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承焰

林承焰

林承焰,男,博士,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林承焰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石油大學(北京)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職務: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學術兼職,主講課程,學術成果,科研項目,出版專著,主要論文,獲獎記錄,榮譽稱號,

研究方向

儲層地質學及油氣藏描述、沉積學、油氣地質與勘探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5.7 華東石油學院(現為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地質專業,本科;
1988.6 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地質專業,碩士;
1997.6 石油大學(北京)礦產普查與勘探,博士。

工作經歷

1988年留校任教,1991年任講師,1993年破格晉升副教授,1997年晉升教授,2000年被遴選為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博士生導師,2008年起連任學校二級教授。歷任油藏地質研究所所長所長;2002.4-2009.4任地球資源與信息學院副院長;2009.4-2017.09任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2017.09至今任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學術兼職

國家重點學科礦產普查與勘探儲層地質學及油藏描述學術帶頭人,山東省油藏地質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儲層重點實驗室(華東分室)和油藏描述重點實驗室(華東分室)主任。兼任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油藏地質學組副組長,山東石油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石油地質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美國石油地質家協會(AAPG)和國際沉積學家協會(IAS)會員,同時擔任《岩性油氣藏》、《特種油氣藏》、《油氣地質與採收率》和《新疆石油地質》等多個學術期刊編委。

主講課程

為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主講過沉積學、油藏描述、儲層地質學及油藏描述、開發地質學、油氣藏定量表征與預測等課程,作為課程負責人的研究生課程“儲層地質學及油藏描述”入選“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優質課程建設”。

學術成果

科研項目

作為課題負責人的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獲得“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國家持續資助,是我校第一個作為責任單位的課題級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研究,也是三個五年計畫期間持續資助的課題級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
目前在研項目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及多個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等國家級科研項目,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油公司及下屬油田建立了長期的科研合作,持續承擔校企合作課題多項。
近年來承擔的主要國家級科研項目:
低滲-緻密油藏描述新方法與開發模式,“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
東海深層緻密氣藏“甜點”成因機制及指示特徵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深層厚儲層內部“甜點”地質成因及評價,“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
儲層構型表征及剩餘油分布規律研究,“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
委內瑞拉重油油藏儲層構型地質建模與剩餘油主控因素,“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任務
複雜油氣藏精細表征及剩餘油分布預測,“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
地震沉積學及其在河流、三角洲相儲層中的套用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基於沉積過程分析的砂質辮狀河儲層中細粒沉積成因機制與分布模式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出版專著

剩餘油形成與分布,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0.03
地震沉積學及其套用實例,山東: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17.12
油藏仿真模型與剩餘油預測,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9.3
河流相儲層非均質性與剩餘油,山東: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2008.03

