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巷(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柳巷)

柳巷(山西省太原市迎澤區柳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柳巷是太原歷史悠久的商業街。 位於太原市中心的商業鬧市區,具有三百多年的商業歷史,擁有中國四大夜市之一、華北地區最大的夜市,日人流量達二十餘萬。柳巷是中國大陸十大商業街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柳巷
  • 開放時間:全天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清和元飯莊 六味齋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山西省太原市
  • 適宜遊玩季節:四季皆可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交通信息,主要景點,歷史傳說,歷史沿革,品牌保護,未來規劃,其他相關,

交通信息

乘坐10、25路公車在“柳巷”站下車即到,或者乘坐4、10、19、25、602、615路公車在“柳北”站下車即到。

主要景點

柳巷,是太原歷史最悠久、最繁華的商業街,具有三百多年的商業歷史,是外地遊客在太原的必游之地。
來到柳巷,就不能不說說這裡的老字號。清和元飯莊的“頭腦湯”,百年來一直熱乎乎的滋潤著太原人的身心;吃一頓認一力的羊肉蒸餃,在當年經濟困難的時代,是普通太原人過節的一大追求;如果嘴饞了,當地人會去柳巷的六味齋買一塊醬肉,這裡的醬肉至今在選料和配製方法上都嚴格遵守傳統做法;對於外地遊客來說,雙合成的糕點、益源慶的山西老醋等也是不錯的送禮手信。
除了傳統,柳巷也是時尚的,在這裡有真維斯、蘋果、堡獅龍等流行服裝品牌的專賣店和貴都、華宇等現代化的購物中心。每逢春節和重大節假日,太原的年輕人還會在午夜時分來到柳巷一帶逛街。附近的純陽宮每逢春節,還會舉辦道教的開壇、法會,屆時還能觀賞到本地的晉劇表演。

