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胄蛙

格林胄蛙

格林胄蛙(Corythomantis greeningi)也叫盔頭樹蛙,最先對其有描述的文字始於1896年。這種巴掌大小的動物有著苔綠色的皮膚和獨特的扁平狀頭部。格林胄蛙是一種小型、背部多疣狀突起的綠色兩棲類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格林胄蛙
  • 拉丁學名:Corythomantis greeningi
  • 別稱:盔頭樹蛙
  • :動物界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棲息環境,科學研究,

形態特徵

格林胄蛙頭骨上長有許多小型骨刺,和下面的皮膚連為一體,形成一塊獨立的堅固骨板。

生活習性

格林胄蛙能通過皮膚上的腺體釋放出一種白色的有毒黏液,若是不慎吞下的話將會致命。格林胄蛙面部的毒腺尤其之大,而它們的骨刺也正好長在這裡。所以在受到威脅的時候,這些青蛙就會在面部分泌出一層厚厚的毒液,然後利用頭骨上的刺將之注入對手體內。格林胄蛙之所以能採取這種戰術,是因為它們的脖子異常靈活。
格林胄蛙能通過皮膚分泌毒液,這是一種被動防禦。它們同樣也能通過骨刺將這些毒液注入對方的傷口內,這是一種主動防禦。

棲息環境

格林胄蛙很依賴水,但也會生活在巴西極端乾旱的卡廷加森林之中。

科學研究

在對小鼠進行毒性實驗時發現,格林胄蛙毒液的毒性是臭名昭著的矛頭蛇的兩倍,這座森林中其他種類的蝮蛇也無法與之相提並論。另外一種與之類似的布魯諾盔頭蛙(Bruno’s casque-headed frog)在危險性上還要更甚一籌。它的毒腺更小,骨刺更短,但其毒液的毒性是蝮蛇的25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