主要論文

發表科研論文二百餘篇,其中2011年以來主要的科研論文:
林承焰,陳仕臻,張憲國,劉文婧,商建霞.多趨勢融合的機率體約束方法及其在儲層建模中的套用[J].石油學報,2015,v.3606:730-739
林承焰,孫廷彬,董春梅,李志鵬,田敏,李士江.基於單砂體的特高含水期剩餘油精細表征[J].石油學報,2013,v.3406:1131-1136
林承焰,余成林,董春梅,王友淨,劉衛,麻成斗,劉洪濤,宋彪.老油田剩餘油分布——水下分流河道岔道口剩餘油富集[J].石油學報,2011,v.3205:829-835
林承焰,董春梅,任麗華,張憲國,信荃麟,劉澤容.油藏描述技術發展及啟示[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v.37;No.05:22-27
林承焰,孫小龍,馬存飛,張憲國,趙仲祥.西湖凹陷中央反轉構造帶花港組儲層物性演化[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7,(04):820-829.
林承焰,王文廣,董春梅,張憲國,任麗華,史祥鋒.儲層成岩數值模擬研究現狀及進展[J].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17,(05):1-19.
林承焰,曹錚,任麗華,等.松遼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向斜區葡萄花油層石油富集規律及成藏模式[J].吉林大學學報(地),2016, 46(6):1598-1610.
林承焰,張憲國.石油地震地質學探討及展望[J].岩性油氣藏,2011,v.2301:17-22.
Cunfei Ma,DerekElsworth,ChunmeiDong,ChengyanLin,Guoqiang Luan,Bingyi Chen,Xiaocen Liu,JawadMunawarMuhammad,Aleem Zahid Muhammad,Zhengchun Shen,Fuchun Tian.Controls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expulsion fractures in organic-rich shale: Based on the PaleogeneShahejie Formation in the Jiya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East China. 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 2017,86:1406-1416
Zhang Xianguo,LinChengyan,Muhammad Aleem Zahid,Jia Xiaopeng,Zhang Tao.Paleosalinity and water body type of Eocene Pinghu Formation,Xihu Depression, East China Sea Basin. Journal of Petroleum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158:469-478
Changcheng Han,ChengyanLin,Ting Wei,Chunmei Dong,Lihua Ren,Xianguo Zhang,Li Dong,XuZhao. Paleogeomorphology restoration and the controlling effectsof paleogeomorphology on karst reservoirs: a case study of anordovician-aged section in Tahe oilfield, Tarim Basin, China.Carbonates and Evaporites. 2017,4:1-14
Zhifeng Sun,ChengyanLin,Peng Zhu,Jiayun Chen. Analysis and modeling offluvial-reservoir petrophysical heterogeneity based on sealedcoring wells and their test data, Guantao Formation, Shenglioilfield.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7
ZhuP, LinC, RenH, etal. Micro-fra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and its evaluation by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 A case study ofPermian sandstones in Ordos Basin,China[J].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5,27:90-97
朱兆群,林承焰,張憲國,李志鵬,謝晶晶,魏肅東,程平.斷陷湖盆早期淺水三角洲沉積——以高郵凹陷永安地區戴一段為例[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7,(03):659-673.
韓長城,林承焰,任麗華,馬存飛,魏婷,張憲國,孫志峰.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在東營凹陷王家崗地區沙四上亞段灘壩砂的套用[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2):60-69.
朱兆群,林承焰,張蘇傑,等.改進的模糊-灰色綜合評判方法在儲層定量評價中的套用——以蘇里格氣田蘇X井區盒8下亞段低滲透氣藏為例[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7,(01):197-208.
馬鵬傑,林承焰,張世奇,董春梅,魏孟吉.碎屑岩儲集層中綠泥石包膜的研究現狀[J].古地理學報,2017,(01):147-159.
