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簡稱“桂工”,坐落於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和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由中央與地方共建,系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2.0、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廣西一流學科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研究生本科生兩個層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名單、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國家“863計畫”、“973計畫”承擔高校之一,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文、經、法、藝7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

學校創建於1956年,源於原國家重工業部在廣西組建的桂林地質學校,是原國家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直屬高校,學校先後隸屬於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冶金部、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7月改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建、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管理為主的高校。歷經五改歸屬、十易校名的發展歷程,其中,1978年更名為桂林冶金地質學院,1993年更名為桂林工學院,2009年更為現名。

截至2017年9月,學校現有桂林屏風、桂林雁山、南寧安吉、南寧空港四個校區,校園總面積3300多畝;學校現有二級學院19個,本科專業75個、高職高專專業50個,有22個區內一本招生專業;各類全日制在校生3.4萬餘人;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9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類別有11個專業領域)。

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科建設,院系專業,教學建設,國際交流,科學研究,科研機構,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校園文化,桂工精神,學校標識,學生組織,傑出校友,

歷史沿革

五改歸屬,十易校名
學校先後隸屬於重工業部;冶金工業部;冶金部;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改制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廣西壯族自治區管理為主。
學校先後更名為桂林地質學校、廣西冶金專科學校、廣西礦冶學院、廣西礦業專科學校、桂林冶金地質學校、廣西冶金地質學校、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廣西冶金地質學校、桂林冶金地質學院、桂林工學院、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地質學校時期(1956.1~1958.8)
1956年,正值年輕的共和國大規模開展工業化建設的火紅年代,重工業部根據國家第一個五年計畫的要求,決定創建桂林地質學校,先後從中南工學院、長春地質學校等冶金系統院校抽調了十多人具體負責籌備工作。
1956年秋,桂林冶金地質學校在桂林普陀山下宣告成立,並隨即招收第一批學生。
當時只有地質、物探兩個專業,學生500人。
1958年4月,桂林地質學校下放到廣西,實行中央和地方雙重領導,日常管理以地方為主。
桂林理工大學校史桂林理工大學校史
廣西冶金專科學校時期(1958.8~1960.2)
1958年年8月,學校升格並改名為"廣西冶金專科學校",實行中央和地方雙重領導。
為適應當時形勢需要,增設了冶煉、機電、採礦、選礦、金工等六個專業。
為實現廣西人才培養需要,開闢西灣分校。
廣西礦冶學院時期(1960.2~1961.8)
1960年2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批准,學校改名為"廣西礦冶學院",當年招收本科生199人,中專生400人,首批招收的500人中,大部分按期畢業,一部分轉入大專班學習,在校學生達2240人。
1961年,國家國民經濟發生暫時困難。根據中央提出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學校縮小辦學規模。
廣西礦業專科學校時期(1961.8~1963.7)
1961年下半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決定將當時的南寧地質專科學校、田陽煤炭石油工業學校和平桂西灣分校撤消,把在校生、一部分教職工及設備撥入該校,學校改名為"廣西礦業專科學校"。
桂林冶金地質學校時期(1963.7~1970.10)
1963年7月,學校由冶金工業部收回直接領導,改名為"桂林冶金地質學校",除保留原有的地質,物探專業外,增設了化探專業,其餘專業均停止招生。
廣西冶金地質學校時期(1970.10~1971.3)
1970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冶金工業部決定將北京地質研究所遷往桂林與該校合併,學校更名為“廣西冶金地質學校”。
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時期(1971.3~1973.12)
1971年3月,經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批准,學校更名為"桂林冶金地質研究所",試圖實行教學、科研、生產相結合的新體制。
廣西冶金地質學校時期(1973.12~1978.12)
1973年12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批覆,研究所與學校分設,研究所遷出學校,選址另建,學校仍恢復1970年曾使用六個月的原名"廣西冶金地質學校"。
桂林理工大學屏風校區大門桂林理工大學屏風校區大門
1977年,學校恢復招生統一考試,從高校統考中錄取了最後一屆中專學生。
1978年秋,經冶金部同意,國家計委批准,學校招收首屆地球物理專業四年制大學本科一個班35名學生。
桂林冶金地質學院時期(1978.12~1993.12)
1978年12月28日,國務院批准廣西冶金地質學校在原有基礎上改建為桂林冶金地質學院。地質學院的成立,標誌著學校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的開始。此後,學校在教學、科研、後勤、產業等各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
1983年,冶金部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分設,學院劃歸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領導。
當時學院全日制學生規模定為2500人,面向全國招生,學制四年。
桂林工學院時期(1993.12~2009.3)
1993年12月,經原國家教委審核批准,學院更名為"桂林工學院"。從此,學院進入了又一個新的發展時期。1998年12月,學院再次下放到地方,實行中央與地方共管,日常管理以地方為主。
1999年南寧有色金屬工業學校併入桂林工學院。
2004年桂林民族師範學校併入桂林工學院。
桂林理工大學時期(2009.3--至今)
2009年3月26日,經教育部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桂林工學院更名為桂林理工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
2010年2月11日,國務院學位委員同意桂林理工大學實施2008-2015年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規劃。
2013年1月29日,順利通過立項建設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驗收,獲得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6年,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
2018年5月,入選廣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數據截止到2018年4月)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400餘人,其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670餘人,博士生導師52人。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國家“千人計畫”學者、中科院“百人計畫”學者、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模範教師、教育部優秀教師資助計畫等國家級高層次專家、人才41人;廣西“八桂學者”、特聘專家、卓越學者、優秀專家、優秀教師、傑出科技人才、“十百千人才工程” 、廣西高校教學名師等省部級高層次人才53人。學校還聘請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Harold Kroto為名譽教授,一批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知名專家、學者受聘為講座教授、客座教授。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資源勘查工程教學團隊、水污染控制工程教學團隊
省(區)級教學團隊(6個)
化學化工教學團隊、測繪工程教學團隊、統計學課程教學團隊、旅遊市場學教學團隊、土木工程教學團隊、給水排水工程教學團隊

