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變

核聚變

核聚變(nuclear fusion),又稱核融合、融合反應、聚變反應或熱核反應。核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如超高溫高壓),只有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才能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讓兩個原子核能夠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如),中子雖然質量比較大,但是由於中子不帶電,因此也能夠在這個碰撞過程中逃離原子核的束縛而釋放出來,大量電子和中子的釋放所表現出來的就是巨大的能量釋放。這是一種核反應的形式。原子核中蘊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變化(從一種原子核變化為另外一種原子核)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核聚變是核裂變相反的核反應形式。科學家正在努力研究可控核聚變,核聚變可能成為未來的能量來源。核聚變燃料可來源於海水和一些輕核,所以核聚變燃料是無窮無盡的。 人類已經可以實現不受控制的核聚變,如氫彈的爆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核聚變
  • 外文名:Nuclear fusion
  • 別名核融合/融合反應/聚變反應
  • 領域:核能
  • 學科:核物理
起源,原理,類型,反應條件,套用,發生條件,反應裝置,優劣勢,優勢,劣勢,方法,原理,控制方法,研究進展,

起源

核聚變程式於1932年由澳洲科學家馬克·歐力峰(英語:MarkOliphant)所發現。隨後於1950年代早期,他在澳洲國立大學(ANU)成立了等離子體核聚變研究機構(FusionPlasmaResearch)。

原理

核聚變,即輕原子核(例如)結合成較重原子核(例如)時放出巨大能量。因為化學是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性質,組成,結構與變化規律的科學,而核聚變是發生在原子核層面上的,所以核聚變不屬於化學變化
熱核反應,或原子核的聚變反應,是當前很有前途的新能源。參與核反應的輕原子核,如氫(氕)、氘、氚、等從熱運動獲得必要的動能而引起的聚變反應(參見核聚變)。熱核反應是氫彈爆炸的基礎,可在瞬間產生大量熱能,但尚無法加以利用。如能使熱核反應在一定約束區域內,根據人們的意圖有控制地產生與進行,即可實現受控熱核反應。這正是在進行試驗研究的重大課題。受控熱核反應是聚變反應堆的基礎。聚變反應堆一旦成功,則可能向人類提供最清潔而又是取之不盡的能源。
氘、氚核聚變示意圖氘、氚核聚變示意圖
冷核聚變是指:在相對低溫(甚至常溫)下進行的核聚變反應,這種情況是針對自然界已知存在的熱核聚變(恆星內部熱核反應)而提出的一種概念性‘假設’,這種構想將極大的降低反應要求,只要能夠在較低溫度下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或者在較高溫度下用高強度、高密度磁場阻擋中子或者讓中子定向輸出,就可以使用更普通更簡單的設備產生可控冷核聚變反應,同時也使聚核反應更安全

類型

電解水H2O生成H2,通過核裂變產生的高能輻射蒸汽壓縮氫氣(H2),這時的氫氣成為離子狀態,輻射蒸汽壓縮H,四個H核聚變生成一個He核,放出巨大的能量。一般在超高溫和超高壓封閉環境下進行。
一個D(氘)和T(氚)發生聚變反應會產生一個中子,並且釋放17.6MeV的能量(兩個D(氘)發生聚變反應大約放出14.1MeV能量),中子對於人體和生物都非常危險。其核反應方程式為
核聚變
聚變反應中子的麻煩之處在於中子可以跟反應裝置
的牆壁發生核反應。用一段時間之後就必須更換,很費錢。而且換下來的牆壁可能有放射性(取決於牆壁材料的選擇),成了核廢料。還有一個不好的因素是氚具有放射性,而且氚也可能跟牆壁反應。
氘氚聚變只能算”第一代”聚變,優點是燃料便宜,缺點是有中子。
“第二代”聚變是氘和氦3反應。這個反應本身不產生中子,但其中既然有氘,氘氘反應也會產生中子,可是總量非常非常少。如果第一代電站必須遠離鬧市區,第二代估計可以直接放在市中心。
“第三代”聚變是讓氦3跟氦3反應。這種聚變完全不會產生中子。這個反應堪稱終極聚變。

