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霖(美國華人經濟學家)

林霖 (1905—1970),廣東梅州人,1926年畢業於大夏大學商學院,1930年留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1931年6月獲該校經濟學碩士學位,1934年12 月獲該校經濟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為《聯邦儲備貨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霖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梅州
  • 出生日期:1905
  • 逝世日期:1970
  • 畢業院校:大夏大學商學院
林霖 (1905—1970),廣東梅州人,1926年畢業於大夏大學商學院,1930年留學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1931年6月獲該校經濟學碩士學位,1934年12 月獲該校經濟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題為《聯邦儲備貨幣》。1935—1937年,他擔任布魯金斯研究院研究員,1938年赴紐約就任紐約中國經濟社會諮詢委員會研究員,次年轉任中國國民黨宣傳部國際宣傳處駐北美辦事處研究組專員,不久調升主任。1947年6月他奉召返國,擔任中國國民黨宣傳部秘書。1949年1月,林霖應聘為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直到1970年在任內逝世。
林霖林霖
林霖早期的學術研究成果豐卓。他的《定期存款是貨幣嗎?》一文發表在 《美國經濟評論》第27卷第1期(1937年3月)上。此文對貨幣理論貢獻較大。該刊同期還刊登了林霖撰寫的僅有兩頁的短文《格雷厄姆教授關於儲備貨幣及百分百貨幣的提議》。
1929—1933年經濟大蕭條,引起美國銀行體系、貨幣體系以及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權力的變革。LauchlinCurries便是其中積極為改革建言獻策的專家之一。他是一名貨幣交換媒介論者,認為只有那些作為商品交換媒介的替代物才是貨幣。他在《貨幣供給與調控》一文中,將貨幣直接等價於 “支付手段”,認為貨幣只包括現金和經過調整後的活期存款。在此基礎上,他採用1929—1933年的一系列數據,得出了貨幣供給與貨幣借貸之間沒有關係的結論,並提出了一個改革措施取消所有定期存款準備金。
林霖在《定期存款是貨幣嗎?》一文中,對LauchlinCurries的貨幣定義及其改革措施提出了質疑。他從現代銀行和金融體系的角度,通過理論證明和數據列舉,重新定義貨幣,將定期存款納入貨幣供給體系之中。他認為,截至1932年,部分定期存款是可以隨時支取的,應該如同活期存款一樣,屬於貨幣。而且,定期存款是銀行間及銀行記憶體款的複製品或互補品。他構建了一個簡易模型進行推理、論證,通過比較定期存款與活期存款、政府債券的異同,明確了定期存款應包含在貨幣供給之中,並且提出了定期存款準備金應與活期存款準備金要求相同的建議。
美國經濟學會主辦、創刊於1911年的《美國經濟評論》是美國影響最大、全球知名的經濟學期刊之一。1937年,中國留美博士、梅州市梅縣區人林霖在該刊發表兩篇論文,這成為華人經濟學家的首創之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