學科建設

1986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截止到2018年3月28日,學校擁有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3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18個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7個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含自主設定學位點,不含一級學科覆蓋點),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旅遊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套用統計碩士、翻譯碩士、風景園林碩士、藝術碩士9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已經獲得11個工程碩士專業領域。學校有廣西一流學科(培育)5個;廣西重點學科24個,其中廣西高校優勢特色重點學科5個。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博士點(3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碩士點(18個):
地質學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環境科學與工程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測繪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體工程
冶金工程
工商管理
馬克思主義理論
統計學
風景園林學
城鄉規劃學
化學工程與技術
化學
物理學
二級碩士點(7個):產業經濟學、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外國語言學及套用語言學、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公共經濟與管理(自設)、環境設計藝術(自設)、材料物理與計算科學(自設)
專業學位類別(9個):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MBA)、旅遊管理碩士(MTA)、公共管理碩士(MPA)、會計碩士(MPAcc)、套用統計碩士(M.A.S.)、翻譯碩士(MTI)、風景園林碩士(MLA)、藝術碩士(MFA)
工程碩士領域(11個):地質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環境工程、控制工程、機械工程、計算機技術、水利工程、工業設計工程、化學工程、測繪工程
廣西一流學科名單(5個):
材料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土木工程(培育)
廣西重點學科(24個):
材料學、地質工程、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環境工程、市政工程、結構工程、防災減災工程及防護工程、岩土工程、通風及空調工程、橋樑與隧道工程、旅遊管理、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環境科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思想政治教育、大地測量學與測量工程、冶金物理化學、計算機套用技術、套用化學、統計學、地球化學、城市規劃與設計、企業管理
廣西高校優勢特色重點學科(5個):
環境科學與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岩土工程、旅遊管理

院系專業

截止到2018年3月,桂林理工大學設有19個二級學院,有75個本科專業。
院系
專業
地球科學學院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工程、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
土木與建築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建築學、城市規劃、工程管理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
測繪地理信息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套用化學、生物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能源化學工程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機械與控制工程學院
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
珠寶學院
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行銷、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會計學、電子商務、物流管理房地產經營管理
旅遊與風景園林學院
旅遊管理風景園林、酒店管理、會展經理與管理
外國語學院
英語、日語
理學院
公共管理與傳媒學院
行政管理、廣告學、社會工作、漢語國際教育、國民經濟管理、傳播學
藝術學院
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動畫、工藝美術
獨立學院
院系
專業
土木與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測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工程管理、地理信息科學、工程造價、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
經濟與管理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市場行銷、電子商務、旅遊管理、財務管理
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路工程
建築與設計學院
建築學、城鄉規劃、寶石及材料工藝學、廣告學、動畫、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
外語學院
英語

