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縣誌

東阿縣誌

《東阿縣誌》是1998年濟南齊魯書社出版的圖書由東阿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編寫。本書是對東阿縣第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東阿縣誌》的續修,上限為1986年,下限至2005年。全志共24篇143章555節。

基本介紹

  • 書名:東阿縣誌
  • 作者:東阿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 出版社:濟南齊魯書社
  • 出版時間:1998年 
1998版,基本信息,修志說明,2009版,基本信息,主要內容,

1998版

基本信息

東阿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劉永禹 袁今富 主編 沈長琢 張昭峰 閻瑞英 副主編
濟南齊魯書社 1998年 3500冊 940千字 752頁 彩圖 11碼 108.00元 ISBN7-5333-0680-5

修志說明

東阿修志始於明代。明弘治十三年(1500),縣令秦昂主修,共6卷、41目,早佚,僅存序。萬曆十年(1582),知縣朱應轂編修,共12卷,今存序。清康熙四年(1665),知縣劉沛先再行重修,刻本4冊,共12卷,約15萬字,今存。康熙五十六年(1717) ,知縣鄭廷謹再行增修,刻本6冊,約18萬字,今存。道光九年(1829) ,知縣李賢書重修,全志24卷約46萬字,今存。民國20年 (1931) ,縣長周竹生主修,先續修清道光《東阿縣誌》16卷4冊,20萬字,後新編民國《東阿縣誌》18卷4冊,19萬字,今存。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政府曾組織修志,未果,僅存有部分資料
新編《東阿縣誌》 始修於1982年,蒐集資料800餘萬字,1998年出版。本志上限一般起於1840年,部分事物適當上溯,下限一般止於1985年,大事記和人物部分延至1995年。除序、概述、大事記、附錄外,全志共設:建置、自然環境、人口、農業、林業、黃河、水利、工業、阿膠、交通·郵電、城鄉建設、商業、經濟管理、財稅·金融、黨派群團、政權·政協、司法·民政、軍事、人事·勞動、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民俗·宗教·方言、人物等24編。
東阿縣位於山東省西部、黃河下游,處在山東丘陵與魯西平原的交界地帶。縣境沿黃河呈西南東北狹長形, 面積793平方千米,系黃泛沖積平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海拔在40米至28米之間,地貌特點為波狀起伏的高崗、緩坡、窪地等,其土地面積為8萬公頃, 大部為褐土、潮土、鹽土、風沙土等。沿黃有小型山丘十餘座,為泰山西來之餘脈,是全市建材基地。境內有河流十餘條,並形成骨幹排灌系統。東阿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3℃,降水量635毫米,無霜期199天,日照充足,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東阿為古之名邑,歷史悠久。春秋稱柯,戰國曰阿,秦始改東阿,漢置縣,後朝代更迭,境域隸屬多變,但建制相沿。1958年建制撤銷,分別併入茌平縣和壽張縣。1961年恢復至今。1985年,全縣轄3鎮、11鄉,有550個行政村,人口37.6萬人,漢族人口占99.97%,其他民族為回族、蒙古族、藏族、壯族、白族、土族、彝族、佤族、侗族、朝鮮族、普米族等19個。 1936年,中共東阿縣委成立。抗日戰爭爆發後,縣委帶領全縣人民積極組建抗日武裝,配合部隊開展反掃蕩和減租減息鬥爭,湧現出臧愛民為代表的大批擁軍模範。解放戰爭時期,全縣人民踴躍參軍參戰,為支援劉鄧大軍渡河作戰,沿黃村民慷慨捐獻船隻、木筏、門板無數。在各個革命歷史時期,全縣共有3400人參軍,其中1400餘人犧牲,烈士英名永存史冊。 東阿為傳統農業縣,主要種植作物為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由於在興修水利,改良土壤,提高機械化作業強度方面做出了努力,農業作物產量逐年提高,同時注重調整種植結構,擴大林果、瓜菜等經濟作物面積,農業獲得連年豐收。1984年,全縣糧食平均每公頃產量7575千克,總產量14659萬千克,棉花每公頃產量1065千克,總產量2882萬千克。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全縣農業漸由自然經濟向商品化生產轉變,種植、飼養、加工、銷售有機結合,工副業生產得到較快發展。198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達16350萬元。 東阿手工業有較早歷史,自戰國時期,絲織品阿縞即名噪一時。名貴中藥阿膠世代相傳,久盛不衰,1915年獲巴拿馬國際金獎。新中國成立後,傳統手工業生產日趨活躍,先以鐵木器製作、棉花印染、糧油加工等為主,經過數十年改造、發展,逐步建立起了機械、化工、醫藥、造紙、紡織、建材、建築、印刷等工業項目,並產生了一大批名優產品,如電動扳手、軸承、軋花鋸片、紫外線殺菌燈、阿膠酒等, 均在同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並常年暢銷不衰。1985年,工業總產值948 1萬元。東阿商品貿易活躍,東阿鎮、銅城鎮、牛角店鎮及滑口渡口,皆是歷史上重要貨物集散地,出入境貨物有糧棉、牲畜、阿膠、烏棗、毛皮、布匹、草編、食鹽、煤炭等。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經濟發展,商品銷售網點布局密集合理,城鄉市場進一步繁榮。 1985年,社會商品零售額15507萬元。東阿交通發達,村村通郵路、鄉鄉通電話。 東阿人才輩出。有三國魏名相程昱,唐驍將程咬金,金政治家侯摯,元集賢大學士李謙,明兵部尚書張本、東閣大學士于慎行,清財政要臣陳宗媯,北洋軍政要員張懷芝,現代抗日將領劉海濤,新中國藥政管理創始人孟謙,長期擔任國家軍政要職的田維新、姚仲明、新斧等。東阿名勝古蹟較多,境內現有香山、青冢子等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多處。三國曹植之墓位於魚山西麓,此外有元札剌王桓肅墓、翰林李謙墓、明張本墓等。鄧廟石刻造像十餘尊,具有重要藝術價值。現代遺物則有紅軍幹部許清烈士墓、棗棵楊村民抗擊日軍的土槍、大刀、長矛等。 東阿自然資源豐富。其中建材資源主要有大理石、水泥、石灰、砂等。礦產資源主要有煤炭,尚待開發。水資源尤為著名,地下均為優質淡水,以此為原料製造的阿膠、白酒久負盛名。土特產主要有阿膠、烏棗、礦泉水等。

