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縣

桑植縣

桑植縣是賀龍元帥的故鄉、紅二方面軍長征出發地,隸屬國際旅遊新城——湖南省張家界市。全縣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擁有28個民族,總人口38萬人。

桑植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擁有中國首批、湖南省首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八大公山原始森林,這裡已被納入中國“人與生物圈保護區(MAB)”和中國“具有全球意義的17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之一”,以及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桑植縣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湖南省張家界市
  • 下轄地區:瑞塔鋪鎮、澧源鎮等
  • 政府駐地澧源鎮
  • 電話區號:0744
  • 郵政區碼:427100
  • 地理位置:湖南省西北部
  • 面積:3474平方公里
  • 人口:38萬多人
  • 方言西南官話
  • 氣候條件:中亞內陸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賀龍故居、賀龍紀念館、“芙蓉龍”恐龍化石遺址、苦竹河古鎮
  • 機場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
  • 火車站桑植站
  • 車牌代碼:湘G
  • 人口密度:124人/km2
  • 縣長:趙雲海
  • 書記:劉衛兵
  • 行政代碼:430822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形,氣候,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利資源,經濟,概述,農業,工業,第三產業,人口,交通,教育,旅遊,文化藝術,工藝,民歌舞蹈,紅色文化,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桑植上古史籍稱古西南夷地,屬荊地,西周屬楚地,春秋屬楚巫郡慈姑縣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年)置充縣,治所在今桑植縣南岔鄉李家台。
三國時初屬蜀漢後屬吳分隸天門郡
西晉改歸臨澧縣(以其側臨澧水故名,非今臨澧縣)。
北周屬崇義縣,唐宋時併入慈利縣
宋仁宗年間,桑植推行土司制度,設桑植宣撫司。因司治桑植坪而得名(今五道水鎮芭茅溪境內)。
元置上、下桑植隸新添葛蠻安撫司,為土司所據。
雙門島雙門島
洪武四年(1371年)設安福守御千戶所,隸屬慈利縣九溪衛,治所瓦窯崗(今縣城)。
清朝雍正五年(1727年)改土歸流,雍正七年(1729年)設“桑植縣”沿襲至今,縣名以縣境內遍植桑樹得名。
民國初隸屬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後改為永順府)。
1928年初發動“桑植起義”,成立中共桑植縣委和桑植革命委員會。
1935年在桑植劉家坪開始了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1949年10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桑植,建桑植縣臨時人民政府。
1950年3月29日成立桑植縣人民政府,隸屬永順專署。
1952年撤銷永順專署,改由湘西苗族自治區代管。
1954年4月自治區改為自治州
1957年10月改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958年11月慈利縣的官地坪、竹葉坪等八個鄉劃入桑植縣。
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大庸市,桑植縣劃歸大庸市管轄。
1995年撤區並鄉建鎮,撤銷城郊、瑞塔鋪、官地坪、涼水口、陳家河、五道水、廖家村七個區公所,將45個鄉鎮合併為8鄉8鎮。【部分調整情況:龍潭坪鄉、苦竹坪鄉、四方溪鄉合併設立龍潭坪鎮,五道水鄉撤鄉設鎮,廖家村等鄉合併設立廖家村鎮,利福塔、赤溪2鄉合併設立利福塔鎮,竹葉坪鄉、汨湖鄉、走馬坪白族鄉合併設立竹葉坪白族鄉,芙蓉橋白族鄉、麥地坪白族鄉、淋溪河白族鄉、金藏鄉併入馬合口白族鄉,?鄉併入沙塔坪鄉;撤銷南岔鄉,分別併入洪家關白族鄉等(資料不全也不完全準確)】
1996年?,桑植縣面積3474平方千米,人口41.8萬人,其中土家族24萬人,白族9.6萬人,其它少數民族2.4萬人,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86.1%。轄8個鎮、8個鄉(其中4個白族鄉):澧源鎮、利福塔鎮、官地坪鎮、涼水口鎮、龍潭坪鎮、陳家河鎮、五道水鎮、廖家村鎮、洪家關白族鄉、瑞塔鋪白族鄉、竹葉坪白族鄉、人潮溪鄉、馬合口白族鄉、沙塔坪鄉、河口鄉、上河溪鄉。縣政府駐澧源鎮。
1998年10月,將16個鄉鎮分設為38個鄉鎮。【部分調整情況:恢復芙蓉橋白族鄉、麥地坪白族鄉、淋溪河白族鄉;撤銷竹葉坪白族鄉,恢復竹葉坪鄉、汨湖鄉、走馬坪白族鄉(資料不全也不完全準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桑植縣常住總人口442733人,其中(9鎮29鄉),澧源鎮53927人,官地坪鎮15015人,龍潭坪鎮8218人,陳家河鎮15629人,五道水鎮5823人,鏖家村鎮9275人,涼水口鎮10582人,利福塔鎮18018人,瑞塔鋪鎮23183人,沙塔坪鄉14094人,河口鄉10685人,上河溪鄉12607人,人潮溪鄉6158人,西蓮鄉5096人,白石鄉5352人,橋自彎鄉12929人,谷羅山鄉5729人,苦竹坪鄉5183人,芭茅溪鄉5337人,八大公山鄉3957人,細砂坪鄉7017人,岩屋口鄉4987人,蹇家坡鄉6188人,兩河口鄉8072人,上洞街鄉9371人,打鼓泉鄉6973人,空殼樹鄉13617人,汨湖鄉8635人,竹葉坪鄉9908人,長潭坪鄉4461人,四方溪鄉5181人,洪家關白族鄉22523人,馬合口白族鄉9676人,淋溪河白族鄉4349人,劉家坪白族鄉10588人,走馬坪白族鄉7275人,美蓉橋白族鄉12369人,麥地坪白族鄉4746人。
2019年3月6日,中央宣傳部、財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公布《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第一批)》名單,桑植縣在其中。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桑植縣共下轄澧源鎮瑞塔鋪鎮官地坪鎮涼水口鎮龍潭坪鎮五道水鎮陳家河鎮廖家村鎮利福塔鎮9個鎮,空殼樹鄉、汨湖鄉、竹葉坪鄉人潮溪鄉西蓮鄉白石鄉長潭坪鄉、樵子灣鄉、谷羅山鄉沙塔坪鄉苦竹坪鄉、四方溪鄉、芭茅溪鄉細沙坪鄉八大公山鄉、蹇家坡鄉、岩屋口鄉、河口鄉上河溪鄉兩河口鄉打鼓泉鄉、上洞街鄉、天星山林場22個鄉,以及走馬坪白族鄉、劉家坪白族鄉芙蓉橋白族鄉麥地坪白族鄉馬合口白族鄉淋溪河白族鄉洪家關白族鄉7個民族鄉,合計9個居民委員會,538個村民委員會。
2015年,桑植縣鄉鎮區劃調整後,桑植縣共減少15個鄉鎮建制,現轄瑞塔鋪澧源、利福塔、廖家村、龍潭坪、五道水、人潮溪、官地坪、陳家河、八大公山、涼水口、橋自彎12個鎮,竹葉坪、空殼樹、上洞街、河口、上河溪、沙塔坪6個鄉以及走馬坪、劉家坪、洪家關、芙蓉橋、馬合口5個白族鄉共11個鄉,總面積3474平方千米,總人口47.95萬人,縣人民政府駐地澧源鎮名稱不變。