教學建設

四個校區:屏風校區、雁山校區、安吉校區、空港校區
【面積資產】
截止到2016年11月9日,桂林理工大學校園占地3300多畝,另有雁山校區第二期工程1040畝已獲政府批覆,校舍建設面積已有67.53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科研用房面積34.67萬平方,位於扶綏的空港校區也在加緊建設。固定資產總值4.63億元人民幣,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26億元人民幣。
  • 教學成果
截至2018年4月,該校有7個學科領域、5個本科專業列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共獲得國家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26項,包括: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精品課程4門、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精品視頻公開課程3門、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項目4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有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獲得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75項。2014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自治區教學成果獎最近一屆獲獎26項,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4項。
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
基礎地質學、測量學、水污染控制工程普通化學
廣西區級精品課程(29門
統計學
遙感地質學
水污染控制工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市場行銷學
旅遊規劃
旅遊市場學
C語言程式設計
寶石學
物理化學
分析化學
普通化學
線性代數
岩土工程勘察
地理信息系統原理
測量學
基礎地質學
生態旅遊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電法勘探
建築給水排水工程
高分子物理
運籌學
材料科學基礎
計算機網路
道路工程
飯店管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個)
管理學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
水污染控制技術、測量學、基礎地質學、普通化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
資源勘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旅遊管理、勘查技術與工程、環境工程
廣西高校特色專業(11個)
環境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旅遊管理、資源勘查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測繪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冶金技術(高職)、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12個)
本科層次:資源勘查工程、環境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測繪工程
研究生層次:材料工程、化學工程、地質工程、環境工程、建築與土木工程、測繪工程、計算機技術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
環境工程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
基礎地質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水污染控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個)
環境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工程與工藝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個)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工程實踐教育體系與實踐平台建設”項目(馮佐海教授主持)
新工科背景下的地方高校環境類專業多方協同育人模式改革與實踐項目(曾鴻鵠教授主持)
省(區)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
測繪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化學與材料實驗教學中心
管理科學實驗教學中心
人文社會科學綜合實驗教學中心
工程訓練中心

國際交流

截止到2016年11月,桂林理工大學先後與美國辛辛那提大學、英國伯明罕城市大學日本熊本大學、澳大利亞格理菲思大學、紐西蘭坎特布雷大學、德國斯圖加特套用技術大學、法國拉羅謝爾大學、泰國皇家理工大學、越南外國語大學等30多個國家10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其中與50餘所高校簽訂了留學生交換、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協定,累計接收了各類留學生1500餘名,共派出到國外訪學、留學的學生400多名;承辦了多場國際學術研討、交流會;由英國皇家寶石協會設在學校的FGA考點考試通過率連續5年名列世界各考點第一,被國際珠寶界傳為佳話。有來自59個國家地區的2500餘名留學生先後來校就讀,留學生在漢語水平考試中最高過關率達95%,成功舉辦了在華吉爾吉斯留學生文化節。

