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根蛇

桑根蛇

桑根蛇,又名赤鏈蛇。常棲于田野;村莊及水源附近地帶。以蛙類、蜥蠍及魚類為食。性凶暴,無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赤鏈蛇
  • 別稱:火赤鏈,紅斑蛇
  • 二名法:Lycodon rufozonat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e
  • :爬行綱 Reptilia
  • :蛇目
  • 亞目:新蛇亞目 Serpentes
  • :游蛇科 Colubridae
  • 亞科:游蛇亞科
  • :鏈蛇屬 Lycodon
  • :赤鏈蛇
桑根蛇,動物形態,特徵和習性,藥理作用,

桑根蛇

拼音: sāng gēn shé
注音:ㄙㄤ ㄍㄣ ㄕㄜˊ
條目: 桑根蛇
引證解釋:
赤練蛇的別稱。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鱗一·黃頷蛇》:“黃喉蛇俗名赤楝蛇,一名桑根蛇。頷,喉下也。以色名赤楝,桑根象形。”

動物形態

體長可達1.2米。頭部略扁,呈橢圓形。吻鱗高,從背面可以看到。鼻間鱗小,前端橢圓。額鱗短,長約等於自其前緣到鼻間鱗前緣的距離。顱頂鱗長而大,長為額鱗與前額鱗之和。眼上鱗小。頰鱗狹長、入眼,下與第2、3片上唇鱗相接。上唇鱗8片。眼前鱗小,1片,不達頭背;眼後鱗2片,偶為3片。前顳鱗2片,下面一片特大;後顳鱗3片。鼻孔位於2鼻鱗之間,有瓣膜。下唇鱗10片,前頦鱗比後頦鱗大,與前4個下唇鱗相接。後頦鱗與第一腹鱗間有2對小鱗。體鱗光滑,背中央後部有數行微弱的起棱。鱗列19~17~15行。腹鱗187~207片,肛鱗單一,尾下鱗64~79對。體背面黑色,具有約70條左右狹窄的紅色橫紋;頭部鱗片黑色,有顯明的紅色邊緣。頭後部有一"丫"形紋。腹部白色,在肛門前面則散生灰黑色小點。有時尾下全呈灰黑色。
棲于田野;村莊及水源附近地帶。以蛙類、蜥蠍及魚類為食。性凶暴,無毒。分布北京、浙江、江蘇、安徽、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四川、雲南、湖南、湖北、山東、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分布較廣
大多生活于田野、河邊、丘陵及近水地帶,並常出現於住宅周圍,在村民住院內常有發現(山區少見,城市周邊的郊區辦郊區以及城裡的花園等地都有)。以樹洞、墳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為窩,野外廢棄的土窯及附近多有發現。屬夜行性蛇類,多在傍晚出沒,晚10點以後活動頻繁。白天躲藏在牆縫、石頭、洞穴中,遇到敵害時,先將頭部深深埋於體下,搖動尾巴警告,如警告敵害無效,會彎成S型會發起攻擊,野生個體較兇猛,一旦被抓住會亂咬,尤其喜歡咬軟的東西,有咬人不放的習性。

特徵和習性

赤鏈蛇頭扁大、呈明顯的三角形,頭部黑色,頭部鱗緣呈紅色,吻鱗高,從背面可以看到。體背面黑色,具有約70條左右狹窄的紅色橫斑紋。體兩側為散狀黑斑紋,腹鱗外側有黑褐斑,腹面呈淡黃色或白色。尾短細,有時尾下呈灰黑色。此蛇屬中性蛇類,體長可達1.5米以上,體重達1000~1250克左右,最大者可達1500克。
赤鏈蛇主要棲息在田野、村莊、住宅及水源附近,在村民住院內也常有發現。多在傍晚出來活動,屬夜行性蛇類。晚10時以後活動頻繁,平時性情比較溫和,白天蜷曲不動,長將頭部盤縮在身體下面。不主動攻擊人,性懶不愛動,爬行緩慢。但在受到驚嚇時行動敏捷,捕咬目標明確。主要以蟾蜍、淡水小雜魚、泥鰍、雛雞、幼鳥及鼠類為食,此蛇有食蛇習性,在食物供給不足時吞食同類,養殖時應加以注意。此蛇繁殖系卵生,5~6月交配,7~8月產卵,每產7~15枚,孵化期40~50天。

藥理作用

1.抗炎作用,赤鏈蛇水、提取液均有明顯的抗炎作用。20g/kg、10g/kg醇、水提取物灌胃對蛋清及瓊脂大鼠足腫脹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與氫化可的松15mg/kg的療效相近,同時不同劑量的水、醇提取物也能明顯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性腫脹。
2.鎮痛作用,熱、電、化學(酒石酸銻鉀)刺激均可證明赤鏈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顯的鎮痛作用,對化學刺激鎮痛作用尤為顯著,對熱刺激作用最弱。
3.鎮靜、催眠作用,本品50%醇提取液灌胃對戊巴比妥鈉閾下催眠劑量有較強的催眠作用,並有抑制小鼠自發活動的作用,還能延長小鼠戊巴比妥鈉睡眠時間;100%醇提取液對小鼠有明顯的直接催眠作用,強度與35mg/kg戊巴比妥鈉相當,水提取液作用不明顯。
4.抗驚劂作用,赤鏈蛇醇提液對回蘇靈、士的寧、電體克年至厥均有對抗和保護作用,以100%醇提取液20g/kg作用尤為明顯。強度與25mg/kg苯巴比妥鈉相當,水提取液無作用。
將赤鏈蛇打死,置於瓦片上,以松柴烈火燒枯,研為細末過篩備用。用時按瘺管口徑大小,用紙捻粘赤鏈蛇粉末插入;瘺管大時用紙捻或紗條粘藥少許送入;對潰瘍面可將赤鏈蛇末薄薄撒布於上,紗布包紮。每間隔2日換藥1次(亦可酌情增減次數)。治療80餘例,皆治癒,但有2例復發。治療期間未發現不良反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