地理環境

位置

桑植縣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東經109°41′—110°46′,北緯29°17′—38°84′。地處武陵山脈北麓,鄂西山地南端。

地形

桑植縣地形複雜,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和東北部屬中山和高山地區,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屬中山和丘陵崗地。縣境內有10426個大小山頭,最高點八大公山主峰斗篷山海拔1890.4米,最低點竹葉坪鄉柳楊溪河谷海拔154米(已淹沒於江埡水庫)。
桑植縣大地構造單位屬新華夏結構體系,揚子準地台的一部分。由於受八面山褶制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廣泛分布為中山、低山地貌。全縣地層主要屬三迭系中統,寒武系下統,震旦系下統等,以三迭系和志留係為主。

氣候

桑植縣屬中亞內陸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為17℃。因地貌差異大,氣候變化呈垂直規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該成間斷性地地方性雷雨和暴雨中心之一。由於地形複雜,氣候特殊,既形成適應動植物生長的小氣候環境,又造成多種災害性天氣,十年九災。

資源

土地資源

據2003年的統計數據,土地總面積3474平方公里。358萬畝山地,176萬畝草地,南灘天然草場面積18萬畝。

礦產資源

桑植縣地層發育齊全,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儲量的礦藏有27餘種,礦床、礦化點142處。主要礦產有天然氣、鐵、煤、矽石等,其儲量均居湖南省前列。主要礦產中,天然氣測算儲量1982億立方米,鐵礦探明的儲量3.5億噸,鋁土及鐵礬土儲量達2000萬噸。