科學研究

科研機構

截至2018年9月,有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廣西區政府院士工作站2個,廣西重點實驗室9個,廣西工程研究中心1個,廣西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廣西高校協同創新中心3個(2個培育)。建成了自治區級大學科技園,並已成為桂林國家大學科技園分園。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資源勘查工程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
廣西壯族自治區有色金屬及特色材料加工重點實驗室 (與廣西大學共建)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
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各一個)
岩溶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中國地質調查局岩溶所、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共建)
國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
有色及貴金屬隱伏礦床勘查研究中心
廣西“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
廣西有色金屬隱伏礦床勘查及材料開發協同中心、岩溶地區水污染控制與用水安全保障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廣西民族旅遊發展與文化傳承協同創新中心(培育)
廣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
廣西工業廢渣建材資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西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
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
省(區)級重點實驗室(9個)
廣西有色金屬及特色材料加工重點實驗室
廣西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廣西岩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廣西隱伏金屬礦產勘查重點實驗室
廣西空間信息與測繪重點實驗室
廣西建築新能源與節能重點實驗室
廣西環境友好電磁化學功能物質重點實驗室
廣西光電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廣西嵌入式技術與智慧型系統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3個)
廣西民族旅遊研究中心、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廣西民族民間藝術研究中心
廣西院士工作站(2個)
任南琪---環境科學與工程、歐陽自遠---天體科學
高校聯合實驗室
桂林理工大學-巴斯大學膠體材料與界面科學聯合實驗室、桂林理工大學-華盛頓大學納米及能源新材料聯合實驗室
研究所(中心)(47個)
序號研究所名稱所屬學院序號研究所名稱所屬學院
1
隱伏礦床預測研究所
地學院
28
桂林文化研究中心
人文學院
2
遙感套用研究所
29
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3
地質調查研究所
30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所
4
礦產資源勘查與經濟評價研究所
31
社會工作研究所
5
隕石行星科學研究中心
32
現代企業管理研究中心(區級)
管理學院
6
南嶺地球科學研究中心
33
企業集團與產業鏈治理研究中心
7
多媒體軟體開發與套用研究所
34
城市與房地產經濟研究所
8
珠寶教育與檢測中心(FGA)
珠寶學院
35
現代企業管理研究所
9
灕江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學院
36
證券研究所
10
高技術研究所
37
經濟發展與規劃研究所
11
生態文明研究中心
38
廣西民族旅遊研究中心(區級)
旅遊學院
12
環境檢測中心
39
廣西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區級)
13
環境保護工程研究所
40
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
14
套用化學研究所
化生學院
41
民族發展研究中心
15
分析測試中心
42
景觀工程研究所
16
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所
材料學院
43
生態規劃與工程研究所
17
綠色建材新技術研究所
44
廣西民族民間藝術研究中心(區級)
藝術學院
18
中越綠色水泥研發中心
45
藝術研究所
19
屏風建築設計事務所
土建學院
46
高校美育研究所
20
地質災害勘察設計研究所
47
外國語言及文化研究所
外語學院
21
岩土工程研究所
22
交通科技研究所
23
城市規劃設計所
2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馬克思學院
25
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心
26
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
27
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7月,承擔省級教育科研、教學改革項目300多項,主編、出版教材100多本,其中獲國家級獎3本、省部級獎21本,有國家級精品教材1本,10本教材評為國家級規劃教材;獲全國多媒體教學課件比賽特等獎1項、一等獎17項。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等各類科研項目2600餘項,其中“973”前期專項、“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家級項目250餘項, 2013年科研總經費首次突破億元大關。
該校在1987年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11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實現了廣西在此獎項的突破。近年來,獲廣西自然科學一等獎、科技進步一等獎、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國家及省部級獎科技獎勵51項。獲專利授權370項,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列為廣西第二所智慧財產權工作試點高校,連續7年被評為全區智慧財產權工作先進單位。《桂林理工大學學報》為全國綜合性科學技術類中文核心期刊,多次被評為全國、廣西高校優秀科技期刊。(數據截至2016年7月)

學術資源

  • 圖書資源
截止到2016年11月,桂林理工大學圖書館藏書320餘萬冊,其中,紙質藏書160多萬冊,電子圖書160餘萬冊,初步形成了以理工為主,以地球科學、材料科學、環境工程為特色,包括計算機科學、管理工程、旅遊管理、人文社科、機械工程等多學科的館藏體系。近十年圖書館加大館藏資源結構調整力度,採購了Web of Science(SCI)、IEEE、Wiley、Elsevier、Springer、Emerald、EBSCO、CNKI、讀秀等中外文大型資料庫,正在向實體資源和電子資源相結合的複合型館藏資源體系發展。
  • 桂林理工大學地質博物館 (又名桂林市地質博物館)
擁有廣西區內目前唯一一個集專業教育功能和科普教育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地質博物館,由桂林市政府和桂林理工大學共建。
  • 學術刊物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2008年均入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被確定為綜合性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也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姓名
職位
職稱
李國忠
黨委書記
研究員
校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黨委副書記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吳志強
副校長
孫寧
黨委副書記
紀委書記
教授 碩士生導師
王玫
副校長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副校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副校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副校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副校長
教授 博士生導師
總會計師
教授 碩士生導師
副廳級調研員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數據截至2017年7月

