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村(天津市薊州區桑梓鎮下轄村)

桑梓村(天津市薊州區桑梓鎮下轄村)

桑梓村位於薊州區泃河東岸,靠近京津交界處,水源充足,土地肥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桑梓村
  • 地理位置:位於薊州區泃河東岸
  • 面積:7568畝
  • 人口:4700多口人
位置,發展,土地資源,基本簡介,經濟狀況,民風淳樸,文化教育,村莊景觀,地圖信息,

位置

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很多年前,桑梓就因蘿蔔、西瓜、豆片三種獨具風味的土特產而遠近聞名,被當地人稱為“三絕”。桑梓村是薊縣人口最多的村,有4700多口人,7568畝地,自古以來就以農業生產為主。當地農民依靠祖輩傳下的“三絕”土特產,豐衣足食,並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不斷發揚光大,把傳統產業做大做強。隨著農業結構的不斷調整,在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發展地區特色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以西瓜為主的主導產業,全面帶動桑梓經濟發展。他們抓住西瓜這個特產,一方面擴大規模,另一方面更新品種,先後根據市場需求引種一批新品種西瓜,並大力推廣涼棚、拱棚、塑膜覆蓋、西瓜嫁接等科技措施,促使西瓜特產品質逐年提高。這不,今年夏天剛剛臨近,桑梓西瓜就比普通西瓜提早上市了,且因品優質佳賣了個好價錢,最貴時市場上賣到三塊錢一公斤,這讓許多瓜農著實得到增收的實惠。
桑梓村桑梓村

發展

桑梓西瓜種植由最初的“星星之火”到如今的燎原之勢,從中得到實惠的農民都說,是桑梓西瓜使他們過上了甜蜜富裕的生活。西瓜鼓了農民的腰包,桑梓出現了可喜的變化。村民們在共同生產中結下了鄉情、親情、友情,鄰里和睦相處,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生產。
桑梓村桑梓村
近日,來到桑梓鎮桑梓村。綠油油的西瓜地,一眼望不到邊兒。探下身去仔細瞅,才發現穿著“花皮襖”的大西瓜像頑童一般,藏在層層疊疊的葉蔓下。憑著特殊的沙土土質,桑梓的西瓜格外甜、沙,瓜的果型、顏色也特別好,一直廣受青睞,現在很多人到桑梓來買瓜。在縣城也有許多的水果攤位叫賣著桑梓西瓜。
吃瓜的要吃桑梓的,賣瓜的喜歡賣桑梓的瓜,這桑梓瓜農的勁頭可是更足了。您瞧,這12生肖瓜,冰淇淋瓜,還有福娃西瓜,這就是桑梓的一品西瓜,把西瓜產業做到了這個水平,你不得不佩服我們的瓜農了。 桑梓村的農民崔鳳東種西瓜有十幾年了,現有瓜地16畝,有大涼棚、2米小拱棚的西瓜都已經銷售一空了。這不,時下要開始賣露天的西瓜,這三種方式錯開了西瓜上市的時間,種瓜的效益一直不錯。這兩年桑梓的西瓜更是聲名遠揚。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對於西瓜專業村——桑梓村的幹部民眾來說,種植西瓜的收穫遠遠不止是西瓜。
桑梓村桑梓村
近幾年來,桑梓村村民種植大棚西瓜每畝淨收入都在3000元以上,村民們在富裕了的同時,觀念也發生 了很大的變化,普遍認為種植面積大了,市場也大了,信譽有了,品牌響了,能力強了,威信高了。這種瓜得瓜,桑梓村的村幹部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西瓜,還收穫了走向了市場的本領和民眾的信任。

土地資源

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桑梓村還結合本村土地特點,大力推行西瓜套種玉米、西紅柿等農作物,使西瓜種植效益不斷提高。桑梓西瓜甜,桑梓西瓜給農民帶來的好日子更甜。了很大的變化,普遍認為種植面積大了,市場也大了,信譽有了,品牌響了,能力強了,威信高了。這種瓜得瓜,桑梓村的村幹部們收穫的不僅僅是西瓜,還收穫了走向了市場的本領和民眾的信任。

