義。”固求陪從。除度支尚書,兼給事黃門侍郎,敷西縣公。及車駕南還,顥令梁將陳慶之守北中城,自據南岸。有夏州義士為顥守河中渚,乃密信通款,求破橋立效。爾朱榮赴之。及橋破,應接不果,皆為顥屠。榮將為還計,欲更圖後舉。侃曰:“若今即還,人情失望,未若召發人材,唯多縛筏,間以舟楫,沿河廣布。令數百里中,皆為度勢,顥知防何處?一旦得度,必立大功。”榮大笑從之。於是爾朱兆等於馬渚諸楊南度,顥便南走。車駕入都,侃解尚書,正黃門。以濟河功,進爵濟北郡公,復除其長子師仲為秘書郎。時所用錢,人多私鑄,稍就薄小,乃至風飄水浮,米斗幾直一千。侃奏聽人與官並鑄五銖,使人樂為,而俗弊得改,莊帝從之。後除侍中,加衛將軍、右光祿大夫。莊帝將圖爾朱榮,侃與內弟李晞、城陽王元徽、侍中李彧等鹹預其謀。爾朱兆入洛,侃時休沐,遂竄歸華陰。普泰初,爾朱天光在關西,遣侃子婦父韋義遠招慰之,立盟許恕其罪。侃從兄楊昱恐為家禍,令侃出應,假其食言,不過一人身沒,冀全百口。侃赴之,為天光所害。太昌初,贈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幽州刺史。
子純陀,襲。一一《北史》

墓志銘

碑文

魏故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楊君墓志銘
君諱侃,字榮業,弘農華陰潼鄉習仙里人也。十二世祖震(楊震),漢太尉;七世祖瑤,晉侍中、尚書令;高祖珍,上谷太守;曾祖真,清河太守;祖懿,洛州刺史、弘農簡公;雍州使君播(楊播)之第二子也。襲爵華陰伯,除太尉騎兵、撫軍府錄事參軍,後除車騎大將軍府錄事參軍,帶長安縣令、諫議大夫、行台左丞,除通直散騎常侍,除使持節、都督東雍州諸軍事、冠軍將軍、東雍州刺史,後除使持節、都督岐州諸軍事、右將軍、岐州刺史、度支尚書、鎮軍將軍、給事黃門侍郎、衛將軍、金紫光祿大夫、侍中、濟北郡開國公。國難未夷,權歸胡羯,淫刑所及,先在忠貞,以普泰元年六月廿八日遇害於長安,時年卌有四。太昌革運,追贈使持節、都督秦夏二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以太昌元年十一月十九日歸於華陰雍州使君莊公之神塋。永言盛美,刊諸玄石,其詞曰:
厥國中葉,聖緒賢胄,杳藹曾標,嵬岩峻構。慶雲攸往,福祿斯湊,高才必歸,大寶惟茂。金自紫山,珠生赤野,無雙等荀,最良猶馬。棲情沖泊,置心文雅,九流必綜,五行俱下。窮經極史,蘊故知新,𥞩道稫德,路義宅仁。溫溫和景,亹亹芳塵,聞家達國,孝子忠臣。好爵崇顯,徽猷遠映,體備九能,位鄰八命。翼翼奉主,斤斤從政,誅暴康邦,一人有慶。天不/悔亂,道消運傾,虐先朝右,酷始時英。民思遺愛,世染余馨,闃哉華屋,眇矣佳城。蕭森松柏,逶迤山阜,霧慘松端,風哀壟首。浮生已促,立言可久?嗟乎一去,誰夭誰壽?

疏證

楊侃墓誌,1986年出土於華陰縣五方村楊氏家族墓塋。
墓誌云:楊侃字榮業,《魏書》卷五八《楊侃傳》謂侃字士業(《北史》卷四一《楊侃傳》同),《魏書》誤。據本傳,侃死於節閔帝普泰元年(531),墓誌稱侃死時年四十四,則當生於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
本傳謂:楊侃年三十一襲爵,當在孝明帝神龜元年(518)。據楊播墓誌,楊播平反覆爵在孝明帝熙平元年(516)。據楊泰墓誌及妻元氏墓誌,楊泰死於熙平二年,爵華陰伯,諸子無襲爵者。很可能楊播除名後,楊泰得到了華陰伯的爵位,熙平元年雖然追復楊播官爵,但楊泰尚在,楊侃不得襲爵,到楊泰死後,華陰伯之爵始回歸楊播一系,楊侃得以襲爵。楊泰有爵無謚,說明他得到和失去爵位都是不正常的。
墓誌稱楊侃“襲爵華陰伯,除太尉騎兵、撫軍府錄事參軍”。本傳云:“釋褐太尉汝南王悅騎兵參軍,揚州刺史長孫稚請為錄事參軍。”《魏書·卷二五·長孫稚》傳,稚於世宗時“出為撫軍大將軍,領揚州刺史”。由墓誌知,楊侃為長孫稚撫軍大將軍府錄事參軍,而非刺史屬官。本傳籠統而言,不如墓誌清楚。墓誌“車騎大將軍”,指雍州刺史楊椿,時統兵關西,進號車騎大將軍。
墓誌敘楊侃贈官:“追贈使持節都督秦夏二州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秦州刺史。”而《魏書》本傳:“贈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幽州刺史。”《北史·楊侃傳》同,當以墓誌為是。
《魏書·楊侃傳》,侃既預孝莊帝誅爾朱榮之謀,爾朱兆入洛,侃自洛陽逃歸華陰,“普泰初,爾朱天光在關西,遣楊侃子婦父韋義遠招慰之,立盟許恕其罪。侃從兄楊昱恐為家禍,令侃出應,假其食言,不過一人身歿,冀全百口。侃往赴之,秋七月,為天光所害”。
墓誌謂:侃死於普泰元年六月廿八日,當以墓誌為準。普泰元年,爾朱氏為報復爾朱榮之死,屠殺參與孝莊帝密謀的弘農楊氏,楊氏家族遇害於關西與洛陽者,以楊侃為第一人,次日(六月廿九日)才誅及華陰諸楊,七月四日誅洛陽諸楊。楊播楊椿的外甥元馗,因在華陰,故亦於廿九日遇害,見元馗墓誌。
華陰縣歷次出土的北魏楊懿一支的墓誌,都追敘譜系至於漢楊震、晉楊瑤,楊瑤,應當就是《晉書·卷四十》有傳的楊珧,文獻中都作珧而未見作瑤者。洛陽出土的西晉辟雍碑,提到“詹事給事中光祿大夫珧”,據《晉書》卷二四《職官志》所謂“泰始中,唯太子詹事楊珧加給事中光祿大夫”,知辟雍碑所指即楊珧。因此楊珧不得作楊瑤,而華陰楊氏墓誌皆誤作瑤。

家族成員

曾祖父:楊真
祖父:楊懿
父:楊播
子:楊純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