歷史傳說

在老柳巷人的口中,卻代代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相傳,明朝皇基的開創者朱洪武——明太祖,在北伐滅元的戰爭中,揮戈直指元軍的軍事要塞——太原。駐紮太原的元軍,憑藉太原城高池深的地理優勢,以逸待勞,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將軍常遇春,為了解守敵詳情,遂親自化裝成樵夫,混進太原城臥底。不料,事不機密,常遇春的行跡被元軍探子探得 。當他剛剛穿過太原城東門外的橋頭街,混進朝曦門時,就被元軍伏兵四面包抄。常大將軍急迫之中,殺開一條血路,拐入城牆根下的一條小巷,鑽進巷北的一個破舊小院。
柳巷
這所殘頹的小院裡,只住著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婦人柳氏。她的丈夫早年被元兵殘殺,兒子又被元軍抓夫,一去不歸。所以,她恨透了元朝統治者。她見這位樵夫被元兵追殺,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常遇春藏進了後院的柴垛中。追兵闖入院中搜尋,柳氏裝聾作啞,將他們哄走。
常大將軍獲救後,深謝老人救命之恩。臨別時,他順手摘下院中樹上的一根柳枝,交給柳氏說:“老媽媽,這裡不久要打仗了。為不使您老再遭戰火,請把它插在街門上,明朝大軍見到柳枝後,便會盡心保護。”
不過幾日,明軍果然攻入太原。柳氏眼見戰火即起,唯恐街坊四鄰難逃戰劫,遂走家串戶,告訴眾鄰,各取柳枝插於門首。由於常遇春審清了城中敵情,安排了內應坐探,明軍裡應外合,迅速拿下太原城。攻入城中的明軍士兵,按常大將軍的命令,看到門上插有柳枝的院子,便格外小心保護,秋毫無犯。
戰後,眾街坊為了感謝柳氏,也為了紀念太原的光復,便把門首的柳枝,植入門前街畔。這些柳枝便生根、抽技、發芽、吐翠。插入街頭巷尾的柳枝,隨著時光的推移,長成了小柳樹、大柳樹、老柳樹。從春到夏,從夏到秋,這條不起眼的小巷,綠柳成蔭,枝條煙娜,涼爽愜意。於是,一個美麗的街名“柳巷”,來到了太原的大地上。
柳巷商業圈-食品街柳巷商業圈-食品街
傳說,往往揭示著歷史。據地方志書的記載,柳巷起初並不是一條繁華的大街,而是一條院落破舊的市井小巷,居住著飽經風霜的窮苦市民。是清光緒帝中葉的那一場大水患,淹沒了城南和南關城的商市街巷,商賈們才逐漸向柳巷、橋頭街一帶遷轉,使這條僻靜、蕭條的小巷,變成店鋪毗連、行商坐賈雲集的鬧市。尤其是在辛亥革命之後的二十多年中,柳巷的商品貿易迅速發展,成為太原當時的商業中心。“大隆祥”、“慶記”等五大綢緞莊,在這裡競爭;“大興茂”、“志成”、“福利生”、“慶華源”、“履華新”等鞋莊 ,在這裡角逐 ;“中華”、“中德”、“順天立”等藥行 ,在這裡爭衡 ;“恒隆源”、“東方德永”、“近億號”、“三和興”、“三義永”、“稻香村”等菜店、茶莊、點心鋪、水果鋪,在這裡發跡。享有盛譽的“正大飯店”、“晉隆飯店”,在這裡新建洋式樓堂,烹炒中西大菜,經營豪華旅館,達官貴人多下榻消遣於此。
柳巷商市的畸形發展,急速膨脹,使不少京、津、豫、冀的商賈們也慕名接踵而至。津商黃厚甫在河南經營的“華泰厚”服裝業,在柳巷開辦了太原的“華泰厚”;天津著名的“樂仁堂”大藥店,在柳巷建立了“樂仁堂”分店;冀賈兩兄弟集資,也在柳巷一隅,經營起“雙合成”食品店;……一時間短短的一條柳巷,變成了寸土寸金的商業大鬧市,雲集了四五十家商鋪。
20世紀30年代末到40年代中葉,日本侵略軍踐踏了太原,柳巷的店鋪紛紛倒閉,商賈大都破產,直到太原解放後,才慢慢回復。