基本簡介

(以下內容非天津市薊縣桑梓鎮桑梓村)村西有松坑水庫,集雨面積2.72平方公里,庫容155萬立方米。沿山建有南北二渠,總長7公里。農田、旱地自流灌溉,旱澇保收。傳說王姓始祖見此地群山環抱,薈萃蔥鬱,山清水秀,鳥語啾啾,蛙鳴呱呱,花草芬芳,雨量充沛,風水宜人,似世外桃源,受《詩經》維桑與梓啟發,遂名桑梓,結廬定居,發族成村。 元初王姓千三公從新昌長潭遷至桑梓。時已居土著夏姓。後夏姓人泯滅,王姓人盛發,迄今歷28世,約700年左右。古屬萬歲鄉、永壽鄉二十二都。相傳清時出過大財主,富甲一方,在巍山、茶場、盧塘村一帶曾擁有一里三莊,茶場村西辟有一塘,塘中建水閣涼亭(塘中有亭基),專供行人憩息。1932年為梓溪鄉。1935年5月為二十二都鄉第六保。抗日戰爭時設郵政代辦所。1944年11月屬梓溪鄉。1950年為桑梓鄉駐地。陸續設供銷分社、衛生分院。1956年設林工站,1958年屬巍山人民公社桑梓管理區,辦起桑梓林場。1961年9月屬桑梓人民公社,1981年6月屬佐村人民公社,1983年8月屬佐村鄉,1992年5月屬佐村鎮。民國時居民200餘戶,342戶、1031人。以王姓為主,另有馬、周、呂、麻、葛、金、蔣、胡、邢等姓氏20多戶。耕地688畝,其中田495畝,地193畝,山林5000餘畝,1992年產糧492噸,人均農業收入775元。1963年在梓溪建造10千瓦的水力發電站。1974年在松坑溪上游建桐坑水庫,裝機1200千瓦,已併入華東大電網,年收入3.1萬元。1982年居民開始飲用自來水。1990年村內主道鋪設水泥路。改革開放以來,94人外出從事建築業,18台拖拉機從事運輸業,6家經營商業。辦起一家包裝箱廠,年產值16萬元。還有不少人進城、鎮從事第三產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觀念漸漸被村民重視。

經濟狀況

桑梓,歷來為殷富之村。村人流傳著:建房有木材,燒柴自山采;種的平畈田,自養豬羊雞;舂米磨粉有水碓,姑娘願嫁桑梓來。水有兩溪環流,造水碓作坊6座,大大減輕婦女的勞動強度。良田盡在平畈之中,不怕旱、澇。另有茶葉白朮油茶竹筍板栗蘑菇兔毛草藥等特產。九炮山蘊藏著砩礦、鈾礦。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社會裡,桑梓列入上上村。由於山清水甜,空氣新鮮,環境宜人,村人以長壽著稱。大多活過古稀之年。1992年底70歲以上者40餘人,其中80歲以上者10人。88歲之老人有的眼不盲、耳不聾,身板硬朗,仍操持家務。舊時有活過百歲者,公常贈匾壽臻期頤,全村慶賀。
元時有名醫陳伯世,祖居胡村後坳村,少年刻苦,承祖醫業,專研草藥,後游醫入道,道號太邱。年老還鄉,愛桑梓田園山水,遂寓居梓溪橋頭,為附近八鄉人民治病,窮人受診不取分文。卒後,八鄉人民在梓溪橋頭建殿塑像祀奉,即聖公殿。御賜百世不朽匾額。幾百年來,每逢八月十一日聖公生辰,八鄉18路民眾以舞龍、羅漢班、高腳馬、秋車台閣、三十六行、十二花名、蓮花落、大頭舞、回頭拜、紅鬃烈馬、登天炮等各種藝術形式前來朝聖祈福。此日爆竹震天,鼓樂不絕,香菸繚繞,旌旗招展。桑梓村必聘戲班,搭台唱戲,款待親朋。1949年後,八月十一祀神廟會演變為物資交流會。但聖公殿依然香火不絕。舊時,東陽有桑梓聖公殿,巍山長安殿,玉山茶場殿,三殿並列著稱。

民風淳樸

向以仁義、勤勞、誠實為美德。族規森嚴,舊有好吃懶做,行劫路人的不肖子孫,忤逆父母規勸,則按族規處置,為非者遂不敢作奸犯科。有一村民偷掰人家玉米,嚇得離村出走,年老才得回鄉。故歷有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之風。清時,有族長媳婦私上禁山拾柴,違犯封養禁令,族長引咎自責,按規辦照灶酒(即罰辦酒席),宴請各戶家長寬恕。民國初,有一村民重男輕女,弄死幼女,村人遂擊祠堂鼓,聚會譴責。認罪後,罰辦照灶酒。村人積德、行善、禮貌、好客歷來成風。演戲時,前三排為客人、老人之座,秩序井然。如今精神文明建設,成績卓著,村民遵紀守法,不鬧糾紛,沒有刑事犯罪之人。歷年被評為東陽市文明村、先進黨支部。

