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睡鼠

林睡鼠

林睡鼠,體型中等。體長85-120mm,尾長60- 113mm。體背面赤褐色或灰褐色帶黃色。體腹面灰白色、污白色、淺黃或白色略帶淺黃色。體側面毛色界線分明,尾扁而蓬鬆,尾污灰,較體背面略暗。尾端稍帶白色,足白色,眼眶黑色。

該物種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林睡鼠
  • 拉丁學名:Dryomys nitedula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索動物亞們
  • :齧齒目
  • 亞目: 松鼠亞目
  • :睡鼠科
分類信息,瀕危信息,分布,生境與習性,種群狀態及致危因素,保護級別及措施,

分類信息

中文名: 林睡鼠
中文學名: 林睡鼠
中文科名: 睡鼠科
中文屬名: 林睡鼠屬
同物異名: Dyromys milleri, Mus nitedula Pallas, Eliomys angelus,
中文俗名: 林睡鼠
拉丁文目名: RODENTIA
拉丁文科名: Gliridae
拉丁文屬名: Dryomys
拉丁文種名: nitedula
物種命名人及年代: (Pallas, 1778)
英文俗名: Forest Dormouse

瀕危信息

IUCN瀕危等級: LR/nt 生效年代: 2003年 參考文獻

分布

新疆北部山區(阿勒泰、霍城、精河、瑪納斯、呼圖壁、昌吉、博格多山、尼勒克、塔城)。
主要分布省份:新疆
分布在以下保護區:雪嶺雲杉
分布在以下山脈湖泊:阿爾泰山 阿拉套山 額爾齊斯河上游山地 塔爾巴哈台山地 薩吾爾山地 伊犁盆地 納拉特山地 婆羅科努一薩爾明山地 博格多山地 準噶爾盆地

生境與習性

主要生活于海拔3500m以上的混交林和闊葉林以及溝谷灌木叢中。在伊犁的霍城也進入果園。在尼勒克的標本采自低山區中無林也無灌木的岩石坡上。主要營樹棲生活。以果實、種子、莖葉、嫩枝和芽為食,也食昆蟲和鳥卵。黃昏和夜間活動。在樹上營巢,巢呈球形,離地表0.25-12m。5-8月繁殖,通常每年1 -2胎,以1胎居多,每胎3-7仔,以3-4仔居多。有冬眠現象。

種群狀態及致危因素

數量較少。在一些適宜的棲息地有一定的數量。可以認為樹木被伐和墾荒以及捕殺等均會對本種的生存帶來威脅。

保護級別及措施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易危(VU)。
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名錄。IUCN 將本種列為低危/接近受危(LR/nt)。應進一步查明本種的分布和現狀。在已發現的棲息地禁止伐樹和墾荒。控制施用農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