歷任領導

歷任書記
起止日期
歷任校長
起止日期
王一民
1956-1958
黃利鋒
1958-1961
黃利鋒
1958-1961
王濯之
1961-1970
王守鈞
1961-1970
邵國志
1970-1973
藍天藹
1977-1979
王守鈞
1973-1977
柳 林
1979-1984
宋兆林
1977-1979
沈國榮
1985-1989
張培凱
1980-1983
沈國榮
1989-1994
袁奎榮
1983-1989
劉積夫
1994-2001
袁奎榮
1989-1994
陳大克
2001-2004.8
梁金城
1994-2001
陽國亮
2004.8-2006.9
鐘夏平
2001-2003.6
黎志逘
2006.9-2009.8
陳大克
2003.6-2004.8
2009.8-2012.6
趙艷林
2004.8-2009.8
張學洪
2012.11-2017.7
張學洪
2009.8-2012.11
李國忠
2017.7-至今
解慶林
2012.11-至今

校園文化

桂工精神

艱苦創業、敬業奉獻、團結協作、開拓創新

學校標識

  • 校徽
如圖:
桂林理工大學校徽桂林理工大學校徽
學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我校徽志是雙圓套圓形徽標,中間圖形是學校英文縮寫字母“GLUT”延伸圖案,下方有“1956”字樣;外環上方是中文書寫的“桂林理工大學”,外環下方是“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大寫英文。學校徽章為師生佩戴的題有中文校名的長方形正章。
  • 校訓
厚德篤學 惟實勵新
  • 校風:勤奮 求實 獻身 開拓
  • 校歌
桂林理工大學之歌
作詞:于海平 王贛華 葉昊
作曲:孟慶峰 王贛華
七星疊翠,灕水流長,
屏風紫氣蔚霞光。
英才競秀,弦歌一堂,
滿園丹桂沁書香。

厚德篤學,惟實勵新,
厚德篤學,惟實勵新!
冶金地質奠基業,
桂工精神永傳揚。

鴻雁凌空,風物放眼,
鴻雁凌空,風物放眼!
大道致遠當自強,
為學興邦鑄輝煌。

學生組織

校級組織
1、共青團桂林理工大學委員會
2、桂林理工大學學生會
3、共青團桂林理工大學社團工作委員會
4、桂林理工大學大學生社團聯合會
5、桂林理工大學大學生藝術團
6、桂林理工大學學生工作助理中心
7、桂林理工大學大學生宿舍自我管理委員會
8、桂林理工大學國旗班
校級社團
社團編號
社團名稱
社團編號
社團名稱
社團編號
社團名稱
T01
計算機協會
S11
一伙食管理委員會
C20
棋類協會
T02
電子協會
P12
青年志願者協會
C21
書畫協會
T03
英語協會
P13
綠色俱樂部
C22
音樂協會
T04
日語協會
P14
紅十字會
C28
天文協會
T05
創業者聯盟
P15
心理健康協會
T06
人文素質培養中心
P16
分享愛工作營
T07
數學建模協會
C16
舞蹈協會
S07
廣播電台
C17
腳踏車協會
S08
大學生記者團
C18
烙印漫畫社
S10
南國風文學社
C19
球類協會