反應條件

核聚變是指由質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在一定條件下
(如超高溫和高壓),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並伴隨著巨大的能量釋放的一種核反應形式。原子核中蘊藏巨大的能量,原子核的變化(從一種原子核變化為另外一種原子核)往往伴隨著能量的釋放。
太陽的能量來自它中心的熱核聚變太陽的能量來自它中心的熱核聚變
實現方式
通常有三種方式來產生核聚變:
1.重力場約束;2.慣性約束;3.磁約束。
其中主要的可控核聚變方式:
雷射約束(慣性約束)核聚變(如我國的神光計畫,美國的國家點火計畫都是這種形式)
磁約束核聚變(托卡馬克、仿星器、磁鏡、反向場、球形環等),這種方式目前被認為是最有前途的。

套用

發生條件

產生可控核聚變需要的條件非常苛刻。我們的太陽就是靠核聚變反應來給太陽系帶來光和熱,其中心溫度達到1500萬攝氏度,另外還有巨大的壓力能使核聚變正常反應,而地球上沒辦法獲得巨大的壓力,只能通過提高溫度來彌補,不過這樣一來溫度要到上億度才行。核聚變如此高的溫度沒有一種固體物質能夠承受,只能靠強大的磁場來約束。由此產生了磁約束核聚變。
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核聚變實驗裝置
對於慣性核聚變,核反應點火也成為問題。不過在2010年2月6日,美國利用高能雷射實現核聚變點火所需條件。中國也有“神光2”將為我國的核聚變進行點火。

反應裝置

可行性較大的可控核聚變反應裝置是托卡馬克裝置。
托卡馬克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性容器。它的名字Tokamak 來源於環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線圈(kotushka)。最初是由位於蘇聯莫斯科的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齊莫維齊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
托卡馬克的中央是一個環形的真空室,外面纏繞著線圈。在通電的時候托卡馬克的內部會產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場,將其中的電漿加熱到很高的溫度,以達到核聚變的目的。
我國也有兩座核聚變實驗裝置。

優劣勢

優勢

(1)核聚變釋放的能量比核裂變更大
(2)無高端核廢料,可不對環境構成大的污染
(3)燃料供應充足,地球上重氫有10萬億噸(每1升海水中含30毫克氘,而30毫克氘聚變產生的能量相當於300升汽油)
核聚變能利用的燃料是氘(D)和氚。氘在海水中大量存在。海水中大約每6500個氫原子中就有一個氘原子,海水中氘的總量約45萬億噸。每升海水中所含的氘完全聚變所釋放的聚變能相當於300升汽油燃料的能量。按世界消耗的能量計算,海水中氘的聚變能可用幾百億年。氚可以由鋰製造。鋰主要有鋰-6和鋰-7兩種同位素。鋰-6吸收一個熱中子後,可以變成氚並放出能量。鋰-7要吸收快中子才能變成氚。地球上鋰的儲量雖比氘少得多,也有兩千多億噸。用它來製造氚,足夠用到人類使用氘、氘聚變的年代。因此,核聚變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新能源。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裝置示意圖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裝置示意圖
在可以預見的地球上人類生存的時間內,水的氘,足以滿足人類未來幾十億年對能源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地球上的聚變燃料,對於滿足未來的需要說來,是無限豐富的,聚變能源的開發,將“一勞永逸”地解決人類的能源需要。六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不懈的努力,已在這方面為人類展現出美好的前景。
氘是相當豐富的氫同位素,在海洋中每6500個氫原子就有1個氘原子,這意味著海洋是極大量氘的潛在來源。僅在1L海水中就有1.03×10^22個氘原子,就是說每1Km3海水中氘原子所具有的潛在能量相當於燃燒13600億桶原油的能量,這個數字約為地球上蘊藏的石油總儲量。經過計算,1升海水中提取出的氘進行核聚變放出的能量相當於300升汽油燃燒釋放的能量。

劣勢

反應要求與技術要求極高。
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實驗裝置EAST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實驗裝置
從理論上看,用核聚變提供部分能源,是非常有益的。但人類還沒有辦法,對它們進行較好的利用。
(對於核裂變,由於原料的儲量不多,政治干涉很大,放射性與危險性大,核裂變的優勢無法完全利用。截至2006年,核能(核裂變能)發電占世界總電力約15%。說明了核裂變的套用的規模之大,更能說明優勢比核裂變更大的核聚變能源前景更加光明。科學家們估計,到2025年以後,核聚變發電廠才有可能投入商業運營。2050年前後,受控核聚變發電將廣泛造福人類。 )