歷史沿革

初成:天時地利人和
1897年,山西巡撫胡騁之秉承前任張之洞“利用晉鐵”的理念,上奏朝廷,建議在河北正定及山西太原間修一條鐵路,以便晉鐵外運。1907年,正太鐵路竣工。鐵路的修建活躍了山西的商業,此後的二三十年間,外地的商賈貨品沿這條鐵路而入,成就了柳巷這條商業街。
銅鑼灣步行街銅鑼灣步行街
光緒年間,一場大水淹沒了當時最熱鬧的府前街(即現府西街)一帶,商賈和住戶無奈向地勢稍高點的鐘樓街一帶轉移。首先熱鬧起來的不是柳巷,而是開化市。開化市前身為開化寺,清末寺里煙火凋零,為維持生計,僧人不得已典出前院,成為商賈經營之所,開化寺便漸漸變為“開化市”。辛亥革命後,寺院被闢建為共和市場,後來一再擴建,1922年,共和市場正式改名為開化市場。當時的開化市總面積1200平方米,有200餘家中小商戶,三教九流都包羅其間,人稱太原的“大柵欄”。
開化市的興盛帶來的商圈效應,此為“人和”。開化市興盛初期,柳巷還只是一條小巷,偶爾有市井小販在此擺攤,也是生意寥落。但隨著京津豫冀的商賈們接踵而至,柳巷迎來了巨變的機遇。
興盛:各地商賈雲集 店鋪林立聞名全國
84歲的馬秀英生在太原城,從小就住在大濮府,而柳巷、開化市則是她最常去的地方。
柳巷新貌柳巷新貌
馬秀英說,她的祖籍是河北保定,父輩來的太原,“太原礦多,廠多,好活人。”那時柳巷周邊有不少從河南河北逃荒來的,並且形成了各自的圈子,河北幫多做食品;河南幫做衣帽鞋類;京津幫開醫藥鋪子……馬秀英說,也許是風氣所致,老太原人只做大買賣,不做小生意。有點家產的,把院落租給外鄉人,房租足以過日,就過著悠閒的生活。沒錢的,多是出去打短工,乾的是拉大車、挑水、打煤糕等營生,但也過得挺好。馬秀英的父親曾是老字號糕點店稻香村的夥計,馬秀英回憶說,當年有錢人買糕點都要到柳巷來,因為這裡有兩家最有名的糕點店,稻香村和老香村,賣的是地道的京味和蘇式糕點。
其實不光是糕點店,當時最好的綢緞莊——大隆祥、慶記;最好的鞋莊——福利生、慶華源、履華新;最好的藥行——樂仁堂、順天立;最好的飯店——正大、晉隆,都雲集於此。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柳巷——一條寬不過四五米、長不過二三里的小巷上有著四五十家店鋪,行商坐賈雲集,這樣的規模聞名全國。如果說開化市是太原的大柵欄,那么柳巷就是太原的王府井。
齊韶景先生是“慶華源”股東的後人,“慶華源”是最早在柳巷開業的鞋莊之一。齊先生說,開化市集中了小商小販,柳巷則是雲集了大門臉。東西稀罕洋氣,價錢也比別的地方要高出許多。比如說服裝,當時太原人大多還穿土布或綢緞中式褂服,而華泰厚則是從上海等地進呢料,做西式洋服;比如說乾鮮雜果,本地的只賣一些核桃花生瓜子,近億號則有南方來的果仁、魚乾……齊先生說,那時有錢人家多半在店裡留有賬簿,買了什麼都記在賬上,到年終歲末,再統一結算,平民則現金購買。不過店裡都有規矩,夥計不得看衣下單,把人分三六九等。
低潮:做買賣的居民區
從上世紀20年代起,柳巷就成為太原市最繁華的商業中心地段。直到上世紀60年代,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柳巷兩旁的商店紛紛關門,房屋經租或收歸國有後,分配給市民成了住房,柳巷也從一條商業街變成了居民區,不過柳巷四周依然是商業網點最為集中的地方。
柳巷街景柳巷街景
張麗萍是共和國的同齡人。她說,二輕商場、婦兒商廈……這些地方很多人可能聽都沒聽過,但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個百姓生活用品供應匱乏的年代,這些地方承載了老太原人許多溫馨的回憶。那時太原市的商業網點極少,街頭的小賣鋪里只賣副食日雜,所以就算買個針頭線腦,也會到柳巷這邊來。
