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萬村

板萬村

板萬自然村始建於明朝,原名“卜灣”(布依語意為許多人到這裡聚居的意思),是冊亨縣保存最為完好的布依族古村寨之一。板萬村位於丫他鎮東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28公里,全村總面積135.2平方公里,平均海撥78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板萬村
  • 地址:丫他鎮東南部
  • 戶數:400
  • 人口:1833
  • 組成名族:布依族、漢族
  • 組數:共6組
  • 面積:135.2平方公里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貴州省冊亨縣丫他鎮
  • 郵政編碼:552203
  • 著名景點:布依古寨
歷史沿革,主要民族成分,所轄組,經濟產業,社會化服務,生態建設,風景名勝,傳統藝術,

歷史沿革

第一章 行政村概況及沿革
丫他鎮板萬村位於丫他鎮東南部,距鎮政府所在地28公里,全村總面積135.2平方公里,平均海撥780米,年均氣溫24.2攝氏度,年降雨量1400毫米,無霜期345天,森林覆蓋率40%,耕地面積230.4公頃,其中基本農田90公頃,土地面積140.4公頃。
貴州黔西南
板萬村依山而建,傍水而生。自然村寨背靠“卜山公”,面向“海子”(布依族山區季節性的自然湖泊),村寨處於地勢較為平緩的半山腰,是避免遭受水災等自然災害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村中古井常年流水,寨邊小溪交錯縱橫,給美麗的小鄉村景上添花,靚景層出。近年來,該村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沿著黨的十八大號角,全村人民轉變思想,卯足幹勁,大興實幹之風,大改鄉風之貌,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進組路、串戶路得予建成,鄉村面貌煥然一新,醫療條件得到不斷加強,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居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社會和諧安定,一幅世外桃園景象呈現在人們的眼前。為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該村以打造鄉村民族文化旅遊為龍頭,突出布依文化特色,擬定了中長期發展規劃,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優勢,大興甘蔗種植產業,助推富農增收計畫的實現。積極引進黔西南金穀子養生養老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板萬村古寨進行開發,租用板萬古寨88棟吊腳樓進行整體修復,建設游道和布依文化陳列館等,實施生態養老、旅居休閒養老項目,全村的環境優勢逐漸凸顯,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鄉村綜合實力明顯增強,精神文化生活載體得到不斷豐富和發掘,特別是有著300歷史的“布依戲”、具有中國戲劇活化石的“啞面戲”、音樂活化石的“八音坐唱”、布依“摩經”等民族文化在該村得予較好的演繹和傳承。通過旅遊項目的引進,板萬古村寨得到較好保護,當地布依族的收入渠道得到拓展,全民保護古建築、古村落的意識得到明顯增強。板萬正以嶄新的鄉村民族文化旅遊新姿態不斷推進新常態下的民族經濟大發展。

人口數量,2010年底總戶數400戶,人口1833人,全村勞動力共850人。

主要民族成分

布依族,漢族

所轄組

板萬一組、板萬二組、板萬三組、板萬四組、板萬五組、尾牙六組、

經濟產業

水稻、玉米、甘蔗、油菜
第二節 行政村由來
板萬村一直以來就叫板萬村。
第二章 農業生產
第一節 農業概況
板萬村全村以種植業、林業和養殖業為主,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小季主要以油菜種植為主,是我鎮種植油菜最多的村之一。

社會化服務


1、基礎設施建設狀況
水利建設狀況:板萬村部分組水資源缺乏,基本農田灌溉及人畜飲水有待改善。
電力設施建設狀況:全村實施了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全村現已實現戶戶通電,農戶通電率100%,但基本上無動力用電,不能滿足民眾農業生產的需要。
公路建設狀況:近年來,板萬村得到了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實現了全村組組通公路,但公路質量等級低,晴通雨阻現象還很明顯。
2、社會事業發展狀況
全村有完小一所,
11月15日,冊亨縣丫他鎮板萬“夢想家”國小落成儀式舉行。上海廣播電視台黨組成員、紀委書記金丹,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孫紅培,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副州長鄧修宇出席。
板萬“夢想家”國小是冊亨縣委縣政府、上海東方衛視《夢想改造家》欄目、中央美術學院三方聯合在板萬村108戶進行古村落改造的基礎上,聯合打造的一所國小。
金丹在落成儀式上說,希望板萬“夢想家”國小的孩子們珍惜今天,努力學習去創造夢想、完成夢想,把夢想帶給更多的人們。此次板萬“夢想家”國小改造項目是布依傳統文化與建築美學相結合的一次嘗試,希望板萬“夢想家”國小的孩子們在學習之餘要善於發現身邊的美,把布依族文化推向更高、更大的舞台。
鄧修宇在致辭中介紹了黔西南州教育事業的發展情況。他強調,冊亨縣委、縣政府要以國家實施教育脫貧政策為契機,加大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不斷強化邊遠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讓學生平等享有優質的教學資源,不讓學生輸在起跑線上。現該村學生國小入學率100%,國中入學率98.8%,2010年合作醫療參保率95.03%。