方法

實現核聚變已有不少方法。最早的著名方法是"托卡馬克"型磁場約束法。它是利用通過強大電流所產生的強大磁場,把電漿約束在很小範圍內以實現上述三個條件。雖然在實驗室條件下已接近於成功,但要達到工業套用還差得遠。要建立托卡馬克型核聚變裝置,需要幾千億美元。
另一種實現核聚變的方法是慣性約束法。慣性約束核聚變是把幾毫克的氘和氚的混合氣體或固體,裝入直徑約幾毫米的小球內。從外面均勻射入雷射束或粒子束,球面因吸收能量而向外蒸發,受它的反作用,球面內層向內擠壓(反作用力是一種慣性力,靠它使氣體約束,所以稱為慣性約束),就像噴氣飛機氣體往後噴而推動飛機前飛一樣,小球內氣體受擠壓而壓力升高,並伴隨著溫度的急劇升高。當溫度達到所需要的點火溫度(大概需要幾十億度)時,小球內氣體便發生爆炸,並產生大量熱能。這種爆炸過程時間很短,只有幾個皮秒(1皮等於1萬億分之一)。如每秒鐘發生三四次這樣的爆炸並且連續不斷地進行下去,所釋放出的能量就相當於百萬千瓦級的發電站。
原理上雖然就這么簡單,但是現有的雷射束或粒子束所能達到的功率,離需要的還差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加上其他種種技術上的問題,使慣性約束核聚變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儘管實現受控熱核聚變仍有漫長艱難的路程需要我們征服,但其美好前景的巨大誘惑力,正吸引著各國科學家在奮力攀登。

原理

根據愛因斯坦質能方程E=mc2,原子核發生聚變時,有一部分質量轉化為能量釋放出來。
只要微量的質量就可以轉化成很大的能量。
兩個氫的原子核相碰,可以形成一個原子核並釋放出能量,這就是聚變反應,在這種反應中所釋放的能量稱聚變能。聚變能是核能利用的又一重要途徑。
最重要的聚變反應有:
式中D是氘核(重氫)、T是氚核(超重氫)。以上兩組反應總的效果是:
即每“燒”掉6個氘核共放出43.24MeV能量,相當於每個核子平均放出3.6MeV。它比n+裂變反應中每個核子平均放出200/236=0.85MeV高4倍。因此聚變能是比裂變能更為巨大的一種核能。
要使原子核之間發生聚變,必須使它們接近到飛米級。要達到這個距離,就要使核具有很大的動能,以克服電荷間極大的斥力。要使核具有足夠的動能,必須把它們加熱到很高的溫度(幾百萬攝氏度以上)。因此,核聚變反應又叫熱核反應。核子彈爆炸產生的高溫可引起熱核反應,氫彈就是這樣爆炸的。
受控核聚變是等離子態的原子核在高溫下有控制地發生大量原子核聚變的反應,同時釋放出能量。氘是最重要的聚變燃料,海洋是氘的潛在來源,一旦能實現以氘為基本燃料的受控核聚變,人們就幾乎擁有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氫彈爆炸釋放出來的大量聚變能、核子彈爆炸釋放出來的大量裂變能,都是不可控制的。在第一顆核子彈爆炸後僅十多年,人們就找到控制裂變反應的辦法,並建成了裂變電站。原以為氫彈炸爆後能建成聚變電站,但並不如此簡單,即使在地球條件下能發生的聚變反應
核動力技術核動力技術
3H+2H—→4He+10n+1.76×107eV
也只能在極高的溫度(>4000 0000℃)和足夠大的碰撞幾率條件下,才能大量發生。因此實際可作為能源使用的受控熱核聚變反應,必須在產生並加熱電漿到億萬攝氏度高溫的同時,還要有效約束這一高溫電漿。這就是近幾十年內研究的難題和期望攻克的目標。中國的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等離子物理所、西南物理研究院在實驗工程和理論研究各方面都做了許多的工作,也取得了許多重要的進展。