那時柳巷這邊的商店規模大,花色品種也多。張麗萍說,在那個什麼都要號證的年代,買什麼都要仔細思量,比如說一人一年只有七尺布票,剛夠做一件衣服。一般商店裡只有藍黑白這三種顏色的平布,但在二輕商場,花色就多,有白底小花的的確良,還有格子布、條紋布、燈芯絨。主婦攢上一年的布票,年底到柳巷挑揀半天,才能選到合適布料,給孩子做幾件花花衣裳。至於想買緞子被面、腳踏車這些稀罕的物件,更是只有在柳巷這邊才行。
復甦:老字號一度門庭若市
過完1979年的冬天,走在柳巷的街上,人們開始感覺有些不同,什麼時候,柳巷的街道兩旁又掛起了老招牌,門前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馬先生1982年進入“華泰厚”工作,這是山西惟一一個榮獲中華老字號品牌的服裝企業,上世紀80年代初,華泰厚門前每天早上五六點就有人排隊,因為店裡一天只放十個號,而且一過國慶就不再接活。做一件衣服,定好布料後,要三個月才能拿到。每逢周日,店裡賣布的櫃檯前就擠滿了人,一匹布,一個多小時就賣光,簡直跟搶似的。
衣服要穿華泰厚的,餃子要吃認一力的,元宵要吃老鼠窟的……那段時間,是柳巷眾多老字號的鼎盛年代,家家都有每天剛一開門,顧客便一哄而上的熱鬧和輝煌。歷史悠久的老字號重現輝煌,建國後形成的新名牌也在分庭抗禮,婦兒商廈、柳巷大鞋店、開明照相館……馬先生說,那時的太原人,不管買不買東西,星期日都要來柳巷逛逛,窄窄的柳巷擠滿了人,真是摩肩接踵。
上世紀80年代的柳巷,老字號挑起了大梁,但細心的市民也發現,街頭擺攤的個體戶越來越多,他們的商品價格便宜、樣式新穎時髦。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不少個體戶從四面八方的地攤轉移到柳巷的鋪位里,柳巷又迎來一個新的轉變。
借街經商能沾光
1984年,王華英從天津輕紡學院服裝設計系畢業。1986年,王華英出嫁時,她母親和婆婆掏出當時所有的積蓄,湊了3萬元,買了一個立達商城的鋪位給她做禮物。當時王華英還不理解,花這么多錢,買一個圖紙上的小方塊,值不值得。母親說,你不懂,這個禮物,你會受益終生的。1991年,立達交工,王華英的母親在那裡開了家服裝店,1993年起,往外出租,開始年租金8000元,而後漸漲到4萬元。2002年,王華英從單位下崗了,可她一點沒有沮喪,反而有一點輕鬆,“怕什麼呢,這下我可以安心地開自己的小店,穿各種漂亮衣服,再也不用看別人的眼色了。”
在柳巷賣服裝有什麼優勢呢?王華英說,比如說立達吧,同是進貨賣衣服,這裡的商鋪早期有一大批搞美術的人在這裡開店,眼光自然與眾不同,時尚中還能傳達自己的品位,服裝有了氣質,自然吸引了一大批顧客。其實,柳巷上的其他商場也一樣,各有各的風格,所以很多愛美的年輕人都會把這條街作為自己逛街購物的必到之處。
走走逛逛吃吃好快樂
上世紀90年代起,各品牌服飾店開始移師柳巷,早期的專賣店有新大陸、真維斯、歡騰,大型商廈有立達、工貿,到後來,夢特嬌、金利來等當時的一線品牌都在柳巷開設了連鎖店,而後又有了大型商廈貴都、中昌,名品進駐讓老百姓體會到品牌的魅力。
新世紀初的柳巷,是太原市最繁盛的地方。白天,可逛逛老字號,尋覓深厚的歷史;也可去貴都這樣的大商廈做一個白領麗人,或者到立達享受淘寶的樂趣。晚上,柳巷則是另一番景象,地攤一字排開,搭個鐵架子就能開張,東西便宜,銷量也好。攤販後面是大排檔,有煎炒烹炸的大餐,也有一碗麵皮、涼粉的小吃。下了班,一路走走逛逛吃吃,就是一晚上的快樂時光。北京師範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客座教授肖建平當時在太原講課,至今講起那時的柳巷還很感慨,像柳巷這樣集中了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的立體式消費結構,什麼消費層次都能在此找到自己合適的產品,這樣的商業街,在全國也少見。
1988年大型商場拔地而起
1988年,太原市對柳南、橋東街、原棉花巷一帶的舊城區進行改造開發,開始推進柳巷現代化商業的進程。