范卓穎,林承焰,鞠傳學,韓長城,熊陳微.塔河油田二區奧陶系優勢儲集體特徵及控制因素[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7,(01):34-47.
文子桃,林承焰,陳仕臻,張建興.多點地質統計學建模參數敏感性分析[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1):44-51.
李志鵬,林承焰,董波,卜麗俠.河控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體內部建築結構模式[J].石油學報,2012,v.3301:101-105
張濤,林承焰,張憲國,於景鋒,盧顯榮,張守秀.高伽馬值儲層成因分析及識別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v.4703:491-495+359-360+518
張憲國,林承焰,張濤,劉衛.大港灘海地區地震沉積學研究[J].石油勘探與開發,2011,v.38;No.22001:40-46
范卓穎,林承焰,王天祥,葛新民.緻密地層岩石脆性指數的測井最佳化建模[J].石油學報,2015,v.3611:1411-1420
賈珍臻,林承焰,董春梅,牛濤,徐慧,孫廷彬.大慶昇平油田葡萄花油層葡一油組淺水三角洲儲層構型研究[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v.38;No.20606:9-17
范卓穎,林承焰,於之深,葛新民,魏肅東.基於PSO-GRG的背散射模式掃描電鏡的數字處理及套用[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v.39;No.20802:9-15
徐慧,林承焰,雷光倫,宮保,范彩匣.水下分流河道單砂體剩餘油分布規律與挖潛對策[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v.37;No.19602:14-20+35
李志鵬,林承焰,張家鋒,李潤澤,卜麗俠.高淺南區NmⅡ和NmⅢ油組高解析度層序構型及其對儲層構型的控制[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v.36;No.18901:20-26
張濤,林承焰,張憲國,於景鋒,張守秀,方濤.基於希爾伯特變換的測井曲線高解析度處理方法[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v.36;No.18901:68-72
郭建卿,林承焰.頻譜分解及地質模型反演新方法在灘壩砂沉積特徵及發育模式研究中的套用[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v.37;No.19703:37-43
孫廷彬,林承焰,崔仕提,張曙振,王平,王玲.海相碎屑岩儲層微觀非均質性特徵及其對高含水期剩餘油分布的影響[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v.44;No.22808:3282-3292
韓長城,林承焰,魯新便,等.塔河油田奧陶系碳酸鹽岩岩溶斜坡斷控岩溶儲層特徵及形成機制[J].石油與天然氣地質,2016, 37(5):644-652
陳仕臻,林承焰,任麗華,劉文婧,陳和平,黃文松.砂質辮狀河沉積模式的建立——以委內瑞拉奧里諾科重油帶H區塊為例[J].沉積學報,2015,v.3305:965-971.
呂明針,林承焰,張憲國,張江濤.儲層流動單元劃分方法評價及優選[J].岩性油氣藏,2015,2701:74-80+88.
祝鵬,林承焰,吳鵬,范瑞峰,王東仁,劉曉磊.基於主成分分析法的成岩相測井定量識別——以五號樁油田樁62-66塊沙三下Ⅰ油組儲層為例[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5,v.30;No.13305:2360-2365.
李志鵬,林承焰,史全黨,李潤澤,彭學紅.高淺南區邊水斷塊油藏類型及剩餘油特徵[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v.34;No.15001:115-120.
范卓穎,林承焰,任麗華,鞠傳學.塔河10區奧陶系顆粒灘灰岩儲層發育特徵[J].特種油氣藏,2016,23;11401:6-10+151.
李志鵬,林承焰,彭學紅,卜麗俠,汪躍.高淺南區明化鎮組單砂體夾層對剩餘油的控制作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1,v.33;No.12909:23-27+165.
邢新亞,林承焰,王東仁,范瑞峰,曹錚,王葉.低滲透油藏網狀河道岔道口優質儲層特徵及其控制因素[J].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15,v.22;No.11403:29-33+41.
祝鵬,林承焰,李智強,趙文積,張華蓮.水平井和大斜度井中陣列側向測井回響數值模擬[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5,v.4506:1862-1869.
張濤,林承焰,張憲國,董春梅,曾洪流.開發尺度的曲流河儲層內部結構地震沉積學解釋方法[J].地學前緣,2012,v.19;No.9402:74-80.
徐慧,林承焰,孫彬,宋新利,曲麗麗.低滲透油藏分層動用狀況判別方法[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v.35;No.15904:95-100.
盧虎勝,林承焰,程奇,張憲國.東營凹陷永安鎮油田沙二段三角洲相儲層構型及剩餘油分布[J].東北石油大學學報,2013,v.37;No.18103:40-47+126.
李志鵬,林承焰,董波,卜麗俠,崔玲.影響低滲透油藏注水開發效果的因素及改善措施[J].地學前緣,2012,v.19;No.9402:171-175.
馬立民,林承焰,文鋼鋒,倪曉華.塔南凹陷銅缽廟組火山碎屑岩成岩作用[J].新疆石油地質,2013,v.34;No.16102:165-168.