控制方法

主要的幾種可控核聚變方式:
  1. 太陽——引力約束聚變
    地球上的萬物靠著太陽源源不斷的能量維持自身的發展。在太陽的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氣壓達到3000多億個大氣壓,在這樣的高溫高壓條件下,氫原子核聚變成氦原子核,並放出大量能量。幾十億年來,太陽猶如一個巨大的核聚變反應裝置,無休止地向外輻射著能量。太陽擁有極大質量,產生一個很強的引力場,把高溫電漿約束。
  2. 氫彈——慣性約束聚變
    氫彈是一種人工實現的、不可控制的熱核反應,也是至今為止在地球上用人工方法大規模獲取聚變能的唯一方法,但是它必須用裂變方式來點火,因此它實質上是裂變加聚變的混合體,總能量中裂變能和聚變能大體相等。氫彈,從本質上講,是利用慣性力將高溫電漿進行動力性約束,簡稱慣性約束。慣性約束還有雷射慣性約束,其中一個方案:在一個直徑約為400μm的小球內充以30-100大氣壓的氘-氚混合氣體,讓強勁率雷射(目前達到1012W,爭取1014W)均勻地從四面八方照射小球,使球內氘氚混合體的密度達到液體密度的一千到一萬倍,溫度達到108K而引起聚變反應。除雷射慣性約束外,還有電子束等方案,但至今還沒有一個成功。
  3. 可控聚變的希望——磁約束
    帶電粒子(電漿)在磁場中受洛倫茲力的作用而繞著磁力線運動,因而在與磁力線垂直的方向上就被約束住了。同時,電漿也被電磁場加熱。 由於目前的技術水平還不可能使磁場強度超過10T,因而磁約束的高溫電漿必須非常稀薄。如果說慣性約束是企圖靠增大粒子密度n來達到點火條件,那么磁約束則是靠增大約束時間T。 磁約束裝置有很多種,其中最有希望的可能是環流器(環形電流器),又稱托卡馬克(Tokamak)。 目前,可行性較大的可控核聚變反應裝置就是托卡馬克裝置。 托卡馬克是一種利用磁約束來實現受控核聚變的環性容器。它的名字Tokamak 來源於環形(toroidal)、真空室(kamera)、磁(magnit)、線圈(kotushka)。最初是由位於蘇聯莫斯科的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齊莫維齊等人在20世紀50年代發明的。托卡馬克的中央是一個環形的真空室,外面纏繞著線圈。在通電的時候托卡馬克的內部會產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場,將其中的電漿加熱到很高的溫度,以達到核聚變的目的。我國也有兩座核聚變實驗裝置。

研究進展

中國新一代熱核聚變裝置EAST2010年9月28日首次成功完成了放電實驗,獲得電流200千安、時間接近3秒的高溫電漿放電。
負責這一項目的中國科學院電漿所所長李建剛研究員說,此次實驗實現了裝置內部1億度高溫,電漿建立、圓截面放電等各階段的物理實驗,達到了預期效果。
EAST裝置是中國耗時8年、耗資2億元人民幣自主設計、自主建造而成的。
美、法等國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發起了耗資46億歐元的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ITER)計畫,旨在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受控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為人類輸送巨大的清潔能量。這一過程與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類似,因此受控熱核聚變實驗裝置也被俗稱為“人造太陽”。
中國於2003年加入ITER計畫。位於安徽合肥的中科院電漿所是這個國際科技合作計畫的國內主要承擔單位,其研究建設的EAST裝置穩定放電能力為創記錄的1000秒,超過世界上所有正在建設的同類裝置。
EAST大科學工程總經理萬元熙教授說,與ITER相比,EAST在規模上小很多,但兩者都是全超導非圓截面托卡馬克,即兩者的電漿位形及主要的工程技術基礎是相似的,而EAST至少比ITER早投入實驗運行10至15年。
據科技日報2014年10月17日訊息,美國老牌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近日宣布,其已在開發一種基於核聚變技術的能源方面取得技術突破,第一個小至可安裝在卡車後端的小型反應堆有望在十年內誕生。
從長遠來看,核能將是繼石油、煤和天然氣之後的主要能源,人類將從“石油文明”走向“核能文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