提起1988年柳巷柳南的開發改建,就不得不提山西省三晉建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三晉開發公司)。作為第一家大規模開發柳巷,並推動其成為繁華商業區的開發商,三晉開發公司締造了省城許多著名的大型商場,包括立達百貨、工貿大廈、貴都百貨、聯洋百貨等。
充滿活力的柳巷充滿活力的柳巷
現任三晉開發公司總經理王一偉回憶,1985年,太原市政府決定對柳巷柳南進行開發。三晉開發公司具體負責拆遷、開發改建工作。1988年,柳南開始大規模拆遷;1990年之後,柳南一帶除了安置居民的回遷房外,還增加了許多臨街門店,配套了大型商場。“那個時候,總部在天津的太原立達商場是全華北區域最大的國營百貨商場。許多外省來的人們都知道來太原買東西要逛立達商場。”王一偉說。
隨後的幾年內,三晉開發公司相繼開發了貴都、華都(現繽繽服飾廣場)等商場,這些大型商場群帶動了周邊經濟的迅速發展。隨著大規模開發的進行,經濟價值得到提升,柳巷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會被發現,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資者進入。
1996年夜市橫空出世 曾領數年繁華
1996年,柳巷夜市橫空出世,短短三四年里一躍成為全華北最大的夜市;2002年,由於髒、亂、差,政府決定取締夜市。當年的柳巷夜市辦主任、現迎澤區建設管理局局長馮大成說:“夜市作為普通老百姓喜愛的一種消遣方式,時至今日也有一定的需求,但絕對不會再出現在柳巷,柳巷再也不會回到過去了。”
過去,許多太原人的夜生活方式只有一個——去柳巷逛夜市。1996年開始興建的柳巷夜市,有過太多的輝煌:曾經是太原的著名夜景之一;曾經是全國著名的夜市之一;曾經是許多外來投資者的首選地……用馮大成的話說,柳巷夜市真正讓柳巷成為太原、甚至山西的地標。
1996年之前,儘管當時太原一些流動人口密集的地段,如大營盤下元等地有些不成規模的夜市雛形,但在經濟相對落後的山西,“夜市”對許多人來說還很陌生。為更好地促進柳巷商業區的發展,太原市政府決定在流動人口最為密集的柳巷建立夜市。
起初,太原市政府計畫投資50萬元,加上民營企業的投資,推動夜市穩定起步。現任山西名洋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的陳明華敏銳地嗅出了夜市的巨大商機,他提出全部自籌資金建夜市,不需要政府投資,但要分一半收益。
得到政府首肯後,1996年,柳巷夜市正式開始營業。為保證柳巷夜市的順利發展,政府成立了柳巷夜市辦公室,專門負責協調公安、工商等職能部門。
夜市興起之初,只有兩百多個攤位。“根據地段不同,普通攤位每月租金500元,地段好、人流量大的攤位600元以上。”一位當年的攤主回憶說。
隨著夜市人氣的急劇飆升,柳巷夜市的攤位日漸緊缺。1999年至2000年,夜市的攤位急增至八百多個,巨大經濟效益讓投資者著迷。柳巷夜市不僅成為全華北最大的夜市,也成為太原的一張新名片。“當時夜市的一個普通攤主,年收益都在十幾萬、二十多萬元。”馮大成說。當年,許多南方投資者就是衝著柳巷來太原投資的。
2002年,柳巷夜市最繁華、最鼎盛時期,問題開始顯現。一些市民對柳巷夜市的髒、亂、差很難接受。每天高達二十多萬人流量的柳巷,有很多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同一時期,全國其他城市發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重視。
考慮到安全、環境衛生等問題,政府決心叫停夜市。“訊息發布時,許多商販,甚至普通市民都不能接受,柳巷夜市已經成為太原人生活的一部分。”馮大成說。為此,相關部門做了許多大規模的宣傳、動員工作。2003年,柳巷夜市徹底從太原市民的視野中消失。
2003年大片的棚戶區消失了 老字號空留余香
