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糖不耐症

簡介,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治療,

簡介

果糖廣泛存在於各種水果和蔬菜中,含量最高者可達乾重的40%,並常被用作食品中的添加劑,因此人體自日常飲食中攝入的果糖量較大。果糖進入人體後大部分在肝臟中進行代謝,僅小量由腎小管和小腸代謝。果糖的代謝途徑主要由3種酶催化:果糖激酶首先將果糖催化生成l-磷酸果糖;l-磷酸果糖隨即被醛縮酶轉化為磷酸二羥丙酮和甘油醛;甘油醛通過甘油醛激酶的作用,磷酸化成3-磷酸甘油醛。磷酸二羥丙酮和磷酸甘油醛都是糖酵解和葡糖異生途徑的中間代謝產物,故果糖在上述酶的作用下,最終約有50%轉化為葡萄糖,其餘則生成糖原、丙酮酸、三酸甘油酯和脂肪等。
由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所致的果糖代謝途徑的障礙有3種:
①果糖激酶缺乏症(或稱特發性果糖尿症)是由於肝臟缺乏果糖激酶所造成,使果糖不能進行磷酸化,也就不能在肝臟中進一步代謝,因此患者血液中的果糖濃度在攝食果糖後明顯升高,並自尿液中排出,本病無肝臟損害;
②遺傳性果糖不耐症系因果糖二磷酸醛縮酶缺陷所致,是本節敘述重點;
③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這是葡萄糖代謝途徑中的催化酶,但習慣上歸納在果糖代謝缺陷中。

發病機制

遺傳性果糖不耐症是由於果糖二磷酸醛縮酶缺陷所致。已知該酶的分子量為160000,由4個亞單位組成;根據其催化活性、免疫特徵和在不同組織中的分布情況,又可分為A、B、C三型同功酶。在肝、腎和小腸中以B型果糖二磷酸醛縮酶為主,它的編碼基因位於9q13~q32,長約14500bp。歐洲資料表明:A149p、174D和N334k三種點突變是導致果糖不耐症的最主要原因。本病患兒肝臟內的果糖二磷酸醛縮酶活性由完全缺如到僅為正常人的12%左右不等,在攝人果糖後大量l-磷酸果糖累積在趕細胞內。累積的1-磷酸果糖不僅可使果糖-1,6-二磷酸酶活性受到抑制,導致葡糖異生過程受阻,而且由於大量無機磷(Pi)亦同時被圍人,使血磷降低和ATP再生減少。1-磷酸果糖的累積和ATP供應不足兩者也阻礙了糖原釋出l-磷酸葡萄糖,從而使糖原分解過程受抑止導致臨床出現低血糖症狀。如繼續使用含蔗糖或果糖的食物餵養,將造成患兒肝細胞損傷,持久的含果糖飲食會造成患兒肝細胞壞死、脂肪浸潤、膽小管增生和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其機理不甚清楚,可能是由於卜磷酸果糖的細胞毒性作用或與缺乏ATP有關。

臨床表現

發病年齡與所用飲食成份有關。由於各種奶方中大多含有蔗糖,故在出生後即給予人工餵養的新生患兒常在2~3日內出現嘔吐、腹瀉、脫水、休克和出血傾向等急性肝功能衰竭症狀。母乳餵養兒都在幼嬰時期給予含蔗糖或果糖的輔食後發病,在餵養30分鐘內即發生嘔吐、腹痛、出冷汗直至昏迷和驚厥等低血糖症狀,若不及時終止這類食物,則患兒旋即出現食欲不振、腹瀉、體重不增、肝腫大、黃疸、浮腫和腹水等。有些患兒在嬰兒時期會因屢次進食"甜食"後發生不適症狀而自動拒食,這種保護性行為可使患兒健康成長至成人期。少數患兒可能因未及時診斷治療而死於進行性肝功能衰竭。

實驗室檢查

查1、血液生化檢查在急性症狀出現時,患兒應呈現低血糖,同時血磷、血鉀呈一過性降低。血清果糖、乳酸、丙酮酸和尿酸增高。
低血糖症時,還可見患兒血清胰島素降低,而胰高糖素、腎上腺素和生長激素濃度增高,隨著這些激素的變化,血漿游離脂肪酸明顯增高,有別於正常人。果糖-1,6-二磷酸酶缺乏症(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其臨床表現酷似果糖不耐症,主要為肝臟腫大)進食果糖後和在飢餓時均能導致低血糖發作。故易與糖原累積病、"酮性低血糖"及本症相混淆。
血清膽紅質、轉氨酶和凝血因子的檢測有助於對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診治。
2、尿液生化檢查對疑似的急症患兒都應檢測尿液果糖。持續進食果糖的患兒常有腎小管酸中毒和Fanconi綜合徵樣的腎小管再吸收障礙,因此,應對尿液pH、蛋白、胺基酸和重碳酸鹽等進行檢測。
3、果糖耐量試驗一次給予果糖200~25mg/kg靜脈快速注射後檢測血液中果糖、葡萄糖、無機磷、尿酸和轉氨酶可供診斷。本試驗應在病情穩定後數周進行。
4、酶學檢查可採用或腸黏膜活檢組織進行,但非診斷必需。

治療

1、立即終止一切含果糖和蔗糖食物。
2、對急性肝功能衰竭患兒應予以積極支持治療,糾正低血糖和電解質紊亂,有出血傾向者可給予成份輸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