2009版

基本信息

《東阿縣誌》山東省東阿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 張冬青 王濤 張昭峰 主編 王玉霞 任懷生 張斌 副主編
山東 齊魯書社 2009.7 2000冊 1430千字 744頁 298元
ISBN 978-7-5333-2291-5

主要內容

東阿縣位於山東省西部,黃河西岸,泰沂山區與魯西平原交界地帶。東、南與平陰縣、梁山縣隔河相望,西、西南與東昌府區、陽穀縣比鄰,北、東北與茌平縣、齊河縣接壤。縣境沿黃河呈西南東北狹長形,面積799平方公里,大部為平原,山丘僅占0.03%。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自然比降1/60001/7000。境內河流有黃河、趙王河、趙牛河、中心河、巴公河、班滑河、官路溝、洛神湖等,形成骨幹排灌系統。位山引黃閘位於縣境南端,年引水量約9.5億立方米,灌溉耕地540餘萬畝。東阿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縣境內年平均氣溫14.2℃,年平均降水量為579.7毫米,無霜期199天,日照充足,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東阿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初屬衛國,後歸齊地,齊桓公北杏會盟、曹沫劫盟均發生在境內。漢代置縣,後朝代更迭,境域隸屬多變,但建制相沿至今。明及清初屬於兗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屬泰安府,民國初屬山東省東臨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府,1936年屬山東省第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0年初,縣抗日民主政府建立,隸屬魯西行署運東專署。1949年9月隸平原省聊城專署。1952年復歸山東省,仍屬聊城專署。1978年隸山東省聊城地區行政公署,1998年3月屬山東省聊城市。2005年全縣設銅城辦事處、新城辦事處、劉集鎮、姜樓鎮、顧官屯鎮、大橋鎮、姚寨鎮、牛角鎮、高集鎮、陳集鄉、單莊鄉、工業園區,轄557個村民委員會,121185戶,419701人,漢族占99.97%,少數民族主要為回族。
新中國建立後,東阿人民在黨和政府領導下,積極投入到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改革開放,各項事業得到迅速發展,國民經濟實現快速增長,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1988年,全縣實現工農業總產值6.2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4.29億元,農業總產值1.97億元。2005年,實現國民經濟生產總值161.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30.04億元,第二產業85.73億元,第三產業38.33億元。全縣社會消費商品零售額15.77億元,各類商品成交額9億元。
東阿地理位置優越,城建、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東阿縣城位於縣境中部。1985年縣城用地面積2.5平方公里, 至2005年縣城用地面積擴展到9平方公里,新建高規格的東阿廣場、喜鵲廣場和曹植公園,主要街道15條,總長50.47公里,城區主要街道實現了綠化、美化、亮化,綠地面積296.8公頃,綠地覆蓋率15.46%。安裝照明燈2012盞,供水管網55公里,排水管道96.6公里,天然氣管道96.6公里。2000年被命名為“省級衛生縣城”。村鎮建設步伐加快,至2005年建成區面積153.5萬平方米,村鎮建築面積965.7平方米。牛角店鎮被評為“村鎮建設新型鄉鎮”,劉集、牛角店鎮被省政府命名為中心鎮,石前村、董袁村、牛屯村、位山村、歸德村被省政府命名為村鎮明星村。1985年境內公路,計長220.5公里。隨著經濟的發展,交通運輸業實現快速發展。2003年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規劃,至2005年,全縣農村公路1258.8公里,開通城鄉客運專線14條,通車545個行政村。全縣公路通車裡程273.5公里。其中縣鄉鎮公路154.9公里,幹線公路118.6公里。年末完成公路旅客運輸量361.10人次;公路客運周轉量18662.81萬人公里;完成公路貨物運輸量214.1萬噸;貨運周轉量27203.63萬噸。郵電通信業迅速發展,2000年全縣實現了村村通電話。移動通訊覆蓋全境,網路傳輸,用戶電話,郵電儲蓄,特快傳遞業務全面展開。至2005年完成電信業務總量4071.36萬元,全縣固定電話用戶8.5萬戶,其中住宅電話78489戶;行動電話用戶9.2萬戶。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852萬元,函件20.16萬件,特快傳遞1.74萬件。