水利資源

桑植縣多年平均徑流量為38.93億立方米,地表水資源總量為67.25億立方米,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48.4萬千瓦,是湖南省目前最具有開發價值的水能資源大縣。已被開發不到2%,有中小水電站27處,裝機容量1.208萬千瓦,中型水電站有賀龍水庫水電站、八斗溪水能泵站、岩壁灘電灌站3座。全縣有中型水庫1座(雙泉水庫),小型水庫38座。全縣地下水資源總量為4.88億立方米/年。
桑植山水桑植山水

經濟

概述

2009年,桑植縣生產總值為329043萬元,增長13.7%,比2008年加快0.6個百分點。
2010年,完成生產總值39億元,同比增長14.5%。實現財政總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20%,
2011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45億元,同比增長13.5%左右。實現財政總收入3.23億元,增長20%。
2012年,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5%,由24.78億元增加到56.83億元。
2013年,全年完成生產總值60億元,增長7%。實現財政總收入4.35億元,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950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50元,增長13%。

農業

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比較完整。2009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86458萬元,同比增長5.7%。林業產值11134萬元,同比增長4.6%,完成造林520公頃。畜牧業產值28570萬元,同比增長8.5%。漁業生產保持增長,水產品總產量為821噸,同比增長7.6%,其中養殖產量213噸,減少4.9%。
2010年,實現農業增加值5.1億元,同比增長5%。實施整村推進、產業扶貧,0.49萬農村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
2011年,實現農業增加值5.2億元,增長3.5%。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1.1億元,解決了2.13萬人安全飲水問題;完成了排岔口35KV變電站擴容和71個村農網改造;修建了通鄉油路13公里、通村水泥路100公里。
2012年,農業總產值達到11.72億元,年均增長4%。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890元增加到3200元,年均增長11%。菸葉、蔬菜、茶葉、油茶、畜牧水產基地規模逐步擴大,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土地流轉面積達8.8萬畝。
2013年,實現農業增加值7.81億元,增長3.5%。完成菸葉種植5.13萬畝,產煙12.8萬擔;大鯢人工馴養繁殖40萬尾;發展商品蔬菜2.6萬畝;新建良種茶園5000畝;新造油茶1.5萬畝。

工業

2009年,實現工業增加值6.34億元,同比增長17.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顯著。年末桑植縣在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7個,同比增加10個。
2010年,完成工業增加值7.7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6.03億元,同比增長20%。萬元規模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6%,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實現“十一五”目標。
2011年,完成工業增加值8.9億元,增長16%,其中規模工業完成工業增加值7.2億元,增長20%。
2012年,工業增加值達到12.02億元,年均增長15%,其中規模工業增加值達到9.1億元,年均增長17.4%。
2013年,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55億元,增長11%,新增規模以上企業3家。綠色綜合產業園基礎設施完善。

第三產業

2010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36億元,同比增長18%。“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實施。
2011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7億元,增長18%。“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紮實推進。
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8.1億元,年均增長16.7%。實現旅遊總收入12.42億元,年均增長30%。
2013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7億元,增長15%。旅遊收入、接待人次分別增長20%、12%。中國銀行桑植支行正式營業,省級金融安全區創建達標。

人口

2009年數據顯示,桑植縣共有 28個民族,38萬人,其中以土家族、白族為主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2.6%。

交通

桑植縣2009年末,公路通車裡程為2285公里,其中省道185公里,縣鄉道1200公里,村道900公里。營運客車380輛/6871座,營運貨車1316輛/3445噸。
黔張常鐵路已經獲批,將在這裡設立桑植站

教育

截至2009年,桑植縣有各類學校281所,其中完全中學3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國中29所,國小248所。年內中國小招生數為11606人,其中國小、國中、高中分別為5419人、4171人、2016人;畢業生為9708人,其中國小、國中、高中分別為4098人、3307人、2303人;年末在校學生總數為46926人,同比增加679人,其中國小、國中、高中、職中分別為28900人、11291人、6028人、707人;年末有專任教師2905人。2009年末共有入園、班兒童10271人,同比減少1303人。九年制義務教育已在桑植縣基本普及,年末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5%,國小在校學生輟學率0.02%,國小畢業升學率93.4%,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7.3%,國中在校學生輟學率1.37%。

