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鼓舞

仗鼓舞

仗鼓舞,安徽省休寧縣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陽一帶的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仗鼓舞又稱得勝鼓,流行於安徽省休寧縣五城、榆村和屯溪黎陽一帶的。

2011年5月23日,湖南省桑植縣申報的“仗鼓舞(桑植仗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仗鼓舞
  • 地理標誌:桑植縣
  • 批准時間:2011年5月23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型: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1087 Ⅲ-98 
歷史淵源,藝術特色,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據考證,仗鼓舞系南宋末期桑植白族遷始祖和他們的子孫創造而成。在南宋末期,蒙古軍大將兀良合台因為內部的權利鬥爭而久久得不到重用,所以他就解散了在川貴一帶的相關部隊。這些遭到遣散的士兵因為厭倦了長期的殺伐戰事,流落到湘、黔、川的大山之中過上了隱居生活。一部分白族士兵便來到地理位置複雜、基本與外界隔絕的桑植地區生活。白族的祖先們就此在湘西地區開始了生息的繁衍。在湘西生活多年後臘月里的一天,一隊官兵為了抓丁充軍,來到了白族先民們的村寨抓人。當時村民們正在趕製過年所用的糍粑,便隨手拿起打糍粑用的木杵反抗官兵,因白族先民都是行伍出身,有著豐富的戰鬥經驗,經過激烈的搏鬥,終於擊退了官軍。白族先民們為了紀念這次勝利,狂歡之時拿起了木杵跳起舞來,仗鼓舞的雛形就此產生。仗鼓舞是一種勝利的歡慶,所以被套用到白族的祭祀等各種生活習俗之中並不斷得到發展,從而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文化藝術形態。
仗鼓舞

藝術特色

因長期的軍事戰爭和當地自然環境影響,桑植白族人把增強體質、陶冶意志、自我防範的武術理念靈活地套用到仗鼓舞中,舞蹈中融入武術套路,如“蘇公背劍”、“霸王撒鞭”等,在跳白族仗鼓舞時,時而有向左沖,時而有向右突,時而有向前擊,時而有向後擋的動作,使其舞蹈左右開弓,進退自如,方顯出威武雄壯、氣勢磅礴、強勁有力。也有融武術與舞蹈為一體的“魁星點斗”、“雷公掃殿”等,既講究“疾風掃勁草,四兩撥千斤”力量,又注重“快”、“準”、“狠”等技法,顯示出仗鼓舞舞姿多變的技藝,為舞蹈色彩增添了新的內容和獨特風格。武術與舞蹈緊密結合的內容構成了桑植白族仗鼓舞最具特色的文化外延表現形式。此舞由數十人表演,擊鼓者打扮成武士,短打緊身,十字披紅,頸挎仗鼓(扁圓形皮鼓),右手緊握短而粗的鼓槌,左手持健鈴,隨著行進步伐擊鼓面或敲鼓邊。另有十數人手持檀木夾板,邊行進邊擊拍,發出清脆的響聲。佇列前面有一對大紅燈籠,一人持纛,上書“得勝鼓”三字,後隨一隊蜈蚣旗幡,整個場面威武雄壯,令人振奮。
仗鼓舞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仗鼓舞》是白族人民的代表性舞蹈,既具喜慶節日時的自娛自愉性,又具藉以祭祀祖先使本民族團結延續的象徵性,流行於桑植縣一帶的白家山寨。論述了《仗鼓舞》的舞蹈隊形、儀式、特徵,並探索了《仗鼓舞》形成的歷史淵源及其在白族人民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同時增添節日氣氛,也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嚮往和追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