文化教育

七世祖愷公,建王氏宗祠堂,設塾聘師授學子弟。八世祖晉公、慶六公、九十五公先後建植槐堂、華萼堂、達得堂,結構為一廳三門堂,連環為三廳九門堂。每廳前有門樓,兩邊廂房各15間,主軸分前、中、後三堂,堂前均有門堂。為典型的明代木雕、石雕建築。三廳迴廊相通,雨天串廳不濕鞋。其中植槐堂建造宏偉,雕柱畫棟,牛腿縷空雕獅子銜球,門窗雕百鳥圖、百魚圖。尚存幾十個青石雕花大柱墩可證其藝。元有先祖亨公者,曾授七品官,朝廷封有仗刑棒兩根。1931年村辦初級國小,1942年創辦梓溪高等國小,1958年辦起農業中學。有大中專畢業或就讀者60餘人,其中高、中級知識分子10餘人。王家禎,曾籌刊《澳門日報》,首任總編輯,後任香港《文匯報》總經理、副總編輯。其子王志軍,諒山戰役榮獲二等功,後留學加拿大,與妹王志紅均獲博士學位。

村莊景觀

概述
桑梓山水秀麗,夏日清涼,自然景觀奇特。先人傳下聖公神殿、拳石分流、石佛頂岩、眠牛吸水、畫閣觀鴻、橋樓賞魚、伏獅制虎、倒掛藤蘿、參天古楓、石級天梯、孤松夕照、溫泉雲霧等景觀。鎮政府規劃,擬建梓溪農民公園。村人自動籌款25000餘元,集男女無償之勞力,十個景點建設粗具規模。聖公神殿修建於清順治二年(1645),原殿分前、後堂各三間,中有兩間穿堂。前殿柱、梁、軒、枋、斗拱、牛腿雕工精湛,原陳列木雕《封神榜》中神像,僅留存太乙真人等4尊。後堂塑陳伯世夫婦像,旁立金童玉女,左塑財神、五穀神,右塑土地公、土地婆。大體修葺一新。拳石分流,梓溪橋畔一大岩石鎮流溪中,石前有聖公墓,鎮溪巨石將溪水分流入田。明代詩人王光緒曾留詩一首以贊:飛來拳石鎮中流,勝攬三山與十洲。不許奔湍趨到海,東西分溉我田疇。石佛頂岩,沿梓溪南上,溪畔有一高24.5米,周圍16.5米,直立似武士之岩石,屹立路旁,無論遠望、近瞧都酷似戴盔之巨人,並留有神話傳說。畫閣觀鴻,在梓溪東北角,有一關公閣建於山,閣分上、中、下三層,工藝精巧,映溪成景,人游閣上,下視倒影,上觀藍天,時有鷹翔雁飛,深賦詩意。橋樓賞魚,村東溪上有橋樓,於橋上觀賞各種魚逆水而上,令人閒情逸緻驟增。
雙獅制虎
梓溪南溯,溪畔有五塊岩石先後突出,形狀似虎,中有雙獅狀岩石,遠看似伏獅,有兩洞似鼻孔,每洞可容數人。傳說雙獅在,制住五虎出山。倒掛藤蘿,梓溪江畔有一巨岩,似倒掛金鐘,人不得上,有藤本植物攀掛岩上。
雄峰石筍
溪畔山崖有一岩石沖天突起,人稱石筍,令人讚賞。石級天梯,桑梓嶺是通三單、玉山、天台的必經之道,舊有石級千餘,似梯而上。明代詩人王晁寫詩曰:半山雲樹護天梯,峭石?岩礙馬蹄,正是欲行行不得,隔林猶聽鷓鴣啼。如今已有公路盤山而上,但石級猶存。參天古楓,桑梓嶺頭上有一神奇古楓,參天屹立500餘年,高35米,基圍5米,今仍枝繁葉茂。從山下遠眺,清晰可見其雄姿。秋遊樹下,大有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之意境。

地圖信息

地址:天津市薊州區X582(倉桑公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