栭

栭讀音ér ,意為枯木上所生的菌類植物。即木耳;柱上支承大梁的方木。 出自《文選·張衡·西京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栭
  • 拼音:ér
  • 部首:木 
  • 出處:《文選·張衡·西京賦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1.枯木上所生的菌類植物。即木耳。 2.柱上支承大梁的方木。 3.木名。栗之一種。即茅栗
筆畫:10畫讀法:ér, 筆順:1234132522
【名】
斗拱〖dougong(asystemofbracketsinChinesebuilding)〗
繡栭雲楣。——《文選·張衡·西京賦
山飾藻梲。——《禮記·禮器》。注:“栭謂之節,按,以方木為之,如斗而拱,所以抗梁。”
樹上生的菌類植物,即木耳〖anediblefungus〗。子實體形如人耳,有光木耳和毛木耳之分
芝栭蔆相菌,仰者之,仰若而也。——《禮記·內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正韻》如支切《集韻》《韻會》人之切,並音而。《說文》枅上標也。《爾雅·釋宮注》栭卽櫨也,謂斗栱也。《張衡·西京賦》繡栭雲楣。《晉書·大秦國傳》以珊瑚為梲栭。
又栗屬。《爾雅·釋木》栵,栭。《郭注》似槲𣙙,𤰞小,子如細栗,江東呼栭栗。
又芝屬。《禮·內則》芝栭菱椇。《鄭注》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疏》無華而實者名栭,芝屬也。芝栭一物。亦作檽。《本草別錄》木生者為檽,地生者為菌。《類篇》一作㮕。詳㮕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