2003年,柳巷橋頭街舊城改造工程啟動。改造後,柳巷、開化寺商業區成為整體,現代化都市商業氣息越來越濃。但與此同時,許多曾在柳巷發展、起家的老字號,卻揮別了曾經的舞台。
2003年,柳巷第二次大規模改建隨著寶地置業集團進入山西,開始加快進程。同年3月,柳巷橋頭街城區舊城改造工程開工,目標是“打造太原王府井,塑造中國西部第一街”,規模浩大,是“改革開放以來太原市最大的危舊房改造項目”,占地面積13.8萬平方米,動遷住戶1900戶,單位140個。
同年,開化寺街一帶進行了“亮化工程”改造。原先昏暗的路燈及一些沒有安裝路燈的背街小巷,都亮了起來。居住在開化寺后街的老住戶王春林說,路燈亮了,開化寺街一帶的居民心也亮了,附近的商戶生意也更加興隆了。
隨著改造進程的逐漸深入,迎澤區最大的舊城棚戶區徹底消失。2005年,銅鑼灣國際購物中心建成,成為柳巷附近的又一個地標。過去的棚戶區變成了集購物、餐飲娛樂為一體的現代服務業、商業群體。
但與之相伴的是不少“老字號”的黯然離去。在柳巷居住了多年的社區幹部牛廣琴說,過去到柳巷轉一圈,好吃好喝好玩的東西全能拎回家。如今,老人們愛吃的頭腦找不到了,孩子們愛吃的蛋糕也不好找了。當年,柳巷柳北區域聚集著老太原各行各業的老字號:六味齋、清和元、一間樓、華泰厚、老香村、雙合成等。2005年柳巷改造完畢後,許多老字號都搬離了生存多年的柳巷,這其中有天津包子鋪、順天立、樂仁堂、清和元,包括最後一個搬走的有170多年歷史的雙合成。曾經輝煌的老字號,退出了柳巷這個大舞台。
好大一個柳巷
在許多太原人心中,柳巷並非單指橫亘在迎澤大街府東街之間的那條不寬的街道,而是指整個柳巷商業圈。之所以用柳巷為代表,源於人們多年來的習慣。
張麗,上世紀70年代出生。對於兒時的張麗和其他住在老太原巷子裡的孩子們來說,開化寺街和鐘樓街一帶是他們的樂園。孩子們喜歡的漂亮發卡,印著阿童木圖案的衣服,還有好吃解饞的認一力餃子和街道兩邊冒著熱氣的烤羊肉串。“那時候,無論是針頭線腦還是衣料被罩,大人們都會去鐘樓街買。在那裡,人們和小販熱烈地討價還價,樂此不疲。”
專賣店紛紛進駐
時光的腳步,從1996年開始,明顯地加快了。那一年,真維斯在鐘樓街開了第一家連鎖專賣店,此後歡騰、蘋果、堡獅龍等紛紛開設專賣店,星巴克咖啡也於2013年2月正式入住柳巷商業區。後來,開化寺街興起,緊隨其後開業的貴都、華宇購物中心、御花園,將寶姿、ONLYESPRIT、紀梵希等在北京市場上均有上佳表現的品牌,連同最新的時尚潮流引入太原。
高檔時尚堪比西單
事實證明,鐘樓街——柳巷——開化寺街,幾乎是當時所有時尚女孩購物場所的變遷路線。20年前,人們在鐘樓街買衣服,商場裡燈光昏暗,人們卻興致勃勃;過去,大伙兒又被柳巷崛起的窗明几淨的專賣店紛紛吸引,紛至沓來;再後來,最熱鬧的地段移到了開化寺街,它集中了好幾家極具規模的商廈,人們頻頻光顧,大飽眼福,等待打折。“與西單相比,我們的柳巷一點都不差。”參加工作以後,張麗經常往返於北京和太原兩地。在她的心目中,柳巷商圈就是太原最高檔、最時尚的購物地點。
張麗認為,柳巷的引人注目在於,它的繁華並不僅僅是一條街道的繁華,實質上是包括鐘樓街、柳巷和開化寺街在內的一個商圈的共同繁華。這個圈子的外延甚至涵蓋了海子邊、解放路、新建路等一大批街道。
星巴克落戶柳巷
2013年2月7日,北京星巴克咖啡廳有限公司正式落戶迎澤區。這是該區發展總部經濟,提升商業街區綜合服務功能,繼優衣庫山西總部落戶後引進的又一家世界五百強企業。
星巴克咖啡廳進駐迎澤區開店,主要是看中了柳巷地理位置好、商業氛圍濃、人流量多的特點。同時,迎澤區自去年以來著力引導柳巷大型商貿體增加休閒娛樂項目,擴大餐飲服務、休閒娛樂經營比重,提升了柳巷傳統商業街區的綜合服務功能,增大了對客商的吸引力。雙方經協商達成合作意向,星巴克入駐柳巷茂業店。
迎澤區有關部門積極協助辦理工商、稅務等相關手續,還多次現場解決施工涉及周邊環境的問題。據悉,星巴克下一步還將在巴黎春天百貨和銅鑼灣開設直營店。