傑出校友

教育科研界
張振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科技外事處處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全國成礦帶區域地球化學調查計畫項目負責人。
付水興,化探80級校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有色金屬地質礦產調查中心副主任、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副院長。
張明華,物探80-2班校友,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朱來東,化探81-2班校友,教授,西北礦冶研究院副院長、白銀有色集團地質礦產研究所所長。
楊建文,83屆畢業,現任澳大利亞塔斯瑪尼亞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加拿大溫莎大學地球科學系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解慶林,83屆畢業,原桂林工學院資源與環境工程系主任,現任桂林理工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陳海弟,83屆地球物理勘查系畢業,現任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查院院長。
李豐生,84屆物探系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校長,現為廣西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
張學洪,85屆地化勘探專業畢業,現任桂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賦屏,85界礦產普查與勘探專業,現任廣西有色金屬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韓立君,86屆岩土工程專業畢業,河北省建設勘察研究院黨委書記,董事長,正高級工程師
盧宗柳,86級化探,桂林礦產地質研究院副院長。
郎耀秀,原桂林工學院博文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現任河池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
吳郭泉,86屆畢業,原桂林工學院博文管理學院常務副院長,現任賀州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
羅小南,86屆勘查地球物理專業畢業,現任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王文,86屆工程地質專業畢業,曾任桂林理工大學南寧分校校長,現任桂林旅遊學院副院長。
繆秉魁,87屆畢業,教授,現任桂林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副院長,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理事和中國南極隕石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格羅夫山考察隊隊長,另外也在此次任務中參與了馬航MH370的搜救行動。
趙君,91屆工程測量專業畢業,現任欽州學院黨委書記。
張勤遠,92屆套用化學系畢業,現任華南理工大學光通信材料研究所所長、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功能材料室主任,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二批萬人計畫領軍人才人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獲得者。
楊占東,93屆物探專業畢業,現任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局副局長。
康志忠,98屆測繪工程專業畢業,現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土地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
譚玉敏,98屆測繪工程專業畢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麥立強,01屆無機材料專業畢業,現任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試點學院,執行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熊良兵,廣西梧州市水利電力設計院院長黨支部書記。
全鐵軍,湖南省有色地勘局總工程師、黨組成員。
楊昌彬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山東正元地質勘查院副總工程師。
林濤,雲南省設計院勘察分院院長。
程道品,原桂林理工大學研究生處處長,曾任梧州學院副院長,現任桂林旅遊學院院長。
政界
黃任文,61屆採礦專業畢業,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高級法院院長、黨組書記,自治區黨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自治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副主任(期間:1994年9月至1994年11月在中央黨校學習)廣西區人大第六、七、八、九屆人大代表;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七屆委員會委員。現為最高人民法院諮詢委員會委員、廣西老年體育協會常務副主席。
陳如桂,83屆物探專業畢業,工學博士,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中山市委書記、現深圳市市長,黨組書記。
肖明貴,86屆工程地質專業畢業,原桂林理工大學副校長,現任貴港市政協主席。
蹇彪,88屆地化勘察專業畢業,現任遼寧省朝陽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勝友,MBA學員,現任廣西鹿寨縣委副書記、縣人民政府縣長。
黃宇,桂林工學院地質系礦產普查及勘探專業畢業,教育學博士,研究員。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黨組書記,兼任廣西壯族自治區著作權局局長。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第十一屆委員。
沈祝芬 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有色處調研員、總統計師
唐善茂,86屆畢業,原桂林工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現任廣西自治區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局長、黨組書記、廣西地質礦產集團總經理,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黨組成員、 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代表。
企業界
陸建華 ,79級地質專業畢業。中國觀賞石協會副會長,中國土地估價師協會常務理事,唐山蘭德集團董事長,北京宋莊蘭德國際奇石展示中心主任。
朱春林,79級地質專業畢業,美國美加國際傳媒董事長
鐘國冰 ,79級地質專業畢業,黔西南泰龍集團中聯冶煉有限公司董事長
孫洪業,80級化探專業畢業,現任藥明康德技術平台運營副總裁及基因中心營運長。
孫正軍,81級地球物質與勘察專業,新疆鑫岩工貿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閻黎明,83屆找礦勘探專業畢業,現任廣東賢豐礦業集團副總裁。
吳斌(女),84屆地球化學探礦專業畢業,現任中勘冶金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工程環境研究所所長。
胡一平,85屆找礦勘探專業畢業,現任四川德匯天成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濤,87屆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專業畢業,現任中冶集團武漢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中冶武勘上海分公司副經理。
張晚宋,97屆寶石專業畢業,現任中外合資(深圳)瑞紅首飾有限公司福紅項目營運總監,桂林理工大學珠寶同業校友會理事。
王 成,98屆寶石專業畢業,現任深圳定向珠寶零售品牌戰略諮詢機構董事總經理,桂林理工大學珠寶同業校友會會長。
林順雄, 海南海汽集團副總裁。
郭周平,1985年畢業於桂林理工大學(時名桂林冶金地質學院)。1989年留學美國現任美國猶太州恐龍博物館副館長,石通礦物有限公司董事長。桂林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甘青雲,桂林燕京漓泉啤酒公司副總經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