孫廷彬,林承焰,田敏,李士江,向傳剛.窄薄砂體儲層構型特徵及對剩餘油分布的影響[J].礦物岩石,2013,v.33;No.13202:94-101.
韓長城,林承焰,馬存飛.地震多屬性優選技術在碳酸鹽岩縫洞型儲層預測中的套用[J].岩性油氣藏,2013,v.2506:67-70+78.
馬立民,林承焰,范夢瑋.塔南凹陷銅缽廟組油氣分布特徵及主控因素[J].油氣地質與採收率,2013,v.20;No.10405:28-32+112-113.
文鋼鋒,林承焰,田福春,王林虎,李君,李雪松,馬曉楠.準東阜康斷裂帶—北三台地區異常高壓形成機理[J].新疆石油地質,2012,v.33;No.15502:149-151.
馬立民,林承焰,范夢瑋.基於微觀孔隙結構分形特徵的定量儲層分類與評價[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2,v.34;No.13705:15-19+2.
王亞青,林承焰,董春梅.東風港油田沙三上濁積扇的“疊置扇”沉積特徵[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v.27;No.13504:36-41+115.
肖大坤,林承焰,張憲國.長嶺斷陷A地區登婁庫組辮狀河沉積的地震相精細識別與沉積微相[J].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v.41;No.18504:444-451.
韓長城,林承焰,魯新便,等.塔河油田奧陶系岩溶地貌對儲集層的控制作用[J].新疆石油地質,2016, 37(4):417-422.
賈珍臻,林承焰,任麗華,等.蘇德爾特油田低滲透凝灰質砂岩成岩作用及儲層質量差異性演化[J].吉林大學學報(地),2016, 46(6):1624-1636.
韓長城,林承焰,任麗華,等.塔里木盆地塔河10區奧陶系斷裂特徵及對岩溶儲層的控制作用[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6, 27(5):790-798.
ZhangTao, Zhang Xianguo, Lin Chengyan, Zeng Hongliu. Seismicsedimentologic interpretation method of meandering fluvialreservoir: from model to real data,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2015,26(4):598-606
ZahidM A, Dong C, Lin C, et al. Sequence stratigraphy, sedimentaryfacies and reservoir quality of Es4s, southern slope of Dongying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East China[J]. Marine &Petroleum Geology, 2016, 77:448-470.
GuoS, Tan L, Lin C, et al.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of beach-bar sandstones in the southern slope of the DongyingSag, Jiyang Depression, Bohai Bay Basin, China[J]. PetroleumScience, 2014, 11(2):220-233.
李丹,董春梅,林承焰,任麗華,江濤,唐振興.松南讓字井斜坡帶源下緻密砂岩儲集層控制因素[J].石油勘探與開發,2013,v.40;No.23706:692-700
董春梅,馬存飛,林承焰,孫雪,袁夢影.一種泥頁岩層系岩相劃分方法[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v.39;No.20903:1-7
栗寶鵑,董春梅,林承焰,張憲國,任麗華,宋亞民.砂泥岩薄互層層位精細標定方法及套用——以東營凹陷濱東地區沙四上亞段為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5101:173-182+23.
馬立民,李志鵬,林承焰,劉振陽,李文濤,楊顯成,卜麗俠.東營凹陷沙四下鹽湖相沉積序列[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v.38;No.20606:24-31.
張憲國,張濤,林承焰,袁輝,晁彩霞,張守秀.珠江口盆地文昌13-1油田ZJ2-1U砂組沉積微相地震刻畫[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4,v.4905:964-970+822
李丹,董春梅,林承焰,任麗華,譚麗娟,謝晶晶.松遼盆地南部讓字井斜坡帶超壓特徵及其對源下油藏運聚模式的控制[J].天然氣地球科學,2014,v.25;No.13303:326-332.

獲獎記錄

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和教學獎勵十餘次,其中作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複雜油氣藏精細表征及剩餘油分布預測“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複雜油藏非均質綜合表征及剩餘油形成與分布研究”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中國地質學會"第六屆青年地質金錘獎"
教育部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獎"
孫越崎第七屆"優秀青年科技獎"

榮譽稱號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山東高校科教興魯先鋒黨員
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
青島市勞動模範
山東省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