品牌保護

柳巷歷次改造與發展,有一個繞不過的坎就是老字號。說起改造過程中老字號的搬遷,有人用“心痛”或“可惜”來形容。也有人認為,老字號已跟不上現代化商業經營模式的步伐,應該採取更靈活的方式對其進行保護。
再次提起搬遷,趙光晉說只有“心痛”二字。趙光晉認為,老城區、老棚戶區適時改造是必須的,但在改造過程中,政府部門對於有著悠久歷史的老字號應該多些愛護。對於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太原來說,柳巷的商業氣息太濃,缺少文化底蘊。柳巷要繁華,也應該繁華,但繁華不能脫離歷史。
2008年9月,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字號“一間樓”菸酒店,從繁華的柳巷搬遷至銅鑼灣國際購物中心大濮府路。吳保平說,最初公司的員工都不想搬,放不下多年來的感情,“但事實是,柳巷經過一次次改造,發展越來越迅速。”吳保平認為,老字號是一種歷史文化,但想要真正留給後世子孫,必須真正做大做強,否則光靠一塊老牌匾沒用。
王一偉說:“老字號搬離柳巷,確實很可惜。”他認為,如果當年的老字號都能完全保留下來,如今柳巷的價值會大大不同於以往。但從老字號自身來看,能否跟得上柳巷快速的發展節奏,是個現實問題。
杜清江認為,老字號是傳統文化,傳統不等於落後。他認為,傳統老字號已經不能適應柳巷的現代化商業經營模式,老字號應該保護,但不是教條主義、機械化地保護。
侯富田認為,柳巷內的許多老字號經過幾十年,甚至近百年的歷史,在發展過程中自行改建、裝修,導致老字號的面貌古不古、洋不洋,既不能體現老字號的韻味,也不能適應柳巷的發展和定位。此次柳巷改造過程中,改造辦公室對柳巷內現存的老字號進行了整體規劃。例如,老香村、華泰厚等,改造辦特意按照兩家老字號特有的風格進行了設計。

未來規劃

如同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成都的春熙路一樣,柳巷一直是太原的城市核心商業區。
迎澤區副區長侯富田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為推進柳巷商業街向現代化商業中心區發展,迎澤區在幾年前就開始著手進行柳巷升級戰略,根據規劃,柳巷最終將建設成為聚集國內外著名品牌,功能齊全,業態豐富,集購物、旅遊、休閒、餐飲、文化、娛樂於一體的知名商業街區。“這次柳巷商業中心的升級改造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現有商業的升級,通過品牌調整,由開化寺街上的大型商場和高檔專賣店來實現現有商業業態的升級,使之成為高檔的購物一條街;而柳巷原先的中檔商場則繼續服務大眾,適應市場的變化;另一方面是對新建項目的定位,要求引進時尚的、能與周邊形成錯位經營的商業。”侯富田說。

其他相關

唐韓愈《柳巷》詩:“柳巷還飛絮,春餘幾許時。” 宋程顥《郊行即事》詩:“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隋唐演義》第四十回:“那消兩三日工夫,這一千里堤路,早已青枝綠葉,種的像柳巷一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