東阿縣為傳統農業縣,主要種植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建國前,生產力低下,技術落後,農作物產量低而不穩。新中國成立後,黨領導人民走合作化道路,興修水利,改良土壤,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糧食、棉花產量逐年上升。1986年以來,繼續穩定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深化農村體制改革,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發展高產、高效、優質農業,使農業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2005年,全縣糧食總產量39.20萬噸,棉花總產0.32萬噸,蔬菜總產38.26萬噸,水果總產1.15萬噸,牛出欄9.39萬頭,羊出欄22.1萬隻,豬出欄23.2萬頭,家禽出欄598萬隻。禽蛋產量2.23萬噸,肉類產量3.99萬噸,奶類產量0.23萬噸, 全縣水產品總產量1.52噸。蔬菜有4個綠色品牌、5個無公害蔬菜品種通過省級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大力開展植樹造林,林業面積55.919萬畝,林木覆蓋率46.2%,並獲得“中國喜鵲之鄉”的稱號
東阿縣工業有較早歷史。自戰國時期,絲織品阿縞即名噪一時。名貴中藥阿膠世代相傳,久盛不衰。進入近現代社會後,手工業生產更趨多樣化,位山的陶製品、銅城一帶的草編製品頗具名聲。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縣委、政府確定立足當地傳統產品優勢和資源優勢發展工業的路子。對老工業企業挖潛改造,同時增加新上項目投入,工業生產進入新的發展時期。1986年以來,隨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縣委、縣政府堅持“工業立縣、工業強縣”指導思想,以建立現代企業制為目標,對縣屬企業實行兼併聯合、出售改制、破產重組、股份制改造,組建了機械、建材、化工、阿膠等企業集團,充分發揮骨幹企業和名牌產品的帶動作用,加大投入,膨脹產業規模,形成了東阿鋼球、東阿阿膠、魯西化工、東昌建材等一批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全面實施大開放、大發展戰略,規劃建立了工業園區,最佳化投資環境,制定優惠政策,開展大招商、招商大,以商招商,網上招商等活動,一批外資企業落戶東阿。2005年縣屬工業企業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8億元,工業增加值6.6億元。鄉鎮工業企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工業企業規模和效益呈現快速增長。1996年,通過政策支援,典型引導,最佳化環境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激發了民間創業活力,民營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形成了以鋼球製造、阿膠製品、金華鋼鐵、木材加工等一批骨幹企業。2005年,全縣民營企業達到920家,銷售收入85.6億元,利稅1.32億元。
2005年,全縣有國小89處,國中15處,普通高中5處,成人中專1處,在校生54181人。實施“科技興阿”戰略措施,縣、鄉及各個專業系統建立健全了科技管理科技推廣服務科技師範科技培訓組織,有各類科技人員12320人,其科研單位人員3980人。先後承擔省、市各級科技攻關、推廣科技計畫項目35項,獲得省、市、縣科技成果獎130項,申請國家專利140項。全縣有鄉(鎮)以上衛生醫療機構19處,技術人員1011人,病床700張,就醫問藥方便,醫療設備齊全。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實施,2005年被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自1985年後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3.2%左右。縣城設有文化館、圖書館、影劇院、廣播電台和電視轉播台等文化機構,東阿廣場設有籃球、足球、田徑活動場,體育設施較為齊全。教育科技進步和文化體育的開展,促進了全縣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改革開放以來,勤勞的東阿縣人民,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奮進、幹事創業、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實現跨越發展。但在前進的道路上,仍有不少的困難和問題,需要在發展中解決。堅信東阿縣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一定會把東阿建設得更加繁榮,更加富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