旅遊

九天洞
坐落於桑植縣西南部利福塔鎮水洞村境內,北距縣城17公里。此洞因天生有九個天窗與外界相通而得名。洞口南側2.5公里處,有集自然風光和濃郁民族風情於一體的峰巒溪天然森林公園與之相依相襯。洞口東南向2公里處,澧水像條銀色飄帶,蜿蜒流過。
九天洞九天洞
九天洞內百餘處景點、享有“世界奇穴之冠”、“亞洲第一洞”諸桂冠。洞分上、中、下三層,最下層低於地表面400多米。洞內36支洞交錯相連,內有30餘座大廳、10餘座洞中山、6方千丘田、5座自生橋、3段陰河、3個天然湖、12瀑、3井等景。擁有九星山玉柱、九天玄女宮和壽星宮三大奇觀。
苦竹寨
距桑植縣城19.5公里,距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121.5公里,距九天洞2.5公里;古寨建於唐宋,盛於明清。曾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碼頭、商賈雲集的古集市、梢公盪魂的逍遙窟、明清社會的萬花筒”。古老的風火牆、低矮的吊腳樓向遊人展示著土家人的才智,一條條青石板,一聲聲咚咚喹,在訴說著古寨子曾經的歷史。
苦竹寨苦竹寨
八大公山
位於武陵山脈北端,湖南省張家界市桑植縣西北部,西與湖北的宣恩鶴峰兩縣毗鄰,又與武陵源風景名勝區相接,是湖南四大水系中澧水的發源地。
保護區擁有日前亞熱帶地區保存最完整的、面積最大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林。森林植被保存完好,珍稀、孑遺植物種類豐富,類型多樣,有植物216科,2876種,包括51種瀕臨滅絕的植物種及其特有種,以珙桐組成的單優群落式混交林極具研究價值。有單科種6個,單種或少種屬60餘個,湖南,新分布種80餘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7種。其中屬豆杉、紅豆杉白豆杉、銀杏、巴山香榧樹、鐘萼木等9種;屬國家二級保護樹種有連香樹水青樹鵝掌楸、杜種等18種。
保護區內已查證的脊椎動物有146種,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動物15目28科86種。如金錢豹雲豹獼猴毛冠鹿蘇門羚、小鹿、白冠長尾雉、大鯢紅腹角雉等。
八大公山八大公山

文化藝術

工藝

桑植縣以工藝美術聞名,主要有織錦、剪紙、挑花、銀飾蠟染、繪畫等。編織有竹編、麻編、草編、藤編等。刺繡當作衣褲、圍裙、門帘、被面、圍衣、帳簾、枕頭、荷包、褡褳等的裝飾。剪紙圖案各類繁多,結構大方。挑花乃是與刺繡相配合的一種工藝,挑出的龍、魚、獅子、花卉、烏雀等形象逼真、具有獨特的藝術結構;銀飾各類繁多,有銀冠、銀珈、項圈、披肩、項鍊、手鐲、戒指、耳環、壁、牙籤等。這些工藝品都具有形美、聲脆、透明、情深、實用等優點。
桑植文化桑植文化

民歌舞蹈

2006年湖南省桑植縣的“桑植民歌”,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音樂項目類別,序號41。
2010年湖南省桑植縣的“仗鼓舞(桑植仗鼓舞)”,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蹈項目類別,序號2。

紅色文化

桑植縣是中國共產黨先後創建湘鄂邊、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紅色文化也是桑植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洪家關紅色景區即“紅色土地,元帥故里”。2004年已被列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之一,2006年賀龍故居又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著名人物

賀龍
賀龍賀龍
1914年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1927年6月,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1927年領導南昌起義,擔任起義軍總指揮。
韋紹坤(1918~1985),白族,父親韋真清,1918年跟隨賀英游擊隊打富濟貧,1930年在湖北鶴峰與土著武裝甘占元作戰中犧牲。
廖漢生(1911~2006),土家族,湖南省桑植縣人,新中國開國中將、瀋陽軍區原第一政治委員。1928年3月參加賀龍等同志發動的工農武裝鬥爭,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曾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是中國共產黨的七大代表,中共第八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黨的十三、十四大代表,黨的十五、十六大特邀代表,第一、三、四、五、六、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2006年病逝北京,享年95歲。
廖漢生廖漢生
朱紹田(1912~1992),土家族,湖南桑植澧源鎮朱家坪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92年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