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汁

桑葉汁

桑葉汁,中藥名。為桑科植物桑Morus alba L.鮮葉的乳汁。分布於全國各地。具有清肝明目,消腫解毒之功效。常用於目止赤腫痛,癰癤,癭瘤,蜈蚣咬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桑葉汁
  • 別稱:桑滋乾、桑葉滋、桑脂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蕁麻目
  • :桑科
  • :桑屬
  • :桑
  • 分布區域:全國各地
  • 用量:外用:適量,塗敷或點眼
  • 毒性:小毒(《品匯精要》)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藥材性狀,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鮮葉的乳汁。

性味

味苦,性微寒。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清肝明目,消腫解毒。

主治

用於目止赤腫痛,癰癤,癭瘤,蜈蚣咬傷。

相關配伍

1、治小石癤(今人呼為扎馬疔):采二蠶桑葉滴下滋水,點上。(《綱目拾遺》引《經驗單方》)
2、消癭瘤:蝌蚪一錢,蛇蛻(泥球色,煅為末)三分,鬼饅頭滋乾一錢,桑滋乾一錢,乳香、沒藥各三分,麝香一分。共為細末,飯和搗為錠。臨用時再取鬼饅頭滋化開,以雞翎搽患處。(《綱目拾遺》引《王秋泉家秘》)
3、治乳癰:用桑葉(不拘頭、二葉),摘去半段,取後半段脂三分,黃柏八錢,水煎乾,只用三分,飯鍋蒸一次;夜露一宿,塗患處,能收口。(《綱目拾遺》引《集聽方》)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塗敷或點眼。

採集加工

將桑葉摘下,,滴取桑葉白色乳汁於容器中,,鮮用。

形態特徵

桑又名家桑、桑椹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3-15m。樹皮灰白色,有條狀淺裂;根皮黃棕色或紅黃色,纖維性強。單葉互生;葉柄長l-2.5cm;葉片卵形或寬卵形,長5-20cm,寬4-10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鋸齒或圓齒,有時有不規則的分裂,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脈上有短毛,腋間有毛,基出脈3條與細脈交織成網狀,背面較明顯;托葉披針形,早落。花單性,雌雄異株;雌、雄花序均排列成穗狀葇荑花序,腋生;雌花序長l-2cm,被毛,總花梗長5-10mm;雄花序長1-2.5cm,下垂,略被細毛;雄花具花被片4,雄蕊4,中央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具花被片4,基部合生,柱頭2裂。瘦果,多數密集成一卵圓形或長圓形的聚合果,長l-2.5cm,初時綠色,成熟後變肉質、黑紫色或紅色。種子小。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於丘陵、山坡、村旁、田野等處,多為人工栽培。分布於全國各地。

藥材性狀

鮮品為白色乳汁,略有粘稠性。氣微,味微甘、淡。

相關論述

1.《名醫別錄》:“治癰癤,癭瘤,外傷出血,蜈蚣咬傷。”
2.《本草拾遺》:“研取白汁,合金瘡,又主小兒吻瘡。”
3.《綱目拾遺》:“天絲入眼,以此點眼之。”
4.《集聽方》:“治乳癰:用桑葉(不拘頭、二葉),摘去半段,取後半段脂三分,黃柏八錢,水煎乾,只用三分,飯鍋蒸一次;夜露一宿,塗患處,能收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