生態建設


板萬村是傳統的農業村,村內無工業企業。但由於山多地少,但由於農戶耕種土地,有部分水土流失現象,加上基礎設施建設落後,貧困人口還有一定比例,人民民眾居住環境仍較惡劣,相當一部分民眾住房依然簡陋。
第三章 人民生活
第一節 物質生活
[飲食]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絕大多數村民以吃粥為主,部分農民還以吃南瓜、青菜、花草來彌補口糧不足。三年困難時期,個別農戶以吃糠、野菜充飢。1962年至1982年全大隊每年有一部分的村民,春節過後靠向生產隊借儲備糧度日,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戶先留足口糧,再出售餘糧。全村絕大多數農戶的口糧都年年有儲備。村民飲食開始講究口感,講究營養。
[住房] 是一個具有數百年歷史的純布依族村寨,該自然村寨相對於其他村寨更具有民族特色,主要建築類型分為兩種,以板萬學校下面的溝為界,往上是具有布依族特色的吊腳樓群,從學校往下,是一種趨向於現代化的多層樓房。既保留了原有的傳統風格,又充分體現了少數民族地區,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中,生活越過越好,由傳統的建築方式向現代化發展的轉變。
[通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葉以前,“傳口訊”是絕大多數村民的通訊方式,也有個別村民以“書信”傳遞信息。八十年代末,個別村民開始購買“PB機”“手機”等現代通訊工具。從九十年代起絕大多數農戶先後安裝家用電話機 第二節 文化生活

風景名勝

吊腳樓
板萬布依古寨的布依族建築以木質的吊腳樓為主,為斜波式歇山頂結構。分平地吊腳樓和斜坡吊腳樓兩大類,一般為三層的四榀三間或五榀四間結構。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關養家禽與牲畜、儲存肥料或用作廁所。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臥室和廚房,堂屋外側建有獨特的“美人靠”,主要用於乘涼、刺繡和休息,是苗族建築的一大特色。第三層主要用於存放穀物、飼料等生產、生活物資。板萬布依族吊腳樓源於上古居民的南方乾欄式建築,運用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結構的組合,構成三維空間的網路體系,與周圍的青山綠水和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和諧統一,相得益彰,是中華上古居民建築的活化石;在建築學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反映布依族居民珍惜土地、節約用地的民族心理,在我國當前人多地少的形勢下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上樑的祝辭和立房歌,具有濃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是布依族傳統文化重要的承載者。

傳統藝術

布依戲
板萬村民眾的生活雖然越來越好,但是他們不僅保留的建築風格上的傳統,而且繼續傳承著數百年的布依民族文化,布依《八音坐唱》、嗩吶、《啞面戲》和布依吊腳樓等是該村獨有的布依民族文化資源,已被縣委、縣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資料進入縣文化館展覽中心,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和開發價值。
在各級部門的關心和幫助下,板萬村歷來都受到了很好的保護。一方面繼續保護吊腳樓的特色,繼續傳承布依民族文化,使該村獨有的人文資源不受損害;另一方面,鼓勵和支持該村民眾向小康社會發展,加快發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個新的台階。
--人口總數:1628人農業人口:1626人 非農業人口:2人
--行政區面積:1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456.0畝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漢族 發展口號:
--所轄村: 生產總值:651.0 萬元
--主要經濟產業:水稻,玉米,油菜, 名特產品:油菜 辦公所在地:丫他鎮板萬村居委會
--自然條件: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