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蛙

棘蛙

棘蛙(學名:Rana exilispinosa)為蛙科蛙屬的兩棲動物,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福建、湖南、廣西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棘蛙
  • 拉丁學名:Rana exilispinosa
  • :動物界
  • :蛙科
  • :蛙屬
  • 分布區域:分布於福建、湖南、廣西等地
  • 英文名:Paa liebigii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種群狀態,分布,

形態特徵

體型小而肥壯,雄蛙體長 44~67 mm,雌蛙體長44~63 mm,一般體長不超過70 mm。頭部寬扁,頭寬略大於頭長; 吻端圓,吻棱不顯; 鼓膜隱約可見。皮膚粗糙,無背側褶,除股後側外,全身背面布滿大小不等的圓疣、扁平疣或窄長疣,疣上均有細小的黑色角質刺,尤以後背、肛孔周圍及脛、跗部背面的刺疣更為密集。前肢較粗短,前臂及手長不到體長之半,指、趾端球狀; 後肢適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部,趾間蹼較弱,第四趾兩側之蹼缺刻深,以緣膜達趾端,其餘各趾蹼達趾端,外側跖間蹼達跖基部,有內跗褶,第五趾外側緣膜達跖基部。體背面多為棕色、淺棕褐色,散有黑褐斑,眼間及四肢背面有黑褐色橫紋; 後腹部及後肢腹面呈蠟黃色。雄蛙前臂粗壯,內側3指有婚刺,胸部具錐狀刺疣,具單咽下內聲囊,有雄性線。卵徑3.2~3.4 mm,動物極黑棕色,植物極乳白色。第30~36期蝌蚪全長平均58 mm,頭體長19 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 210%; 頭體背面土黃色,尾部有深色斑點; 尾末端鈍尖,少數鈍圓; 唇齒式為Ⅰ:3+3/1+1:Ⅱ,少數為Ⅰ:4+4 /1+1:Ⅱ; 上唇近口角處有乳突一排,下唇乳突兩排。剛完成變態的幼蛙體長18 mm。
棘蛙
小棘蛙 (雄,香港,費梁)
棘蛙
小棘蛙 (雌,個體變異,香港,費梁)
棘蛙
小棘蛙 (雌,個體變異,香港,費梁)

生物學資料

該蛙生活于海拔500~1 400 m植被繁茂的水面寬度約1 m以下的小山溪內或沼澤地邊石下。主要捕食多種昆蟲、蜘蛛和松毛蟲等。繁殖季節為6~7月,晚上發出 “嗒、嗒” 的連續鳴聲,長者可達10餘聲; 卵產在小溪水凼內,卵群成串或分散懸於草根或石塊下,雌蛙產卵54~107粒。蝌蚪生活於溪溝小水坑裡。

種群狀態

中國特有種。該蛙分布區較寬,但因其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質量下降和過度捕捉,其種群數量減少。受脅等級:易危VU。

分布

湖南(宜章)、江西 (貴溪) 、福建(德化、武夷山、建陽、南靖、詔安)、廣西(龍勝、田林岑王老山)、廣東(乳源、龍門)、香港。
小棘蛙地理分布圖小棘蛙地理分布圖
小棘蛙地理分布圖
棘蛙
小棘蛙 (雄,廣西,莫運明)
棘蛙
小棘蛙 (雄,福建德化戴雲山,費梁)
小棘蛙 (生態環境,福建,費梁)小棘蛙 (生態環境,福建,費梁)
小棘蛙 (生態環境,福建,費梁)
棘蛙
小棘蛙 (蝌蚪口部,福建德化戴雲山,蔡明章)
棘蛙
小棘蛙 (蝌蚪,福建德化戴雲山,王宜生)
小棘蛙 (雄,福建德化戴雲山,費梁)小棘蛙 (雄,福建德化戴雲山,費梁)
小棘蛙 (雄,福建德化戴雲山,費梁)
小棘蛙 (雌,色斑變異,香港,費梁)小棘蛙 (雌,色斑變異,香港,費梁)
小棘蛙 (雌,色斑變異,香港,費梁)
小棘蛙 (雌,香港,費梁)小棘蛙 (雌,香港,費梁)
小棘蛙 (雌,香港,費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