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甌王墓

東甌王墓

東甌王騶搖(約公元前251—前192年),越王勾踐後裔。因率眾佐漢滅秦、破楚有功,於漢惠帝三年(前192年)被封為東海王,都東甌,世稱東甌王。因他精勤圖治,對溫州早期經濟、文化有開發之功,故被尊為東甌始祖。歿葬甌浦山側,後人幾度重修其墳墓,並在華蓋山西麓立廟祀之。清道光二十四年重修之東甌王墓,在“文革”期間遭嚴重破壞,但尚留有《重修東甌王墓記碑》。 可是其府邸甌王府的具體遺址至今仍未被找到。其業績見《史記。東越列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甌王墓
  • 地理位置:位於溫州鹿城區雙嶼街道甌浦垟村西山北麓
  • 開放時間:全天候
  • 門票價格:免費
  • 墓面闊:13米
  • 進深:25米
  • 出自:《紹定舊編》
陵寢規格,原因,

陵寢規格

石像生石闕表明“王”的身份
東甌王墓進口處是四柱沖天式石牌坊,稱為神道門,神道門是古代墓葬建築重要標誌,神道門後便是一條由花崗岩條石鋪設,長87.4米、寬4.5米的神道,神道兩側分別放置五對栩栩如生的石像生,分別是羊、馬、虎、武官和文官,最大的石像生是馬,高約2米。
專家解釋,石像生又稱石翁仲,始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是帝王陵墓前主要供祭儀物之一,東甌王墓神道兩側放置石像生,也是表明東甌王騶搖“王”的身份。
東甌王墓
神道通向月台,月台占地300平方米,南北兩側分別設有5.29米高的石闕,下設的台基0.42米高。闕是戰國到漢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築形式,漢以後逐漸消失,古代闕在陵墓中使用也是墓主身份高的體現。這又是表明東甌王騶搖“王”的身份另一處標誌。
漢代墓葬建築風格為主調
月台往上是祭壇,祭壇面積720平方米,祭壇南北兩側設祭亭,兩個祭亭將分別展示清代《重修漢東甌王墓記》石碑與本次修墓的紀念石碑。
從祭壇步上數十階踏步,便是頂層墓區。墓區面積約425平方米,中央是東甌王的墓室。新墓室為邊長6米的方形覆斗狀,頂部鋪設草坪。墓穴前地面為優質花崗岩石板地面。
墓室前立整塊的花崗岩墓碑,上書“漢東甌王之墓”,碑前置石祭台。
溫州市文保護所副所長黃培量說,東甌王墓主體部分以漢代墓葬建築風格為主調,封土也遵循漢代王墓出現的依山為陵形式,這既符合墓主人東甌王時代的特徵,也具有歷史感

原因

解碼:血脈、文化、精神一脈相承
文化都有先後繼承的痕跡,我市出土的從戰國晚期到西漢的文物,文史專家金柏東表示,都可以定為“東甌王時期”。
在上世紀60年代,永嘉縣永橋頭窖出土一批戰國末期青銅器,主要有:祭器鼎、盤、兵器矛,生產工具鏟、臿、耨以及鐵鑔,同時原料銅塊、錫塊也一起出土。專家說,鐵器的普遍使用,一般被認定為是在戰國。這也說明,東甌王時期的溫州已有相當先進的冶煉技術,並不是“蠻荒之地”。出土文物等可證明東甌王時期溫州早有文明曙光。
很多市民可能會問,距今2200多年的東甌王騶搖和當下的溫州人,有著怎樣的聯繫?文史專家金柏東表示,當然有著必然的血脈、文化、精神聯繫。公元前138年,東甌國迫於閩越壓力,四萬人內遷廬江郡,不可能是全部居民都遷出當時的溫州,比較底層民眾還是會眷戀故土留下來,一方土地養育一方人,這也就是血脈。
海洋文化和山地文化結合
有血脈就有文化。當時的東甌王國已經走向初步文明,其中蘊含的一種開拓的精神。溫州的精神,就是海洋文化和山地文化的結合,海洋文化有開拓性,以農耕文化的主的山地文化,一般比較保守,而溫州精神,剛好在山海之間,開拓和保守融合在一起,溫州人為什麼能吃苦耐勞?敢於開拓創新?這和當時的東甌國就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東甌國是溫州文化、精神,血脈的重要之源,歷史上的溫州人為什麼要一直祭拜東甌王,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精神,文化、血脈歷代都有傳承,歷代都會修復東甌王廟和東甌王墓,用詩歌、碑文的形式歌頌溫州人文始祖。
蓄勢而發”的精神力量
在金柏東看來,溫州的這片熱土,蘊含著“蓄勢而發”的精神力量,一旦碰到好的時期,就會綻放光彩。東甌國之後,溫州出現的第二個繁榮時期,是在東晉、南宋,造船、養蠶、制瓷、印刷、漆器的發達,文化和經濟的繁榮,這固然和王室南遷有關,但是東甌國已有的文化積澱,也是其中很重要一部分原因。清末打開門戶和現在的改革開放,也是溫州的繁榮期。
在每一個繁榮期,都可以讀出東甌王帶給我們的文明之光,這也是我們祭拜溫州人文始祖的意義所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